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近五百年来玉米在中国境内的传播
作者: 韩茂莉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米   中国境内传播路径   近五百年  
描述: 玉米是16世纪中期传入中国的重要农作物,在近五百年的传播历程中,形成东南海路、西南陆路、西北陆路三条入境传播路径。本文在肯定三条传播路径并存的前提下,指出经由东南海路一线完成的传播空间在国内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及其对外传播
作者: 孙振玉   梁艳   来源: 中国茶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书   行俭   中国茶文化   农业历史   农业文化   中国农业科学   耕织图   黄河流域   农业生产水平   田园诗歌  
描述: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历史可追溯到10000年以前,8000年前,黄河流域已有发达的农业,直到17世纪,中国农业生产水平还一直位居世界之前茅.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除了通过言传身教这一
陕南农村传播媒介生态分析与对策
作者: 闵阳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播功能   媒介结构   媒介生态   改善途径   陕南农村  
描述: 本文以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陕南农村大众传播媒介的畸形结构与传播功能严重失衡的现状,提出了改善和调节农村媒介生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信息和科技知识传播功能的途径:政府要加大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研究——以兰州百合为例
作者: 王翠琳   蔺全录   来源: 经济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业化经营   TOWS矩阵   兰州百合  
描述: 文章对兰州百合产业所面临的威胁、机会、弱势和优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兰州百合应在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上,建立品牌战略体系、产业化运行机制,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等方案。
甘肃彩陶的源流
作者: 严文明   来源: 文物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特   四坝文化   老官台文化   甘肃地区   双耳罐   半坡类型   网格纹   文化面貌   旋涡纹   辛店文化  
描述: 彩陶为特征的农业文化就在这里传播并经历了很长时期的发展,并不是偶然的。甘肃地区彩陶特別发达的事实,早在二
蚕豆
作者: 张德纯   来源: 中国蔬菜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书   浙江吴兴   栽培种   《图经本草》   豌豆属   二年生草本植物   非洲北部   起源中心   黍稷   《救荒本草》  
描述: 蚕豆为豆科豌豆属结荚果的栽培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胡豆、罗汉豆、佛豆。一些学者认为蚕豆原产于亚洲西南到非洲北部一带,传播途径有4条:传入欧洲;沿北非海岸到西班牙,再由西班牙传到南美;沿尼罗河到埃塞俄比亚;从美索不达米亚到印度。第二起源中心为阿富汗和埃塞俄比亚。
论谚语的思想和艺术
作者: 朱泽吉   来源: 河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信自己   瑟斋   文学作品   周秦   民间创作   口头创作   水往低处流   民间歌谣   人往高处走   旧时代  
描述: 和作用。它以特有的警辟性、压缩性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的完整性使自己在民间创作中占有了特殊的地位。在我国,谚语的形成和传播是很早的,我们可以从周秦两汉的典籍中举出大量
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若干问题的探讨
作者: 尚衍斌   来源: 中国农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代农学家   鲁明善   《农桑衣食撮要》  
描述: 同一时期流行的《农桑辑要》和《农书》相比,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该书记述的农作物或农事活动大多与江、淮地区有关;(二)该书特别关注蚕桑生产经验的总结和传播;(三)该书
试论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生命力
作者: 王星光   陈文华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农作物种类   近代农业   栽培技术   世界农业   起源中心   农业工具   古代农业   农业技术体系   传统农业生产  
描述: (一) 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在近代农业出现以前,我国的古代农业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作出巨大的贡献,并不亚于四大发明。十八世纪,我国的农业科技和农业工具曾传播到欧洲,对西欧
伊斯兰教与回族风俗
作者: 马占元   来源: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吉拉历   汉克塔布   民族形成   清真饭馆   者那则   《古兰经》   羞体   伊玛尼   外来民族   圣纪节  
描述: 众所周知,回族是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外来民族的大批输入,并同我国的汉、蒙古等民族的长期融合逐渐形成的。很明显,伊斯兰教是促进这个民族形成的纽带。正因为如此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