关键词
[7图]转子纺车
作者: 暂无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片
描述: 转子纺车
兰州水车文化
作者: 邓明   来源: 发展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陕甘总督   皋兰县志   学正   黄河洪水   细雨霏霏   绿带   旅游事业   什川镇   华阴   黄河两岸  
描述: 昔日,兰州黄河两岸以及夹河滩上,架设水车,多达150架,隔四五里就有高大的水车,不断旋转,倒挽河水。车轴吱吱作响,水筒哗哗倾注,车下细雨霏霏,艳阳高照,彩虹道道。车身黑湿,绿苔斑驳,掩映在槐柳梨树
铧式犁的分类简介
作者: 金桂香   来源: 农机使用与维修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层耕作   铧式犁   耕犁   心土犁   双向犁   机引犁   键式犁   犁体   区分方法   主要工作部件  
描述: 犁是一种耕地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翻土和碎土。以犁铧为主要工作部件的犁称为铧式犁。长期以来耕地所用的主要工具就是铧式犁。铧式犁历史最早,数量最多,使用最广泛,每年耗用的数量也比任何机械。铧式犁种类
我国古代“大纺车”的产生与发展
作者: 黄国梁   来源: 华东纺织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书   加捻   杠杆原理   脚踏纺车   生产效率   十二个   丝条   大纺车   绉絺   纺车图  
描述: 大纺车约始制于宋代,是加捻蚕丝和麻苎纤维的锭捻线车。我国古代的捻线工具有纺(?),手摇纺车、脚踏纺车、捻线车等等,但是以大纺车的生产效率最高,它有三十二个锭子。捻丝的质量也很好,尤其是加工强捻或弱
我国农具发展史简述
作者: 肖怀国   文建萍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铲   人类劳动   铁锄   铁犁   踏犁   牛耕   原始种   收获机械   南北朝时期   农机社会化服务  
描述: 了对植物进行种植,于是就出现了农业,随之也就产生了原始种田的农具。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农具的进步;农具的进步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恩格斯说:"工具意味着人所有特有的活动,意味着人对自然界有改造意义的作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段三个粮仓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研究
作者: 龚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粮仓遗址   遗产保护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段  
描述: 中国大运河将于2013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隋唐时期的国家生命线,隋唐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依靠漕运从全国各地筹集粮食和财物输送到长安、洛阳,由此而形成的隋唐大运河仓储体系,有力见证了隋唐大运河的辉煌,是大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配合申遗,论文以隋唐大运河
全文:西段粮仓遗址历史文献及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段三个粮仓的历史文化、科学及艺术价值进行了评价,并归纳了其“粮仓规模大,仓窖数量”、“仓城格局完整,与运河紧密相连”等四个特点;通过现状调研
马尾织布机自动分尾装置的研究
作者: 王丽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纺织机械   正交实验   蒙特卡洛模拟法   马尾布   钩针式分尾装置  
描述: ange. Since
全文:优化。得到了空根率为零时,重根率最低的钩针钩槽最佳结构参数为α=630、β=780,此时重根率为11.86%。实验还表明随空根率的增加,重根率降低。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该装置工作性能尚不能达到分尾装置的技术指标:空根率<0.2%,根率<0.5%,主要原因是马尾直径分布过于分散。
秦石鼓文与渔猎文化研究
作者: 苏海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   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   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互动关系   历史地理学   考古学  
描述: 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考古发掘表明,本区保存有丰富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文章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流域和文化板块为单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本区原始经济形态、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以及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该区地处关陇交通枢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末
全文:,本区出现采猎经济。它们主要出现在更新世末期气候相对适宜时期,大多位于水热条件和植被条件优越、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黄土沟谷中。 新石器时代早期(8200aBP-6900aBP),以种植黍、粟和油菜,饲养
中国古代石磨盘研究
作者: 曾慧芳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石磨盘   中国古代   饮食文化   杵臼   石转磨   胡饼   小麦  
描述: 中国素以农业立国,一部中国古代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农业发展史。农业不仅实现了人类的定居,也正是有了农业,才有了文字,从而产生了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研究农业自然离不开对农业工具的研究。石磨盘、石磨棒虽然是随着原始采集渔猎经济而出现的,但它却为农业的产生发展打下了基础,因而与农业有着一定的渊源。因此对石
全文:种植种类的分布及栽培有所了解。这对于确定个原始文化的特征、研究不同文化的经济类型以及了解其生活习俗有特别意义。石磨盘、石磨棒作为先民生产和生活的工具,也为我们解读中国古代饮食结构与饮食文化变迁另辟他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