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古代林业文献述要
作者: 李飞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述要   中国古代林业   文献  
描述: early defined the concept of ancient forestry literature, understood its meaning and value of research and discussed the historical distribu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Chinese forestry literature in the ancient books.
全文:分布规律,将古代林业文献的发展分为先秦两、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等四个历史阶段,力求在概述各个阶段林业文献的基本发展面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各个阶段的主要成就及成因。论文以文献述要为基础
中国北方现代人扩散与农业起源的环境考古学观察
作者: 吉笃学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对环境的响应   BP事件   新旧石器过渡   中晚期过渡   现代人起源   农业起源   新石器   末次盛冰期   7.2   6.4kyr  
描述: 环境考古学是通过环境和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来揭示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以缓解各种压力,从而实现规避风险保全自己的目的,为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一般采取两种策略:一是响应;二是适应。目前,现代人扩散和农业起源是了解和认识人类适应策略的最理想的案例。为
全文:的环境反应模式。结果发现: 1.在22kyr BP和21kyr BP左右的末次盛冰期,宁夏彭阳和甘肃秦安相继出现了与现代人有关的细石器制品,说明现代人已扩散到陇西黄土高原的腹地。 2.ZL005地点的黄土
从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看“道”与“技”的辩证关系
作者: 刘培源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技术   “道”与“技”   技术构成   传统文化  
描述: ion hunting economy said to Bianchang into the mother.
全文: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它发生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的母体之中。在我国的古史传说中有所谓”神农氏”,据说他遍尝百草,备历艰辛,多次中毒,又找到了解毒的办法,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斧斤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是农业出现了。我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的差异,经过分化和重组,逐步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成为不同民族集团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农业,是由这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农业融汇而成,并在他们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向前发展的。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多元交汇”。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其中唐宋时期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其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出现了众多农书,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 农业生产作为一项技术性活动,其成果渗透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技术的这种文化特征在古代表现得比较明显,古代欧洲人、阿拉伯人、中国人、印度人的技术制品之间有着明显区别。中国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技术,有着自己独特的基本范畴、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先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这就是关于“道”、“技”的认识。“道”是一个深奥玄妙的哲学范畴,先秦道家、儒家、法家、管子学派等都有论及,后来历代学者也反复探究,对“道”的思索贯穿于我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不过,以往人们多从万物本原、世界演化规律以及处事谋略角度来理解“道”,很少从技术发展角度去认识“道”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一大缺陷。“道”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的思想根基,“道”与“技”的关系是传统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的主线。 本文拟根据唐宋时期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特点,通过对农业技术及其构成的分析、概括和描述,阐明这一时期农业技术思想的本质内涵、哲学基础、文化价值和社会要求,力图对其意义和局限性做出评价,并对“道”与“技”的辩证关系予以阐释,将有益于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提供积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借鉴。
清代康雍乾时期的民食安全研究
作者: 周全霞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食   康雍乾时期   粮食安全  
描述: roblem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over the world.
全文:至魏晋南北朝、隋至两宋、元明五个历史阶段,分别就各阶段的民食安全进行总结梳理,为深入研究康雍乾时期的民食安全问题做历史铺垫。 其次,主要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了康雍乾时期影响民食安全的因素。自然
元明清时期牛郎织女文学的传承与嬗变
作者: 周玉娴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牛郎织女文学   传承嬗变   情节主题  
描述: 牵牛、织女是空中的两颗耀眼的星宿,也是原始星神崇拜的对象,后来这两颗明亮的星宿成为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角,降落到人间,演变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从先秦到汉代,牵牛织女的神话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并得到发展和孳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故事基本定型。张华的《博物志》和《殷芸小说》中,有这个故事的基本雏形。
全文:牵牛、织女是空中的两颗耀眼的星宿,也是原始星神崇拜的对象,后来这两颗明亮的星宿成为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角,降落到人间,演变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从先秦到汉代,牵牛织女的神话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并得到发展和孳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故事基本定型。张华的《博物志》和《殷芸小说》中,有这个故事的基本雏形。而且,殷芸小说的记载成为这个故事的发展演变的核心和辐射源,后世的牛女故事多从中取材或在此基础上演变。魏晋时期,牵牛织女的故事和民俗节日七夕结合,从此这则神话故事在文学殿堂中大放异彩,同时在民间文化中广泛传播。唐宋时期牛郎织女故事在《灵怪录》出现异化现象,郭翰遇到织女下凡的艳事成为后代文人们创作的因素之一。唐宋时期的七夕诗歌繁荣,七夕风俗在民间蔚为壮观。明清时期是牛郎织女文学的鼎盛时期,七夕诗歌仍然沿着唐宋七夕诗词的道路发展。而在戏曲小说等叙事文学中,牛郎织女故事也成为文人关注的题材。比如,明代万历年间朱名世的《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清代邹山的传奇《双星图》等都在故事原型的基础上孳生出的一些新作品。到了清代,宫廷和地方都要上演一些承应戏来庆祝,《昇平署月令承应戏》中就有“七襄报章”、“仕女乞巧”两出戏的剧本流传。清末民初的《牛郎织女传》是在民间艺人说唱的基础上,经过文人加工过的章回小说,是牛女故事的近代形态。牛郎织女故事的演进是在《殷芸小说》《郭翰》《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牛郎织女传》《双星图》等一些叙事文学、历代的七夕诗歌和民间故事流传的基础上构成的,它们递相传承,迭加演变,共同推动这个故事向前发展。本文就元明清时期有关牛郎织女的小说和戏曲进行分析,并以这一时期的七夕诗词为佐证,试图厘清元明清时期牛郎织女故事在元明清时期的演变情况。
甘肃省东南部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及DSSAT模型模拟研究
作者: 李卓亭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DSSAT   作物系统模型   土壤有机碳   临夏县   空间分布格局   西峰区   徽县   县域尺度   榆中县   农田  
描述: 本研究工作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对甘肃省东南部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别进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基于农业技术转化决策支持系统(DSSAT)模型的模拟研究。 1.甘肃省东南部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特征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气候较干,植被稀疏,土壤侵蚀严重,土壤肥力较低,属于生态脆弱区。本
全文:本研究工作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对甘肃省东南部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别进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基于农业技术转化决策支持系统(DSSAT)模型的模拟研究。 1.甘肃省东南部农田土壤有机碳
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研究
作者: 邵侃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灾害史   农业灾荒文献   减灾技术   灾荒赈救   灾害预防  
描述: n the 1920s when China was called “the Land of Famine” by an American relief worker, the phrase immediately gained currency.
全文:农业灾害是灾害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所有以农立国的国家而言,灾荒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1926年Walter H. Mallory的China: Land of Famine一书问世以来,“饥荒的国度”这一称谓便被冠之于中国。据本文统计,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1911年的两千六百多年间,共发生农业气象灾害的年次为4152次,农业生物灾害716次,农业环境灾害362次,其中包括水灾1251次,旱灾1144次,蝗灾561次,风灾516次,雹灾485次,此外还有雪灾、霜灾、鼠兽鸟害、畜疫、沙尘暴、水土流失等。我国历史时期的农业灾害频次之高,强度之大,世界各国历史上鲜有能相比拟者。 古代人民在承受各种灾害打击的同时,也开始了认识灾害、防治灾害的探索和实践,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措施防灾抗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救荒制度建设和减灾技术进步两个方面。本文以历史时期的抗灾救荒活动为基本参照系,按照现代灾害学原理,将中国古代农业灾害治理条理析分为经验与科学共同支撑的农业灾害防测机制、技术特点鲜明的农业减灾系统和政府主导下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三大部分,在具体把握中国古代各类农业减灾备荒方略核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减灾效果,进而构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 首先,按照传统农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把整个历史时期划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对农业灾害的发生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包括灾种结构、不同灾种的灾害发生年次、灾害发生频率等,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灾害发生频率图以及古代农业灾害发生频率趋势图。由此观察分析得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系统中水、旱、雹、风、蝗五大灾种发生频率最高、危害范围最广、致灾作用最强烈;各个灾种的发生频率在整个历史时期基本上都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析其原因有三:一是作物种植结构的日益复杂和农业产业部门的不断扩大,使农业灾害系统逐步完善;二是人口的增多和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灾情不断恶化;三是灾害监测技术的进步和文献记载的增多,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统计数据的上升。 第二,从灾象特征的识别、气象仪器的使用和防灾物种的引进三个层面剖析古代农业灾害防测机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拥有丰富的农业气象知识,尤其擅长把握一些灾象特征,通过经验的积累和科学的推理做出天气预报和丰歉预测,主要包括物象测天、天象测天、节气测天、农事安排防灾四个方面;在定性分析的同时,还使用测风器、量雨器、天平式湿度计、地温表等气象仪器对农业气象进行定量观测,使预报更加精准;引进与推广种植高产、易种作物品种,以备灾荒,是灾害预防机制在农业技术层面的主要表现之一。 第三,古代农业减灾系统由农业减灾、工程减灾和生物减灾三大主体组成,是历史时期防灾减灾活动的核心部分。把农业生产和减灾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以抗旱保墒的土壤耕作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的田间管理措施和耕作制度、选育和引进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为中心构建而成的农业减灾技术体系,是中国传统农业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减灾工程技术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旱灾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农田排灌器具的设计使用、治河工程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南方水田水利工程的兴建三个方面;历史时期的生物减灾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成本低廉,安全性高,较能维持生态平衡,主要应用于蝗害治理活动中。 第四,传统社会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是一个覆盖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各阶层和灾民自身也积极参与。由于占有绝对比重的社会资源,政府的救荒活动将直接决定救荒成效的大小,历代政府均积极加强以“荒政”为主体的灾荒赈救体系建设;贵族官吏、富商大户、宗族、宗教等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民间力量,通过赈济钱粮、施医济药等多元化的方式救荒济民,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填补了政府赈灾的真空地带和不足之处,构成了古代社会颇具特色的民间社会非制度化的赈救网络结构;农业灾害的主要承载体——灾民也积极的进行自救,包括筹措食物、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等各个方面。 第五,在精读代表性古农书、救荒书、占候书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农业救荒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确定收书范围,分析其内容体例特点,详论其中所蕴含的减灾科学技术资料分布,并对其史料价值进行评估,以弥补农业救荒文献综合性研究之不足。古代农业救荒文献的内容涉及历史时期救荒制度建设、农业减灾技术措施、工程减灾技术措施、生物减灾技术措施、灾害预防、灾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所蕴含的减灾技术资料比较全面,是我们研究古代灾害防减活动和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对今天的防灾救灾工作也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论文最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在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恶化,人类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又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为健全当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提出几点建议,包括提高农业自身防灾减灾的能力、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资金的投入和提高灾害防减活动中的科技含量等。
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研究
作者: 邵侃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灾害史   农业灾荒文献   减灾技术   灾荒赈救   灾害预防  
描述: n the 1920s when China was called “the Land of Famine” by an American relief worker, the phrase immediately gained currency.
全文:农业灾害是灾害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所有以农立国的国家而言,灾荒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1926年Walter H. Mallory的China: Land of Famine一书问世以来,“饥荒的国度”这一称谓便被冠之于中国。据本文统计,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1911年的两千六百多年间,共发生农业气象灾害的年次为4152次,农业生物灾害716次,农业环境灾害362次,其中包括水灾1251次,旱灾1144次,蝗灾561次,风灾516次,雹灾485次,此外还有雪灾、霜灾、鼠兽鸟害、畜疫、沙尘暴、水土流失等。我国历史时期的农业灾害频次之高,强度之大,世界各国历史上鲜有能相比拟者。 古代人民在承受各种灾害打击的同时,也开始了认识灾害、防治灾害的探索和实践,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措施防灾抗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救荒制度建设和减灾技术进步两个方面。本文以历史时期的抗灾救荒活动为基本参照系,按照现代灾害学原理,将中国古代农业灾害治理条理析分为经验与科学共同支撑的农业灾害防测机制、技术特点鲜明的农业减灾系统和政府主导下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三大部分,在具体把握中国古代各类农业减灾备荒方略核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减灾效果,进而构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 首先,按照传统农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把整个历史时期划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对农业灾害的发生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包括灾种结构、不同灾种的灾害发生年次、灾害发生频率等,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灾害发生频率图以及古代农业灾害发生频率趋势图。由此观察分析得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系统中水、旱、雹、风、蝗五大灾种发生频率最高、危害范围最广、致灾作用最强烈;各个灾种的发生频率在整个历史时期基本上都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析其原因有三:一是作物种植结构的日益复杂和农业产业部门的不断扩大,使农业灾害系统逐步完善;二是人口的增多和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灾情不断恶化;三是灾害监测技术的进步和文献记载的增多,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统计数据的上升。 第二,从灾象特征的识别、气象仪器的使用和防灾物种的引进三个层面剖析古代农业灾害防测机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拥有丰富的农业气象知识,尤其擅长把握一些灾象特征,通过经验的积累和科学的推理做出天气预报和丰歉预测,主要包括物象测天、天象测天、节气测天、农事安排防灾四个方面;在定性分析的同时,还使用测风器、量雨器、天平式湿度计、地温表等气象仪器对农业气象进行定量观测,使预报更加精准;引进与推广种植高产、易种作物品种,以备灾荒,是灾害预防机制在农业技术层面的主要表现之一。 第三,古代农业减灾系统由农业减灾、工程减灾和生物减灾三大主体组成,是历史时期防灾减灾活动的核心部分。把农业生产和减灾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以抗旱保墒的土壤耕作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的田间管理措施和耕作制度、选育和引进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为中心构建而成的农业减灾技术体系,是中国传统农业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减灾工程技术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旱灾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农田排灌器具的设计使用、治河工程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南方水田水利工程的兴建三个方面;历史时期的生物减灾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成本低廉,安全性高,较能维持生态平衡,主要应用于蝗害治理活动中。 第四,传统社会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是一个覆盖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各阶层和灾民自身也积极参与。由于占有绝对比重的社会资源,政府的救荒活动将直接决定救荒成效的大小,历代政府均积极加强以“荒政”为主体的灾荒赈救体系建设;贵族官吏、富商大户、宗族、宗教等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民间力量,通过赈济钱粮、施医济药等多元化的方式救荒济民,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填补了政府赈灾的真空地带和不足之处,构成了古代社会颇具特色的民间社会非制度化的赈救网络结构;农业灾害的主要承载体——灾民也积极的进行自救,包括筹措食物、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等各个方面。 第五,在精读代表性古农书、救荒书、占候书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农业救荒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确定收书范围,分析其内容体例特点,详论其中所蕴含的减灾科学技术资料分布,并对其史料价值进行评估,以弥补农业救荒文献综合性研究之不足。古代农业救荒文献的内容涉及历史时期救荒制度建设、农业减灾技术措施、工程减灾技术措施、生物减灾技术措施、灾害预防、灾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所蕴含的减灾技术资料比较全面,是我们研究古代灾害防减活动和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对今天的防灾救灾工作也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论文最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在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恶化,人类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又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为健全当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提出几点建议,包括提高农业自身防灾减灾的能力、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资金的投入和提高灾害防减活动中的科技含量等。
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研究
作者: 邵侃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灾害史   农业灾荒文献   减灾技术   灾荒赈救   灾害预防  
描述: n the 1920s when China was called “the Land of Famine” by an American relief worker, the phrase immediately gained currency.
全文:农业灾害是灾害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所有以农立国的国家而言,灾荒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1926年Walter H. Mallory的China: Land of Famine一书问世以来,“饥荒的国度”这一称谓便被冠之于中国。据本文统计,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1911年的两千六百多年间,共发生农业气象灾害的年次为4152次,农业生物灾害716次,农业环境灾害362次,其中包括水灾1251次,旱灾1144次,蝗灾561次,风灾516次,雹灾485次,此外还有雪灾、霜灾、鼠兽鸟害、畜疫、沙尘暴、水土流失等。我国历史时期的农业灾害频次之高,强度之大,世界各国历史上鲜有能相比拟者。 古代人民在承受各种灾害打击的同时,也开始了认识灾害、防治灾害的探索和实践,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措施防灾抗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救荒制度建设和减灾技术进步两个方面。本文以历史时期的抗灾救荒活动为基本参照系,按照现代灾害学原理,将中国古代农业灾害治理条理析分为经验与科学共同支撑的农业灾害防测机制、技术特点鲜明的农业减灾系统和政府主导下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三大部分,在具体把握中国古代各类农业减灾备荒方略核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减灾效果,进而构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 首先,按照传统农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把整个历史时期划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对农业灾害的发生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包括灾种结构、不同灾种的灾害发生年次、灾害发生频率等,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灾害发生频率图以及古代农业灾害发生频率趋势图。由此观察分析得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系统中水、旱、雹、风、蝗五大灾种发生频率最高、危害范围最广、致灾作用最强烈;各个灾种的发生频率在整个历史时期基本上都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析其原因有三:一是作物种植结构的日益复杂和农业产业部门的不断扩大,使农业灾害系统逐步完善;二是人口的增多和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灾情不断恶化;三是灾害监测技术的进步和文献记载的增多,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统计数据的上升。 第二,从灾象特征的识别、气象仪器的使用和防灾物种的引进三个层面剖析古代农业灾害防测机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拥有丰富的农业气象知识,尤其擅长把握一些灾象特征,通过经验的积累和科学的推理做出天气预报和丰歉预测,主要包括物象测天、天象测天、节气测天、农事安排防灾四个方面;在定性分析的同时,还使用测风器、量雨器、天平式湿度计、地温表等气象仪器对农业气象进行定量观测,使预报更加精准;引进与推广种植高产、易种作物品种,以备灾荒,是灾害预防机制在农业技术层面的主要表现之一。 第三,古代农业减灾系统由农业减灾、工程减灾和生物减灾三大主体组成,是历史时期防灾减灾活动的核心部分。把农业生产和减灾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以抗旱保墒的土壤耕作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的田间管理措施和耕作制度、选育和引进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为中心构建而成的农业减灾技术体系,是中国传统农业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减灾工程技术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旱灾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农田排灌器具的设计使用、治河工程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南方水田水利工程的兴建三个方面;历史时期的生物减灾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成本低廉,安全性高,较能维持生态平衡,主要应用于蝗害治理活动中。 第四,传统社会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是一个覆盖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各阶层和灾民自身也积极参与。由于占有绝对比重的社会资源,政府的救荒活动将直接决定救荒成效的大小,历代政府均积极加强以“荒政”为主体的灾荒赈救体系建设;贵族官吏、富商大户、宗族、宗教等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民间力量,通过赈济钱粮、施医济药等多元化的方式救荒济民,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填补了政府赈灾的真空地带和不足之处,构成了古代社会颇具特色的民间社会非制度化的赈救网络结构;农业灾害的主要承载体——灾民也积极的进行自救,包括筹措食物、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等各个方面。 第五,在精读代表性古农书、救荒书、占候书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农业救荒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确定收书范围,分析其内容体例特点,详论其中所蕴含的减灾科学技术资料分布,并对其史料价值进行评估,以弥补农业救荒文献综合性研究之不足。古代农业救荒文献的内容涉及历史时期救荒制度建设、农业减灾技术措施、工程减灾技术措施、生物减灾技术措施、灾害预防、灾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所蕴含的减灾技术资料比较全面,是我们研究古代灾害防减活动和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对今天的防灾救灾工作也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论文最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在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恶化,人类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又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为健全当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提出几点建议,包括提高农业自身防灾减灾的能力、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资金的投入和提高灾害防减活动中的科技含量等。
金农书法研究
作者: 刘秀伟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书体成因   书法   金农   艺术观   风格渊源  
描述: d the fame of being the master to prose, poem and draw in the history.
全文:《华山庙碑》为原型,而后发展变化出多种形态;金农的写经体楷书,是其“耻向书家作奴婢”的变革产物;金农的楷隶混合体在用笔趣味上特意追求木版雕刻的“版味”,使字体趋于美术化,有一种亦隶亦楷的特殊韵味
< 1 2 3 ... 19 20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