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陈旉《农书·祈报篇》初探
作者: 熊帝兵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Pian   culture   Nongshu   Fu's   QiBao   Chen   Reason  
描述: In Chen Fu's Nongshu,the word number of Qibao Pian is very large,and its site is also very
宋朝宣抚使制度研究
作者: 郑丽萍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央集权   地方军政   行政制度   宋朝   宣抚使  
描述: said,“From the forefather,Xuan Fu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osition which can be held by current archon."
全文:

宣抚使又称宣抚、宣使、宣相、宣威等,是宋朝统辖各大战区军政事务的重要使职官员,堪称宋代地方上影响力最大的官员。宋朝力主抗金的著名政治家、宰相李纲就曾讲:“祖宗以来,所置使名莫重于宣抚,多以现任执政官充之”。宣抚使制度在北宋前期就己设立,其后时置时废,前后延续了数百年。两宋之后,元、明、清诸代,仍设立此官职,宣抚使职能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从中可见一斑。 唐朝设立的宣抚使最初为朝廷临时派遣到地方主持赈灾、安抚边民的官员,职衔不高,权势不重,使命完结即回朝复命。北宋前期,宣抚使基本沿袭唐代的旧制,仍为朝廷派遣到地方安抚民众、赈灾、抚绥边境的使臣。这一时期,朝廷爱惜名器,任命宣抚使巡抚地方者甚少。北宋中期以后,随着与西夏长期而激烈的战争,同时还面临着来自于内部农民频繁变乱的压力。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宣抚使的职能和角色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以安抚为主要职责的临时朝廷遣使,开始演变为指挥地方军事作战与平乱的军政长官。北宋后期,随着战争形势的严峻,及内部农民起义的爆发,宣抚使设置更为频繁,辖区日渐扩大,出任宣抚使者官资进一步降低,并出现了由宦官担任宣抚使的事例。南宋时期,随着与金、元长期激烈的战争,宣抚使设置更为稳定,逐渐形成川陕、京湖、江淮宣抚使三大防御区域,选任资格也进一步放低,军事、财政权力进一步扩大。南宋后期,随着宋蒙元战事的吃紧,亦有重臣兼两大区宣抚使者之例,设置也更为频繁。而三大宣抚使所管辖的具体区划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在不断变动之中。 宣抚使的副贰主要包括宣抚副使及宣抚判官。实际上北宋时,宣抚副使只是副长官,并不单独设置,判官则是重要属官。宣抚副使作为正使之副,协助正使工作。南宋时期宣抚使多为文臣担任,副使多以武将为之。宣抚判官辅佐宣抚使或宣抚副使治本司事,一般以知州以上资序人充。宣抚使有权辟置宣抚判官。南宋时期,宣抚司置判官一到二员。宣抚判官与宣抚副使“礼抗权均”,并负有监视宣抚司军队的使命。宣抚使幕府属官众多,主要包括承受文字官、参谋官、参议官、勾当公事(干办公事)、主管机宜文字等。宣抚使幕僚并非固定编制,各种属官在宣抚司中并不全都设置。宣抚使属官来源复杂,有以路级官员充任的,有以路级官司属官担任的,有幕职州县官担当的,亦有中央官员临时委任的。由于宣抚使司幕僚多由长官辟举,从而形成事实上的举主与门生的关系,因此宣抚使与幕僚一般有着较为亲密的关系,成为整个宣抚司机构正常运转的重要动力。 作为唐宋政治军事变革的产物之一,宣抚使角色的转型正是从职能的变化开始的,军事、治安等职能的增强,是宋朝宣抚使职能的最大特点。这两方面为其主要职能。具体包括组织并参与对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争、组织军队招募、军队校阅、严明赏罚、体恤军兵、维持军队秩序、调发与管理粮草、武器、战马等军需资料、点检、修筑城池、组织防御、布置战略、平息兵变、叛乱及农民起义、组织并参与对境内少数民族作战等。人事管理也是宣抚使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能够奏辟、举荐官员,而且对辖区内官员有权进行督察和奖惩。而在四川等特殊地区,宣抚使可以主持科举考试和负责官员的磨勘迁转,决定他们的去留。此外,宣抚使仍保留了最初职能,在地方赈灾、开垦农田、招纳流亡户口、兴修水利等民政领域也保持了重要的参与权力。而宣抚使对地方财权的控制和侵夺,更进一步增强了军政实力,成为地方的实际领导者。宣抚使甚至可以印制钱引、发行度牒,行使一部份中央的财政权力。为保障军队供应、满足自己私欲、讨好中央君主,多层面的原因导致了宣抚使财权的日益增强。此外,宣抚使在外交、文教、地方宗室事务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体现职能的多样性。 宋朝宣抚使作为地方上最重要的使职官员,与各级政府、官员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关系。从北宋中期起,宣抚使就取得了一定的便宜行事之权,有权辟置僚属、罢免官吏。至南宋,由于对金作战的需要使宣抚使便宜黜陟之权更是有了较大发展。由于宋朝的国策极力防范地方官员集军政财等大权与一身,以防止出现地方权力的膨胀和割据现象,从而使宣抚使与君主及中央各机构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而面对金朝、蒙元的屡屡南侵,宋廷不得不给予宣抚使相当大的权力以保证对金作战的需要。权力的收放成为中央与宣抚使之间争夺的焦点。中央采取了多种手段限制和笼络大权在握的宣抚使。地方上跨路级机构与宣抚使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关系,宣抚使司受级别更高的都督府节制。由于宣抚使、制置使职能相近,宣、制司长官之间存在一定矛盾。但一般情况下,宣抚使地位高于制置使,对制置使拥有节制之权。经略使、招讨使、招抚使、镇抚使等,地位皆低于宣抚使,受宣抚使节制。总领所作为地方上理财机构,宣抚使对财权的争夺使两司共同措办辖内经济事务中二司矛盾重重。地方上路、州、县各级机构、官员均听命宣抚使指挥,并可受征辟入幕府参办军政事务。 宋代宣抚使制度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设置日益频繁,军政、财政等职权日益扩大,任职者官资趋于下降、辖区固定化、属官增多,文臣为正、武臣为副等特点,一度还出现了以宦官和降将为宣抚使的情况。 宋朝宣抚使制度的历史作用是多方面的,突出地表现在军事领域,宣抚使在北宋时期即成为抗击西夏与辽军,指挥前线军队作战的重要地方统帅。南宋时期,川陕、京湖、江淮宣抚使所领导的军队是南宋抗金作战的主力,维持了半壁河山,一度在对金作战中还占据了优势地位。即使在南宋后期,宣抚使军队的抗击,也有效地阻止了蒙元军队的进攻长达四十余年。而宣抚使对辖区民众的安抚、赈济、治安维护有效地减轻了人民的疾苦,对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其所拥有的人事任免权、科举选士权,为宋代政府招揽了一批有为官僚和人才。当然,不可否认,宋朝宣抚使制度发展中也存在任用非人、监管不力的情况,如童贯之所为祸国殃民,吴曦叛国导致了四川门户大开,开禧北伐的失败。但这些问题并不会影响宋朝宣抚使制度整体评价,它作为宋朝一项重要的地方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得到元、明、清诸王朝的继承和认可。

灾害与应对
作者: 张健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康地区   清代   自然灾害   应对措施  
描述: significance.
全文:历史灾害研究与当今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探讨历史灾害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以往有关历史时期安康地区的研究,多集中在明清时期的流民入山和山地开发上,偶有对区域环境问题和环境灾害的研究也只是零星寄寓其它内容之中,专门、系统地对历史灾害研究并不多见,至于对灾后的社会应对——清廷和地方官府赈灾救荒的研究内容更为少见。而对该区域清代水旱灾害频发与大量外来流民垦殖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有利于加深认识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基于此,本文以历史时期灾害复原为切入点,通过对清代安康地区诸多地方志资料的查阅、解读和分析,深入考察区域历史灾害概况、特征、时空分布、影响和灾害社会应对等问题。 文章整体归结为两个问题:一为灾害概况、影响、特征与成因,以灾害发生为中心;二为灾害的应对,包括灾后的拯灾救荒与灾前的防灾备荒,以应对措施为中心。全文分为四章,内容大体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主要是阐述本选题的总体认识和宏观把握,主要介绍选题依据、本研究的时空界定、相关研究评述,以及研究思路、方法、意义。 第二章主讲孕灾区概况与灾害的影响。该部分以各类灾害发生的背景、状况和影响为中心展开。就孕灾区概况而言,文章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灾害概况三个方面对孕灾区的环境背景进行了论述和探讨,总结出了清代安康地区水、旱、地震、风、雹等灾害发生的特征,即:反复性与伴生性,区域不平衡性,成灾范围大、影响程度深等。就灾害影响而言,表现为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消极方面主要为:区内人口巨大伤亡,城防、田舍、水利设施的严重损毁,民众伦理精神的极端扭曲与区域社会秩序混乱。积极方面主要表现为:在持续不断的灾害冲击之下,人们环保意识开始萌发。 第三章主讲灾害的特征与成因(以水灾为例)。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水灾是安康地区发生频率很高且危害最大的一种灾害,为典型的暴雨型洪水灾害。从时空分布上说,清前期水灾集中在安康、紫阳、白河及旬阳等县;清中期水灾发生较少,持续将近一个多世纪;清后期水灾与清前期相似,仍大致集中在安康、紫阳、白河及旬阳等县。另外,清前期水灾发生突变性强于后期;而清后期的水灾次数则较前期多,且涉及区域广,灾害的影响也较重。从灾情和致灾原因上说,清代安康地区水灾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主要表现为粮食减产与绝产、道路冲毁、田庐漂没、人口损减、环境问题和环境灾害凸显。灾害形成主要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其中以社会因素为主导。自然原因表现在气候、地貌、地表覆被状况、河流水文等方面,社会原因则主要表现为“流民”涌入改变了清代安康地区的人口增长与分布状况,垦殖政策的实施产生了各种环境效应。具体表现为:流民“涌入”引发了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从而使区域景观由自然景观向着人文景观方向发生巨大转变,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冲击,导致环境问题突出(水土流失为主)和环境灾害的频发(水灾为主)。 第四章主讲灾害的应对。整体内容以灾害的主要应对措施为中心展开。就灾后救荒而言,清代安康地区拯灾救荒的基本程序主要有报灾、勘灾、审户、赈济等环节;主要措施包括抚恤、蠲免、缓征、赈济、平粜、捐输(劝输)、借贷、遏籴、安置流民以及备荒(防灾)等。可以说,清代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固定的程序,基本上已经走上制度化、固定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和清中前期相比,该区清代中后期才真正是古代荒政比较完善且实施力度较大的时期。就灾前备荒而言,其措施涉及诸多方面,本文论述则以仓贮和水利设施两个方面为主要对象展开。在仓贮方面,文章对三类仓库(以常平仓和社仓为主)设置规模与灾害发生和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水利设施方面,灌溉设施是随着历史变迁不断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为:超过一两千亩以上的大中型水利设施持续发挥作用;与“流民”涌入而引发“垦殖扩张”相对一致,以灌溉、御水为功能的水利设施在数量上不断增长;山区灌溉“堤堰”的建造呈现出“型号趋小与数量增多”的趋势。
魏晋南北朝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研究
作者: 武冠芳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魏晋南北朝   北方  
描述: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metimes changed the process of the history of society" .
全文: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条件之一,“生态条件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有时曾经改变了社会史的进程”。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变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了生态环境变迁与魏晋南北朝社会的相互影响。从东汉至隋唐的这一时期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寒冷期,是一个气候异常期。经过先秦两汉的开发与无数次战争的涂炭,平原地区已无森林可言,深山地区的植被开始遭到破坏。该期水资源甚为丰富,野生动物也广为分布,但也呈下降态势。 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频数最高的是水旱之灾,其次为地震、风灾、霜雪、疫灾、蝗灾等。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人为地对生态的破坏有战乱狩猎、垦田伐木等人类行为,这些行为较之自然因素为害之烈更加严重。 该期寒冷干旱的气候直接影响着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使其不得不向南迁移,从而加剧了与汉族社会的矛盾。气候的变迁对农业社会的影响更加严重,因农业欠收,兵祸连绵,中原地区农业人口或死于天灾人祸,或逃往他乡,人口急剧下降。游牧民族重又迁入,经济再次由农转牧。由于畜牧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一些被开垦的地方重新成为牧场,秦汉以来形成的农耕景观又恢复为草原景观,客观上对自然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本文还以北魏由平城迁都洛阳为例,进行了气候学原因的分析。北魏的迁都,由北而南,从生产生活方式来说,是由游牧社会渐转为农耕社会的过程。北方少数民族移民南下的根本目的是希冀通过新的经济活动空间的开拓,调节由于气候变迁引起的自然条件的恶化,造成人口相对过剩与生产资料来源相对缩减的矛盾,缓解游牧民族为此而面临的生存危机。
论施粥与乾隆朝的赈灾政策
作者: 左玉莲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赈灾政策   施粥   乾隆朝   评述  
描述: people's life brings great destruction and influence.
全文:清代乾隆年间水、旱、蝗、火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灾害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自然灾害的状况、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探究它们的成因及其社会影响。有清一代,最重救灾,到了乾隆朝赈灾措施更为完备。在众多赈灾手段中,“施粥”不失为一种快速有效的办法,在大灾之年,施粥有利于救济流民,防止发生流民起义,巩固统治;对于拯救垂死饥民,为社会保全劳动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施粥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吏胥作弊,因而在救荒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求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乾隆朝的施粥以及赈灾政策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对当时所采取的防灾、救灾措施进行深入总结,从而为今天的防灾、备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乾隆朝的自然灾害进行梳理,给予灾害相对准确的定义,进而讨论乾隆朝的自然灾害以及政府面临大灾时所采取的主要的赈灾办法。 第二部分对乾隆朝的“施粥”政策进行系统的考证,阐述了施粥的前期准备工作,施粥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施粥的经费来源等等。 第三部分是对“施粥”政策的评价,分析了施粥所起的积极作用和效果的同时,对施粥政策存在的弊端作了阐释。由此对乾隆朝所实行的赈灾政策进行客观的评述。
宋代荒政研究
作者: 魏伟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仓储改革   灾荒   荒政思想   荒政  
描述: There are direct and indirect damage to human society which caused by natural disasters.
全文: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有直接性的,即灾害本身所具有的巨大冲击力直接造成生命的死亡和生态的破坏,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灾”;也有间接性的,即灾害通过造成农作物的减产绝收间接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秩序,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荒”。灾荒就是“灾”与“荒”的统称。“荒”往往由“灾”而生,是“灾”导致的结果。 荒政正是伴随着灾荒的发生而产生的。它是指国家针对灾荒采取的各种补救措施,通过国家政权颁布、制定的各种救荒法令、制度的方式来体现。制定救荒政策,开展赈灾救荒活动既是国家的一项基本社会职能,也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必要手段。 本文从宋代灾荒的历史实际出发,以科学理论作指导,对宋代的灾荒与荒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重点对宋代荒政灾前备荒措施中的仓储制度和体现宋代时代特色的荒政新思想进行了具体且深入的论述,并指出了宋代荒政对我国现阶段赈灾救荒工作的开展具有的启示意义。 正文共分为四大章节: 第一章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整理和分析,阐述了宋代灾荒的概况及其发牛的原因,力图对宋代的救荒措施做出全面的总结。 第二章是笔者着墨较多之处。主要讨论了发生在两宋时期的两次非常著名的仓储改革的历程、内容及影响,并简要地对比了两者的异同之处。认为青苗法与社仓法都为仓储改革增添了新鲜的内容,虽然在客观效果与实际影响上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凝结了当时最优秀人才的汗水与智慧,都是敢于向传统挑战,并付诸行动的伟大创新。 第三章也是本文的重点。笔者选取具有时代特色的苏轼、王觌和董煟的荒政新思想,并对宋代荒政思想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由此得出古代的荒政思想在宋代逐步走向成熟这一结论。 第四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是笔者对宋代荒政特点所做的整体性概括与总结。第二节简略讨论了宋代荒政对当今赈灾救荒工作的开展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光绪朝(1875-1908)灾荒研究
作者: 张高臣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义赈   光绪朝自然灾害   灾荒观   社会影响   荒政  
描述: cal changes took place in China. In the wars lunched against China by France, Japan and the Eight-power Allied Forces, imperial force made its way into China step by step and China was transforming itself into a semi-colonial, semi-feudal society.
全文:光绪朝34年间,正处在中国封建统治崩溃的前夜,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一个时期:通过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的势力步步深入,中国社会迅速向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转化。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日暮穷途,中国社会内部相继发生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与这些跌宕起伏的政治表象同步,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史所少见的重大灾害,如1877-1878年惨绝人寰的“丁戊奇荒”、1879年甘肃里氏8级大地震、1882-1890年黄河连续9年漫决、1889年的全国性大水灾、19世纪末叶连年发生的顺直水灾、戊戌维新时期以潦为主的全国灾荒、义和团运动时期以早为主的全国灾荒等等,无不在中国灾荒史上写下了令人怵目惊心的一页。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处于穷途末路的封建王朝是如何应对的?效果如何?民间社会对救荒问题又有什么反应?重灾频发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时社会各阶层对灾荒问题又是如何认识的?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既有助于深化对光绪朝历史的研究,又可为我国当前的防灾救荒事业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要正确分析和评价上述问题,首先要对光绪朝灾况有一个宏观的认知。论文依据大量的档案资料,并借鉴近人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统计分析和比较的方法,通过对光绪朝自然灾害的种类和频次,光绪朝自然灾害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光绪朝自然灾害的破坏强度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光绪时期,大洪水、大地震、大旱灾、大瘟疫、大风、奇寒汇聚在一起,交相并发,危害奇重,是中国近代社会中自然灾害发生极为频繁,自然灾害打击面极广,自然灾害破坏程度极为严重的一个时期,“茫茫浩劫,亘古未闻,历观廿一史所载,灾荒无此惨酷”①,就是对整个光绪朝灾况的恰当总结。 频发的严重自然灾害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固然是深重的灾难,对于封建统治阶级亦是严重的威胁。从自身的利益和安危出发,光绪朝仿行前代采取了诸多荒政举措。论文在对清代前中期形成的荒政制度进行简要叙述的基础上,以大量的第一手档案资料为依据,着力对光绪朝的荒政举措、荒政效果及荒政实施的制度性缺陷展开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光绪年间,朝廷和一些地方大员为防灾救荒付出了不少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防灾救荒实效,对此应予以肯定。然而就荒政的整体后果来看,整个国家范围内出现的水利失修、仓储制度衰败、灾赈过程中弊窦丛生、灾害发生后饥荒严重等现象,表明当时看似完整有效的荒政机制实质已处于失控状态。造成这种失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一,中央集权的政治权力日渐衰微,封建朝廷再也无法利用自身的政治权威组织起全社会的力量进行有效的防灾、抗灾和救灾斗争了。其二,国家财政状况的好坏和防灾、救灾投入的多寡直接影响着政府荒政的实际效果。然而,由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掠,光绪年间的国家财政异常匮乏,经常项目下的防灾支出额度被不断地压缩,临时性支出则非到万不得已时不予拨款,这无疑又加大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灾害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其三,光绪年间的官场腐败极其严重,救灾钱粮受到多方侵渔,更是严重影响着荒政的实际效果。多方面因素的交织,决定了光绪年间的政府荒政渐趋颓废。 然而,政府荒政的日渐颓废,尤其是灾害发生后“官赈”能力的不足,客观上为近代“义赈”的兴起提供了发展空间。近代义赈是指与官方主持的灾赈——“官赈”相区别的,由民间自行组织劝赈、自行募集经费,并自行向灾民直接散发救灾物资的活动。尽管近代义赈实质上仍是一种民间救灾行为,但它与传统的民间捐赀助赈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对传统民间捐赀助赈的一种继承,更是一种超越。近代义赈的兴起是当时社会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产物:其一,官赈不力客观上为近代义赈的兴起让出了活动空间:其二,以善堂为代表的传统慈善机构赈灾功能的传承;其三,近代“江南善士网络”和东南地缘经济共同体的形成,为近代义赈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组织和经济基础;其四,西方传教士的对华赈灾活动对具有爱国热情的慈善人士的影响和刺激;其五,一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参与;其六,报纸、电报等近代传播媒介在救灾领域的介入。所有这些,促成了近代义赈的兴起。尽管近代义赈兴起后,受到众多的非议和阻挠,但其以新生事物特有的顽强生命力,不断冲破阻碍向前发展,且由于救灾效果显著而逐渐得到地方大员和朝廷的认同,并在救灾方法和救灾形式上对传统的国家救荒机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促成了官赈向义赈倾斜的“官义合办”救灾形式的出现。 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不能不对光绪朝社会产生强烈的冲击。论文选取了光绪朝自然灾害与人口变迁,光绪朝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光绪朝自然灾害与社会冲突三个方面展开了集中的分析阐述: 关于光绪朝自然灾害与人口变迁。论文分析指出,频繁、严重的灾荒造成了巨量的人口死亡,减缓了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光绪朝人口增长缓慢的一个主因。同时,每次大灾均造成天文数字的灾民以不同的流动形态和流向逃荒外流。这种灾民流动,既带有传统社会的一般特点,又反映出了光绪朝社会变迁的一些基本特征。与以上两点相联系,大量人口的死亡和外流,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灾区,甚至整个社会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的失衡,并对灾民的身体素质和思想意识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关于光绪朝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光绪朝大灾频发对社会经济影响极大:其一,灾害发生后,“减负”和赈济政策的实施,既减少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又增加了其财政支出,不可避免地使财政收支失衡的局面愈加恶化。其二,重灾频发严重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无情地摧毁了农民生存、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它既造成了广大农民物质财富的巨大损失,又导致了劳动力和农用生产工具的大量缺失及大片耕地的荒芜;灾荒年间地价的大跌和粮价的暴涨,又使农村生产关系和灾民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各方面因素共同对灾区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严重障碍。其三,中国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决定了,大灾荒发生,必然导致出口贸易额急遽下降。与此同时,作为进口商品主要消费者的广大民众,因受自然灾害打击而购买力锐减,也会导致商品进口额的大幅降低,从而使整个贸易状况陷入萧条。然而,粮食进口却是例外。光绪年间中国成为粮食进口大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是自然条件以及国内外经济、政治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否认西方列强入侵导致商品性农业畸形发展的影响;也不能否认国际粮商对中国的粮食倾销活动的影响;更不能忽视生齿日繁的压力。但是,如果完全否认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一味地强调上述因素,也有失偏颇。因为,光绪年间大规模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且每一次都引起了粮食的大量进口,如果对此忽略不计,是很难说得通的。 关于光绪朝自然灾害与社会冲突。光绪年间,尽管朝廷和各地方大员对灾荒引发社会冲突事宜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然而,由于救灾不力,因灾引发的社会冲突持续不断。这些因灾引发的社会冲突事件可以大体概括为:因水利纠纷引发的社会冲突;灾民请愿求赈的和平斗争;灾民抢米索食的原始性斗争;灾民为保卫合法劳动果实而掀起的抗捐、抗税、抗粮斗争;因灾引发的反洋教斗争;由灾害引起的“匪患”;会党及革命党人利用灾民起事等七种类型。这些由灾害引发的各种类型的社会冲突,互相交织,此伏彼起,连绵不断,自内而外,严重动摇着清王朝的统治,加快了清王朝覆灭的速度。 面对不断爆发的大灾奇荒,对光绪朝社会具有重要影响的清流派、洋务派、戊戌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政治派别均从民生角度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由于所处时代特征的差异和各自立场的不同,他们的灾荒观中既存在共性,又各具特色。其中,清流派的灾荒思想具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修补式”特点;洋务派的灾荒观则具有明显的“师夷”特色;戊戌维新派的灾荒观表现出了较为清晰的“维新”特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灾荒观则表现出“标本兼治”的革命特色。当然,他们的灾荒观中或多或少都强调了“天象示警”问题,说明他们从某种程度上还没有脱出“天象示警”的传统灾荒观的藩篱,反映了其在灾荒问题认识上的局限性。
清代伊犁社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亚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伊犁   社会经济  
描述: After unifying Xinjiang, Qing dynasty established General governance system to govern Xinjiang on the foundation of early Qing dynasty.
全文:清政府统一新疆后,伊犁成为全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后沙俄侵占大片土地,伊犁遂为边城,首府也迁往乌鲁木齐。新疆建省后设立府县制,伊犁九城中的绥定成为伊犁府的治所,中心城市由惠远转为宁远城。清代伊犁在整个新疆以至在我国西北边疆中具有极其重要战略地位,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为其以后更大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该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专门史、历史地理学中有关区域开发的基本原理,系统地、深入地研究有清一代伊犁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着重对其在清代各个不同时段的经略思想、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民族和人口的迁移分布、农业屯垦及水利建设的兴衰、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开垦范围的消长和移动、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工矿铸造业、商业贸易和城镇交通的发展状况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考察,力求真实地反映其变化过程,总结其发展的经验教训,找出其中若干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对在人类的开发活动影响下伊犁河谷的生态环境的演变及其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以伊犁河谷的研究为典型“个案”,为专门史、区域历史地理的学科建设作出贡献,为今天西部大开发中伊犁地区的经济建设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的有益的历史借鉴。
民国时期西北移民垦荒事业研究
作者: 王永强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移民思潮   民国时期   垦荒   影响   西北  
描述: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 large body of insightful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issue in recent years, ye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unsolved in the field.
全文:民国时期的西北移民垦荒是民国时期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的一项重要事业,近年来,专家和学者对这一事业做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通过搜集民国时期遗存下来原始数据、参考今人论著,对民国时期移民垦荒思潮、移民情况、垦荒状况以及这一事业的历史影响分析研究,是本文的主要论述内容。 首先,本文论述了移民垦荒思潮兴起的原因、国人对移民问题的讨论以及移民殖边筹划。通过对当时国内、国际环境的分析,得出国人对边防问题、人口与粮食问题的忧虑是产生移民思潮的主要原因。在分析移民思潮问题时,文章主要论述了两种观点,一为主张大量向西北移民;二为“罗致人才先于大量向西北移民”。关于移民殖边的筹划上,主要介绍了垦殖区域的划定、移民的选定、移民机构的设置和经费问题。 其次,本文对荒地的调查与领垦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通过整理分析民国时期编修的内政年鉴、中国经济年鉴等各种年鉴,对西北的荒地面积及各省的荒地面积进行了分析研究。在这部分论述里,还对国民政府的领垦条例、各省领垦办法、各省领垦情况做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本文又通过对原始资料和今人论著整理分析,统计了移民数据,分析了移民概况,得出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向西北移送的难民人数庞大,但是农民所占比例不大,垦荒性质的移民相对很少。 最后,本文运用人口社会科学、地理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论证了西北移民殖边思潮、西北荒地的开垦、移民等问题时应谨慎行事,一定要结合西北地区的特殊情况,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建设方法。民国时期的西北移民垦荒事业,对西北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长远的负面影响较大。今天我们在思考开发西北、建设西北时,一定要有科技眼光,不能太迷信人多力量大的思想,人才才是西北地区所需要的。
毛主席与《补农书》及其相关问题
作者: 周邦君   邱若宏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Agriclture   In   Marxism   Chairman   Chinesization   the   Book   of   Supplement   Mao   Class   to   Notes   on  
描述: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According to Chairman's Notes in Class,he had formerly studied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