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胡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 王利民   党占海   张建平   赵利   党照   赵玮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质性状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胡麻  
描述: 为了研究胡麻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胡麻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256份胡麻品种资源为材料,应用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胡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甘肃栽培当归性状个体差异与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 刘香南   张明童   赵建邦   宋平顺   丁永辉   来源: 中药材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体差异   性状   相关性   当归   化学成分  
描述: 目的:分析甘肃栽培当归外观性状差异,探讨与其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测量22组不同产地当归药材的性状指标,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测定阿魏酸、挥发油和浸出物含量,用SPSS15.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产地与性状
主要胡麻品种抗旱相关指标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者: 罗俊杰   欧巧明   叶春雷   王方   王镛臻   来源: 核农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旱性综合评价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胡麻   隶属函数   生理生化指标  
描述: 程度各异,所得D值与Y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CDC及WDC值分别于D值和Y值间的相关性相对较低,据D值将供试品种划分为5个抗旱级别,可较好的反映品种的选育条件及适应地区。说明采用抗旱性综合评价方法,以D...
近五百年来玉米在中国境内的传播
作者: 韩茂莉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米   中国境内传播路径   近五百年  
描述: 占主导地位,且无论经由哪条路径,以移民为主要形式的人口流动是推动玉米在中国境内传播的主要动力。并强调经由三条玉米入境传播路径形成的传播区域与中国自然地理格局十分吻合,这样的结果与作物在传播历程中通过环境适应,选择适宜生存的品种直接相关
新疆棉区棉花铃库特征的研究
作者: 勾玲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产量   不同棉区   气象因子   棉铃   品质  
描述: 气象因子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揭示了新疆棉区棉花高产、优质的原因。结果表明: 1.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棉
全文:气象因子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揭示了新疆棉区棉花高产、优质的原因。结果表明: 1.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棉区种植生育期的变化表现为,北疆自育早熟品种在黄淮海棉区种植生育期缩短8~18天,黄淮海棉区的中早熟
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竞争力研究
作者: 牛婷婷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甘肃   产业链   小杂粮   产业竞争力  
描述: ting area for grain crops togther in the provinces.
全文:,甘肃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机遇和威胁并存。 本研究主要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及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和知识,结合实际调查,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及支持产业、产业
中国古代植物染料研究
作者: 谭光万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商品化   中国古代   植物染色技术   染色文化   植物染料   染料作物  
描述: Before the synthetic dye has been invented, all of the world were used the natural dye, especially the vegetable dye for dyeing.
全文:作物种类的归纳总结以及古代植物染色技术的科学分析层面,缺乏对染料作物种植技术,植物染料商品化以及古代常用植物染料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研究。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史料,试图从农业史,经济史,技术史
清代康雍乾时期的民食安全研究
作者: 周全霞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食   康雍乾时期   粮食安全  
描述: roblem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over the world.
全文:的基本国情使中国的民食安全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莱斯特·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一文曾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中国民食问题的大讨论,也促使相关学者对此作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清代康雍乾时期被称为我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
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植物遗存研究
作者: 孙永刚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早期青铜时代   西辽河上游   植物遗存   生业方式   新石器时代  
描述: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西辽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与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人类活动、植物遗存与生业方式的关系。本文涉及的年代范围是距今10000-3500年间,约相当于地学界的全新世初期至大暖期结束时期,或考古学界的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
全文:手段获取相关的实物资料,例如,最能反映古代农业经济特征的植物遗存资料就十分缺乏。 随着近些年来植物考古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浮选法的广泛应用,反映西辽河上游地区生业方式的资料日益丰富。尤其是最近几年,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