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西汉大司农职掌的阶级特征
作者: 罗庆康   来源: 益阳师专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帝   大司农   隶臣妾   献费   羲和   治粟内史   云梦睡虎地秦墓   秦律   元狩   刍稿税  
描述: 大司农起源于秦,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律》称之曰“大内”;后因它“掌谷货”,又叫“治粟内史”。汉初沿用此号,景帝时改为大农令,武帝时改为大司农,王莽改为羲和,旋即又改称纳言。但无论怎样称呼,大司农是西汉的财政中枢。 至于大司农的职能,《秦律》中提到的“大内”除掌握租赋的征取、积贮和支出外,还对公器有收缴和变卖的权力及负责都官、隶臣妾、舂城旦等衣服的发放和缴送。到了西汉以后,大司农掌握国家财政的职能更明确、完善化了。它是地地道道
论西汉大司农职掌的阶级特征(续完)
作者: 罗庆康   来源: 益阳师专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鸿胪   大司农   吏员   卒更   光禄大夫   国家财政收入   佐史   官俸   外徭   元狩  
描述: 从大司农的财经支出来看,完全是为了“养活一大群国家官吏和主要地为了镇压农民之用的军队。” 首先是官俸。官吏的薪俸是国家财政的主要开支之一。西汉“吏员自佐史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而“汉定以来,百姓赋钱,一岁为四十余万万,吏奉用其半”,可见,每个官吏一年平均消耗国家财政收入16,600钱,平均月俸1380钱。
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
作者: 熊帝兵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家   民生   农业史   传统文化  
描述: od of Warring States (475-221 B.C.), attracting scholars' attention and becoming one of important schools then. After Qin Dynasty, scholars determining to study agriculture carried forward good traditions of Non自is in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 enriched researching contents and fields, and enabled Non自is to develop in depth. In finial, those determining to study agriculture formed a group with researching agriculture as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 What the group researched included agricultural ideologies, techniques of farming and cropping, methods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fighting and preventing agricultural calamities. The whole group showed its own styles in valuing agriculture and concern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ose agricultural ideolog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s and spirits composed Nongjia's culture, the cream of which can afford us lessons to solve today's new problems.
全文:,形成了独特的农家文化,其中精华部分在新时期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古代文献中,《汉书·艺文志》首述农家,并设“农家”类收录先秦及汉代农家著作。此后的史志、公私书目和大型丛书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分类方式,直至
陇东名城的文化新地标——华夏农耕文明先祖不窋塑像
作者: 李增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王朝   具像   农官   甘肃省庆阳市   室外雕塑   景观雕塑   刘艺   农业生产活动   创作激情   新地标  
描述: 甘肃省庆阳市为华夏始祖轩辕皇帝部落的发祥地之一,人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它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远在20万年以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三千多年前周先祖后稷(jì)之子不窋(zhú)袭父职,继任农官,率族人迁徙庆阳,在此拓土开疆、教民稼穑、农耕穴居、繁衍生息,开辟了
两汉护羌校尉研究
作者: 谢绍鹢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设置   羌人   评价   护羌校尉   事迹   官署组织   两汉  
描述: 在叙述两汉时期羌人的分布地域、支系、人口和家庭、牧农业等生计情况、社会性质和奴隶的基础上,指出汉羌的接触交往,即汉人拓地征服、设郡县属国、徙边戍边;羌人的内徙,引发汉羌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矛盾冲突。 进而分析护羌校尉的设置有外交战略的需要、实际利益的需要、治理的特殊需要。重点探讨其始置时间分歧:武
全文:在叙述两汉时期羌人的分布地域、支系、人口和家庭、牧农业等生计情况、社会性质和奴隶的基础上,指出汉羌的接触交往,即汉人拓地征服、设郡县属国、徙边戍边;羌人的内徙,引发汉羌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矛盾冲突
《豳风·七月》的作者新探
作者: 李鑫   来源: 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者   农官   《豳风·七月》  
描述: 《豳风·七月》的作者熟知农事,熟悉农奴和领主两个对立阶级的生活,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在诗中能将农奴和领主的不同感情融为一体,因而其作者只能是农官。
后稷崇拜的神话还原
作者: 王渭清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殖崇拜   后稷   双性同体   农神崇拜  
描述: 后稷作为周人始祖,向来被尊为农业生产之神,然而我们综合运用文字、考古、民俗和人类学等材料分析可知,后稷不只是周人的始祖,而是具有农业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双重意蕴的神话原型,后稷崇拜现象蕴含着农耕礼仪和生育礼仪的双重文化意蕴。
先秦农家研究
作者: 赵玲玲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家   诸子学派   先秦   许行   战国社会文化  
描述: 在诸子百家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农家作为一个流派应运而生,本文首先对农家的范畴作了界定,从而清晰了研究对象的范围,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做出合理的论述。而这个流派是在什么背景之下产生的,受什么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思考研究去寻求答案。文章分析农家流派在战国时期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从人口、土地、赋税、战争等
全文: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农业成了当时各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使重视农业生产成为当时的趋势,为农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战国时期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也开创了农家得以产生的宽松的文化氛围。另外农家的产生
里耶秦简田官研究
作者: 周玉梅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官系统   乡官系统   特点与影响   田官   田官机构  
描述: 田官,是与田地管理事务有关的官署(或机构)及相应职官。 里耶秦简揭示的“基层田官系统”所设机构、职掌和之间的隶属关系比较清晰:田官机构,是中央派驻到县级的都官系统,是与公田管理有关的事务性官署(或机构)。同时,职事和县乡地方行政机构联系密切,具体表现在:田官出禀粟米受到县廷属官令史的监督,到县地方给
全文:,基层田官系统不仅有郡县统辖,还有专属于中央的都官系统;乡官是县下直属的地方行政系统,具有县统辖和乡里自治的双重特征。在职能上,田官系统专门从事田地管理有关事务,主要管辖耕作区,属于土地管理系统,乡官职
《豳风广义》及其作者杨屾的思想探究
作者: 曹雪   来源: 东华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史   《豳风广义》   纺织技艺   栽桑养蚕  
描述: 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就有“丝国”的美誉。我国关于记述养蚕的书籍最早出现在汉代,随着时间的流逝,桑蚕事业或兴或衰。对我国蚕桑古籍进行收集、整理、校正和对比具有重大意义。近代对《豳风广义》及其作者杨屾的科学思想进行探究的文献较少,多数基于杨屾的生平及著作的简要结构分析,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创新意义
全文:的形制并非学界认为的是非曲柄装置的纺车,而是很常见的脚踏纺车,无非是曲柄连结点的非卯榫化;其次,通过对《豳风广义》“风土论”之争的再考、对其纺织文化表述的献疑以及对其丝织技艺的再分析,本文力图更加明确地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