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古代风能利用研究
作者: 柴国生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冶金   农业   中国古代   风能   交通    
描述: 我国古代先民对自然风的观察与认识,与人类进化相伴相随,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尧舜时代,已认识到搧动生风的原理,并开始将人造风应用于生产、生活;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认识到风是由空气流动而产生
全文:我国古代先民对自然风的观察与认识,与人类进化相伴相随,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尧舜时代,已认识到搧动生风的原理,并开始将人造风应用于生产、生活;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认识到风是由空气流动而产生
元代地震灾害及赈灾体系述评
作者: 李彦鑫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缺陷   赈灾体系   元代   原因   地震灾害   赈灾权限  
描述: 元代(1271-1368)统治中国近百年,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却不止百次,几乎年年有灾,年年多灾。地震是其中比较典型的自然灾害之一,虽然此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地震有其自身原因,但具体原因是什么,并不是很
全文:元代(1271-1368)统治中国近百年,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却不止百次,几乎年年有灾,年年多灾。地震是其中比较典型的自然灾害之一,虽然此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地震有其自身原因,但具体原因是什么,并不是很
青海土族节庆习俗中的生存理念研究
作者: 蔡秀清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节庆习俗   生存理念   青海土族  
描述: 究其来源与活动内容,土族的节日可以分为世俗性节日、宗教性节日和民间集会三大类。节日饱含了土族的认识论。是土族历史传统的沿袭,未来发展的基础,是架在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之间的桥梁、族群认同的凝聚点、展现民族文化的大舞台。教育不是节庆产生的原因,但却成了节庆的结果之一。研究土族节庆习俗,把土族在从游牧民族
全文:究其来源与活动内容,土族的节日可以分为世俗性节日、宗教性节日和民间集会三大类。节日饱含了土族的认识论。是土族历史传统的沿袭,未来发展的基础,是架在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之间的桥梁、族群认同的凝聚点、展现
井沟子西区墓地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武志江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分期   井沟子类型   文化格局   文化因素分析  
描述: 本文在2002-2003 年度井沟子西区墓地两次发掘所获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带领罐的类型学分析,探讨了井沟子西区墓地的分期、年代和布局,在文化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以井沟子西区墓地遗存为代表的井沟子类型的形成过程,较为完整地阐释了井沟子类型的内涵。以此为基础,重新认识了辽西地区几种与井沟子类型相关的
全文:类型的形成过程,较为完整地阐释了井沟子类型的内涵。以此为基础,重新认识了辽西地区几种与井沟子类型相关的文化遗存,构建了辽西地区春秋战国之际多元并行的文化格局,从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文化带形成及游牧文化兴起的角度探讨了这种多元并行格局形成的原因及其演变的动力。
监利竹编农具形态设计研究
作者: 陈彬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图案   监利竹编农具   形态设计   造型  
描述: 长期以来,人们对竹编农具认识不足,资料较少,主要是由于普遍认为竹编农具在编织技术上比竹编工艺品粗陋,造型上普遍不及竹编工艺品美观,但它自身所具有的朴素情趣和接近自然的审美韵味,在中国的竹编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多的研究以浙江、四川、福建、安徽等地的竹编工艺品居多,我们不可否认这些地方具有地理优势
全文:长期以来,人们对竹编农具认识不足,资料较少,主要是由于普遍认为竹编农具在编织技术上比竹编工艺品粗陋,造型上普遍不及竹编工艺品美观,但它自身所具有的朴素情趣和接近自然的审美韵味,在中国的竹编史中占有
陕西白水苹果园土壤元素分布与环境研究
作者: 董红梅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为富集   土壤剖面   自然富集   元素分布   预测模型   白水苹果园  
描述: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而土壤元素的丰缺情况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研究土壤元素的组成,不仅能认识土壤元素的垂直分布特征及成因,而且对揭示人类活动的污染强度和影响深度,对改善土壤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土高原是中国乃至世界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之一,但多年种植造成果园土壤质量
全文:模型。采用单因子和综合指数法对土壤剖面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环境评价,利用磁化率和色度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快速诊断与预测。 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与认识: (1)土壤以粉砂为主,pH值为7.0-8.3,呈中
中国北方现代人扩散与农业起源的环境考古学观察
作者: 吉笃学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对环境的响应   BP事件   新旧石器过渡   中晚期过渡   现代人起源   农业起源   新石器   末次盛冰期   7.2   6.4kyr  
描述: 环境考古学是通过环境和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来揭示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以缓解各种压力,从而实现规避风险保全自己的目的,为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一般采取两种策略:一是响应;二是适应。目前,现代人扩散和农业起源是了解和认识人类适应策略的最理想的案例。为
全文:发表的~(14)C年代和考古资料,结合在甘肃东部的农业考古调查和对大地湾遗址多次科学考古发掘,并初步得到了以下新认识1.中国北方10-3kyr BP的~(14)C年代累积概率统计表明,中国北方存在
中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 李恩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   人与自然和谐   农村生态文化  
描述: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繁爆发,并且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极端异常天气。这些异常情况,在我国也屡见不鲜。这些灾害性天气,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追求高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20世纪末,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绿色经典文库,在总序中吴国盛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高增长时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
全文: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繁爆发,并且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极端异常天气。这些异常情况,在我国也屡见不鲜。这些灾害性天气,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追求高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20世纪末,吉林人
黄土沟壑区不同下垫面条件对农田降雨入渗及产流关系影响的研究
作者: 宋孝玉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降雨入渗产流   黄土沟壑区   不同下垫面   数值模拟   农田  
描述: 水土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这使人们认识到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必须加强农田水土资源的管理和生态系统重建的研究,处理好水资源利用和生态重建之间的关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雨水资源利用技术,以水资源作为主要约束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
全文:水土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这使人们认识到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必须加强农田水土资源的管理和生态系统重建的研究,处理好水资源利用
民俗视野中的“时政”思想变迁研究——从《夏小正》到《四民月令》
作者: 王志芳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月令   《四民月令》   《夏小正》   时政   《礼记·月令》  
描述: “时政”,依时行政,即时令与政令的合一。“时政”思想作为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民众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先秦秦汉时期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月令体献中,这些文献大都以时间为纬,串联着物候、天文、农事、政事等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当时自然、政治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 本文选取了《夏小正》《
全文:、天文、农事、政事等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当时自然、政治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 本文选取了《夏小正》《礼记·月令》《四民月令》,通过这些文献的对比,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古人物候、天文、农事、政事知识、认识
< 1 2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