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辛店文化墓葬初探
作者: 刘晓天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墓葬   分期   辛店文化  
描述: basin in Gansu Province and Huangshui basin in Qinghai Province. There have been found more than six hundreds tombs matching this kind of culture in these years, however, the related or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re not many due to the limited sources. For this reason, I will indicate its developed sequence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 which are based on materials from Xiaohandi tomb, Shanjiatou tomb as well as Lian huatai tomb.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phased analysis of the帅ological pottery and Comparative study on related tombs.
全文:辛店文化是分布于甘肃省洮河、大夏河流域和青海省湟水流域的的一支青铜时代文化,这一文化多年来共发现了600余座墓地,但由于资料发表不完全等多方面的原因,有关该文化墓葬的综合性研究文章不多。基于此,本文以目前已发表的资料中较为丰富地小旱地、山家头和莲花台墓地为主要材料,先根据其典型器物进行分期,再结合其它墓葬资料对整个辛店文化墓葬进行总体的分期研究,在分期研究的基础上,再试图进一步深化对辛店文化墓葬的发展序列与文化特征的研究与认识。 全文共分为九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辛店文化墓葬的发现情况及前人的研究成果。 第二、三、四部分主要对小旱地、山家头及莲花台墓地进行分期研究。 第五部分:简要介绍其他墓葬材料。 第六部分:对整个辛店文化的墓葬进行分期研究与文化特征的概括。辛店文化墓葬总的分期可分为三期八段:第一期包括一、二、三段,以山家头墓地一、二、三期为代表;第二期包括四、五段,包括莲花台墓地的二、三期和小旱地墓地的第一期;第三期包括六、七、八段,包括小旱地墓地的二、三、四期。 第七部分:通过对辛店文化墓葬分期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辛店文化墓葬的葬制葬俗、经济结构及其族属问题。辛店文化的墓葬形制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还有一些横穴洞室墓。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其次为二次葬与屈肢葬。随葬陶容器的数量不太多,常见的有双耳陶罐、彩陶壶与双大耳彩陶罐等。辛店文化的经济形态应是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和狩猎的混合经济。辛店文化的族属可能就是青铜时代中国西北地区的古代羌人。 第八部分:从墓葬材料入手简要探讨了辛店文化与寺洼、卡约文化这两个甘青地区青铜文化的关系。通过比较辛店与寺洼、卡约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得知这三个文化应是同时并存发展的同一体系的不同类型的文化,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曾经互相影响,但都稳定地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特点,从而发展成为三支非常相似却又有所差异的青铜时代文化。 第九部分:结语
试论寺洼文化
作者: 宋江宁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渭河上游   夹砂陶   双耳罐   底径   鼓腹   九站遗址   西周中期   辛店文化   徐家   宝鸡地区  
描述: 本文以寺洼文化徐家碾墓地、九站遗址、栏桥墓地、寺洼山墓地的出土资料为基 础,并结合其他遗存的资料,将寺洼文化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寺洼山类遗存为代表, 时间从夏商之际到商晚期(先周晚期)。后期以九站、徐家碾、任家坪类遗存为代表, 时间从先周晚期到西周中期。前后两期之间似有缺环。 寺洼文化前期主要分布于
全文:本文以寺洼文化徐家碾墓地、九站遗址、栏桥墓地、寺洼山墓地的出土资料为基 础,并结合其他遗存的资料,将寺洼文化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寺洼山类遗存为代表, 时间从夏商之际到商晚期(先周晚期)。后期以九站、徐家碾、任家坪类遗存为代表, 时间从先周晚期到西周中期。前后两期之间似有缺环。 寺洼文化前期主要分布于定西地区东南部的临洮和会川,天水地区西南的武山县, 武都地区西北的岷县境内,即洮河中下游与渭河上游地区。后期向东发展,洮河流域 至今未发现后期遗存,其中徐家碾类遗存分布于平凉地区西部的庄浪县和天水地区的 栏桥县、武都地区的武都县境内,即渭河上游和其支流与白龙江及西汉水上游地区。九 站类遗存分布于平凉地区、庆阳地区和陕西咸阳和宝鸡地区的北部边缘,即泾河上游 和渭河上游部分地区。任家坪类遗存主要发现于武都县和宕昌县境内。即白龙江上游。 关于寺洼文化的来源,本文认为其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和岷县大族坪等遗 存相近的遗存发展而来。甘肃洮河中下游和渭河上游的齐家文化晚期应是这类遗存的 来源。 关于寺洼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本文认为寺洼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洮河中上 游和渭河上游向泾河上游、白龙江、西汉水上游发展,即从东向西发展,在此过程中 与辛店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与先周和西周的关系则趋向密切。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