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秦石鼓与渔猎文化研究
作者: 苏海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   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   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互动关系   历史地理学   考古学  
描述: 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考古发掘表明,本区保存有丰富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文章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流域和文化板块为单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本区原始经济形态、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以及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该区地处关陇交通枢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末
全文: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考古发掘表明,本区保存有丰富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文章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流域和文化板块为单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本区原始经济形态、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以及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该区地处关陇交通枢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成为陇右文化交汇的中心。其地形、地貌、气候、植物区系也具有多元交汇的特征。 旧石器时代晚期,本区出现采猎经济。它们主要出现在更新世末期气候相对适宜时期,大多位于水热条件和植被条件优越、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黄土沟谷中。 新石器时代早期(8200aBP-6900aBP),以种植黍、粟和油菜,饲养鸡、羊和狗为标志的原始农业经济兴起。这一时期的考古遗址呈散点状分布于河谷阶地。适宜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以采猎为主、农耕为辅的原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本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经济尚处于“刀耕火种”农业的初级阶段,它仅仅是农业起源中的一个环节,可能不具备农业独立起源的特点。但从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考古资料看,这里应该是中国早作农业文明的传播中心之一 仰韶文化时期(6900aBP-4900aBP),因为气候适宜、植被茂密,故农业经济的规模和空间不断扩大,至仰韶文化晚期(5500aBP-4900aBP)“刀耕火种”农业达到鼎盛。在仰韶文化中、晚期气候波动的背景下,农业开发重心逐渐由渭河干流以北的今庄浪县境内向渭河干流以南迁移,社会文明因素也加速形成,文化分异开始。“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也使局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加速了该地区的土壤侵蚀。 龙山文化时期(4900aBP-3900aBP),本区原始农业经济由“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向锄耕农业转变,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衰落期(4800aBP-4200aBP)、再度繁荣期(4200aBP-4000aBP)、再度衰落和消亡期(3900aBP以后)。由于气候相对暖干和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趋于劣化,从而导致了4800±100aBP-4200aBP期间“刀耕火种”农业的衰落和经济重心的转移。齐家文化中期和后期早段(4200aBP-4000aBP),锄耕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土质疏松、气候温凉干燥的渭河干流以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增长速度最快。4000aBP前后,气候快速向干凉发展,受强烈干旱的打击,齐家文化衰落并消失,经济形态也由农业经济向半农半牧转变。此后北方游牧文化南下,侵入本区渭河以北地区;同时文化分异加速。
花儿中的女性和女性的花儿
作者: 程琴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花儿   女性  
描述: 本文综合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和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的理论与方法,以花儿唱词中的女性、女性演唱的花儿和演唱花儿的女性为考察基点,通过对文本分析和个案调查的实证性研究,考察社会性别观念对花儿流行地女性的影响。 上编,花儿中的女性,包含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花儿流行地女性的影响、花儿中女性形象的特征两部分
全文:本文综合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和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的理论与方法,以花儿唱词中的女性、女性演唱的花儿和演唱花儿的女性为考察基点,通过对文本分析和个案调查的实证性研究,考察社会性别观念对花儿流行地女性的影响。 上编,花儿中的女性,包含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花儿流行地女性的影响、花儿中女性形象的特征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入手,探寻花儿中女性形象特征的成因;第二部分着重分析女性的阴性特征和依附性特征在花儿中的体现。 中编,女性的花儿,运用社会性别理论,从演唱场合、演唱内容、演唱曲令等七个方面探讨女性与男性在演唱花儿过程中的不同之处。 下编,目前演唱花儿的女性状况,笔者把演唱花儿的女性分为普通农家妇女、民间歌手和茶园歌手,通过个案调查阐述三者的生存状况,并对三者分化的原因、演唱花儿的不同之处和文化社会意义做了深入细致地分析。 花儿作为西北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他们大多从花儿的渊源、内容、类型、格律、曲令等音乐本身的问题对其进行研究,但就有关花儿中女性的问题,尚无人探讨。本文希望以新的视角和表述方式,对花儿中的女性和女性的花儿做出客观地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更加致力于详实记录花儿流行地演唱花儿的女性的现状,以此来来说明传统社会性别观念对女性影响。
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及其环境效应
作者: 张钰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   环境效应   历史地理  
描述: f the earth's surface.Therefore,it has great benefit for clarifying the mutual ac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land and their change principles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when the land use and the land cover changes are chosen as the study perspective.
全文: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导致地表覆被变化的主导因素。因此,以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作为研究视角对明晰各历史时期人地互动及其变迁规律大有裨益。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提出把过去300年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面貌列为重点研究的问题。特别是1999年,在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联合起草的《过去2000年中国环境变化综合研究》预研究报告列出了五个研究重点,明确地将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列入其中。这为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内容的历史地理学赋予了新的使命,此后围绕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工作被迅速提上日程。 河西走廊地处祖国大陆腹地,曾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走廊文明。然而明清以降,人们对土地资源肆意开发利用,并且日益演化为一系列生态问题,由于这些生态隐患得不到根治而使生态环境愈加恶化,而这正是酿成今天河西走廊成为典型生态脆弱区的主要原因。本文即着眼于此,阐释了清代人们对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因子,揭示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认为今天恶劣的生态环境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着莫大的关系,探讨这些问题期望对今天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治理有所启示。全文共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本区土地利用的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其余共五章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介绍河西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明确了河西走廊的区域属性,阐明土地利用开发的自然基础和人文环境。 第二部分从宏观层面分析了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垦殖数量的动态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并揭示由土地利用变化对森林、绿洲等土地覆被的影响。同时,该部分还分析造成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人文驱动因子和自然制约因素。 第三部分阐释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自然植被惨遭破坏,土地沙化加剧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三个方面。 第四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首先,总结了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失调的问题;其次,鉴往知来,从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对今天河西地区的土地利用提供借鉴意义。
庆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经验与反思
作者: 左文盼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庆阳地区   经验   法律保护   反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ural heritage. Therefore she enjoys many great appellations, such as ‘The cradle of Chinese agriculture’, ‘The hometown of fragrant sachet’ and so on.
全文:庆阳作为传统中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文化人文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有“中国农耕之乡”、“中国香包之乡”美誉。此外,庆阳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自觉认识和行动较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受制于时代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因素,庆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总结成绩和分析困难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针对容易混淆的几个相关概念进行了澄清;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通行的做法,并进行了比较。 第二部分为庆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出立法保护、政府推动、积极申报遗产项目、“公司+农户”文化产业化尝试、灵活的机构设置和高效的工作机制等六条经验。 第三部分是对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工作中面临的困难的分析,存在传统流失,后继无人的难题,如“有包无香”——人文底蕴的流失,“有纸无剪”——传统艺人的断层,“有皮无影”——陇剧基础的侵蚀,以及现代化生产工艺对传统制作工艺的冲击等;存在法制保障缺位,维权困难,如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缺位、人口流动对文化产业品牌的影响、侵权事件频发、维权困难等。 第四部分试图解决第三部分的困难,从完善法制保障,产业发展与相关文化、技术研究相互结合联动发展,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结合,“强制传承”——民间艺术进课堂,保护理念转变——从“博物保护”到“整体保护”,加强档案建设等六方面进行阐述。 第五部分是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发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分别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基础(积极保护亦或放任的判断依据),对政府主导的行政保护模式中政府保护动机的质疑,关注本土文化发展转变保护观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软实力之间的关系等。 第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观点,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以人为本,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尤其是要尊重现实。
定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 贾文雄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发展潜力   生态环境   可持续农业   定西地区  
描述: 可持续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它不仅可以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循 环,而且可以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 展有助于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首先归纳了可持 续农业理论产生的背景、概念及内涵、基本特征,并对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农业研究
全文:发展前景广阔。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定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应与农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生 态环境建设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以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最后,本 提出了全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以及农业发展的方向,并针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和潜力,提出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临夏花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作者: 高志海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夏   耦合关系   花儿   地理环境  
描述: cyclopedia of west China”. Being a type of 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shared by many nationalities, Huaer is a mark of spoken arts in west China, which is of great value for art appreci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全文:花儿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绚丽夺目、光彩斑斓的艺术奇葩之一,被称为“西北的百科全书”。作为多民族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部、乃至中国民歌中属于标志性的口承文艺,是最富有艺术欣赏价值、学术研究价值的民歌。 临夏(古河州)是花儿的源头和摇篮,在花儿体系中占有崇高的地位。论文以文化传播理论、文化功能理论和人地关系论为指导,旨在追溯临夏花儿的源头,梳理花儿的形成发展过程,理清花儿的流布路径,揭示花儿与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经济地理要素、历史地理等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建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介绍文化传播和人地关系等方面相关理论。阐述文化传播动力与方式,地理环境与对文化形成的影响。 第三部分,从花儿概念的界定入手,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花儿的类型、艺术特征和分布格局。 第四部分,在描述研究区概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临夏境内的“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的共性与差异, 第五部分:临夏花儿的流布。临夏花儿的形成大致有三个阶段,即花儿的雏形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在第一个时期内,古羌族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游牧小调和汉族先进的语言和填词方式为花儿的初创奠定了先决条件;第二个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背景之下,人口流动和文化迁移,为花儿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第三个时期,在相对繁荣稳定的社会背景和多元民族格局的背景下,花儿达到成熟期,它的最后形成应确定在明代。 临夏花儿的扩散既是扩展扩散又是迁移扩散,既是主动传播又是被动传播。花儿文化传播主要以人为中介进行,处于花儿文化区内的人口流动促进了花儿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临夏人口(尤其是回族)的主动或被动迁移方式、迁移规模和方向,决定了花儿传播的方式和方向。因此花儿的传播路径有陆路(包括西北路6条、西南路3条、东北路2条、东南路4条)和水路3条。 第六部分,临夏花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度地带,是沟通内地同青藏高原的重要枢纽,是古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由之路,是多民族群体和文化的汇集地,也是不同地域经济类型互动发展的过渡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特定的地理环境、多元民族文化变迁与融合、回族强势文化的确立和经济变迁对临夏花儿特色的形成、流布起了重要的作用。
临夏花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作者: 高志海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夏   耦合关系   花儿   地理环境  
描述: cyclopedia of west China”. Being a type of 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shared by many nationalities, Huaer is a mark of spoken arts in west China, which is of great value for art appreci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全文:花儿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绚丽夺目、光彩斑斓的艺术奇葩之一,被称为“西北的百科全书”。作为多民族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部、乃至中国民歌中属于标志性的口承文艺,是最富有艺术欣赏价值、学术研究价值的民歌。 临夏(古河州)是花儿的源头和摇篮,在花儿体系中占有崇高的地位。论文以文化传播理论、文化功能理论和人地关系论为指导,旨在追溯临夏花儿的源头,梳理花儿的形成发展过程,理清花儿的流布路径,揭示花儿与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经济地理要素、历史地理等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建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介绍文化传播和人地关系等方面相关理论。阐述文化传播动力与方式,地理环境与对文化形成的影响。 第三部分,从花儿概念的界定入手,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花儿的类型、艺术特征和分布格局。 第四部分,在描述研究区概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临夏境内的“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的共性与差异, 第五部分:临夏花儿的流布。临夏花儿的形成大致有三个阶段,即花儿的雏形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在第一个时期内,古羌族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游牧小调和汉族先进的语言和填词方式为花儿的初创奠定了先决条件;第二个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背景之下,人口流动和文化迁移,为花儿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第三个时期,在相对繁荣稳定的社会背景和多元民族格局的背景下,花儿达到成熟期,它的最后形成应确定在明代。 临夏花儿的扩散既是扩展扩散又是迁移扩散,既是主动传播又是被动传播。花儿文化传播主要以人为中介进行,处于花儿文化区内的人口流动促进了花儿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临夏人口(尤其是回族)的主动或被动迁移方式、迁移规模和方向,决定了花儿传播的方式和方向。因此花儿的传播路径有陆路(包括西北路6条、西南路3条、东北路2条、东南路4条)和水路3条。 第六部分,临夏花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度地带,是沟通内地同青藏高原的重要枢纽,是古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由之路,是多民族群体和文化的汇集地,也是不同地域经济类型互动发展的过渡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特定的地理环境、多元民族文化变迁与融合、回族强势文化的确立和经济变迁对临夏花儿特色的形成、流布起了重要的作用。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究
作者: 罗艺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甘肃省   立法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nd mingle, thus breeding diversified and unique northwestern highland cultures, showi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al beauty, meanwhile forming a large number of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全文:甘肃是一个历史久远、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人文资源环境独特的地区,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孕育了西北高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原生态之美,形成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香包刺绣、面塑砖雕、社火傩戏、祭祀礼仪、皮影木偶、花儿对唱、唐卡腰刀、高跷鼓舞等民间民俗文化,它们以非物质的形态流传于民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构成了甘肃特有的文化魅力。保护和利用好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尽管甘肃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制定了一些保护政策,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活动,但是由于地方立法的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因而,如何立法并建立相应的法律保护体系就成为甘肃省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除导论外,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要的介绍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分析保护现状,并指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的迫切需要。第二部介绍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概况,阐述了值得甘肃省借鉴的一些立法经验。第三部分,提出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立法构想,分析了立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设计了立法保护体系,并草拟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通过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问题的深入研究,构建法律保护体系,以期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有所裨益,遏制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流失、保护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安全,使甘肃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大力弘扬。
马疏及“日损益斋”诗文研究
作者: 王忠禄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疏   农事诗   唱和诗   陇右地域文化   陇右文学精神   日损益斋古文   陇右文学   日损益斋古今体诗   题画诗  
描述: e points about studying of Longyou area literature.
全文:嘉、徐淑、阴铿、李益、李朝威、李梦阳等,都是闻名全国的陇右作家。就作品形式、体裁而言,陇右边塞诗、传奇小说、敦煌变、陇右歌谣、花儿等,在中国文学史上特色独具,无可替代。可见,陇右文学在中国文学
田园的心声——庆阳彭粉女剪纸艺术研究
作者: 马万军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剪纸艺术   田园生活   样式   彭氏   风格  
描述: At the same time, people’s life are glutted with living style of western modern culture and western modern thoughts, which make people feel themselves rich in goods, but ragged in spirit. Worry, dullness, despair and fear bow the heart and turn the spirit back to the dust.
全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虽然在物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但在忙碌的脚步声中,早已丢失了心灵应有的宁静与坦然。与此同时,西方现代文化思潮、艺术样式、生活方式充斥着的国人生活,精神的贫乏和物欲的膨胀,使我们又多了几分扭曲和畸形的功利心理。在忙乱、空虚与痛苦中,本来应有的安然与恬静在离我们远去,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我们忘记了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因此,关注失落已久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在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更需要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精神来融入我们的生活。更应该学习和借鉴民间艺人对生活积极的态度和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让人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认识我们的精神家园,以此构架和谐的社会,和谐的自我。 本论文以关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为着眼点,以庆阳剪纸大师彭粉女和她的剪纸艺术为出发点,从艺术人类学和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全方位立体、动态的论述了彭粉女及她的剪纸艺术。通过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民俗环境,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主体情感等方面,探讨了彭氏剪纸艺术样式的来源及风格形成的种种因素和条件,深入分析了彭粉女剪纸艺术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理念。论文试图回答下列一系列问题:彭粉女的生活轨迹与其他剪纸艺人有何不同?她剪纸里田园般诗意的样式、风格从何而来?她的心灵深处又是如何认识、理解剪纸艺术的?作为我们当代人从彭氏的生活态度和她对剪纸艺术的执着精神中能得到那些启示? 本论文既把握了民间美术在学术研究上的严肃性,又避免了常见的民间美术研究中的单一思路和方法。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民间各类艺术之间往往密切相连,研究民间剪纸,如果不了解民间艺术土壤中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相关的民俗及其他艺术形式,研究的结果必然会缺乏深度和广度。所以,在论文中,应用了大量的与内容有关的陇东民歌或民谣作为引子,使文章内容显的更为丰富、充实,符合民间艺术的立体性特点。同时,本文主要采用艺术人类学的方法,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论文中应用了彭粉女的口头叙述(包括民间谜语、顺口溜、民间诗歌等),让我们较轻松地、全方位了解彭粉女的剪纸艺术与人生,以增强论文的可读性,从而多了一份与读者相互对话般的情真意切。另外,还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图片的应用主要以彭氏的剪纸作品为主,兼及她本人生活图片和现场采访照片近80余幅,目的是为了填补文字和口述本身的不足,让文字、口述不再显的乏味、生涩和空洞。三者相辅相成,使读者可以更深体会和感受彭粉女其人及有别于其他剪纸艺人的剪纸艺术。 本论文以通俗的语言和全新的视角呈现了剪纸艺术的魅力,以此为契机,让大众能够较轻松地走近民间艺术,领略中国乡土艺术及艺人的生活世界。对彭粉女剪纸艺术的探索和研究旨在抛砖引玉,目的让更多的民间美术研究工作者去了解、关注“最后的”民间艺人的艺术和生活状态,去学习和借鉴他们静若止水的心灵世界和对剪纸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让我们共同关注民间艺术,使其在祖国大地上开花结果,发扬光大。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