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甘肃省定西市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与低碳农业发展研究
作者: 张启霞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秸秆碳储量   定西市   秸秆利用   碳循环   低碳农业  
描述: 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农作物作为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碳的排放源,又是碳的吸收汇。作物既能通过呼吸作用增加碳的排放,又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碳。农田植被是农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物秸秆又是农田植被的主体部分,作物秸秆利用对农田植被碳的固定和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农作物的秸秆
全文:;马铃薯秸秆量的大小顺序依次是:岷县(40%)>渭源(21%)>安定(11%)>漳县(10%)>临洮(9%)>陇西(6%)>通渭(3%)。 (3)定西市作物秸秆资源主要以秸秆秸秆用作饲料两种利用
里耶秦简官研究
作者: 周玉梅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官系统   乡官系统   特点与影响   田官   田官机构  
描述: 官,是与田地管理事务有关的官署(或机构)及相应职官。 里耶秦简揭示的“基层官系统”所设机构、职掌和之间的隶属关系比较清晰:官机构,是中央派驻到县级的都官系统,是与公管理有关的事务性官署(或
全文:联系密切。县治所在乡设都啬夫,是负责官府控制的田宅及具体授田工作的长官。乡级部机构,是都啬夫设于“离乡”的机构,并非专门管理公管理民田,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部机构官员包括:啬夫
《救荒活民书》研究
作者: 马兰胜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荒活民書》成書考   思想與主張   荒政  
描述: 南宋董煟著的《救荒活民书》作为中国荒政史上第一部系统研究灾荒救济与管理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不仅大量收录了历代荒政的思想和做法,标志著宋代荒政所达到的较高水准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荒政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还为研究北宋一代之思想、政治、文化提供了独特视角。《救荒活民书》的成书既有其社会背景又与作
全文:南宋董煟著的《救荒活民书》作为中国荒政史上第一部系统研究灾荒救济与管理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不仅大量收录了历代荒政的思想和做法,标志著宋代荒政所达到的较高水准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荒政史提供
渭北旱塬果园生态系统水肥调控技术研究
作者: 索改弟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苹果   深层干燥化   聚水集肥控根技术   渭北旱塬   根系  
描述: 随着果业种植规模的持续扩大,种植年限的增加以及化肥等的大量投入,渭北地区果园生态系统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如土壤水分调控能力下降,出现了深层干燥化;化肥施用量大,利用率低下,造成了硝态氮深层累积等。为此本研究针对果园水肥利用率问题,在运用地表覆盖技术对果树进行调控的基础上,将起垄和壤中人工防渗层相结合
全文: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1)起垄(垄台地膜—秸秆双重覆盖,垄沟覆盖秸秆)不同位置的土壤储水量在年周期内呈现双峰曲线变化趋势,分别在9月和2月达到高峰。在同等的位置上,垄沟部分含水量高于对照,垄台
黄土高原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性
作者: 张志霞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尺度效应   农田有机碳   黄土高原   空间变异  
描述: 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各类碳问题逐渐成为科学家们探讨的热点。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土壤碳库储量的估算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有机碳空间变异是其不确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受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多样,进一步增加了农田土壤有机
全文:,建立合理的土壤采样布点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及对应的县域尺度下,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性具有尺度效应,丘陵区的有机碳含量与变异系数尺度效应较为明显
北宋北方地区农家的生产和生活节奏
作者: 邓雅丽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时   生活   生产   北方   北宋  
描述: 本文旨在以农时为线索,考察北宋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和生活安排。北宋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下,农业生产安排的主线由粟、麦、豆、稻、黍这五种主要农作物决定,而这五种作物的播种和收获时间即农时也就形成了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时间表;与之相对应的,农家的生活安排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受农时
全文:生产的时间安排表,得出结论:农家的生产有农忙和农隙的季节性变化。 第二部分具体论述农家每天和四季的生产劳作情况,农家的生产不仅有规律的顺时而作顺时而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农时,农家生产是一副
渭河平原县域农田土壤养分肥力空间特征研究
作者: 李志鹏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性   地统计学   养分肥力   时空变化  
描述: 渭河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力水平主要受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渭河平原腹地,素有“白菜心”之称的兴平市作为研究区,基于GIS技术支持平台,综合运用传统统计学、数理统计、地统计学等方法,结合“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和1980s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珍贵历史数据集,研究兴平市农田土壤有机质、
全文:生态环境建设、精准农业的发展,测土配方项目的推进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1)目前,兴平市农田土壤养分含量表现为:13项农田土壤养分属性指标的变异系数介于23.56%~74.87
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植物遗存研究
作者: 孙永刚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早期青铜时代   西辽河上游   植物遗存   生业方式   新石器时代  
描述: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西辽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与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人类活动、植物遗存与生业方式的关系。本文涉及的年代范围是距今10000-3500年间,约相当于地学界的全新世初期至大暖期结束时期,或考古学界的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
全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对西辽河上游地区古代文明产生的动因与过程的探讨。 论文共分为7章: 第1章,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清至民国时期(1644-1949)甘肃地区的旱灾与社会应对研究
作者: 魏光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旱灾   民国   清代   甘肃   民间力量   政府救灾  
描述: 清至民国时期,甘肃地区的旱灾十分频繁,给当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近年来,甘肃地区更是旱情严重,防旱、抗旱事业日渐成为关系甘肃民生的头等大事。研究清至民国时期甘肃地区的旱灾,总结旱灾的分布规律、分析旱灾的社会影响、探讨当时社会的救灾机制,可以为当前甘肃乃至全国的抗旱事业提供十分重要的参考价
全文:,本章主要论述了甘肃旱灾的社会影响,分别从旱灾与人口变迁、旱灾与农业经济、旱灾与商品经济、旱灾与社会文化这四个方面展开系统论述。在人口方面,旱灾不但导致人口死亡,而且造成人口迁移,引发大规模的灾民潮
甘州区农业用水的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秦宏毅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用水户协会   绩效分析   网络层次分析法  
描述: 随着原有农村灌溉管理制度暴露各种问题,在现实中水资源管理也遇到了一系列的困境。此时,我国灌溉管理制度在国际背景参与式管理热潮下,开始推行农民用水户协会来实现农民自主参与灌溉管理的新制度。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后,因为其管水用水更合理,实现了降低了交易费用、明晰了水利工程的产权、并促进了节约用水、增强了农
全文:(ANP)考虑了各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得到了各指标科学的一个综合权重。具体考虑的绩效包括用水户的参与效应、工程运行与维护效应、节水效应、水费收取效应、投劳节约效应和灌溉面积改善效应6个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