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先秦时期酒文化探析
作者: 孙婷婷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秦   酒器   酒礼   酒文化  
描述: 先秦时期是华夏文明形成的最初阶段,一般来说后世很多的文明成果都是在先秦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对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酒文化,是我国文化成果中的一部分,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并逐渐发展。综合考古发现和史籍上对于酒及酒文化的记载,在新石器时期晚期就已经发明了酒,只是这时的酿酒技术还比较落后,
全文:先秦时期是华夏文明形成的最初阶段,一般来说后世很多的文明成果都是在先秦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对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酒文化,是我国文化成果中的一部分,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并逐渐发展。综合考古发现和史籍上对于酒及酒文化的记载,在新石器时期晚期就已经发明了酒,只是这时的酿酒技术还比较落后,酒文化也只是起步阶段。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农业发展可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酿酒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加上人们对酿酒经验的总结,造酒技术在不断地改进。与酒产生发展同时,酒文化也在逐渐形成。自从人类发明酒之后,上到帝王君主下到平民百姓,酒在社会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古代生活的婚丧嫁娶中,更是少不了酒。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大邦,社会生活处处都是以礼为规范,以冠礼为起始,以婚礼为根本,丧祭礼为重要,以朝觐、聘问礼为尊敬、以乡饮酒礼和射礼为和谐,古人因酒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形成特殊的酒礼。虽然先秦时期的酒礼经过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而逐渐变化,但是直到今天依然可以看到酒文化对我们生活产生影响。酒作为饮食生活的重要调剂品,自产生之日起,就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关于饮酒的利弊,人们褒贬不一,但是关于酒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要利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对酒以及酒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本文试对先秦时期酒文化进行比较客观的论述,并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归纳整理,运用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对比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先秦时期的酒文化做出比较客观的认识和分析。 先秦时期距现在年代久远,必须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先秦时期酒文化进行研究,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对先秦时期酒文化的研究能对现代人饮酒观念起到借鉴作用。
先秦农家研究
作者: 赵玲玲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家   诸子学派   先秦   许行   战国社会文化  
描述: 在诸子百家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农家作为一个流派应运而生,本文首先对农家的范畴作了界定,从而清晰了研究对象的范围,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做出合理的论述。而这个流派是在什么背景之下产生的,受什么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思考研究去寻求答案。文章分析农家流派在战国时期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从人口、土地、赋税、战争等
全文:在诸子百家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农家作为一个流派应运而生,本文首先对农家的范畴作了界定,从而清晰了研究对象的范围,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做出合理的论述。而这个流派是在什么背景之下产生的,受什么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思考研究去寻求答案。文章分析农家流派在战国时期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从人口、土地、赋税、战争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人口的增加、土地的有限、赋税的沉重、战争的频繁,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造就了战国时期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农业成了当时各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使重视农业生产成为当时的趋势,为农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战国时期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也开创了农家得以产生的宽松的文化氛围。另外农家的产生除了与诸子百家的产生有着同样的文化环境因素之外,更有着其特殊的文化背景。 农家的思想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有以许行为代表的“君民并耕”等的思想,也有《吕氏春秋·士容论》中农家四篇为代表的其他类型,但总的说来农家内在的重农思想还是一致的。许行的“君民并耕”等农家的代表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产生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并试图通过自家的思想主张对当时社会的不合理之处给予“指正”,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实践农家对于治国等诸方面的主张。但农家也有着不可回避的缺点,给其政策的推广、实施乃至传承带来了诸多障碍,因此农家的思想不得不加以转变以适应社会的要求不被时代所淘汰。本文从多角度对农家各类思想的产生、发展、衰落、延续等进行探究,并对前人的看法进行一定的梳理归纳。 农家的思想不仅包括农业技术层面的认识,还包括政治、经济、哲学等思想,其独具风格的思想主张也给先秦文化带来了一股追求务实的风潮,并与其他各家思想在先秦动荡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进行着交流、融合乃至抗衡。农家的出现在对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的生产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的同时,为先秦社会文化思想的丰富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先秦农官研究
作者: 董曌华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职官   先秦   劝农   农官  
描述: 中国农官的起源极为久远。《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郯君讲述古郯国的职官时,就提到有专管农业的九农正;周的祖先从弃开始,世世代代都做虞、夏的农官;殷墟甲骨文中记载有主掌农耕事务的小耤臣、小刈臣、小众人臣等。但直到商朝,农官的职务大多并不固定,小耤臣掌管耕种、小刈臣掌管收割,都是事毕便罢。“官事可摄”的现
全文:中国农官的起源极为久远。《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郯君讲述古郯国的职官时,就提到有专管农业的九农正;周的祖先从弃开始,世世代代都做虞、夏的农官;殷墟甲骨文中记载有主掌农耕事务的小耤臣、小刈臣、小众人臣等。但直到商朝,农官的职务大多并不固定,小耤臣掌管耕种、小刈臣掌管收割,都是事毕便罢。“官事可摄”的现象在当时非常突出,商王让其配偶、臣仆管理稼穑的情况非常普遍。而受商王派遣,率领族人到指定地区垦辟田地的族尹,也大多没有农官的职名。 两周时期,农官是当时职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见于记载的农官名称繁多,包括司徒、后稷、农正、农师、甸师、载师、闾师、遂人、遂大夫、县正、酂长、里宰、草人、稻人、土训、廪人、仓人、司稼等。金文中出现的司艺、司九陂、司场等,从官称或职掌看,也当归入农官一类。但这些农官在权限划分和统属关系上显得比较混杂,很多职官都无法确定其在当时农官体系中的对应位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当时农官系统本身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性首先表现在职官称谓上的不固定,典籍中多次出现一种职官在不同文献中被冠以他名的现象。仅田畯的异称,据历代解说,便有农正、农夫、农大夫、田大夫、治田、田、田甸、甸人、甸师、保介等。其次是管理职能的不固定,部分农官的兼职与本职并不相干,部分农官的职掌前后变化较大,甚至脱离了农业管理领域。如司徒最初管土地,后来主要负责管理在土地上从事劳作的生产者,再后来更成为领兵征战的统帅乃至王朝执政官。再次是管理权限的不明确,部分农官的职责有很多交叉的地方。最后官称区分也不清晰,王室与公室的农官在称谓上几乎没有区别。这种情况表明我国的农官制度在当时尚处于初步发展期。 西周主要实行世官世禄制,大夫以上级别的农官都由特定的家族世代承袭,人的出身亦即血缘关系是选官的唯一标准,在正式册命前都要审阅其资历。而由于实行世禄制,考绩对高级农官的意义不大,保证其认真履职的手段主要是加强监督。当时只有士级别的下层农官才通过选举产生,并通过考绩决定其升降奖惩。春秋战国世官制瓦解之后,先后出现的各种选官制度,标准基本上都是贤、能。对于农官来说,最基本的“能”主要体现在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认识以及对农事的熟悉上。当时管仲之所以推荐宁戚担任齐国大司田,便是相信宁戚在农业管理上的才能,认为“垦草入邑,辟土聚粟多众,尽地之利”,自己不如宁戚。在选用负责劝课农桑的农官时,是否具备相应的农事知识在各朝往往都是首先考虑的因素。
、豳风诗与近楚风诗的比较研究
作者: 赵璐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风》   《诗经》   文化背景   近楚风诗   《豳风》  
描述: 《诗经》之中没有设“楚风”,但江汉一带的一些姬姓小国和陈国因地理位置与楚相邻,又屡次为楚侵伐,并先后被并入楚国,受到楚地文化的影响。产生于这一地域的二《南》及《陈风》反映了楚地的自然风貌与民风民俗,具有楚歌独特的风情和韵味,因此可以将这些作品称为“近楚风诗”。江汉一带的姬姓小国,民风民俗与楚相似,但
全文:风格。 《豳风》是周人早期居地岐豳一带的作品,产生时代较早,表现了周人早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以及周初的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周人的农本思想。西周末年,襄公“将兵救周”,并护送平王东迁。周平王封其为诸侯,与
先秦儒家思想的生态学启示
作者: 付智强   来源: 长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荀子   周易   论语   孟子   生态  
描述: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三大黄金时期,春秋晚期到西汉的四百年间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也称为“大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深化并逐渐向大一统迈进。这一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争芳斗艳、交相辉映,形成了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诸子十家,其可观
全文: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三大黄金时期,春秋晚期到西汉的四百年间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也称为“大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深化并逐渐向大一统迈进。这一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争芳斗艳、交相辉映,形成了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随着国家大一统的出现,思想界的统一也是顺势而生,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的以儒家为主体兼容百家的思想格局。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学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对于现代中国的各项事业也存在着重大的潜在影响。挖掘和整理传统儒家文化在当前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孟子和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论语》、《孟子》和《荀子》也都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研究儒家思想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这三部文献的,而之所以把《周易》列入研究范围是因为它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著作,诸子之学都与《易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汉朝就被列为五经之首,之后又冠居“十三经”之首。所以,研究《周易》的思想内涵能够探寻出中华文化的流变之源。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这四部文献的内容,从生态保护的角度重新认识了古典文献的思想内涵。 本文总共分为五大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缘起、意义及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正文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周易》的生态学启示。《周易》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先人对于大自然认识的经验总结,和自然界有着天然的联系。《系辞下传》中阐释六十四卦的名称虽然很小,但是代表的事物种类却很多,蕴含的意义也很深远,它们间接而中肯地表达了意思。所以,《周易》对自然地认识更多的是感性的、局部的、肤浅的,但它却是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的。所以,对于《周易》的生态学研究也是基于感性的理解,从宏观上把握其内容的思想内涵。《周易》认为太极是世界的本源,世间万物皆生于此。那么由此而产生的这一系统内部必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体,所以我们要注重生态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平衡。本章还从天人关系、自然之道、顺应自然等方面论述了《周易》的生态学启示,最后还总结了其哲学内涵。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论语》的生态学启示,孔子作为儒家的开创者,其思想言论手机在《论语》之中。系统第研究其内容,能够基本还原儒家思想的初始面目,更加直观地了解孔子的主张。本章首先阐述了孔子对天的认识,孔子提出“知天畏天”,这就表明了人在自然界所应该处的地位,同时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周易》思想内涵的继承和发展,包含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接着又论述了孔子的“仁”这一儒家核心思想,从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上扩展了仁的含义,也为之后孟子提出“人民而爱物”做了思想铺垫。孔子还对中庸十分推崇,并提倡把中庸作为一种处世方式。在对待自然方面就表现为一种适中平和的生活方式,对于自然资源不能过度开发利用。本章还探讨了孔子“和”的思想,举例论证了孔子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最后还表达出了对“生”的重视,既重视自然界中的生命,又赞美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之功。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孟子》一书的生态学启示。孟子是子思的学生,而子思又是孔子的孙子,孟子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以“大道”的传承者自居,以传承孔子的思想为己任,他对圣人学说的危境感到担忧,告诫世人要向古之圣贤学习,以避免大道的失坠。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重要学说,孟子的性善论为世人的行为处事指明了方向,劝告人们要保持本心,多做善事。同样,在人与自然界的交往过程中,人们也同样应该用良心来善待自然万物,如此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遵循着大自然自身的规律。在农业方面孟子主要提出了“时养”,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有其特定的时节,所以要使农业丰产就一定要特别注重时令。孟子还进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思考,提出索取自然资源不能过度,并且日常生活不能奢侈纵欲,要适当地节制欲望,如此既能节约生活资料的消耗,又能达到养心的目的。孟子还提出了“仁民而爱物”这一重要主张,他把对人的仁爱扩展到物,表现了一种更博大的胸怀,而孟子所指的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大自然界。这充分说明了孟子对于生命的关怀。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荀子》的生态学启示。荀子是“百家争鸣”的总结性人物,其思想主体属于儒家流派,但同时又提出了许多有独创性的观点。对于天的理解上,荀子首次明确提出了“天人之分”。荀子主要是从政治角度将人类社会的治乱同客观存在的天隔离起来,但并没有将天和人对立起来,而是在正确认识了天的自然性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人相参”的理论,辩证地论述了天人关系。荀子认为天使可以被认知的,但同时又反对以非理性的、反科学的方法来认知天。在认知天的基础上,荀子明确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更加肯定了天的自然属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荀子的思想具有很明显的现实性,提倡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然后再去顺势改造利用自然。荀子肯定了人们日常消费的合理性,反对禁欲主义,提出开源节流的主张。在具体措施方面荀子也提出了许多有借鉴意义的方法。 这些儒家经典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深入研究其生态学内涵既能够丰富对古典文献的研究,又能够拓展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俗视野中的“时政”思想变迁研究——从《夏小正》到《四民月令》
作者: 王志芳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月令   《四民月令》   《夏小正》   时政   《礼记·月令》  
描述: “时政”,依时行政,即时令与政令的合一。“时政”思想作为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民众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先秦秦汉时期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月令体献中,这些文献大都以时间为纬,串联着物候、天文、农事、政事等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当时自然、政治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 本文选取了《夏小正》《
全文:“时政”,依时行政,即时令与政令的合一。“时政”思想作为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民众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先秦秦汉时期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月令体献中,这些文献大都以时间为纬,串联着物候、天文、农事、政事等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当时自然、政治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 本文选取了《夏小正》《礼记·月令》《四民月令》,通过这些文献的对比,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古人物候、天文、农事、政事知识、认识的变化和深化;从中把握古人岁时观念的演变和“时政”思想中所体现的古人对天人关系认识的发展,从而认识民俗“上之所化,下之所习”的本质和特点。
图解历史、图示生活、图画艺术
作者: 冯力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插图   对比   解读   耕织图  
描述: 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即有反映原始农业生产、生活的岩画出现,其后在先秦器物彩绘、两汉画像砖石、魏晋墓室壁画、唐宋石窟壁画中,均绘有大量展示农耕、采桑、丝织等内容的图像。~([1]) 这些
全文: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即有反映原始农业生产、生活的岩画出现,其后在先秦器物彩绘、两汉画像砖石、魏晋墓室壁画、唐宋石窟壁画中,均绘有大量展示农耕、采桑、丝织等内容的图像。~([1]) 这些
渭河流域旱涝灾害研究
作者: 段文明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旱涝时空分布   旱涝事件   气候变化   渭河流域  
描述: 渭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涉及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地处黄土高原南缘,秦岭北麓,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过渡地带。春暖干旱,夏季热而多雨但有伏旱,秋凉湿润,冬季干燥寒冷雨雪稀少。流域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敏感,抵御自然变化能力差。旱涝灾害是渭河流域主要的气象灾害,
全文:渭河流域旱涝演变趋势及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旱涝与气候变化关系及旱涝灾害事件。主要的研究进展如下: 1.渭河流域近540年旱涝等级演变规律: 在世纪尺度的干湿类型上,渭河流域15世纪末、16世纪属干旱
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
作者: 曾令香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义语法   农业词汇   隐喻认知   元代农书  
描述: 元朝是古代农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的变动,统治者的劝农政策,以及文人自身的原因等,元朝出现了大量的农学著作,是农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高峰期,但大多数农书都失传了。保存至今比较完备的有三大农书,即《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这三部农书都遵循了《齐民要术》大农业的结构框
全文:元朝是古代农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的变动,统治者的劝农政策,以及文人自身的原因等,元朝出现了大量的农学著作,是农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高峰期,但大多数农书都失传了。保存至今比较完备的有三大农书,即《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这三部农书都遵循了《齐民要术》大农业的结构框架,内容非常丰富。同时它们又成为明清时期农书写作的依据,在农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元代三大农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反映了元及元以前的农业发展和社会状况,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语料。本文即以元代三大农书为语料,力图通过对其中农业词汇的研究,在共时描写的基础上,追溯其历时发展演变,勾勒出汉语农业词汇系统的基本面貌。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立足于汉语词汇学理论,同时吸纳传统小学的治学方法,对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作全方位的系统描写。 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论述古代农书文献、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语料、版本和方法。古代农书非常丰富,分类标准也不统一,不少的机构或学者都对古农书的数量进行了调查,但都未能作出一个准确的统计。我们按照历史的发展,从上古到近代,对农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总结出了古代农书波浪式起伏发展的三个高峰期,元代三大农书的出现即是其中的一个高峰期。对农书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对文献的校注上,语言研究论著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对中古文献《齐民要术》的研究上,近代农书文献的研究成果很少,系统研究更是没有,因此本文以近代的三部农书为语料进行研究,能在一定程度弥补农业文献研究的不足。在语料的版本上,我们选择了目前所能见到的较好的版本,同时参照其他文献中的引用部分。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从隐喻、文化等视角对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进行多角度的研究。 第二章元代农书的语料特点和研究价值。本章从语料特点和研究价值入手,首先,从语料性质上,元代农书的语料具有专业性、俗语性、地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农业专门用语上;俗语性除了表现在日常用语中,还表现在农作物、农具的俗名上以及农业谚语中;地域性主要体现在方言词中;复杂性主要体现在词汇来源上。其次从研究价值上,我们主要从词汇的研究价值来谈,一是农书词汇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文中主要从词汇反映耕作技术和嫁接技术两个方面来介绍;二是农书是近代汉语研究重要的补充语料,同时农书中的口语词、方言词等可以丰富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三是农书中的农业词汇对丰富专科词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弥补农业词汇研究的某些不足;四是农书中的词汇在辞典编纂上也具有重要的语料学价值,具有补充词目、补充义项、提前书证和补充书证的作用。 第三章元代农书农业词汇概说。本章在对农业词汇界定的基础上,将农业词汇分为三个层次,并从农业生物种类、农业生产行为、农业工具等几个方面对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进行了系统的共时描写,然后按照历时的观点,将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形成上看,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吸收全民共同语,具体为全盘借用和改造借用;二是沿袭已有的农业词语,具体沿袭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宋三个时期的农业词语;三是产生于元代的新词,具体从农业词汇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来谈。从发展上来看,首先是农业词汇内部的发展,或弃置不用,或继续使用;其次是农业词语对全民共同语的渗透,或直接渗透,或引申渗透,或比喻渗透,或本源回归。在对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进行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词汇中出现的同实异名和同名异实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重点分析了同实异名的语言内外部原因,语言内部原因主要从语音、词汇和修辞三个因素来分析,语言外部原因主要从命名理据的不同、语言在时空、雅俗上的差异和变化以及语言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来分析。 第四章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的语义分析。本章主要从本义、引申义、词源义、词义类聚以及词义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对农业词汇的意义进行系统的分析。一是在分析农业词语语素义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业词语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的关系,即两个语素义组合、综合或融合等构成词义。二是在分析农业词语本义的基础上,对农业词语的引申义系统进行简单的概说,对农业词语引申义产生的途径、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产生途径主要是相似引申、相关引申和同步引申,而产生的方式主要是连锁式引申、辐射式引申和综合式引申。三是对农业词语中的名物词的词源义进行了分析,我们主要采用系联同源词的方法对其中单音节名物词的词源义进行了探求,从参与构词语素各自意义的来源以及它们结合并凝固的原因两个方面对其中双音节名物词的词源义进行了探求。四是对农业词汇中的几种语义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即同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和对立关系。其中在同义关系中,主要对同义动词从构组和语义上进行了描写,并从词义的发展、双音化、异序词、同源词等几个方面对同义词的大量存在进行了解释。五是对农业词汇词义发展演变的分析,主要分析了农业词语义位的增减,词义范围的变化,包括扩大、缩小和转移。并对词义的演变发展从语言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进行了解释。本章力求能对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在语义上做一个系统的描写和解释。 第五章元代农书农业词汇语法分析。本章主要从活跃的构词语素、构词类型和方式、农业词语的量词化和名动词类的转变四个方面展开。活跃的构词语素,主要包括“熟”、“田”、“种”、“接”等。农业词语的构词类型包括联合、偏正、动宾、补充和附加五种方式,其中联合式和偏正式占绝大多数,文章对这两种构词类型的具体构成情况作了两个方面的分析。农业词语的量词化主要对由植物各部位名称词演变成量词的进程进行了分析,这些词包括“茎”、“根”、“株”、“枚”、“叶”、“条”、“科”、“树”、“梢”、“枝”、“本”,对这些词语我们从不同历史阶段的使用情况展开分析,明确其量词形成的时间,对量词形成后进一步虚化的进程及其发展变化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在这些词语量词化形成的语义与认知基础上,从隐喻、推理和泛化三个方面对它们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名动词类的转变中,我们主要对农具词语从名称到功能的转变作了描述,具体分析了名动词类转变的语义和认知基础,并对名动词类转变中的突显性原则和邻近性原则做了简单介绍。 第六章元代农书农业词汇隐喻认知分析。本章主要对农业词汇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进行分析。相似性原则是隐喻的认知原则,农业词汇的隐喻多以植株或植株各部位为喻体,来比拟其他物体。同时农业生产包含一定的过程,利用植物生长过程和事物发展过程的相似性,来认识事物发展的过程。具体我们从植物及植物的部位名称“粟”、“桃”、“杏”、“柳”、“松”、“根”、“枝”、“花”、“苗”、“芽”等词族的隐喻,以及从植物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熟的过程和农业生产中耕地、播种、施肥、浇水、收获等过程中有关词的隐喻来分析农业词汇的隐喻系统,实现隐喻系统中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并验证这种映射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的角度对汉语农业词汇的隐喻进行分析,隐喻受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隐喻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民族差异。 结语总结全文,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以明确以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