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唐代西北地区政治地理格局变动研究
作者: 魏昀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朝   疆域   羁縻府州   屯田   交通  
描述: th about three of culture and materials the country's territory changed a lot. The country's
全文: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王朝之一。唐王朝近三百年历史,在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国家的疆域也发生了剧烈变化。以安史之乱为界,唐前期,国家的疆域处于一个不断扩展的时期,唐王朝的势力范围曾一度到达今天的中亚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羁縻府州体系,国家疆域的范围达到了空前规模。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形势急转,中央政府抽调边兵前往内地参与平叛。吐蕃势力趁唐朝西北边备空虚之际,不断蚕食唐土。唐军虽然组织了抵抗,但面对日益强大的吐蕃,已是强弩之末。到唐后期,陇右地区几乎都被吐蕃占有,双方的边界仅维持在陇山一线。 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唐初西北地区的政治地理格局,包括自然地理概貌和民族政权的分布情况:第二部分论述太宗至高宗朝疆域扩展时期的政治地理格局,包括唐初进军西域之初、西突厥旧地的羁縻府州化和葱岭以西地区的羁縻府州化三节;第三部分论述武周至安史之乱前疆域稳定时期的政治地理格局,包括驻防体系、政治地理格局分析和安史之乱前疆界的伸缩三节;第四部分论述安史之乱后疆域退缩时期的政治地理格局,包括安史之乱对西北地区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归义军献图归唐与疆界西移两节;第五部分论述政治地理格局变动与经济交通的关系,包括唐代西北屯田和西北交通两节。通过以上五部分的论述,重点探讨疆域变化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唐政府在对陇右地区实行有效统治时期的行政建置和驻防体系、以及民族关系对疆域变动的影响等问题。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公元七到九世纪的亚欧大陆是唐、吐蕃、大食三方竞相角逐的时代。从太宗到玄宗开元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处于上升阶段,疆土不断西进,最强盛时包括今天中亚的阿姆河、锡尔河流域都纳入到了唐朝的势力范围,并在葱岭东西建立了羁縻统治体系。此时的唐朝疆域可以划分为三个圈层,一是长安和洛阳所在的两京地区,作为帝国的都城,既是全国的最高权力所在,又是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二是都城四周全国范围内编户齐民的正州,这些地区是中央政府的财富来源地:三是唐在边疆地区建立的羁縻府州系统,成为与周边民族政权对立时期的军事缓冲地带。这一时期,吐蕃登上了历史舞台,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后,吐蕃实力逐渐壮大。吐蕃崛起并不断侵扰唐朝,为抵御侵略,维护陇右河西地区的安定,唐朝实行了积极的防御政策,有效的阻止了吐蕃的不断进攻。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政府抽调安西兵力前往内地平叛,造成边备空虚。吐蕃先后攻陷了岷、兰、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甘、肃、瓜、西州以及北庭都护府,趁机占有了唐朝的大片领土,陇右地区几乎全部被吐蕃占有,使唐后期的西部边界仅维持在陇山一线。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唐朝方面从高祖到玄宗开元时期,国力处于上升阶段,开元时达到鼎盛,较之大食和吐蕃的实力,唐朝占有明显的优势,吐蕃虽然偶尔有侵扰唐朝边地的举动,但并不具备与之抗衡的实力。直到公元751年怛逻斯战役,崛起的大食与唐帝国发生了正面的军事冲突,四年之后的安史之乱,更使得唐在与吐蕃、大食的角逐中的优势不复存在。由此,唐朝在政治军事上开始处于“守势”,已不能与唐前期的国家实力相提并论。
灾害与应对
作者: 张健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康地区   清代   自然灾害   应对措施  
描述: significance.
全文:历史灾害研究与当今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探讨历史灾害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以往有关历史时期安康地区的研究,多集中在明清时期的流民入山和山地开发上,偶有对区域环境问题和环境灾害的研究也只是零星寄寓其它内容之中,专门、系统地对历史灾害研究并不多见,至于对灾后的社会应对——清廷和地方官府赈灾救荒的研究内容更为少见。而对该区域清代水旱灾害频发与大量外来流民垦殖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有利于加深认识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基于此,本文以历史时期灾害复原为切入点,通过对清代安康地区诸多地方志资料的查阅、解读和分析,深入考察区域历史灾害概况、特征、时空分布、影响和灾害社会应对等问题。 文章整体归结为两个问题:一为灾害概况、影响、特征与成因,以灾害发生为中心;二为灾害的应对,包括灾后的拯灾救荒与灾前的防灾备荒,以应对措施为中心。全文分为四章,内容大体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主要是阐述本选题的总体认识和宏观把握,主要介绍选题依据、本研究的时空界定、相关研究评述,以及研究思路、方法、意义。 第二章主讲孕灾区概况与灾害的影响。该部分以各类灾害发生的背景、状况和影响为中心展开。就孕灾区概况而言,文章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灾害概况三个方面对孕灾区的环境背景进行了论述和探讨,总结出了清代安康地区水、旱、地震、风、雹等灾害发生的特征,即:反复性与伴生性,区域不平衡性,成灾范围大、影响程度深等。就灾害影响而言,表现为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消极方面主要为:区内人口巨大伤亡,城防、田舍、水利设施的严重损毁,民众伦理精神的极端扭曲与区域社会秩序混乱。积极方面主要表现为:在持续不断的灾害冲击之下,人们环保意识开始萌发。 第三章主讲灾害的特征与成因(以水灾为例)。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水灾是安康地区发生频率很高且危害最大的一种灾害,为典型的暴雨型洪水灾害。从时空分布上说,清前期水灾集中在安康、紫阳、白河及旬阳等县;清中期水灾发生较少,持续将近一个多世纪;清后期水灾与清前期相似,仍大致集中在安康、紫阳、白河及旬阳等县。另外,清前期水灾发生突变性强于后期;而清后期的水灾次数则较前期多,且涉及区域广,灾害的影响也较重。从灾情和致灾原因上说,清代安康地区水灾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主要表现为粮食减产与绝产、道路冲毁、田庐漂没、人口损减、环境问题和环境灾害凸显。灾害形成主要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其中以社会因素为主导。自然原因表现在气候、地貌、地表覆被状况、河流水文等方面,社会原因则主要表现为“流民”涌入改变了清代安康地区的人口增长与分布状况,垦殖政策的实施产生了各种环境效应。具体表现为:流民“涌入”引发了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从而使区域景观由自然景观向着人文景观方向发生巨大转变,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冲击,导致环境问题突出(水土流失为主)和环境灾害的频发(水灾为主)。 第四章主讲灾害的应对。整体内容以灾害的主要应对措施为中心展开。就灾后救荒而言,清代安康地区拯灾救荒的基本程序主要有报灾、勘灾、审户、赈济等环节;主要措施包括抚恤、蠲免、缓征、赈济、平粜、捐输(劝输)、借贷、遏籴、安置流民以及备荒(防灾)等。可以说,清代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固定的程序,基本上已经走上制度化、固定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和清中前期相比,该区清代中后期才真正是古代荒政比较完善且实施力度较大的时期。就灾前备荒而言,其措施涉及诸多方面,本文论述则以仓贮和水利设施两个方面为主要对象展开。在仓贮方面,文章对三类仓库(以常平仓和社仓为主)设置规模与灾害发生和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水利设施方面,灌溉设施是随着历史变迁不断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为:超过一两千亩以上的大中型水利设施持续发挥作用;与“流民”涌入而引发“垦殖扩张”相对一致,以灌溉、御水为功能的水利设施在数量上不断增长;山区灌溉“堤堰”的建造呈现出“型号趋小与数量增多”的趋势。
敦煌吐鲁番出土遗嘱探析
作者: 李畅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吐鲁番   敦煌   遗嘱   内容  
描述: itnesses. The content of the wills unearthed from
全文:遗嘱是立嘱人临终前,在继承人和证人面前所立下的,关于分配自己或家庭财产的契约文书。敦煌吐鲁番出土的遗嘱文书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遗嘱订立的日期、立嘱原因、立嘱人、继承人、遗产、立嘱人的要求、继承人违约惩罚、证人以及当事人签押等九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到财产分配及继承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多种情况。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遗嘱既有各自的特色,在格式和内容上又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试图通过列表,分析所收集到的遗嘱的格式和内容,研究遗嘱形式内容演变的年代特征,通过比较研究,找出其中蕴藏着的当地的某些乡规民约,并由此了解内地和边疆地区的联系。 本文主要包含了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阐述了遗嘱的定义和内容,并交待了本文所用材料的年代及出处,叙述了遗嘱的研究状况,前人研究中的问题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是遗嘱格式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笔者通过列表简单介绍本文所用的材料;再按照一篇最完整的遗嘱格式来列表,将18篇遗嘱的格式代入表中,由此可以看出,一篇汉代的遗嘱已经基本成型了,但是直至隋唐,日期条款的位置还不固定,一些条款也时有时无,直到五代以后,遗嘱的格式才完全固定成熟。最后,笔者分析了遗嘱格式的年代演变及其原因。 第三部分是遗嘱的内容研究。笔者将完整遗嘱所包含的九个内容分成七个层次,对18篇遗嘱列表进行研究。第一层是遗嘱的日期研究。遗嘱中纪日期的方式主要包含帝王年号纪年、干支纪年、混合纪年以及回鹘文中的十二生肖纪年;第二层是立嘱原因研究。立嘱的原因大多包含两个方面:立嘱人恐年老病弱不久于人世,对身后事做交待以及立嘱人恐死后亲属争财,故以法律形式来保障遗嘱的执行;第三层是遗嘱当事人的研究。在这一层里又将当事人细分为三小层进行研究,即:立遗嘱人、继承人以及证人研究。通过列表分析可以看出:立嘱人一般都是家庭中的男性家长以及僧尼这类出家人;世俗家庭中的继承人大多是立嘱人的亲属,包括他们的子女、兄弟、侄甥、妻妾等;出家人的继承人范围较广,不但包括了俗家亲属,还包括了寺院和同一寺院的僧侣,但大多是留给了俗家的亲族。这里,笔者还分析了女子的继承问题;证人大多是立嘱人的亲属和具有官方身份的人员,回鹘文遗嘱中的证人还包括了僧侣和神话中的神;第四层是遗产研究。这里主要研究遗产的种类以及僧尼财产等问题;第五层是立嘱人要求研究。立嘱人对继承人和其他亲族的要求大多是不要争产,也有限制妻子改嫁的要求;第六层是违约惩罚研究,主要包括精神惩罚、物质惩罚以及官罚;第七层是当事人署名及印记研究,主要包括花押、指节线、掌印、签字和印章。 第四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前两个部分的研究,探索遗嘱格式与内容中包含的某些乡规民约,进而分析边疆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在格式上,笔者主要从日期位置的格式、遗嘱合法性证明的格式套语以及“一式两份”格式来探索当地当时的一些乡规民约以及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在内容上,笔者主要从第三部分研究中的九个层次的内容出发,分别就18篇遗嘱进行研究,分析内地、敦煌、吐鲁番遗嘱在内容的区别和联系,探讨当地的乡规民约及边疆与内地的联系。 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作一个小结。
中国古代正史隐逸传研究
作者: 宋锡玲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正史   类传   隐逸传  
描述: ivities, recluses were a unique social
全文:隐逸现象是中国文化中一种非常特殊且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作为隐逸活动的主体,隐士是中国古代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按理说,他们远离政治中心,甚至离群索居,疏离人世,是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不仅没有因此而淡出史家的视野,悄无声息地淹没在历史深处,相反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却有十五部专门设立隐逸传,记载他们的事迹风采。这些隐逸传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学和哲学价值。本文拟对二十四史中的这些隐逸传做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除引言和余论之外,论文共分为四章。其中,引言部分简要叙述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介绍隐逸传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概括二十四史中隐逸传的写作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隐逸传创作、流传的原因。文章认为,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隐逸现象的出现和发展;二是史书体例的发展;三是历代史官修史观念的影响;四是统治者的提倡和鼓励。 第二章重点分析隐逸传的文体特征。分析主要从四个角度入手:在结构形式上,隐逸传一般采用“小序+正文+(论赞)”的基本结构;在事类的选择上,隐逸传重视传主的共性特征,但同时又不忽视个性;在叙述风格上,隐逸传中虽然已经有了多种叙事方式,但整体风格仍以简约、朴素为主;此外,在隐逸传中又多有神异性记述。 第三章是隐逸传与隐逸文化建构分析。其中,第一节从理论的角度,分析隐逸传对于隐逸相关理论建立的作用;第二节分析了隐逸传对于隐士日常生活的记载,包括吃穿等物质需求、交游、饮酒、垂钓等生活的记载,对于隐逸实践的记录有重要作用。第三节则综合前两节的分析,从隐逸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了隐逸传在隐逸文化建构、传承中的作用。 第四章主要是隐逸传的文学价值的探讨。隐逸传对于文学的创作、隐逸文学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此外,还在隐逸传中保存了大量的诗歌、辞赋及多种应用性文体,是文体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同时,隐逸传中还出现了初步的诗文评论,也可以为今天的文学研究提供借鉴。 最后,余论部分对正史之外历代隐逸传的写作情况作了简要整理,以期与正史中的隐逸传相参照,使得对隐逸传写作情况的描述更加完整。 论文从隐逸传文本出发,通过对材料的归纳、统计、比较分析,探讨其共同的特征,发掘隐逸传的价值。并力求以小见大,寻找类传研究的可能的方向。
从出土简帛看思孟学派的“内圣外王”思想
作者: 谢耀亭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先秦儒学   思孟学派   出土简帛  
描述: s text is mainly constituted by the following seven parts.
全文:本文以新出土的战国楚竹书为切入点,结合马王堆汉墓帛书及传世文献,以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从“内圣外王”的角度对先秦儒学史中的思孟学派进行系统地研究。本文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就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目的予以说明。本文以出土简帛为突破口,结合传世文献,从“内圣外王”的角度对思孟学派进行系统地研究,可以弥补以往因资料相对缺乏而导致思孟学派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对思孟学派的研究,以便使古代思想学说中的一些精华思想在当代社会中再一次发挥其价值。在对研究现状的分析中,总结已有的成绩,指出以后的研究发展方向,即对出土文献的综合性研究是新的研究趋势。在研究过程中力图做到“知人论世”。因为思孟学派的思想在先秦并未真正地实践于社会,是以在探讨其具体思想时,尽量以其人之思路研究其人之思想,即“循其思而述其论”,不以现代的眼光来评价其思想的价值及不足。 第二部分,思孟学派、内圣外王及其相关问题论析。思孟学派是现代学术语境中的一个学术术语,学术界许多争论俱因对思孟学派理解不同而致。本文对思孟学派在现代学术语境的合法性进行了论证。对思孟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变化,以及本文研究思孟学派选材的原则进行了相关论述。“内圣外王”一词并非源于儒家经典,我们考察了“内圣外王”一词由道家话语转变为儒家话语的历程,并进一步说明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点。 第三部分,从出土简帛看思孟学派的“内圣”思想。思孟五行曾经成为判定思孟学派成立的依据,本文也由此入手,对原始五行与思孟五行之间的关系做出说明。心性论是思孟学派体现出的最大特征,结合新出土的竹简对其具体内容展开论述,且由此上溯至思孟学派以前古代流行的人性论传统,藉此突显思孟学派的心性论特色。天人关系是思想理论产生的大背景,是以对天人关系的演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第四部分,从出土楚简看思孟学派的“外王”思想。社会思潮往往对实际的现实会产生影响,战国初期在政治领域最为突出者便是禅让思潮。结合新出竹简,对先秦儒家禅让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进而突显思孟学派禅让思想的独特之处。关注社会,实践于社会,是先秦儒家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思孟学派的政治思想是其思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最后,对思孟学派“以德抗位”的思想予以专门论述。 第五部分,思孟学派“内圣外王”的贯通。通过对思孟学派具体思想的研究,我们对其“内圣外王”之道进行了总结,且通过与荀子思想的比较,进一步指出思孟学派“内圣外王”的特色。并以郭店简《成之闻之》、《六德》篇为例对思孟学派贯通内圣外王的思想进行研究。 第六部分,思孟学派对后世的影响及其现实价值。首先,对思孟学派在后世的影响,尤其是对宋代儒学及现代新儒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次,对思孟学派的思想在当代仍能发挥其现实价值的部分予以研究。 第七部分,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
清代甘肃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
作者: 刘维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农业技术   土地制度   甘肃黄土高原   土地资源  
描述: ainly chooses three aspect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farmland, the land system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o analysis the fact that the land system, the land utilization patterns and the selec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re constrained by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and resources, accordingly reveal the main-land relationship which is influenced by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全文: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探讨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和土地制度的关系。通过对甘肃黄土高原清代土地数量、质量和类型、土地制度以及农业技术选择的认识,分析说明了土地制度、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农业技术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要受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的制约,从而揭示出自然环境影响下的人地关系。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了甘肃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基础。首先,从自然地理范围和行政区划两方面,对本文的研究区域作一界定,并对该区清代行政建置的变化作了说明;其次,从地貌、土质、气候等方面,阐述了本区土地利用的自然地理条件,并简要分析了这种条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第二部分论述甘肃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类型。本文采用以纳税亩为单位的土地统计数字,来反映耕地数量变化的趋势,通过列表统计,可以得知,本区清代的土地数量具有阶段性特征:清初,土地数量较少,时至乾嘉时期,这一数字达到高峰值,再到同治年间,土地出现骤减的现象,后来在经济恢复政策的引导下,光绪时期又有所回升。然后,对人口与土地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嘉庆末年该区的人口和耕地数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人稠地狭的矛盾极为突出;光绪时期的土地数和人口数均有所下降,但人均耕地数较高,表现出地旷人稀的特征。之后,分阶段讨论了致使土地数量增加的主导因素——垦荒政策。此外,本节内容还涉及了土地类型的问题,分别从土地所有权和征税标准两种分类依据,进行了阐述。 第三部分对本区土地制度的特点予以分析。土地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多,本文主要选取了土地所有权制、永佃制以及耕作制度三个方面。土地占有关系的调整,使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得以发展,从而刺激了土地买卖关系的发展,但受其土地资源特性的限制,本区土地买卖的发展相对迟缓,土地交易形式也较为传统。清初的垦荒政策,刺激了永佃制的发展,使得永佃权在本区得以承认,对佃农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在清代的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并非普遍现象,而且当地农民获得永佃权的方式以垦荒为主,较为单一。有关耕作制度的特点,本文是从作物构成和复种制度两个方面说明的,由于水热条件的限制,本区农作物以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而且农作物的生长期往往较长,因此在正常年份,大都是一年一熟。 第四部分论述了本区清代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清代中期,该地出现了人稠地狭的矛盾,再加上土地质量较差的现实,要解决口粮不足的问题,唯有依靠农业技术的改进,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进而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由于该区雨泽稀少、土质易旱,所以出现了撞田法、砂田法的土地利用方式,以此来补给口粮,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弊端,因此要深入解决人地矛盾,还须依靠水利技术的提高,于是引灌渠道得以兴修,水车也进一步得到了推广,这大大改善了本区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使得水浇地的面积得以扩大。
清代甘肃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
作者: 刘维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农业技术   土地制度   甘肃黄土高原   土地资源  
描述: ainly chooses three aspect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farmland, the land system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o analysis the fact that the land system, the land utilization patterns and the selec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re constrained by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and resources, accordingly reveal the main-land relationship which is influenced by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全文: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探讨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和土地制度的关系。通过对甘肃黄土高原清代土地数量、质量和类型、土地制度以及农业技术选择的认识,分析说明了土地制度、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农业技术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要受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的制约,从而揭示出自然环境影响下的人地关系。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了甘肃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基础。首先,从自然地理范围和行政区划两方面,对本文的研究区域作一界定,并对该区清代行政建置的变化作了说明;其次,从地貌、土质、气候等方面,阐述了本区土地利用的自然地理条件,并简要分析了这种条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第二部分论述甘肃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类型。本文采用以纳税亩为单位的土地统计数字,来反映耕地数量变化的趋势,通过列表统计,可以得知,本区清代的土地数量具有阶段性特征:清初,土地数量较少,时至乾嘉时期,这一数字达到高峰值,再到同治年间,土地出现骤减的现象,后来在经济恢复政策的引导下,光绪时期又有所回升。然后,对人口与土地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嘉庆末年该区的人口和耕地数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人稠地狭的矛盾极为突出;光绪时期的土地数和人口数均有所下降,但人均耕地数较高,表现出地旷人稀的特征。之后,分阶段讨论了致使土地数量增加的主导因素——垦荒政策。此外,本节内容还涉及了土地类型的问题,分别从土地所有权和征税标准两种分类依据,进行了阐述。 第三部分对本区土地制度的特点予以分析。土地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多,本文主要选取了土地所有权制、永佃制以及耕作制度三个方面。土地占有关系的调整,使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得以发展,从而刺激了土地买卖关系的发展,但受其土地资源特性的限制,本区土地买卖的发展相对迟缓,土地交易形式也较为传统。清初的垦荒政策,刺激了永佃制的发展,使得永佃权在本区得以承认,对佃农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在清代的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并非普遍现象,而且当地农民获得永佃权的方式以垦荒为主,较为单一。有关耕作制度的特点,本文是从作物构成和复种制度两个方面说明的,由于水热条件的限制,本区农作物以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而且农作物的生长期往往较长,因此在正常年份,大都是一年一熟。 第四部分论述了本区清代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清代中期,该地出现了人稠地狭的矛盾,再加上土地质量较差的现实,要解决口粮不足的问题,唯有依靠农业技术的改进,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进而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由于该区雨泽稀少、土质易旱,所以出现了撞田法、砂田法的土地利用方式,以此来补给口粮,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弊端,因此要深入解决人地矛盾,还须依靠水利技术的提高,于是引灌渠道得以兴修,水车也进一步得到了推广,这大大改善了本区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使得水浇地的面积得以扩大。
宝鸡陈仓黑社火调查研究
作者: 姚欣杰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内涵   艺术形态   文化背景   黑社火  
描述: is a unique variety in are many types of Baoji Social and fire.
全文:黑社火,是一种在夜间耍闹的社火,主要流传于宝鸡陈仓西山地区,是宝鸡众多社火种类中的一个独特品种。本文以黑社火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为基础,从黑社火的生存背景、历史源流、传承载体、组织程序、表演过程、节目类型、曲调来源、音乐形态分析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对黑社火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黑社火文化背景考察。首先对黑社火的生存背景从自然环境、建制沿革、文化生态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于当地的文化生态,又着重从农林交贸、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包括居住、饮食、婚丧、节日)四个角度进行了逐一阐述;其次以社火的起源和发展为切入点,梳理出了黑社火的历史源流及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兴衰历程。 第二章:黑社火概貌。主要包括黑社火的组织机构、组织程序、表演过程、节目类型四个方面。笔者首先介绍了黑社火的传承载体——社火会,包括社火会的人员构成、任务和活动等;其次详细介绍了黑社火从参神、请社火、耍社火、沿门逐疫到谢将的整个组织程序;再次介绍了黑社火从开场到结束的整个表演过程:最后介绍了黑社火中垫场曲、文场、武场三种节目类型及常用剧目。 第三章:艺术形态。包括黑社火中歌、舞、乐三种表演形式的艺术形态。笔者首先论述了黑社火中歌(包括引言歌、小曲子、大曲子)的曲调来源;其次对黑社火中歌和乐做了详细的音乐形态分析,包括唱腔的调式音阶、结构特征、旋法特征、节奏节拍,伴奏的伴奏乐器和伴奏形式;最后对黑社火中三种不同节目类型中的舞蹈形态,从服饰道具和基本舞步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一论述。 第四章:文化内涵。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黑社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挖掘。首先论述了黑社火的社会功能,包括宗教祭祀、娱乐、教育、调节凝聚四个方面;其次分别论述了黑社火中所包含和体现的傩文化层、亚戏曲文化层、戏曲文化层及现代文化层四个文化层面;最后,由于黑社火表演中包含了不同种类的唱腔、舞蹈和伴奏形式,笔者最终将其归结为不同种类歌、舞、乐完美结合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敦煌契约文书词语考释
作者: 贺雪梅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詞語   敦煌契約文書   考釋   校勘  
描述: Mething of Dunlruang area of the tiMe, such as soaial life, final cial situation, legal condition, geographical topography. Manners and custoMs and so on. And it provides us ;3n extreMely valuabl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to know the legal systeM,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of Tang ;gong.
全文:敦煌契约文書是敦煌社會經濟文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原生態的面貌向學術界展示了當時敦煌一带的社會生活、經濟狀況、法制情況、地理地貌以及風俗習惯等,為我们了解唐宋的法律制度、社會經濟生活提供了極其寶貴的歷史资料。 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外學人在研讀寫卷時就已经注意到了對這類文書的辑錄和介绍。1998年,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沙知的《敦煌契约文書辑校》是這一工作的集大成之作,其中收錄了英法藏契约文書300余件。2009年3月,上海古籍出版出版了乜小红的《俄藏敦煌契约文書研究》,在内容上補充了《敦煌契约文書辑校》的不足,體現了一部分敦煌契约文書研究的新成果。這兩部巨著的出版,為其他學習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方便。但由于立足點的不同,兩書都未能從語言文字方面對所收文書做全面、詳细的校释,使得人们在使用和研究過程中仍有許多不便。 资料是研究的基礎,如果没有對资料本身的准確認識,就谈不上進一步的研究。因此,對敦煌契约文书的準確釋讀就顯得格外的重要而迫切,而詞語考释则是準確釋讀文本的一個重要環節。但遗憾的是,迄今為止,没有關於敦煌契约文书词语考释的專著出现。 立足于上述现状,结合敦煌契约文书的文本特点,论文分两步对其中的词语进行了辑錄和研究。首先,通过比对原卷圖版本準確輯錄詞語;其次,将這些詞語分類例释。另外,由於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出土文献),使得论文在詞語考释的过程中要格外重视錄文的準確性。故論文在詞語考释之餘,又列了專章就錄文的校勘問题做了介绍性的淺析。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工作,不僅可以帮助我们準確釋讀敦煌契约文书,還有助于其他學科的深入研究。另外,從語言文字研究的角度來看,敦煌契约文書中詞語,處于古代漢語和近代漢語的交界地带,其詞彙既有承古而来的舊詞語,又有根據需要而来的新造詞語;既有典雅的書面用語,又有通俗的方言俗語,方方面面都反映了當時語言的原貌。是近代漢語語料的淵薮,对于推究古今漢語之軌迹,考索宋元白話、现代漢語之源流,有着重要的價值。
明清时期石羊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环境变化研究
作者: 栾晓丽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农业开发   明清时期   环境变化  
描述: in this period during this time,and explains inspiration for today's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this object
全文: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的石羊河流域是河西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其军事地理位置重要,历代中央王朝和割据于此的地方势力都十分重视对本区的开发。明清时期,随着西北战事再起,加上这一时期全国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为了巩固边防、缓和内地人口压力,本区的土地开发再一次兴起,这对本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术界对本区的研究多包涵在对整个河西地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研究当中,专门研究本区的文章也主要集中在下游地区,很少把上、中、下游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本来就很紧密,所以本课题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本文包括绪论和正文两大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理由、意义,并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同时说明本课题研究目标、方法和重难点以及主要创新之处。正文分六章,第一章交代了明清时期本区农业得以再次大规模开发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基础;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明清时期政府组织及鼓励内地人口向本区的移民状况,这为本区农业开发提供了所必需的劳动力资源,同时论述了移民的成效。第三章探讨了农业开发所必需的水利建设问题,并总结这一时期本区水利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第四章重点论述明清时期石羊河流域的农业开发,从农业开发原因及政府对当地农业开发的督促、优惠政策等入手,探讨了这一时期本区的农业开发区域及垦殖成效和当地屯田的演变发展等问题。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因这一时期大规模开发而带来的环境问题,探讨了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危害,并探讨了当地人民为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第六章进行总结,总结明清时期石羊河流域大规模开发的经验与教训,并说明其对今天本区开发的启示。 本课题主要依据明清文献和当地的方志进行研究,同时注意实地考察所获资料,以期使研究具体、合理。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