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花儿”与《诗经·国风》
作者: 李文实   来源: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雎   用韵   青年男女   诗歌作品   隰有苌楚   野曲   六义   《诗经·国风》   句中韵   邶风  
描述: 青海和甘肃南部一带,很早就流行着一种民歌,叫做“花儿”或“少年”。对于它的这种名称的由来,一般都不太清楚。这种民歌,原来流行于青年男女之间,其内容完全是表达男女青年之间的恋情和往来的。其中男方被称为“少年”,而女方则被称为“花儿”。到了后来,这种互相之间的称谓,便成为这类民歌的代称。合之则为山歌野曲,分之则为“花儿”与“少年”,两者实际上是一种民歌,只是其内容各有所偏重而已。
论“花儿”的民族属性
作者: 吴朋   来源: 音乐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州花儿   临夏花儿   回族花儿   河湟地区   旋律线   花儿会   民间歌曲   音乐文化   广义概念   民族属性  
描述: “花儿”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的概念。狭义仅指甘肃莲花山地区的山歌——“洮岷花儿”;广义则除“洮岷花儿”外,还包括河湟地区流行的“少年”(亦有“河州花儿”和“临夏花儿”之称)、陇中地区的山歌以及在上述区域内流行的其他山歌。本文取广义概念。上述山歌虽然在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相毗连的广大
西北回族宴席曲与“花儿”的比较研究
作者: 郭德慧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演唱风格   比较研究   宴席曲   “花儿”   艺术特色  
描述: 内容摘要 宴席曲是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回、撒拉、东乡、保 安等民族群众婚典喜庆场合演唱的一种民族传统风俗歌;而“花儿” 是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以唱情为主的山歌。宴席曲有独特的演唱形式、 曲调、拍子、结构和表现手法,它的曲调近似于“花儿”,但又区别 于“花儿”。本文通过对宴席曲和“花儿”本体艺术特征之研
全文:内容摘要 宴席曲是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回、撒拉、东乡、保 安等民族群众婚典喜庆场合演唱的一种民族传统风俗歌;而“花儿” 是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以唱情为主的山歌。宴席曲有独特的演唱形式、 曲调、拍子、结构和表现手法,它的曲调近似于“花儿”,但又区别 于“花儿”。本文通过对宴席曲和“花儿”本体艺术特征之研究,拟 在纠正将宴席曲与“花儿”混为一谈,甚至于把宴席曲归纳在“花 儿”之中的学说。并通过对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的分类、艺术特色以 及其演唱风格的探索,与“花儿”所传唱的内容、曲调等诸方面作了 比较性的研究,从而使宴席曲与“花儿”在概念上以及艺术风格上泾 渭分明、条理清晰。以便更好地丰富我国民间音乐的歌种,进而更好 地挖掘西北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宝藏。
临夏砖雕艺术
作者: 张伯智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夏砖雕   画像砖   镂空雕   河州砖雕   门罩   小麦加   浅浮雕   线雕   真教寺   伊斯兰文化  
描述: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西南部,素有“小麦加”之称,秦汉以来历为丝绸之路要道,伊斯兰文化和穆期林风情独具特色。临夏砖雕,又称河州砖雕,更是民族特色浓厚、深受回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艺术奇葩。 砖雕是我国独特的建筑雕刻艺术,发展源远流长,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砖雕,各自呈现出不同的
全文: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西南部,素有“小麦加”之称,秦汉以来历为丝绸之路要道,伊斯兰文化和穆期林风情独具特色。临夏砖雕,又称河州砖雕,更是民族特色浓厚、深受回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艺术奇葩。 砖雕是我国独特的建筑雕刻艺术,发展源远流长,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砖雕,各自呈现出不同的工艺手法和风格特点。区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也反映于砖雕艺术中,形成了中国砖雕艺术博大精深的面貌。回族砖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元时回族先民们所建清真寺和他们墓地的建筑中,如元代所建的杭州真教寺大殿砖砌的墙面上伊斯兰风格的砖雕,非常精美,显示了回族先民们高超的砖雕艺术。明清以来,回族在吸收我国汉族传统的砖雕艺术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临夏回族砖雕艺术从汉代祠堂、墓室、宫殿等建筑物上的雕刻、画像砖演化而来,起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能工巧匠辈出,作品多姿多彩,雕镂精细,构图严谨,立意新颖,形象生动,古朴多姿,富于极强的想象和表现力,主要用于寺院庙观和民居建筑中,在西北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它既具有独立的的观赏价值,又和整体浑然一体,以景拖情,幽雅飘逸,具有强烈的生活趣味。 临夏砖雕的制作工艺主要分“捏活”和“刻活”两种,一软一硬。“捏活”就是捏软泥,即先把配制好的粘土泥巴用手工或模具捏制、倒压成各种图案,然后入窑烧制为成品,作为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屋脊、墙面、墙角等处使用。捏活好做,关键靠烧窑师傅掌握火候。其图案多为龙凤虎狮、花卉禽鸟等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所谓“刻活”,即在烧好、打磨光滑且土质良好的青砖上用刻刀镂刻成各种图案,通常一个图案由几十块青砖拼接在一起,砖雕用砖一般使用长宽各25厘米、厚7厘米的大块方形绵砖,由砖雕艺人分头按图纸雕刻,最后组合必须达到巧合无缝,这种砖雕艺术作品大多装饰在门庭、照壁之间,山墙、台阶及槛墙、须弥座等部位。穆斯林传统中青色蓝色是上上色,所以,一般砖雕工艺都用青砖。砖雕艺人的功夫主要看他的刻活,刻活在硬砖上刻,匠人的刀法一目了然,图案的棱角线条很流畅,质感强,而且细腻,像花卉的瓣和蕊,叶子枝干的展开部分的动态,鸟兽的神态,都能刻画出来。刻活的工具都很锋利,镩,专门用来镂绷处,平刀专门刻长线纹,斜刀往深往侧面拉,粗处细处斜面侧面都到位,效果就出来了,花草树木就是一片叶子都很精致,动态十足。雕刻制作过程分制胚、烧砖、粗刻、细刻、对接五道工序,其中细刻工艺最为考究,要运用多种工具,进行多层次雕刻,即阴线雕,凹面线雕、凸面线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等等,多层次雕刻也
甘肃“花儿”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
作者: 齐敏敏   来源: 现代妇女(下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发展   传承   花儿  
描述: "花儿"作为一种民间演唱形式,深深根植于西北人民群众之中,它反映着流传地方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乡俗民愿,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西北"花儿"的发展陷入瓶颈,文章拟从促进"花儿"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思路出发,研究解决民歌发展面临的难题,将这一艺术形式保护和传承下去。
农耕文化流变背景下的民间美术生态研究
作者: 洪磊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研究   物质形态   北京绢人   扇面画   文化流   民间美术   内容和形式   抓髻娃娃   生产过程   物质文化  
描述: 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风民俗,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容和形式特征,它分为农耕物质文化和农耕精神文化等不同的层面。农耕物质文化即物质形态、观赏作物、耕作方式、耕作技术、生
“花儿”的兴盛和启示
作者: 丁兆清   来源: 中国音乐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歌手   兰州鼓子   临夏回族自治州   兴盛和   爬山调   花儿会   民俗活动   民族民间音乐   民族音乐   演唱技巧  
描述: 近年,民族民间音乐受到一些冲击。但流传在甘肃洮河流域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山歌——“花儿”,却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是值得注意和深思的。“花儿”的兴盛首先表现在“花儿会”上。“花儿”除平日在山间田野演唱之外,流行地区几乎每个县都有几处风景秀丽的“花儿”会场。举行“花儿会”时。爱唱
试论“花儿”中的“比”、“兴”、“赋”
作者: 任丽璋   刘凯   来源: 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山望   在河之洲   民歌手   姚际恒   上去高山望平川   诗经通论   诗歌创作   小说故事   艺术语言   十五国风  
描述: “比”、“兴”、“赋”是自《诗经》十五国风始,我国历代民歌都加以继承和发扬的三种艺术表现方法。这三种表现方法,是从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民歌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反转来它又无形地指导和影响着我国历代的民歌和文人诗歌创作。历代的民歌手和诗人,运用这些方法,为我们写(唱)出了难以数计的瑰丽诗篇。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广为流传的民歌——“花儿”,对“比”、“兴”、“赋”这
谈明代书画作伪
作者: 杨臣彬   来源: 文物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书画   行草书   张择端   明代中后期   吴应卯   吴镇   钱选   《清明上河图》   传世作品   书画作品  
描述: 在我国书画作伪的历史颇为久远,可以上溯到晋、唐。宋代以后,随着官私竞相收藏之风的盛行,书画流通市场日趋活跃,经售书画作品逐渐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业。在书画流通市场上,作者知名度的大小,作品时代的早晚,艺术水平的高低和传世作品的多寡,决定了作品的经济价值。有的"铭心绝品"乃至"价值连城",吸引了博利之徒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制造名家书画赝品,以伪充真,骗人牟利。中国古代书画作伪以明代为甚,特别是明代中后期,作伪地区分布之广,作伪者之众,作伪方法和手段之多变,以及流传赝品数量之多,均远远超过以
河湟花儿体系的确立及其概貌
作者: 卜锡文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区   词式   文化一体化   藏族民歌   河湟地区   土族花儿   湟水流域   河湟花儿   民族属性   撒拉花儿  
描述: 河湟花儿是花儿三大体系之一。其词式独特,曲令众多,风格鲜明,影响至深至广。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特定的地理、历史背景,是河湟地区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也是该地区各族人民向着文化一体化方向前进的突出标志。因此,对河湟花儿体系的探讨,其所涉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某些多民族共有的民歌品种及其规律的认识。河湟花儿发源于甘肃和青海交界的黄河、湟水流域,这里山川壮丽,民族众多,是一极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区。自古以来,众多民族的历史在这里展演,不同族属的文化在这里交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