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学初步研究
作者: 何抚顺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环境考古研究   河套地区   新石器时代  
描述: o stud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between Longshan era and Yangshao era's archeology .Sought in the region of the
全文:本文以包括陕西北部及内蒙古中南部的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约距今7000~4000年)为研究的时空范围,力图通过对这一区域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演变过程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来探讨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本文首先依据历年来的考古资料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起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其次依据各典型遗址或样品采集地点地层的对应关系,建立可与考古学文化对比的环境考古地层堆积序列。最后,分析探讨考古学文化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河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段,位置恰好在半湿润、半干旱区的过渡带上,因此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敏感。研究全新世以来环境气候的变迁,是我们深刻理解这一区域新石器时代乃至以后的历史时期人类文化变化及其时代特征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是仰韶时代河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主要受大暖期黄河中游仰韶时代诸文化的大扩张影响。其中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出现与大暖期仰韶文化的北进和后岗一期文化向西北迁徙密切相关;仰韶时代中、晚期文化的发展也与关中地区仰韶中、晚期文化一次次的北进导致的文化交流与影响有关。 三是龙山时代的降温事件,导致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变化与空间分布格局的改变。陕北地区龙山时代遗址数的激增和河套地区石城聚落的出现均与降温事件造成不同地区人类文化的迁徙、文化的冲突有关。此外,石城带空间分布的变化与气候的变化而导致的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的移动密切相关。
读《农言著实》并补释
作者: 张允中   来源: 中国农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马首农言   补释   高原东侧   王毓   太行山区   杨秀元   知本提纲   书系   辛树帜  
描述: 《农言著实》一书系清朝道光年间陕西三原人杨秀元(字一臣)所著,清咸丰六年由其子士果刻板印行。由于当时印数很少,几乎失传。五十年代初期,幸得辛树帜先生发掘,终使其得以拯救。之后,王毓瑚先生把该书与《知本提纲》及《马首农言》这三本同是记述秦晋地区农事的古农书收编在一起,合刊本题名为《秦晋农言》。《秦晋农言》所收的三书中,对于黄土高原地区农事的记述,我以为《农言著实》一书确有自己的特色,因为《知本提纲》主要讲理学的,《马首农言》虽着重描述黄土高原东侧太行山区的农事,但其代表性不及《农言著实》。《农言著实》一书结构非常简明,其正文共分两大部分:“示训”(即原书中所谓的
炎姜、姬周两后稷的时代及其代兴考
作者: 王晖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氏   后稷弃   后稷柱   甥舅关系   周族  
描述: 古文献中有两个不同的稷神:一个是炎姜部落烈山氏后稷柱,另一个才是姬周先祖后稷弃,二者之间为甥舅关系。炎姜部落活动的区域在陕西中部、甘肃青海的东部地区,这一地区在仰韶文化时期有半坡遗址、姜寨遗址、大地湾等遗址,作为粟黍类农作物正适合在这片土壤条件优越而环境条件良好的区域中生长,在这个新石器时期的大暖期,农业生产率先在黄土高原发展起来,并被称之为"神农氏"。从古史传说的炎帝到虞舜时代,炎姜部落世世代代担任农官"后稷",并以炎帝烈山氏后裔柱作为农神来祭祀。不便"弃稷不务",并窜于戎狄之间,以至于周先祖失其代数。夏后期"弃稷不务"的原因,是夏代气候恶化造成的。到夏代末年,先周公刘至古公的农业再次兴盛,...
陇东窑洞:抹不去的温情回忆
作者: 岳超群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居住形式   黄土沉积   地坑院   董志塬   李世荣   居住方式   李有   历史进程   夏商时期   文化景观  
描述: 陇之东,黄土高原上的土窑洞,可以说是人类穴居文明的居住典范。这一地球上黄土沉积最为深厚的地方,因为古老的黄土而天地苍黄,从洪荒到文明,演绎着黄土高原生命的传奇。相传早在夏商时期,周先祖公刘十多代人就曾在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塬"的董志塬挖窑建村,开创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先河。在后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窑洞更作为陇东最主要的居住方式,酝酿出独特的文化景观。2012年,微博上一则关于河南陕县地坑院营造技艺濒临失传的消息引发围观。而陇东窑洞民居这个铭刻了无数人温情回忆的所在,同样也难免从繁华归于寂寞……
甘肃民间剪纸艺术
作者: 张琮   来源: 天水师专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剪纸艺术   古墓群   艺术宝库   甘肃农村   文化遗址   中西文化交流   黄河流域   劳动生活   菊花纹   渭河流域  
描述: 甘肃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陕西,南接四川、青海,西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与内蒙古自治区、装古人民共和国交界,东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相连,境内有汉、回、藏、东乡、蒙古、保安、裕固、撒拉,哈萨克、满、维吾尔等民族.历史悠久,早在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活,距今三千年前,周朝的祖先在陇东的泾河和中部渭河流域,创造了我国最早的农业,成为黄河流域灿烂文化历史的开端.汉、唐以来,甘肃就成了中西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孔道,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唐玄装西去印度取经,却取道甘肃,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省内密布着新石器时代仰韶彩陶文化遗址,有成千上万的古墓群,西有中外著名的艺术宝库敦煌
延安剪纸
作者: 靳之林   来源: 装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剪纸艺术   炕围花   艺术内容   抓髻娃娃   劳动妇女   给你   艺术享受   事使   延喜   西河口  
描述: 去年,延安地区安塞县西河口公社有一位八十一岁的老奶奶去世了。她是附近几条川有名的剪纸巧手。去世前几天,她吩咐儿媳妇把窑洞门窗都糊上新纸,并且贴上她新近剪的窗花;炕围花也换上新剪的“狮子滚绣球”,儿媳扶着老人亲自用碎鸡蛋皮将锅台嵌上“蛙踩莲”图案——把这些布置停当以后,又将没有贴完的一包窗花交给儿媳,说:“我一辈子就爱剪窗花。我死了,没有给你留下什么,只有这包窗花留给你吧!”老人作了这样的安顿之后,安详地离开了人间。老人在世时没有名字,人们都用她儿媳妇的名字叫她为延喜芳的婆婆。这件事使我很感动,也使我深思。在延安,在陕北,农村妇女们大都会剪纸。她们大都是“上炕剪刀下炕镰”的劳动妇女,逢年过节,一把剪刀,
我国粮仓的起源和发展(续)
作者: 杜葆仁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砖   繁阳县   汉时期   东汉墓   前墙   仓长   文物工作队   悬山   官寺   汉画  
描述: (2) 长方形仓长方形仓于东汉墓里出土较为普遍。如河南南阳杨官寺汉画象石墓出土的长方形仓,上为单檐悬山式顶,前后各作筒瓦形垄,中间有脊。仓内有隔墙二,分为三间。在前墙下有三仓门,门两侧安有两个半圆形栓鼻。前墙中部附加一横件,以示仓分上下两层。陕西潼关吊桥M_6出土一件长方形仓,顶为硬山式顶。正面有长方形门。门框侧有一道凹槽,槽内装黑色板五块,由下向上渐窄,可以拆卸。板外面两对角线中间,刻线一道,标明板的安置次序。最上一板中间有圆锥形柄。右边框内凹槽上部较深,便于取卸。说明这个仓用的是插板式门。这种门对粮仓来说非常方便,可以把粮食一直装到仓门口,提高仓容量。粮食装满仓后,要往外取时,将最上面的插板依次抽掉,仓内的粮食既不会溢出来,也
“河湟花儿”的音乐特色
作者: 马甘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特色   衬词   白莲花   艺术舞台   上去高山望平川   艺术生命力   民族民间音乐   生动鲜明   河湟花儿   爬山歌  
描述: “花儿”,亦名“少年”,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等西北省区的一种民歌。它象陕北的“信天游”,内蒙古的“爬山歌”一样,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生命力,深深扎根在大西北广阔的土壤中。它的发展年代久远,早已打破了地域和民族的界线,为西北地区汉、回、土、撒拉、保安、东乡、裕固等七个民族群众所喜听乐唱,成为他们共同的心声。近年来“花儿令”已与戏剧、舞蹈、电影等形式结合,如舞蹈《花儿与少年》;歌剧《向阳川》、《应征途上》和电影《黄河飞渡》、《白莲花》等等,搬上了艺术舞台,深受全国人民所喜爱。“花儿”的特点是形式短小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鲜明,语言简练明确 ,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元代地震灾害及赈灾体系述评
作者: 李彦鑫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缺陷   赈灾体系   元代   原因   地震灾害   赈灾权限  
描述: 元代(1271-1368)统治中国近百年,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却不止百次,几乎年年有灾,年年多灾。地震是其中比较典型的自然灾害之一,虽然此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地震有其自身原因,但具体原因是什么,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当地震突然频繁发生的时候,元代从上至下,以往朝代积累起来的对地震灾害的认识逐渐被取代,开始动摇
全文:元代(1271-1368)统治中国近百年,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却不止百次,几乎年年有灾,年年多灾。地震是其中比较典型的自然灾害之一,虽然此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地震有其自身原因,但具体原因是什么,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当地震突然频繁发生的时候,元代从上至下,以往朝代积累起来的对地震灾害的认识逐渐被取代,开始动摇了已有的对地震的认识,又回到了地震乃是人们行为不当,阴阳失和所致的观念上。 元代地震频繁,其灾害主要发生在今天的河北、山西、陕西、云南、甘肃等省,对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威胁,甚至对地区农业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滋生了起义与暴动等一些社会问题。 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元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移民就粟、平籴、减免租税和徭役等,但能行之有效的措施却是微乎其微的。元代所采取的赈灾措施与以往朝代没有太大的差别。其体察灾情的申检体覆制,存在很大缺陷,致使赈灾效果大打折扣。民间非官方赈灾应运而生,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慷慨解囊。 作者认为元代赈灾体系存在很大缺陷,即赈灾过程中阶级和民族不平等、消极赈灾大于积极赈灾、用以赈济的钱钞较少,官员素质低赈灾效果差等,并分析了内在原因,希望对于研究元代历史以及后来的明清两代的赈灾体系的变化有一些帮助。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研究
作者: 张华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铜川   持续发展   区域特色农业   诊断预警   指标体系  
描述: economy.
全文:我国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基础。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并把发展特色经济列为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各地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发展多种经营和“三高”农业的突破口来抓,各地特色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特色农产品生产不能与市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有机衔接,特色农业结构不稳,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突出。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必要研究探索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问题,进而科学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实现农业资源、特色农业生产、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促进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以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预警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对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可知我国区域特色农业发展迅速,特色农业对增加农民、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制约我国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对区域特色农业系统的发展状况、所受到的和即将受到不利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预警,找出制约我国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的症结所在非常有意义。 进行了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建立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指标体系,确定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灰色预测法构建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模型。 在收集大量资料,向相关专家请教的基础上,以陕西铜川特色苹果产业为例进行了陕西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案例研究。构建了陕西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诊断预警标准的分级,指标权重的计算,对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诊断,对2003~2012年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和预警。 结果显示:2003~2012年,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程度稳步提高。2003~2006年铜川特色苹果产业处于可持续发展程度中等的状态,警度为中警。2007~2012年,铜川特色苹果产业诊断结果为可持续发展程度强,警度为轻警。根据诊断结果将2003~2012年铜川特色苹果产业发展划分为二个阶段,并提出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1 2 3 ... 8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