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唐代田园诗主题由“田园乐”到“田园苦”的转变
作者: 李晓娜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园乐   儒家诗教   唐代   田园苦   社会转变  
描述: 唐代田园诗主题由“田园乐”向“田园苦”的转变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唐前期国家政权稳固,国力强盛,社会富裕安定,士人和农人的生活也比较安稳丰足,士人在田园上主要是体贴自然,休憩心灵,追慕隐逸。这一时期田园诗描写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田园风光以宁静纯美、物产丰足、生机盎然为主;士人的田园生活随性自
全文:唐代田园诗主题由“田园乐”向“田园苦”的转变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唐前期国家政权稳固,国力强盛,社会富裕安定,士人和农人的生活也比较安稳丰足,士人在田园上主要是体贴自然,休憩心灵,追慕隐逸。这一时期田园诗描写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田园风光以宁静纯美、物产丰足、生机盎然为主;士人的田园生活随性自适,并以此作为对世俗的一种超脱;农人生活安稳和美,农人形象带有隐士色彩。田园诗的各方面都以反映“田园乐”为主,偶有“田园苦”类作品。随着唐朝社会矛盾的激化,安史之乱爆发,其后社会动荡、国力衰弱、边患四起,藩镇割据,灾荒、战争、征兵、重赋等种种沉重负担加诸农人身上,士人的田园生活也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诗歌创作逐渐转向反映社会现实的道路,一些诗人重拾儒家诗教理论,再次提出以诗歌干预现实的要求。表现在田园诗上,即是“田园苦”主题的正式出现。以韦应物、戴叔伦、钱起、李嘉祐等人为代表,不少诗人开始创作“田园苦”主题的诗作。尤其韦应物是体现田园诗诗风、主题由盛唐转向中唐的关键人物。其后经由张籍、王建、李绅而至元白新乐府中以田园和农人为题材的诗作。“田园苦”主题的诗作大量增加;灾荒、战争、征兵、重赋等各种危害对农人生活的影响和农人深切的痛苦都被反映出来;士人们悯农、愧农的感情和对当政者的不满也日益深化。中唐这场田园诗变革的主要特点是:“田园乐”主题依然持续;田园风光描写由唐前期的丰足纯美转为凄清萧飒;“田园乐”与“田园苦”主题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诗人的作品中;以农事、农人生活为描述、抒情对象的诗作增多。至晚唐,社会状况进一步恶化,诗人对农人的关注更多,田园诗的创作愈加向“田园苦”主题倾斜,主要诗人有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等。描写单个农人的作品继续增多,一致反映农人苦难。诗中的田园更加惨淡,农人生活更加困苦。由于仕进无门,颠沛流离,诗人对政权的依附性减弱,对统治阶级的批判也更加直接、激烈,拥有了“骂世”“骂官”的风采。
从劝农文看宋朝乡村社会问题
作者: 于芹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劝农文   宋朝乡村   社会问题  
描述: 近年来伴随研究视角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自下而上”的历史观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关注历史和现实中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等“三农”问题。宋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转型期,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特别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乡村社会中的、财、物产生了抽离作用,进而影响到了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乡村
全文:发展,特别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乡村社会中的、财、物产生了抽离作用,进而影响到了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乡村社会中传统人际关系的发展等方面。这一时期较之于相对平静发展的其它社会历史历程,更容易出现某些与传统
唐代茶业研究
作者: 郭亮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茶业   唐代   研究  
描述: 茶业在唐代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当时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给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研究唐代茶业,不仅有助于揭示茶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在唐朝的特殊表现,而且可以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茶业发展和振兴提供历史借鉴。 对唐代茶产地分布状况进行考察,主要是依据正史、政书、类书、诗文、笔记小说等文献资料和
全文:茶业在唐代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当时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给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研究唐代茶业,不仅有助于揭示茶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在唐朝的特殊表现,而且可以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茶业发展和振兴提供历史借鉴。 对唐代茶产地分布状况进行考察,主要是依据正史、政书、类书、诗文、笔记小说等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来完成的。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唐代茶产地的分布特点,并进而分析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状况。首先,唐代茶产地的地理分布呈现出“多个中心,四面开花”的特点。在全国这个大范围内,“江南、淮南、山南、剑南”四个重要产茶道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集中的产茶中心。在各道内部又有太湖产茶中心、淮南产茶中心、江汉产茶中心、三峡产茶中心、川西产茶中心等。在这些产茶中心周围,还散布着一些产茶地,它们像众星拱月一般牢牢地被这些中心所吸引。其次,唐代茶业布局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分布极不平衡。约有90%的产茶地集中于江南、山南、淮南、剑南地区。而岭南、河东、河北各道虽产茶,产地却都只限于一两处。河南、关内、陇右道甚至不见一处产茶地。第三,这些茶产地中约有74.1%的产茶州、91.6%的产茶县,分布于经济发达或较发达地区;另外,各地经济水平高低与茶品质好坏也是密切关联的,虽然经济富裕地方不一定产好茶,但好茶一般都产于经济富裕地区。 对唐代茶农生活考察虽有一定难度,却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唐政府的贡茶制度对茶农是赤裸裸的压榨与掠夺。建中三年(782),朝廷首次对茶业征税,以后唐代的茶法一直变化不断,但其呈现出来的总体走向是:征收面不断拓宽,茶税额也在不停上涨。广大茶农因为政府厚敛无度,失去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生活变得日益艰难。 唐代茶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文化功能。茶叶作为商品,无论对国计还是民生均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唐政府收入增加,商品经济繁荣;而且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同时让农业更具活力,农民生存有一定的保障;另外它也促进了当时制瓷业的进步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伴随着饮茶风习的兴盛,茶叶在唐人的政治与社会文化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它对政权巩固,促进民族融合、改善睦邻关系、加强人际交流、繁荣祖国文化、推动佛教发展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
作者: 姜松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部农业现代化   演进过程   机理解析   差异性  
描述: 本文是关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的实证研究。西部农业现代化滞后性问题长期困扰其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四化”同步时代背景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不仅整体脱节,而且在某些局部地区出现严重反差,反映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本研究关键问题是: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有何不同
全文:本文是关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的实证研究。西部农业现代化滞后性问题长期困扰其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四化”同步时代背景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不仅整体脱节,而且在某些局部地区出现严重反差,反映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本研究关键问题是: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有何不同?哪些主要因素产生影响和如何影响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研究目的有三:一是搭建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在理论层面揭示农业现代化演进“均衡”条件。二是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揭示其与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差异及表现形式。三是实证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影响因子,解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论文研究思路:论文综合运用多种定性、定量方法与手段,系统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差异性,解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并基于理论与实证结论提出推进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 一、研究内容 ①农业现代化演进的理论阐释。首先,对研究所涉及代表性、经典理论进行归纳、梳理与述评,将其作为研究理论主体基础和逻辑引申起点,以明确论文研究主攻方向和切入视角。其次,对农业现代化概念进行比较与理清,将其作为研究深入概念起点,并基于对世界几种主要农业现代化发展类型与模式认知与考究,建立农业现代化演进分析模型,以揭示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均衡条件。最后,在评析已有农业现代化量化分析指标与方法基础上,提出研究所筛选农业现代化核心指标和运用量化方法。 ②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综合测度。首先,从历史学角度,以政策梳理为主线,追根溯源,回顾了从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至经济全面转型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历史变迁与轨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析。其次,从过程、结果两个维度,运用典型性、代表性单一量化指标,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主要成就。最后,基于单一指标分析局限性以及分析便宜性需要,进一步运用指标合成方法对单一指标进行合成与综合测度,为后文分析奠定基础。 ③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比较与区域差异。基于指标合成与综合测度结果,从时序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多层面比较分析,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总体特点与区域差异,并在对未来农业现代化预测基础上,综合把握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趋势。 ④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差异性。建立多种计量模型,从演进过程特征、演进状态及转移、演进阶段等三方面系统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并分别将其同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进行比较,以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同一般规律的差异性及表现形式。最后分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差异性的产生后果。 ⑤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影响因子实证。基于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梳理了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的内生和外生影响因子,并选择量化指标并设计实证分析模型。运用西部十二省份平衡面板数据,从空间计量和门槛计量的双重维度,检验了主要影响因子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并通过实证结果比较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差异性的影响因子。 ⑥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解析。基于影响因子作用方向,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层次细分为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及保障机制三层面,以此全方位解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 ⑦推动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综合前文分析结果,提出推动西部演进的主要途径、政策操作思路及主要对策建议。 二、主要结论 ①理论推演表明农业人力资本“临界”突破是农业现代化演进的关键。研究发现基于“劳动力异质性”假设的内生发展模型较新古典模型更适宜揭示农业现代化演进均衡条件。在内生框架下农业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唯有跨越“临界值”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度强调农业物质资本积累会形成外部性“挤出效应”,使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受阻。这也表明农业现代化实践操作中,单纯以物质资本投入为侧重的“外延式”模式会使农业现代化演进预期目标偏离,产生适得其反效果。同时,理论推演也揭示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中也不应将技术进步作为唯一内容,耕地面积变动、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亦会影响农业人力资本积累逼近“均衡点”时间,进而影响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 ②样本区间内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在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突出。样本区间内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较快,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为“分水岭”,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迈入快速“轨道”,存在着“台阶式”增长、速度非平稳性、增幅间断平衡性、政策反映敏感性等特点。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慢于东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整体。从西部域内纵向比较来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结构性差别、不一致性、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明显优于西南地区,这也昭示着其将成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与“赶超”的结构性矛盾、亟待解决。从演进趋势来看,未来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波动性以及区域间差异性问题仍表现突出。 ③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两极分化”问题严峻。借鉴“收敛假说”思想,运用Sala-Ⅰ-Martin模型及非参数Kernel方法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研究发现:从中国层面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呈现典型“俱乐部收敛”特征,这意味着西部、东中部地区会分别收敛于自身“稳态均衡”或者说西部与东中部地区“稳态”不同。长期来看,在区域间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不平等性”并不会发生显著变化。这显然同农业现代化“绝对收敛”一般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从区域内来看,西部各省份农业现代化演进也不会收敛于相同“稳态”,亦表现为显著“俱乐部收敛”,具体体现为“双峰状”-“单峰状”-“双峰状与三峰状交替循环”的“俱乐部收敛”类型。且由“主峰”与“波峰”间距可知,西部域内“两极分化”问题已十分严峻。 ④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变迁与转换艰难且存在重复性。借鉴系统演进思想,运用马尔科夫链模型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及其转移性。研究发现:在马尔可夫链概率转移矩阵中主对角线上概率较大。主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揭示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内部“动态性”信息,主对角线上转移概率较大也就意味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间实现转移可能性或概率较小,演进状态变迁艰巨性、复杂性可想而知。同时,通过对比马尔科夫链“初始分布”与“稳态分布”可知,有的演进状态在“稳态分布”中所占比例相对“初始分布”占比有所下降,演进状态存在重复性,退化可能性较大,也有悖于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差异性表现明显。 ⑤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符合Logistic成长曲线式阶段规律但其差异性明显。样本区间内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符合Logistic成长曲线所描绘的阶段性规律,西部农业现代化已演进至Logistic成长曲线第一阶段,即“形成期”阶段。而中国和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已分别演进至“成长初期”阶段和“成长后期”阶段,比较发现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阶段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此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及其动态均衡亦是农业现代化演进一般规律。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中却出现不同步、脱节及动态失衡的规律变异性。 ⑥现阶段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是农业人力资本、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研究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等利导因子相互制衡与联合驱动结果。实证结果揭示农业人力资本、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研究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等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之间存在显著正向效应,农业人力资本对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影响系数最大,其次为工业化,再之为城镇化。且各驱动因子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跨越相应“门槛值”后边际影响效应亦不同。这说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并不是单一“驱动力”所支撑的,而是上述几种“驱动力”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相互制衡所形成的动力机制维系与联合驱动结果。 ⑦农业分工、农业结构、信息化等构成的约束机制及制度保障机制缺失是阻滞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深层次原因。其中,非农分工不完全引致农户“兼业化”,农业横向分工交易成本高使农业内合作缺失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位,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市场链”与“加工链”的“弱位”使纵向分工受阻,阻滞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农业“大而全、小而全”所形成的农业结构同质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压粮扩经”削弱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基础条件。西部信息产业发展滞后、信息基础设施和传播体系不健全、信息资源匮乏制约了信息化发挥“渗透效应”及其对农业现代化演进“引领”作用。此外,制度保障机制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约束机制“负面效应”,阻滞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 三、创新之处 ①运用数理模型揭示了农业现代化演进“均衡条件”。研究运用生产函数从新古典框架和内生发展框架“双重”视角探究并揭示了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与“均衡条件”,发现农业人力资本“临界值”突破是农业现代化演进关键,且实证印证与理论推演一致。这是已有研究鲜有涉及的,研究具有一定拓展性和新意。 ②揭示了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在西部地区所呈现的差异性。研究借鉴“收敛假说”、系统演进思想及Logistic成长曲线,实证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演进状态变迁、演进阶段与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存在显著差异,弥补了现阶段学术界关于农业现代化自身研究止步于农业现代化测度的缺陷与不足。 ③实证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位序。研究从内生、外生两个层面拓展了影响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因子,将农业人力资本、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研究与发展、农业结构、农业分工、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制度安排等变量予以实证。研究发现农业人力资本边际效应显著为正且最大,其次为工业化,再之为城镇化。研究弥补了现阶段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稀缺,偶有定量研究也大多偏重“四化”关系描述的不足。 ④尝试将新的科学方法引入研究并有所突破。在分析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时运用的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马尔可夫链模型、Logistic成长曲线模型及其Levenberg-Marquardt估计方法都是同类研究不曾运用的。在实证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影响因子时运用了前沿的空间计量和门槛计量技术,也有助于克服传统计量方法局限性,具有一定新意。
蚕丝文化符号对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的表达
作者: 蔡璐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集体意识   蚕丝文化符号   农耕社会  
描述: 蚕丝文化是基于养蚕缫丝纺织生产活动,以物质和非物质遗存为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价值观、情感和社会行为方式的总和。华夏文明孕育了蚕丝文化,养蚕、栽桑、缫丝、纺织成为中华农耕社会中重要的经济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蚕丝文化这个抽象概念被具体化,其中甲骨文、神话传说、先蚕礼、陶蚕蛹、玉蚕、蚕形刻划、蚕织图、十二
全文:蚕丝文化是基于养蚕缫丝纺织生产活动,以物质和非物质遗存为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价值观、情感和社会行为方式的总和。华夏文明孕育了蚕丝文化,养蚕、栽桑、缫丝、纺织成为中华农耕社会中重要的经济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蚕丝文化这个抽象概念被具体化,其中甲骨文、神话传说、先蚕礼、陶蚕蛹、玉蚕、蚕形刻划、蚕织图、十二章等历史遗存形成了独特且赋有丰富内涵的蚕丝文化符号,即本论文研究对象。中国是蚕丝文化的起源地,这种至今仍然保持着独特生命力、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意识的符号,传递的不仅是丝绸这种实物信息,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厚重的蚕丝文化和先进的纺织技术。蚕丝文化符号作为集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凝合剂,又是全球化进程中需要重构的重要系统。蚕丝文化符号承载了历史的厚重,带给我们的是历史的信息,对蚕丝文化符号的研究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将蚕丝文化符号作为研究对象,置于社会——历史语境中,主要研究蚕丝文化符号从三个方面表达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首先,确立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搜集。由于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重点,本文首先确立了研究对象,即蚕丝文化符号。随着研究对象的确立,搜集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蚕丝文化符号相关史料以及传播学、符号学、社会学相关理论资料,这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其次,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确立本文研究重点及理论依据:文化意义透过作为表意系统的各种符号形式被表达出来,即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意义透过蚕丝文化符号得以表达。第三,理清关键词,建立研究框架。掌握相关概念,深化对关键词的理解。建立研究框架,从三大方面研究蚕丝文化符号对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的表达。最后,充实论文内容,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文献资料,形成最终的文章。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定性分析揭示蚕丝文化符号与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综合运用传播学、符号学、社会学等知识,研究蚕丝文化符号对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的表达,试图在进一步拓宽古蚕丝文化符号传播研究视野的同时,厘清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与蚕丝文化符号之间的深层结构。 本论文研究重要理论基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杜尔克姆提出的集体意识的理论,二是结构主义学派对于文化与符号关系结构阐释的理论。本文重要立论依据是文化意义透过作为表意系统的各种符号形式被表达出来,即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意义透过蚕丝文化符号得以表达。杜尔克姆在《社会分工论》中提出集体意识是社会成员平均具有信仰和情感的总和,通过集体意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固定制度,是一种社会心理形式。在中华农耕社会中,中华农耕社会形成男耕女织的分工模式,蚕丝文化符号的内涵是建立在经济结构基础之上,深植于农耕经济之中。耕与织、男与女二元经济主体需要借助于集体意识,实现社会层面的有机团结,并且蚕丝文化外化为各种具体的符号,有助于促进中华农耕社会中集体意识的传播,提升民族文化认同。结构主义符号学派认为社会是由文化关系构成的,而文化关系则表现为各种文化活动,即人类从事的物质生产与精神思维活动,这一切活动都贯穿着一个基本的因素——符号,不同的思想形式或心态是这些符号不同的排列和组合,而正是这些符号传递着社会文化系统内涵。文化意义的产生于再现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即透过蚕丝文化符号这种重要载体得以表达和传播。 本论文研究内容一是中华农耕社会自然环境造就了务实的集体意识,使务实精神成为中华农耕社会的一种群体价值趋向,而养蚕纺织活动作为主要农业生产活动之一,蚕丝文化符号中的先蚕礼,突出表达了中华农耕社会经济稳定而重实际的集体意识;二是中华农耕社会结构表现为家国同构,在以家族为本位、尊君重民的集体意识下,各等级间达到和谐相处的均衡状态,蚕丝文化符号中的蚕神传说的演变印证了中华农耕社会家国同构的集体意识;三是陶蚕蛹、玉蚕、蚕形刻划以及蚕织图表达了中华农耕社会注重道德情感行为引导的集体意识,首先陶蚕蛹、玉蚕、蚕形刻划对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的内涵具有阐释功能,纵观蚕丝文化符号发展历程,对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情感信仰具有约束功能;其次,蚕织图突出体现了对于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行为的引导功能。 结论认为蚕丝文化符号表达中华农耕社会经济中稳定而重实际的集体意识;表达中华农耕社会结构中家国同构的集体意识;表达中华农耕社会秩序中注重道德情感及行为引导的集体意识。
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作者: 周美岑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新农村公共服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描述: est strategic decision. In the "Proposal on the
全文:近年来,党中央把“三农”问题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决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诸多举措中,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成为重中之重。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农村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农业、农村发展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所需而提供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社会服务,是不具备物质形态,而以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或劳务等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农村公共物品。一般来说,农村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有农村公共财政、农村教育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农村文化服务、农业生产服务、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就业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扶贫开发等。 现在我国在农村公共服务中还存在着国家投入农村公共财政总量不足,公共教育服务落后,公共卫生服务条件差,公共卫生设施严重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工劳动保障问题突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成因,也有现实因素,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业底子薄、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导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公共服务总量投入不足、政府职能缺位、农民需求表达不足造成公共服务供给结构不合理、基层公共服务部门体制不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缺乏长期的、科学的规划等。 虽然,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发展滞后,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我国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以工哺农,以城促乡”的条件成熟,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具备了现实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保障、农业科技支持等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政府承担的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的责任逐渐加强与明显,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与服务水平明显得到改善。 本文就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着手,从三个方面来展开研究,首先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伟大意义,提出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接着分析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所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研究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现实条件,提出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遵循符合国情原则,在大量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进分析研究。 经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进农村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客观要求;二是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在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三是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和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四是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拓宽就业渠道的必由之路;五是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发展农村经济、拉动农村消费、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应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务生产力为根本目的,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要求,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长期目标,以扩大农村公共财政覆盖面为核心手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以政府为主导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强金融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农村公共服务;第二,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建立多层资、多渠道的素质教育,培养新型农民;第三,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公共卫生服务规划,加强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行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第四,提高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队伍建设,创新产品和形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第五,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第六,推动农村自身产业的发展,促进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加强农民工就业的管理和保护。第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品质。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进一步推进,“十二五”时期继续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如何有效进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并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一是需要编制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规划,做到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二是细化农村公共服务中的建设标准、设施标准、人员配备标准、财力匹配标准;三是要有法规制度监督和检查公共服务的实施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和完善各种体制和机制;四是要建立与各种标准相对应的数据采集系统,研究和提出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为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程度奠定技术基础。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