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农业合作化小说中的婚恋叙事
作者: 刘芳波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意图   婚恋叙事   历史语境   农业合作化小说  
描述: l ideology. Within this seemingly simple literary phenomenon, there exists rich literary forms.
全文:延安时期以来的叙事模式,特别是化用战争文化思维和传统全知全能的视角等方式。 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合作化小说中的婚恋叙事这一学现象,还原合作化小说这类时代性很强的作品以历史语境,试图从历史视野角度揭示时代语境对作家创作的规训作用及其带给文学创作的负面影响,以此拷问文学图解政治的极端功利性倾向。
性别语境中的土族民间叙事研究
作者: 白晓霞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语境   民间叙事   土族  
描述: lk narratives in the gender context is performed. The term "gender context" refers to a cultural context that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social gender".
全文:了如下的文化动向: 1、民间叙事中女性现代性意识的集体萌生与个体的初步突围。 八十年代,随着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的整体改变,在社会角色的扮演、家庭文化的传承方面,土族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性觉醒
中国古代害虫观念与防治技术研究
作者: 龚光明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观念   防治技术   农作物害虫   中国古代  
描述: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丰歉直接关乎社会稳定、人类幸福。因此,农业害虫一直受到关注,人们不断探索、总结其规律及应对措施。在生产实践中,害虫观念、防治技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与更新。不同时期害虫观念的变化对防治政策的制定及防治技术的实施产生深远影响。 古代农业害虫以蝗、螟、好蚄及未知名害虫为主,次数依
全文: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丰歉直接关乎社会稳定、人类幸福。因此,农业害虫一直受到关注,人们不断探索、总结其规律及应对措施。在生产实践中,害虫观念、防治技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与更新。不同时期害虫观念的变化对防治政策的制定及防治技术的实施产生深远影响。 古代农业害虫以蝗、螟、好蚄及未知名害虫为主,次数依次为902、65、38、111。其他害虫只是零星为害。蝗灾数量、为害程度远超出其他害虫。各种虫灾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但发生月份稍有不同。一年十二个月均有蝗灾和未知名虫灾,有三个月无螟灾、五个月无好妨灾。各虫灾爆发的最高月份均不同,但都在夏、秋季。虫灾频率除明清稍低于前代外,基本呈递增趋势;波及的地域范围,后代都比前代扩大。 不同时期害虫观念、防治技术各具特色,但也有共性。在“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认为天地人是统一整体,相互间应该而且可以成为和谐的伙伴。只有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才能健康有序、没有灾害。先民还认为生养万物是自然的本性,昆虫万物和人类都是自然的产物,具有同样的生存权。人类应视其为自己的同胞、伙伴。作为地球上的平等公民,昆虫也有满足生存的基本物质需求。它们在自然界处于特定的位置,起着独特的作用。自然界固有的食物链关系使所有事物关联在一起,对人类无用或有害之物,对它物却必不可少,最终也会和人联系起来。 在此观念指导下,先民认为人类背离自然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的平衡,致使阴阳失调、产生害虫。主张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及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作用防治害虫,反对把害虫视为有害生物。因此,强调顺天时、尽地利,充分把握与利用各种自然因素,使农作物在最有利的环境下生长、发育,从而增强抗虫性能。在应对害虫的具体技术上,尽管各有差异,但都主张多种技术综合利用。其中农业和生物技术因充分体现了自然控制作用而更受重视,各代害虫防治技术则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害虫防治,各从不同角度制定了防治政策,以提高防治效果。但不同时期受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害虫观念仍呈现出多样性,并产生与此相应的防治技术。 先秦,因认识相对贫乏,人类对自然充满敬畏,把自然万物神秘化。产生天降害虫的观念,因此祈神消灾成为应对害虫的主要方法。在农业实践中认识到“失时”产生害虫。并通过各种“时禁”约束人类不合时宜的索取行为,设有相应官职确保禁令的执行。但除虫官职及其所用药物主要针对室内等害虫而非农作物害虫。强调“得时”与深耕防除害虫。本文认为,先秦并未采用火烧蝗虫技术。 秦汉,董仲舒提出灾异“谴告”说,认为害虫是人事过失引起上天的反应,人事是因,灾害是果。因此要求人君及时警觉、改过以消除虫灾。但王充认为天是无意识的客观存在,不会对人事有所反应,各种祥瑞、灾异都是自然而然,害虫也如此,反对灾异谴告说。汉人认识到害虫发生需要一定的温湿条件,有其自身的规律。已开始遣使捕蝗,并采取激励措施。除适时播种防治害虫外,还主张保存新雪以冻死害虫,及通过处理种子防治害虫。应对蝗虫主要是人工捕杀及挖沟捕蝗技术。 受天人感应说影响,魏晋南北朝也认为害虫是人事过失所致。玄学家则从“天道自然”的角度,认为昆虫万物都是自然自生自化的结果,主张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法则,否则就有虫灾。认识到害虫不喜食黍豆,对蝗虫由卵至成虫的演化过程及钻土习性有了精细的观察。政府明令禁止昆虫未蛰放火烧田,以免伤杀昆虫。农业技术方面,一方面认识麻等作物重茬易生害虫,提倡合理轮作。另一方面注重培育抗虫品种。已出现坑埋蝗虫法,但因未能把握蝗虫钻土习性,致使蝗虫钻土复出继续为害。开始利用害虫天敌防治害虫,表明人类对自然事物间相互制约关系的认识,进而发展为有意识地利用、保护天敌防治害虫。 隋唐五代“德化”说盛行,认为蝗是天灾,是人君失德所致,只要人君勤政爱民、修德改过,虫灾就会消失,不能以人力捕杀。但姚崇反对此说,他以事实证明蝗灾可治、应治的观念。同时儒、佛、道并行对害虫观念产生一定影响,认为昆虫万物和人类享有平等的生存权,人类应像关爱自己那样关爱万物,反对在万物生长发育之时大兴土木损害昆虫,主张给它们正常的生长繁育机会。除遣使捕蝗外,隋唐还设置救灾使职,通过监督、安抚等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灾害制度的管理,地方也设有相应官职。认识到蝗虫惧怕幡帜、金声的特性,从而利用它吓跑蝗虫。姚崇把火烧和坑埋结合起来取得治蝗成功。此外,对鸟类天敌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八哥、鸥、雀等9次鸟类食虫事件,包括吞食蝗、好妨及未知名害虫等,并下令禁止捕杀益鸟,突出人类对害虫的天敌重视。唐代已出现挖掘蝗卵的史料,并对蝗虫下卵之地的特征及蝗卵化蝗的条件有所认识。因蝗灾破坏农业收成,唐代饥饿的百姓始食蝗。 宋元认为生养万物是天地的本性,人类关爱他人、它物的生存就是保持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要把所有的人当成自己的同胞,也要把所有的物看成自己的伙伴。破坏相互间的和谐关系,就会产生害虫。理学家还从求“理”的角度对自然作了探索,朱熹认为人对自然的调谐作用可使五谷丰收,不发生旱蝗灾。但由于宋元祭祀活动盛行,祈禳消灾的观念、行动都较为常见。宋代两次制定治蝗法令,对捕蝗领导、监督、措施、损苗赔偿及捕蝗不力者的惩治等方面都作了严格规定,以实现捕蝗的良好效果。金代政府也积极参与捕蝗管理,制定了“坐罪法”,并颁行《捕蝗图》。元代则制定了蝗旱灾害的申、检等制度,使虫灾管理更趋制度化。多次颁布法令,责成地方官于虫蝻生发时扑打、申报。并诏令州县正官通过翻耕或焚烧解决蝗卵问题,以防次年滋生蝗灾。陈旉从气的运行原理认为害虫是气的正常运行受到破坏、偏离常规所致。董煟则主张针对蝗虫早晨沾露不飞、初生不能跳跃的特性捕杀,提出以鞋底蹲地掴搭蝗虫。元代认识到田地荒芜容易滋生害虫,从而主张保持田间整洁,破坏害虫得以产生的环境条件。宋元在继承前代防治技术上有所创新,对深耕耙细防治害虫的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认为禾苗扎根在细实的土壤中,便于吸收水肥等资源,生长茁壮,增强抗虫的性能。陈勇的“地力常新壮”理论主张施肥要因时、因地、适量,庄稼长势旺盛,自然不生害虫。除主要关注传统害虫外,宋元对害桑诸虫也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提出防治方法,值得称道。 随着明清对自然认识的提高及社会观念的变化,人们注重探索害虫原因,并把去除害虫、保护庄稼作为害虫防治的唯一目的。蝗灾可治、应治的观念已为多数人接受。明清注重加强害虫防治制度建设,前者确定官员定期巡视制度。后者则使治蝗更趋制度化,从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员都要尽心捕蝗,否则将受到处罚。确定了捕蝗行动的集体协调原则,并责令临近州县协助捕蝗,及时修正了捕蝗行动中存在的弊端。明清对害虫的认识,突出表现在对蝗灾发生的时间、地点、食物等方面的总结,进一步证明了害虫发生的客观性。具体防治技术多属对前代的继承,运用中更注重实效。明清水旱轮作技术防治害虫得到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棉稻等轮作,较大程度地改变了环境,抑制了害虫发生。并系统介绍了棉田害虫的种类、防治技术。值得关注的是清末出现以药剂直接杀除农作物害虫的现象,并始用药物合剂,这与以前各代主要用于预防及针对室内、花卉害虫等有所不同,从而反映了害虫观念的某些变化。生物防治也由利用天敌发展到利用鸭等家禽。 因此,借鉴古代害虫观念与防治技术,成为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及害虫防治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尽可能保持自然的和谐状态,构建害虫防治的生态伦理观念,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明确害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利用自然控制作用预防害虫;另一方面,在非介入人类干预不可的情形下,尽可能把所有现存技术考虑在内,实行害虫综合防治。
黄河文明之近代转型研究
作者: 曲丽丽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河   农耕文明   黄河文明   近代转型  
描述: 中华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地,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体和核心。20实际八十年代的电视纪录片《河殇》指出黄河能给予我们的已经给予了我们的祖先,在旧机体上生发不出新文明,简单粗暴的宣判了黄河文明的死刑。《河殇》的出现正是五四以来中
全文:平原等地都有广泛而丰富的古代文明遗存,但是只有黄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在上下五千年明史上绵延不绝。五胡乱华、安史之乱、五代十国、金灭北宋、蒙古灭南宋、满清灭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黄河农耕文明与草原
唐代西北地区政治地理格局变动研究
作者: 魏昀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朝   疆域   羁縻府州   屯田   交通  
描述: th about three of culture and materials the country's territory changed a lot. The country's territory was in an extending period before and the An-Shi Armed Rebellion, and once extended to the Central Asia area.At the same time, the Tang government founded the Ji-Mi-Fu-Zhou system in the Western Regions. The situation changed rapidly when the An-Shi Armed Rebellion broke out. Th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mobilized the troop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to participating in putting down the Rebellion, so the border defence was weakened. Tu-bo took the chance to occupy a large amount of territory. Almost Long You Area was oppupied by Tu-bo later in Tang Dynasty.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political geography circumstance in northwest area in early Tang Dynasty,including the situation of physical geography and the nation regime;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situation in the extending period of territory from Tai Zong to Gao Zong;the political geography situation in the stable period of territory from Wu-zhou era to An-Shi Armed Rebellion;the political geography situation in the shrinking period of territory after An-Shi Armed Rebellion;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geography situation and economy and traffic. Conclusion: From A.D. 7th to 9th century,Asia-Erope Continent was a place where Tang, Da-shi and Tu-bo contended for political space. The country's power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military strengthened before An-Shi Armed Rebellion, and part of the Central Asia area belonged to Tang government. The territory reached to an unparalleled scale at that time,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capital area where Chang-an and Luoyang were located in was the empire's center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military; the Zheng-zhou that around the captals was where the finance of central government stemmed from; the Ji-mi-fu-zhou system Tang government founded in the frontier area was the military buffer zone with nation regimes in vicnity. At the same time, Tu-bo appeared in the stage of history in A.D 7th century. After the King Song-zan-gan-bu unified the Tibet plateau, Tu-bo's power strengthed rapidly and harassed Tang's frontiers inceasingly. The Tang government put the defense police actively into effect so as to resist Tu-bo's aggression and defend country's benefit in Long-you area. When An-Shi Armed Rebellion broke out, Tu-bo took the chance to occupy vast territory of Tang Dynasty, like Minzhou, Lanzhou, Kuozhou, Guazhou, and so on. Eventually, almost all Long-you areas belonging to Tang Dynasty was occupid by Tu-bo. In the field of geopolitics, the national power strengthened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Tang Dynasty and stronger than Tu-bo. Tu-bo didn't have the strength contending with Tang Dynasty, even harassed the frontier once a while. Until the An-Shi Armed Rebellion, the Tang government had no more advantage and the national power was weakened.
全文:、廓、河、鄯、洮、岷、、成、渭、甘、肃、瓜、西州以及北庭都护府,趁机占有了唐朝的大片领土,陇右地区几乎全部被吐蕃占有,使唐后期的西部边界仅维持在陇山一线。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唐朝方面从高祖到玄宗开元
清末民初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纠纷及其解决途径
作者: 赵淑清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关中地区   解决途径   农田水利纠纷   特征  
描述: society. The central Shaanxi Province lies in the northwest inner-land, lacking in water resources.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major farmland irrigation projects and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the tim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y, the situation of water depletion could not be changed radically.
全文:农田水利纠纷的特征,鉴于水资源不足依然是今天关中地区农业发展的颈瓶,故本文的研究对完善非常态下的应对机制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1、在文献方法上多使用档案、统计、碑刻资料,通过典型水利
中国道教农业史——农业思想初探
作者: 赵文杰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学   道家   农业   道教   思想  
描述: he civilization of agriculture of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全文: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鲁迅先生曾在《致徐寿裳信》中指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中国的农业文明源远流长,道家、道教思想根植于这种农业文明,反映了一定的农业思想。中国的科学技术在道家、道教中获得了思想根源,而且也在道教中获得了实质性发展。近几百年来,学术界对于道家、道教的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关于道教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恩师姜生先生的《中国道教科技史》做出了诸多的贡献。在道教研究界,对于化学、医学、养生学、天文学以及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都已取得了重要成果,而对于道教中的农学思想却关注较少,论文的写作缘由也正基于此,以期丰富使道教科技史研究。 论文首先论证了农业史中哪些内容可属于道家、道教的范畴,以及道教中所包含农业理论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发掘先秦道家中的贵农思想,注意到《道德经》中即有重生、贵农的思想根源,这对于道教的影响是极大的。《吕氏春秋》中《上农》等四篇充满了浓厚的道家色彩,其所包含的农学思想是中国农业史库中的瑰宝,文章分析了其中的农学思想并指出了它对于后来道教中的农业思想的影响。作为黄老道经典的《淮南子》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农学理论和农业物候等内容,比较直观地体现了道家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的产生与发展时期。《太平经》作为早期道教经典,其中的农学理论涉及到“三急”、“地养说”、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内容,是道教经典中第一部对于农事活动予以关注的著作。其后的诸多道教学者在其著作中都涉及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农学思想。葛洪作为东晋著名的道教学者就主张“农道合修”,所作《抱朴子》中关于重农的记载值得后人研究。北齐的道教著作《刘子》专门以“贵农”为篇名,明确提出道教的“贵农”,“重农”思想。 至隋唐五代,道教逐渐发展成熟、壮大昌盛起来。《洞灵真经》又以“农道”为篇名,系统论证了农业作为治国之根本的重要性,其精髓在于提出了关乎农耕之道的“耕道”,这更是旗帜鲜明地表示了道教对于农业的重视。虽然其中内容多似《吕氏春秋》中的农学理论,但也不乏道教学者的独到理解和发挥。五代道士谭峭《化书》中的“食化”篇,延承《太平经》中“三急”学说,进一步论证了衣食作为生存之根本的重要性,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经过隋唐五代的发展,道教完成了其内在化,从外丹修炼逐渐转向内丹证道,及至宋元明清时期,道教主要的著作多是内丹和伦理学说。然此时出现了全真道农业学者陈旉,陈旉以其《农书》彪炳史册,《农书》在农业史上的地位和意义都是无可比拟的。《农书》记载了长江流域的水稻农业生产技术,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农学思想。“地可以治”,“地力常新壮”等理论是极其精彩的,反驳了以往地力逐渐衰竭的说法,肯定了人作为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其以“十二宜”为篇名,注重各个生产要素的相资相利,也是农业史上第一部将耕牛和养蚕作为农书的一部分,并以专门篇章论述的农学著作。《长春真人西游记》不仅在地理堪舆学上有重要贡献,其中记载的西域地区的农业状况也是我们了解西域农业的重要资料。 纵观整个道教史,以农证道是其一大特色,农道兼修也是很多道士所选择的修仙之道。文章对于散落于其他道书中的农学思想也作了分析,力图做到少有遗漏。通过研究发现,道家、道教作为中国重要的思想流派,其对于农业科学技术层面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合理地发掘其中的农学理论,对于完善道教研究和指导现代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清代灾荒救济法制研究
作者: 郑庐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立法效果   灾荒救济法制   荒政  
描述: 荒政在我国历史悠久,是封建时期国家行政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研究荒政史和荒政制度的著作有很多,但迄今为止专门研究荒政制度中的法律制度的学术成果寥寥无几。笔者认为对保障各项赈灾救荒措施得以施行的灾荒救济法制,有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以研究。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清代灾荒救济法制,之所以选择清代进行研究,概因
全文:荒政在我国历史悠久,是封建时期国家行政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研究荒政史和荒政制度的著作有很多,但迄今为止专门研究荒政制度中的法律制度的学术成果寥寥无几。笔者认为对保障各项赈灾救荒措施得以施行的灾荒救济法制,有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以研究。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清代灾荒救济法制,之所以选择清代进行研究,概因清代是历代王朝中灾荒救济立法成果最丰富、内容最详备的朝代。清代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继承了以往各朝代的荒政立法成就并有所发展,研究清代即可窥见整个中国封建时代荒政立法的特征和面貌。可以说清代各项救灾措施乃至防灾减灾设施的使用管理皆有法可依,如遇灾荒,各级政府和官员仅需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事项展开救灾活动即可。清代灾荒救济法制不仅立法成就高,且在指导清政府的救灾实践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另外一个研究原因是清代乃距今最近的封建王朝,其灾荒救济法律体系中应有一些积极有益的成分,有一些反映救灾客观规律的内容,这些对于仍在遭受灾害侵袭、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救灾法的我们而言仍有借鉴意义。而对于这个领域的法律制度,以往无论是经济史学者还是法制史学者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研究成果既少且浅。笔者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整理研究,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本文研究对象是清代灾荒救济法律体系及其实效,文章结构分为导言、正文、余论三部分。 导言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荒政的概念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清代灾荒救济法制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研究意义,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阐述进行本文研究的必要。理论意义即尚未有人从法律史的角度研究清代灾荒救济法制,本文希望弥补这个遗憾;现实意义即我国现在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救灾法,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清代救灾法,给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第三部分是现有研究成果介绍,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荒政学著作《救荒活民书》以及近现代以来一些有重要地位和较大影响力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在最后提出,已经有学者关注到了荒政中的法律制度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将深化此方面的研究。 正文分为四章: 一、灾荒救济法制概念、立法原因和目的。本章首先明确什么是灾荒救济法,其与类似概念如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的关系如何。其次考察灾荒救济立法之所以受到重视的原因和立法目的。 二、灾荒救济法历史流变及清代灾荒特点与应对。本章简要叙述了我国传统荒政及灾荒救济立法的起源(春秋战国)、形成框架并初步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较为完备(唐宋)、继续发展达到鼎盛(明清)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归纳了清代灾荒的特点及其应对,引出下文。 三、清代灾荒救济及御防法律体系。本部分将清代灾荒救济方面的法律规定整理归类为救灾法律体系和防灾减灾法律体系两大部分,然后以各个救灾程序、各项救灾措施和各种防灾减灾办法为分类标准将相关的法律进行了归类整理,指出清代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救灾法律体系。 四、清代荒政书的作用及灾荒救济立法效果。本章首先考察了清代荒政书对于灾荒救济法律的影响和作用,然后在上一章整理归类的基础上具体考察清代灾荒救济法律的实际执行成效,以清代中前期和末期各举一救灾实例加以说明法律执行的效果与政治环境、经济条件是密切相关的。本章还考察了清代官方立法和民间救灾行为的关系以及民间救灾行为表现。 余论参古酌今,讨论研究清代灾荒救济法制的现实意义,指出通过研究清代灾荒救济法制,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对确定新救灾法的立法原则和立法内容都有所助益。
齐家文化经济形态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博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   经济形态   齐家文化   畜牧业   石质生产工具  
描述: 齐家文化是我国西北甘青地区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考古工作开展得早且基础研究较为充分,然而对于其经济形态的研究则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工作的薄弱之处,已有的研究大多以单个遗址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虽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仍旧给人一种“管中窥豹”之感。近年来,随着齐家文化新遗址的不断发掘及旧
全文:分布区内不同遗址进行单独的个案分析,进而提出不同的区域经济类型划分标准。本文认为齐家文化的经济形态特征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类型——武威皇娘娘台类型、永靖魏家与大何庄类型、乐都柳湾类型。前言部分简单
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研究(1644—1911)
作者: 石彦君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林业思想   清代   科学技术   林业  
描述: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中国的森林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将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林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亦将有力的支撑和推动21世纪中华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认真研究和总结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的成就和成果,吸取和借鉴清代林业
全文:有关中国林业科学技术的专著和文章。同时,我国也开始了对西方林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编辑出版了一批关于林业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推动了我国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通过对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和思考:(1)实验型
< 1 2 3 ... 21 22 23 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