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第五节 西夏时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作者: 暂无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地方志
描述: 第五节 西夏时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作者: 暂无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地方志
描述: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作者: 暂无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地方志
描述: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作者: 暂无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地方志
描述: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发掘农耕文化的现实价值;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作者: 刘艺   来源: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价值   农耕文化   乡风文明  
描述: 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面临各种不良风气的挑战,其根源在于农村传统道德文化日益缺失。农耕文化产生于农民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道德文化品格,对农民有着天然的感召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正确对待农耕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发掘农耕文化的现实价值,以此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诗经》中的物候描写研究
作者: 刘赪秀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作用   诗经   文化根源   物候   分类  
描述: 目前学术界从整体上全面分析《诗经》中物候描写的特点和价值的学术成果甚少,故本文意在对《诗经》中的物候描写做一个尽可能系统的研究,以期得出客观全面的结论。本文采用了文本细读的方法,详细考辨,依托福建师大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收集掌握了本选题资料,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顺利完成了本文的写作。
全文:了征夫服役的时间之久,也使内心敏感的征夫思妇感时物而神伤。农事诗中物候描写的文化根源是周人和谐的自然生态观及农业社会的务实心理;婚恋诗中物候描写的文化根源是农耕社会中形成的季节性婚恋习俗;战事诗中物候描写的文化根源是农业文化和农业生活方式影响下周人强烈的恋乡怀归心理。
[32图]彩陶文化
作者: 暂无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片
描述: 彩陶文化
西北地区女娲文化的流播关系研究
作者: 赵丽娜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龙蛇崇拜   西北地区   女娲文化   蛙崇拜  
描述: 西北地区是女娲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是女娲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西北女娲文化是由民间叙事、物质模塑、民俗活动与审美艺术等形态构成,各种形态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女娲文化系统。西北女娲文化在生成过程中,与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和仰韶文化中的蛙崇拜信仰有密切关系,也同这种文化区域中生活的古羌戎民族
全文:西北地区是女娲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是女娲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西北女娲文化是由民间叙事、物质模塑、民俗活动与审美艺术等形态构成,各种形态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女娲文化系统。西北女娲文化在生
“彩陶文化”与“黑陶文化
作者: 毛进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仰韶村   史前文化   历城县   篮纹   龙山黑陶   彩陶艺术   灰陶   绳纹   渑池县   史前人类  
描述: 我国史前文化可分为“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两大系统。“彩陶文化”又称为“仰韶文化”。1921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史前人类的遗址,其中有许多精美的彩色陶器。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典型器物,彩陶艺术在仰韶文化中占
试论寺洼文化
作者: 宋江宁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渭河上游   夹砂陶   双耳罐   底径   鼓腹   九站遗址   西周中期   辛店文化   徐家   宝鸡地区  
描述: 本文以寺洼文化徐家碾墓地、九站遗址、栏桥墓地、寺洼山墓地的出土资料为基 础,并结合其他遗存的资料,将寺洼文化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寺洼山类遗存为代表, 时间从夏商之际到商晚期(先周晚期)。后期以九站、徐家碾、任家坪类遗存为代表, 时间从先周晚期到西周中期。前后两期之间似有缺环。 寺洼文化前期主要分布于
全文:本文以寺洼文化徐家碾墓地、九站遗址、栏桥墓地、寺洼山墓地的出土资料为基 础,并结合其他遗存的资料,将寺洼文化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寺洼山类遗存为代表, 时间从夏商之际到商晚期(先周晚期)。后期以九站
< 1 2 3 ... 49 50 5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