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18—20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研究
作者: 哈斯巴根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牧交错   区域社会史   18   鄂尔多斯   移民   20世纪前期   准噶尔旗  
描述: 20纪,清代蒙古史和近代内蒙古地区史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18-20纪前期蒙古史、内蒙古区域社会史和移民史领域的研究尚为薄弱,有许多问题还须深入研究和解决。18—20纪前期是内地汉族
全文:20纪,清代蒙古史和近代内蒙古地区史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18-20纪前期蒙古史、内蒙古区域社会史和移民史领域的研究尚为薄弱,有许多问题还须深入研究和解决。18—20纪前期是内地汉族
20纪20-40年代西北灾荒研究
作者: 温艳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20世纪20   救灾   西北地区   灾荒   40年代  
描述: 20纪20—40年代是民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灾荒发生最频繁、最惨烈的时期,几乎无年不灾,无时不灾、无处不灾。各种自然灾害连续并交叉发生,形成灾害链;水旱等灾害呈现出与邻近省份的相同性。从整体上看
全文:20纪20—40年代是民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灾荒发生最频繁、最惨烈的时期,几乎无年不灾,无时不灾、无处不灾。各种自然灾害连续并交叉发生,形成灾害链;水旱等灾害呈现出与邻近省份的相同性。从整体上看
20纪西北地区古代中外工艺美术交流研究的回顾
作者: 马万宏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回顾   古代中外美术交流研究  
描述: 20纪以来,国内外考古工作者在我国西北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反映古代中外美术交流的工艺品遗物,如金银器、纺织品、玻璃器、陶瓷等。学者们从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史等不同的角度,对这些带有中外文化交流印记的工艺品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并陆续著书立说,产生了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专著、译著、学术论文、考
全文:20纪以来,国内外考古工作者在我国西北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反映古代中外美术交流的工艺品遗物,如金银器、纺织品、玻璃器、陶瓷等。学者们从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史等不同的角度,对这些带有中外文化交流印记
20纪20年代甘肃灾荒救济
作者: 付春锋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府   救济   甘肃   灾荒   民间力量  
描述: 民国时期甘肃灾荒频发,特别是20年代最为严重,造成了庞大的灾民群体,甚至导致社会秩序失调。由于20年代前期甘肃政治局势混乱,以至于作为灾荒救济主体的政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来自民间的救济成为主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民的苦难。国民军入甘后,对地方控制力逐步增强,加大了对灾荒救济的力度;同时,
全文:民国时期甘肃灾荒频发,特别是20年代最为严重,造成了庞大的灾民群体,甚至导致社会秩序失调。由于20年代前期甘肃政治局势混乱,以至于作为灾荒救济主体的政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来自民间的救济成为主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民的苦难。国民军入甘后,对地方控制力逐步增强,加大了对灾荒救济的力度;同时,由于民间力量因经济实力的限制及土匪的劫掠逐渐减少了他们的救济行为。所以,到20年代末期政府又重新成为灾荒救济的主体,然由于种种原因,却没能很好的救济灾民。 纵观20年代甘肃政府及民间力量的救济行为,反映出时甘肃地区由无序社会开始向常态社会转变。另外,虽其救济体制由传统逐渐向现代转变,具有进步性,但从救济行为的实践效果上看,反映了20年代甘肃社会经济的日益衰败化。
从仰韶到先周:全新中晚期气候变化对黄、淮河流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作者: 孙倩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考古文化   遗址类型   气候变化   生态坡   淮河流域  
描述: During the mid to late holocene, the human society experienced the alternation of the ancient culture and dynasty.
全文: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最后分析在全新中晚期这一时间轴上,生态坡各区域内不同地貌类型的遗址点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最后用生态坡的理论对三类响应作出解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气候剧烈波动是生态坡上
阮籍隐逸思想研究
作者: 赵辉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首阳山赋   隐逸   竹林七贤   阮籍   命世大贤  
描述: “竹林七贤”作为魏晋之际士人对阮籍、嵇康等七人品题的品目,其得名源于隐逸,其出现的直接契机是正始末年的竹林之游,在高平陵之变发生后,竹林之游受到士人瞩目和称道,“竹林七贤”之品目也在此时产生。随着政局、社会风尚和士人心态的继续推进,竹林七贤内部和整个士人阶层都在发生着变化,隐逸思想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
全文:阮籍的朝隐全身之举倍受瞩目,在竹林七贤中声名特著,被赋予“大贤”的称号,此称号是“竹林七贤”品目的深化,也是隐逸思潮转变的总结。朝隐从此成为隐逸风尚的主流,但是,阮籍的隐逸思想不止于朝隐全身,超越
先秦农官研究
作者: 董曌华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职官   先秦   劝农   农官  
描述: 中国农官的起源极为久远。《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郯君讲述古郯国的职官时,就提到有专管农业的九农正;周的祖先从弃开始,世世代代都做虞、夏的农官;殷墟甲骨文中记载有主掌农耕事务的小耤臣、小刈臣、小众人臣等。但直到商朝,农官的职务大多并不固定,小耤臣掌管耕种、小刈臣掌管收割,都是事毕便罢。“官事可摄”的现
全文:。 西周主要实行禄制,大夫以上级别的农官都由特定的家族世代承袭,人的出身亦即血缘关系是选官的唯一标准,在正式册前都要审阅其资历。而由于实行禄制,考绩对高级农官的意义不大,保证其认真履职的手段主要
清末直隶协赈考察
作者: 杨虹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甘肃旱灾   协赈   江南北水灾  
描述: 荒政,是政府为救济灾荒而颁行的法令、制度和政策措施的总和。封建时代的荒政体系发展到清代已经达到顶峰。20纪初,清王朝统治愈行衰败,政府主导的荒政体系即主要是官赈已名存实亡。在此背景下,省际之间的协
全文:社会力量两方面对直隶协赈活动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着重对报界、善会及女界等社会力量的筹赈活动予以考察,力求再现直隶官民共济他省灾荒的情景。最后通过将20纪初直隶协赈活动与江南义赈以及本省19纪末协赈
裕固族经济史
作者: 任正实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裕固族   游牧经济   经济史  
描述: 裕固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的回鹘汗国,由此又可追溯到公元前3纪的丁零。研究裕固族经济史,丁零、高车、铁勒、回鹘经济研究是不可少的环节。从丁零到回纥汗国的建立,裕固族的祖先们经历了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家长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制社会的转变,但游牧经济一直是社会经济的主体部分。回鹘汗国内部实行封建性的赋税
全文:裕固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的回鹘汗国,由此又可追溯到公元前3纪的丁零。研究裕固族经济史,丁零、高车、铁勒、回鹘经济研究是不可少的环节。从丁零到回纥汗国的建立,裕固族的祖先们经历了从原始氏族社会
我国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研究
作者: 孟英伟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模式   农业旅游   农业观光园  
描述: 农业旅游在我国兴起于20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随着农业旅游的发展,各级政府将其看作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的动力,于是在农村建起了大量的农业观光园。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很多农业观光园的开发并不成功。 本文首先总结出了农业观光园的概念,对
全文:农业旅游在我国兴起于20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随着农业旅游的发展,各级政府将其看作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的动力,于是在农村建起了大量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