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龙骨车与中国古代农耕实践
作者: 叶瑞宾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田水利   农业生产   土地利用   龙骨车  
描述: 龙骨车是我国古代应用最广、效率最高的灌溉工具,它对我国古代农耕实践乃至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梳理了龙骨车的起源、演变及其结构与分类,基于龙骨车在农耕实践中的实际运用,讨论了龙骨车在农业灌溉、抗旱排涝、土地利用、农作物改良等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巨大作用,进而考察了龙骨车对粮食产量增加、人口
全文:龙骨车是我国古代应用最广、效率最高的灌溉工具,它对我国古代农耕实践乃至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梳理了龙骨车的起源、演变及其结构与分类,基于龙骨车在农耕实践中的实际运用,讨论了龙骨车在农业灌溉、抗旱排涝、土地利用、农作物改良等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巨大作用,进而考察了龙骨车对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长以及农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由此认为,龙骨车作为一项重大技术发明,其对于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绵延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周耜略议
作者: 王宏武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颂   西周晚期   西周初年   百谷   既庭   南亩   覃耜   豳风   三十里   小雅  
描述: “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周又是一个靠农业兴起的民族。在《诗经》周代农事诗中,许多篇都曾谈到耜这种农具,例如西周初年诗《周颂·载芟》:“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中国传统水车研究
作者: 方立松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水车   农具史   农田灌溉  
描述: large-scale farming tool that can water continuously from the ground-surface water in the rivers, lakes, or pools, and is mainly applied to lifting water to the high ground or drain water in the low-lying farmland. Due to the reason that the traditional
全文:传统水车,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翻车”和“筒车”,是一种能从江湖河塘等地表水中不间断持续汲水的大型农业机具,主要用于高地提水、低田排水。由于某种程度上,传统农业是灌溉农业,所以车灌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我国南方稻作区,水车是家家必需之物。人们用它进行排灌,来调节和改变农田水分状况和区域水利条件,达到符合发展农业生产的要求。通过排灌,一方面扩大水田灌溉面积,实现增产,另一方面减轻水旱灾害损失,达到保产。传统水车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产生时间早。距今有一千八九百年,比西方水车早一千五百年。二是种类繁多,形制复杂,动力多样。为适应各地水文、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传统水车因地制宜发展、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翻车有手摇翻车、脚踏翻车、牛转翻车、水转翻车,筒车有水转筒车、驴转筒车、高转筒车、水转高车。动力除人力外,还有畜力、水力、风力。传统水车是中国传统灌溉器具的代表。三是应用广泛、推广力度大。不仅在南方稻作区普及,而且扩张到北方,还远播海外。四是经济效益显著。水车技术的进步,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巨大。 传统水车最早为东汉末年毕岚创制、三国马钧改良,时称翻车,为后世龙骨水车之前身。翻车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从江湖河渠中汲水的新纪元,预示着灌溉史上水车时代的到来。翻车随南迁的移民来到南方,成为南方水田排灌的重要器具。唐宋时期,随着南方经济中心的确立,翻车在南方日益普及,尤其在平原水乡大显身手,为南方稻作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筒车产生于唐代,是一种依靠水流转动的灌溉器具。水力的利用,是水车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宋以后,筒车开始兴盛,在南方一些山地丘陵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推广,成为山地灌溉之利器。宋元时期,传统水车经过不断演进、定型,渐成体系。明清时期,传统水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两极化现象:一种是小型化的拔车;一种是大型化的风力翻车和兰州水车。风力的出现把传统水车技术推向了第三个高峰。近代以来,传统水车发展停滞不前,在先进的新式排灌机具面前渐显颓势,虽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改良,性能有所改善,但终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被新动力排灌机械取而代之,于八九十年代渐渐消失在田间地头,垄断了近两千年农田排灌的水车时代就此终结。 传统水车内部结构复杂,制作工艺难度大,“关楗颇多,必用木匠可易成造”,它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造物智慧,内含深刻的古代中国人的设计思想,即随地所宜;工役俱省;善假于物,凭智巧先;一器多用。通过对传统水车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材料工艺、视觉设计等的解剖和分析,可以了解传统水车的技术信息,而对每一种水车的工作原理图、三视图、整体结构图、局部图等的大量绘制,则使水车形象更直观和具体。 传统水车是人们生产生活重要的汲水工具,用途广泛,它不仅普遍运用于灌溉与排涝等农业生产领域,而且在济漕保运、沿海制盐等非农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水车虽功效显著,但在实际应用中灌溉能力、灌溉效率存有差异。总体上,无论从能力还是效率上,筒车为最高,其次是风力翻车和畜力翻车,再次是脚踏翻车,最后是手摇翻车。 明清时期是传统水车推广力度最大、应用最普及的时期,这不仅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如蓄、引、提一体化;水车与各种水利设施紧密配合;水车作为灌溉过程的终端技术得到重视和应用;一些地方官把水车作为惠民措施积极推广等。这一时期传统水车分布区域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国东南、中南、西南、北方等广大区域里都有水车应用与推广的大量文献记载,特别在江浙、两湖、两广、四川等地,不仅各式水车都有用武之地,而且形成了区域特色。随着稻作区的扩大,水车在北方也得到了大力推广,尤以京津地区和西北兰州地区最为典型。传统水车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缩影,它在风力出现后并未进一步发展到机械动力,而长时期陷入停滞时期。用技术传播理论分析水车技术传播链中给体(木匠)、中介体(地方官员)、接收体(农户)三个主要环节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封建社会里三者关系中的先天性不足,即给体和接受体过于弱小,中介体过于强大。官强民弱使水车发展缺乏自身内在动力。 传统水车对社会与百姓生活的渗透与影响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水车所有权和水车资源调剂,反映了水车拥有权背后的农村社会阶层属性和传统社会的人际特征。关于水车的各种传说以及水车生活形成的种种习俗与禁忌,揭示了千百年来水车对百姓生活、信仰、价值观的影响,如稻作区广泛存在的水车崇拜是一种龙崇拜,反映了中国人世俗信仰和实用的价值观;在水车上的写字习俗寄托了农家对水车带来丰收的美好愿望;水车号子、女人车水、水车鼓是水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习俗,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江南农家特有的车水生活原貌。水车与文化的关系是互动的,一方面,水车对生产生活的渗透是深层次的,形成了特有的水车文化现象;另一方面,水车文化反映了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和价值取向。 从机械史角度来看,水车结构复杂,有连杆曲柄结构、轮轴齿轮机构、链结构、自动调节结构等,体现了中国古代机械的特点,反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和成就,主要表现在技术的创新性、综合性、互补性上;从动力上看,由人力、畜力逐渐上升到水力和风力自然能的应用,几乎达到我国古代动力应用的最高峰,代表了我国古代在动能利用上的卓越成就;在精耕细作农具体系中,水车作为水田农具体系之子系统,代表了中国古代灌溉器具的最高水平,难以替代,它与耕种等其他农具系列互相配合,发挥各自作用,共同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中国传统水车在属于它的那个时代,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是传统水车技术的发源地。唐以后水车不断外传,东传朝鲜、日本,南传东南亚,西传西方。传统水车的外传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是古代中国对世界农业文明的独特贡献,在中外科技交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传统水车原先的灌溉功能消失后,人们把它作为旅游景观来开发,把它当作农业时代的符号在现代媒介中显现,传统水车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重新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力,凸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 我们研究水车的目的,不是推崇传统水车体现的技术内涵和技术高度,不是返回到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状态下,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而是寻觅传统的历史遗产对于现代社会的有益启示,毕竟现代科技的进步已使它逐渐成为一道景观。这种启示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技术的进步只有结合自然环境才能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二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能源;三是传统水车的核心文化价值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秦石鼓文与渔猎文化研究
作者: 苏海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   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   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互动关系   历史地理学   考古学  
描述: 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考古发掘表明,本区保存有丰富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文章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流域和文化板块为单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本区原始经济形态、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以及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该区地处关陇交通枢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末
全文: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考古发掘表明,本区保存有丰富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文章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流域和文化板块为单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本区原始经济形态、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以及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该区地处关陇交通枢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成为陇右文化交汇的中心。其地形、地貌、气候、植物区系也具有多元交汇的特征。 旧石器时代晚期,本区出现采猎经济。它们主要出现在更新世末期气候相对适宜时期,大多位于水热条件和植被条件优越、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黄土沟谷中。 新石器时代早期(8200aBP-6900aBP),以种植黍、粟和油菜,饲养鸡、羊和狗为标志的原始农业经济兴起。这一时期的考古遗址呈散点状分布于河谷阶地。适宜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以采猎为主、农耕为辅的原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本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经济尚处于“刀耕火种”农业的初级阶段,它仅仅是农业起源中的一个环节,可能不具备农业独立起源的特点。但从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考古资料看,这里应该是中国早作农业文明的传播中心之一 仰韶文化时期(6900aBP-4900aBP),因为气候适宜、植被茂密,故农业经济的规模和空间不断扩大,至仰韶文化晚期(5500aBP-4900aBP)“刀耕火种”农业达到鼎盛。在仰韶文化中、晚期气候波动的背景下,农业开发重心逐渐由渭河干流以北的今庄浪县境内向渭河干流以南迁移,社会文明因素也加速形成,文化分异开始。“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也使局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加速了该地区的土壤侵蚀。 龙山文化时期(4900aBP-3900aBP),本区原始农业经济由“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向锄耕农业转变,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衰落期(4800aBP-4200aBP)、再度繁荣期(4200aBP-4000aBP)、再度衰落和消亡期(3900aBP以后)。由于气候相对暖干和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趋于劣化,从而导致了4800±100aBP-4200aBP期间“刀耕火种”农业的衰落和经济重心的转移。齐家文化中期和后期早段(4200aBP-4000aBP),锄耕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土质疏松、气候温凉干燥的渭河干流以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增长速度最快。4000aBP前后,气候快速向干凉发展,受强烈干旱的打击,齐家文化衰落并消失,经济形态也由农业经济向半农半牧转变。此后北方游牧文化南下,侵入本区渭河以北地区;同时文化分异加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