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古代大豆栽培探究
作者: 李钰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豆文明   种植技术   大豆起源  
描述: 大豆自古至今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探究大豆的起源地和种植技术的历史经验,对于正视传统农业的价值,继承古代农业的优良传统,振兴现代大豆产业、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环境特征(地理特征、气候特征、地貌特征、土壤特征),不同时期的大豆文物,“豆”字的形体
全文: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环境特征(地理特征、气候特征、地貌特征、土壤特征),不同时期的大豆文物,“豆”字的形体结构演变历史,古代文献中的史料记载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品种类型丰富的野生大豆等五个方面说明黄河
甘肃栽培当归性状个体差异与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 刘香南   张明童   赵建邦   宋平顺   丁永辉   来源: 中药材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体差异   性状   相关性   当归   化学成分  
描述: 目的:分析甘肃栽培当归外观性状差异,探讨与其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测量22组不同产地当归药材的性状指标,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测定阿魏酸、挥发油和浸出物含量,用SPSS15.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产地与性状
我国古代的大麻生产
作者: 宋湛庆   来源: 中国农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仰韶村   三农记   瓦维洛夫   编织纹   种麦   王祯农书   安特生   黄河流域   《齐民要术》   我国华北地区  
描述: 一、我国古代大麻的分布和利用的历史(一)大麻的分布和发展我国是大麻的原产地之一也是最早驯化和栽培利用大麻的国家之一。过去,苏联研究农作物起源的瓦维洛夫就认为我国华北地区很可能是大麻原产地之一。其他
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植物遗存研究
作者: 孙永刚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早期青铜时代   西辽河上游   植物遗存   生业方式   新石器时代  
描述: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西辽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与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人类活动、植物遗存与生业方式的关系。本文涉及的年代范围是距今10000-3500年间,约相当于地学界的全新世初期至大暖期结束时期,或考古学界的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
全文: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西辽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与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人类活动、植物遗存与生业方式的关系。本文涉及的年代范围是距今10000-3500年间,约相当于
西宁地区日光温室不同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 严湘萍   来源: 北方园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试验   品比   辣椒  
描述: 以5个温室辣椒品种为试材,通过对生物学特性、商品性及抗病性等进行综合评价,进行栽培品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西宁地区温室生态环境条件的辣椒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杭椒5号"综合评价较高,适宜西宁地区栽培。
近五百年来玉米在中国境内的传播
作者: 韩茂莉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米   中国境内传播路径   近五百年  
描述: 占主导地位,且无论经由哪条路径,以移民为主要形式的人口流动是推动玉米在中国境内传播的主要动力。并强调经由三条玉米入境传播路径形成的传播区域与中国自然地理格局十分吻合,这样的结果与作物在传播历程中通过环境适应,选择适宜生存的品种直接相关。
甘肃省景泰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作者: 林长伟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景泰县   可持续发展   能值分析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描述: le to measure and compare all kinds of energy.
全文:系统的环境容纳能力、能值效率、生态经济效益,系统结构功能特征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使过去干旱、荒芜的景泰川逐渐被建成具有全国意义和西北地区实际意义的粮食生产基地、瓜果
镇原县玉米生态适宜性评价及种植区划
作者: 董博   江晶   郭天文   张东伟   蒙德学   慕兴中   来源: 土壤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米   生态适宜性   种植区划   镇原县  
描述: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基本理论,利用GIS技术、模糊数学等方法,充分利用镇原县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通过对研究区玉米生理生态特性与环境关系的分析,对照国家耕地地力评价综合指标体系下66个指标,建立
清代甘肃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
作者: 刘维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农业技术   土地制度   甘肃黄土高原   土地资源  
描述: ainly chooses three aspect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farmland, the land system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o analysis the fact that the land system, the land utilization patterns and the selec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re constrained by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and resources, accordingly reveal the main-land relationship which is influenced by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全文: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探讨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和土地制度的关系。通过对甘肃黄土高原清代土地数量、质量和类型、土地制度以及农业技术选择的认识,分析说明了土地制度、土地利用方式以及
黄河流域史前至两汉小麦种植与推广研究
作者: 李成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史前至两汉时期   面食加工技术   黄河流域   小麦   种植  
描述: 在中国农业史上,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旱作农业体系曾发生过重大转变:小麦种植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取代粟成为北方地区的首要栽培作物。考古资料显示,小麦在黄河流域最早出现的确切时间是龙山时代,然而此后却长期在农业生产中不受重视;从西汉晚期开始,才逐渐在该地区得到了大范围推广。与此同时,小麦的社会地位也逐渐提
全文:不均的自然环境相矛盾,导致其长期无法得到广泛种植;黄河下游和黄淮平原的气候与降水条件更为适合小麦发育,是其试种阶段分布特点形成的基础。随着人类适应并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耕作技术、生产工具和水利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