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多元文明聚落中的河湟回民社会交往特点研究
作者: 马进虎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河湟地区   回汉藏文明交往  
描述: 河湟(黄河、湟水谷地)地处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代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南端,属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汉族农耕区和藏族游牧区的分界线,同时,从唐代开始,河湟地区渐渐地向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三教鼎立”的局面演化。到元朝时,那种八个民族世居(藏、汉、回、撒拉、土、蒙古、东乡和保安),三种
全文:河湟(黄河、湟水谷地)地处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代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南端,属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汉族农耕区和藏族游牧区的分界线,同时,从唐代开始,河湟地区渐渐地向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三教鼎立”的局面演化。到元朝时,那种八个民族世居(藏、汉、回、撒拉、土、蒙古、东乡和保安),三种文化共存的局面基本形成了。 从宗教交往的角度看,儒家、佛教和伊斯兰教三者关系的特点,就是“和而不同”。和就是三方相互尊重,相安无事:不同就是存异,不强求一致。因为三者的教义理念既有相互补充的一面,也有差异较大的一面,总的看,差异大于共性。儒家的仁礼和合,佛教的慈悲情怀:伊斯兰教的清洁精神,理论上二者之间并无本质的利害冲突,可以相互益济,也可以彼此欣赏(美人之美),加上三者共处一地,这是和的基础,但从文明的载体看,三者的悬殊极大,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要尊重不同。 河湟地区回汉、回藏的交往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河湟回汉藏在经济方面的交往特点是互补共荣,互补就是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相互补充,互通有无,共荣就是合作赢利,利益均沾。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因素,数百年来,河湟地区逐渐形成一种汉族、土族务劳农业,藏族、蒙古族草原游牧,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经营工商业的这样一种即分工又合作的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 河湟回汉藏在政治方面的交往特点是:政教分离,其实就是理顺政教的关系,即宗教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根据历史经验,如何处理好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清代中后期回民起义的爆发以及近代诸马军阀家族的崛起都与此有关。 河湟回汉藏在文化方面的交往特点是相互理解,理解的媒介有“花儿”、“匾联”和“纲常” 河湟回汉藏在民间方面的交往特点是平等团结。
两汉辞赋中的隐逸意识
作者: 赵东梅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家   隐逸辞赋   两汉   儒家  
描述: rmit put forward the theory is unique, but both thought in the Han literature are complementary. Similarly, the Han Dynasty'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fields may affect the emotional hermit scholars, in which Qu Yuan complex, monarch and his subjects haphazard about this relation with an example.
全文: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两汉现实状况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两汉隐逸思想的渊源。虽然儒家与道家在隐逸方面提出的理论是独到的,但是在两汉文学思想中两者却是互补的。同样,两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可能影响士人的归隐情绪,其中以屈子情结、君臣遇合为例讲述这种渊源关系。 第二部分,是两汉隐逸辞赋的主题研究。经过文本的研读,可以提炼出远遁、全生、安命、逍遥四个方面的主题,虽然这四个主题单独成章,但是四者又是有联系的,而且在精神层面成递进关系。 第三部分,主要从神仙传说、发问辩难、高士思想、讽颂结合这四个方面来阐述两汉隐逸意识的表达方式。这也属于隐逸文学的写作特色。 第四部分,探讨两汉隐逸辞赋的风格,主要分为自然、贴切、真情、顺畅四个方面,各个方面主要以单篇作品的分析为基础,试图通过个案分析来深入捕捉汉代士人的精神面貌。
阮籍隐逸思想研究
作者: 赵辉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首阳山赋   隐逸   竹林七贤   阮籍   命世大贤  
描述: “竹林七贤”作为魏晋之际士人对阮籍、嵇康等七人品题的品目,其得名源于隐逸,其出现的直接契机是正始末年的竹林之游,在高平陵之变发生后,竹林之游受到士人瞩目和称道,“竹林七贤”之品目也在此时产生。随着政局、社会风尚和士人心态的继续推进,竹林七贤内部和整个士人阶层都在发生着变化,隐逸思想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
全文:“竹林七贤”作为魏晋之际士人对阮籍、嵇康等七人品题的品目,其得名源于隐逸,其出现的直接契机是正始末年的竹林之游,在高平陵之变发生后,竹林之游受到士人瞩目和称道,“竹林七贤”之品目也在此时产生。随着政局、社会风尚和士人心态的继续推进,竹林七贤内部和整个士人阶层都在发生着变化,隐逸思想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体现,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阮籍。 在政局动荡的漩涡中,阮籍的隐逸思想不断变化,从早期的儒家到中期的融合儒道再到晚期的倾向道家,他的隐逸思想的转变也与此同步。他作于正元元年的《首阳山赋》第一次以道家的立场批判他早年的儒家隐逸思想,标志着他的隐逸思想从融合儒道转变为倾向道家,这也是阮籍思想倾向道家的最早文本证据,其契机并非学界以往认同的高平陵之变,而是司马氏在嘉平末年杀夏侯玄、擅行废立等一系列恶行。在此之后日渐险恶的局势使阮籍的隐逸思想发生了分化:一方面,在现实中他发挥庄子思想,用齐一是非、自足安命的朝隐论安定身心,在险恶政局中虚与委蛇,保全了生命,但道家的批判与超越精神和他心中潜藏的儒家价值观使他不能安于这种生活,而是陷入无尽的苦闷与迷惘;另一方面,阮籍将远离俗世的隐逸发展为超越俗世的游仙,并以道家思想作为游仙的理论依据,企图以此获得精神的解放。阮籍隐逸思想的分化在当时颇具代表性。 高平陵之变和正始名士的陨落使竹林七贤避祸的竹林之游为人称道,竹林七贤由此得名。十几年后,嵇康的冤死使阮籍的朝隐全身之举倍受瞩目,在竹林七贤中声名特著,被赋予“命世大贤”的称号,此称号是“竹林七贤”品目的深化,也是隐逸思潮转变的总结。朝隐从此成为隐逸风尚的主流,但是,阮籍的隐逸思想不止于朝隐全身,超越俗世才是他隐逸思想的核心,两晋士人对阮籍的推崇背后是对阮籍隐逸思想的选择性误读,批判与超越精神被遗失,成为一场“买椟还珠的历史悲剧”。
元散曲隐逸作品代表作家研究
作者: 柴琼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逸作品   代表作家   元散曲  
描述: 本文主体包括五个部分。 绪论叙述隐逸文化、隐逸文学与士三者之间的关系。隐逸文化和隐逸文学都离不开一个群体——士。中国的隐逸文化源远流长,儒道两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过阐述。隐士们走向隐逸自然会选择一种
全文:本文主体包括五个部分。 绪论叙述隐逸文化、隐逸文学与士三者之间的关系。隐逸文化和隐逸文学都离不开一个群体——士。中国的隐逸文化源远流长,儒道两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过阐述。隐士们走向隐逸自然会选择一种
陶渊明隐逸发微
作者: 沙素芳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真实   热情   陶渊明   隐逸  
描述: Zhong Rong firstly suggest that Tao Yuanming is the ancestor of the hermit poet.
全文:位隐士作比较,揭示其并非真隐士的真实面孔。 本文主体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隐士概论。主要探讨了隐士的四大特征:首先是遁迹泽,不问世事。隐士们多把深山老林作为自己的隐居地,不再过问人间的是是非非,尤其是
论阮籍、嵇康的隐逸意识
作者: 杜建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意识   隐逸意识   嵇康   理想人格   阮籍  
描述: to a more profound level, This article wishes to Ruan Ji, Ji Kang to make sense of the Recluse 1 system carding,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全文:阮籍、嵇康早年皆有治平之志,但魏晋之际险恶的政治环境迫使他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于是,他们“越名教而任自然”,试图在逍遥与超越中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其诗文中所焕发出的隐逸意识把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学推向了一个更为深邃的境界。本文旨在对阮籍、嵇康的隐逸意识作一系统梳理,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阮籍、嵇康隐逸意识的历史渊源及时代背景。先秦儒道隐逸观(特别是道家庄子隐逸思想)对阮籍、嵇康有着重要影响。阮籍、嵇康早年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之后因为现实的需要接受了道家思想,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二者既有矛盾,也有调和。此外,阮籍、嵇康隐逸思想的形成也离不开其所处的具体时代环境,魏晋玄学作为当时一种新兴的哲学思潮,是他们隐逸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 第二章:阮籍、嵇康隐逸意识的演变。阮籍、嵇康的隐逸意识并非自始有之,而是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阮籍、嵇康早年皆有“济世之志”,渴望通过建功立业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司马氏集团的残暴统治迫使他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最终,他们放弃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走上隐逸的道路。一方面以避祸全身,另一方面幻想通过隐逸实现对现实的超越。 第三章:隐逸意识的文化内涵。阮籍、嵇康的隐逸意识既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又与当时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在其放达任诞的隐逸行为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他们的隐逸不单单是为了避祸全身,而是对传统的勇敢反抗,这体现出他们内心深处浓烈、深沉的生命意识;与此同时,他们还努力追求一种理想人格,试图以此来实现对现实的超越。他们淡泊名利,超越了世俗功利,让自己的身心回归自然,实现了与自然的融合。
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研究
作者: 张士伟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津工商学院   大学区制   勤工俭学运动   中法大学   中法高等教育交流  
描述: There were three channels concerning modern Sino-French higher education exchange.
全文:,主持实施了大学区制和大学院制。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在管理体制上、资金投入上、教育模式上都有独特之处。研究中法高等教育交流的历史轨迹,总结中国近代教育汲取法国先进教育、改变传统教育、建立现代高等教育
盛唐士人的隐逸与王维“山水人格”的塑造
作者: 庞君民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山水人格   王维   隐逸   盛唐  
描述: , prosperity
全文:盛唐隐逸风气炽盛,归其因主要是唐王朝对隐士优渥有加。另外,科举的兴盛、别业的繁盛、佛禅的大兴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唐帝王对隐士的厚遇造成了整个社会对隐士的推崇,于是,以隐求仕成了盛唐士人们步登青云的捷径,形成了有唐一代一种特殊的隐逸方式,时人称之为“终南捷径”。在这种时代风气影响下,隐逸对唐代士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理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设计上,就是功成名就后归隐田园,或仕不如意时亦官亦隐。隐逸成为士人追求逍遥自在和维护“道”的一种方式。而隐士那高雅、超脱、清旷的人格成为士人们所模仿的榜样,并将隐士的人格要素融入到他们的人格里去。 盛唐另一种文化风气是士人们纷纷追求建功立业。他们走出家门,干谒权贵,建功边塞,老死科场。对功名的追求解放了盛唐士人的心理,他们高谈王霸大略,自比稷契。但是,他们在追求功名的同时又保持林下风流,归隐田园时又待时而动,而这种矛盾却和谐地存在于盛唐士人身上,形成了盛唐士人普遍的集体文化人格。于是当仕途遇到挫折时,他们将生命寄存于田园山水之间,强化了集体文化人格中虚静的特性。 同时,盛唐时期人与自然的联系更进一步密切了。诗人与山水之间的关系进入到了审美的层面上,达到了人与山水融合的境界。在盛唐山水诗歌中,人与自然合为一体,自然不仅因主体精神的投入而人格化了,而且主体也因自然的静谧而获得了解脱。故山水的清音无形间成为盛唐士人精神风貌和内心生命意识的体现。 王维是盛唐文化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当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他选择了隐逸田园山水来寻觅精神的超越和解脱,在物我合一的审美观照中来体验自然,了悟世情,以达到乐以忘忧。这种心态反映到王维的诗歌中,人与自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于是在这人天圆融的山水诗境里,山水染上了王维的人格色彩。如孙昌武先生所说:“王维诗所体现的胸中佳处,在于他创作构思中发展了新的审美原则:由于强烈的内心主体意识,外界不再是与主体相对立的客观对象,而成了‘为我之物。’它们或者渗透了‘我’的感受,甚或成了‘我’的心态的反照~①”。又如司空图所道:“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也就是说王维的诗歌中时可看到诗人悠游林泉的自我抒情形象。本文将这种体现在王维诗歌里的人格形象称之为“山水人格”。 王维的“山水人格”是诗人理想人格的体现,表现了诗人高超的生存智慧。诗人以儒家的“守仁”、隐士的德操、道家的超脱,佛禅的空静随缘为思想基础,以虚静的审美心态观照自然,化山水为情思,将诗人情态和自然情性交融一起,展现了一种不苦心系于名爵,不情牵于利禄的高人风采,形成了孤贞高洁、空静超逸、随缘适运的人格特征。与这种人格相对应,其诗歌形成了清远、空灵、自然、飘逸的风格,达到了人格和诗歌风格的完美融合。
唐宋隐逸词史论
作者: 徐拥军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和战之争   清空说   党争   心路历程   唐宋词   隐逸  
描述: reclusion in "The Book of Odes", the earliest Chinese poetries .Hereafter, reclusion has become an
全文:心态和审美风貌。当然最有特色的词是姜夔,他的隐逸性格与词风生成关系密切,直接导致了他清空淡远的词境和高洁的词品。 第六章论述南宋遗民词人的隐逸词。这个时期的隐逸词颇代表了遗民的心态,在抒写隐逸之时难以
两汉至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青海道对西平地区的文化影响
作者: 李永翎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影响   西平   历史时期   交通  
描述: mpared with the Silk main road. With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全文:在古代丝绸之路的研究中,对丝绸之路青海道的研究重视不足,无论从研究数量,还是研究成果,都无法与丝绸之路主干道相比较。而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及生态意识的出现,丝绸之路在通畅阶段对沿途地区的环境及生态的负面影响在学术界引起了争鸣。客观、公正地评价丝绸之路,在不回避丝绸之路确有消极作用的同时,肯定它对沿途地区的的积极影响应该是我们对丝绸之路的基本态度。 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和现代考古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认为自汉武开疆扩土,丝绸之路青海道既是汉军进兵主要路线,羌族逼迫撤离西平湟中地区的逃离路线,也成为了汉族迁徙进入河湟地区的主要通道。汉族进入西平湟中地区,改变了过去地区单一民族的状况,出现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汉族移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成熟的农耕技术,带来了富有经验和技能的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中原注重仁义礼仪的儒家文化。统治者的重视、私塾的盛行、官办学校的出现、文化大儒的出现,使得在中原战乱、局势难平的混乱时期,河西地区的文化却因相对稳定的地区局势而大受其益。大批高官显贵、俊儒奇才陆续前来避难,河西地区在成为中原文化的寄宿地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河西文化的形成。而移居西平的大家族,在相对稳定的西平湟中地区得到了发展壮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积极参与河西地区的政治角逐,影响着该地区的政治走向和区域稳定。秃发鲜卑自河西走廊迁居西平湟中地区以来,对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影响深远。来自东西方的商旅僧侣带来了佛教,而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使得西平地区成为佛教重要的传播地区。 研究以确凿的事实证明,在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通畅的丝绸之路青海道不仅促进了西平地区的民族融合、文化整合,而且促进了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研究表明交通条件在地区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这有助于强化我们对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而在早期开发中,出现的民族矛盾、文化冲突现象,对我们今后开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及区域移民将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历史教训。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