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陕北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及其效益评价
作者: 王军强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评价   陕北黄土高原   效益   小流域治理  
描述: 本文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陕北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进行了调查,根据项目要求共选择了十一条典型小流域(试区),并按试区治理的特点划分为五种治理模式,系统总结了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经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适用的小流域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治理模式和各条小流域
全文:本文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陕北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进行了调查,根据项目要求共选择了十一条典型小流域(试区),并按试区治理的特点划分为五种治理模式,系统总结了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经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适用的小流域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治理模式和各条小流域进行了效益评价,并用分层聚类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从而为今后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提供了决策依据。 通过基础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得到了十一个试区的综合治理资料。这些资料有小流域的基础资料,也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方面的资料,还有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采用半结构式的调查方法,通过与农户座谈,进行开放式提问,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提高了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总结了各地近年来出现的水土保持新方法,主要有大垄沟种植法、地膜覆盖、混农林业(椒粮间作、地埂花椒、果粮农间作、粮桐间作等模式)、苹果开发、舍饲养羊、移民搬迁等方法。 结合实际情况和参考资料,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适用的小流域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综合专家打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该方法是比较科学、可行的。 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五种治理模式和十一个试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混农林业模式、经济林(作物)模式、生态农业模式和林草模式生态效益都比较好,传统农业模式生态效益最差;混农林业模式经济效益最好,经济林(作物)模式、生态农业模式次之,林草模式较差,传统农业模式最差,混农林业模式社会效益最好,经济林(作物)模式次之,生态农业模式中除了纸坊沟试区社会效益较好之外,泉家沟和韩家沟试区社会效益最差,林草模式社会效益一般,传统农业模式较差,混农林业模式综合效益最好,经济林(作物)模式、生态农业模式,林草模式次之,传统农业模式综合效益最差。 应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十一个试区进行分层聚类,在0.5水平之上可划分为三类:泥河沟试区、纸坊沟试区和沆水试区为一类,柳花峪试区单独为一类,其余七个试区为一类。这与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结果基本一致,泥河沟试区、纸坊沟试区和沆水试区为治理效益较好的试区,柳花峪试区为治理效益较差的试区,其余七个试区治理效益一般。 建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因地制宜采用混农林业模式、经济林(作物)模式、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治理,从而加快治理速度,减少治理投资,提高治理水平和效益。
黄土高原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酶活性研究
作者: 樊军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性   土壤酶动力学   微生物量碳氮   长期定位试验  
描述: 本论文对设在黄土高原旱地农田上的两个长期定位试验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包括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结合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等性质对旱地农田的土壤酶活性进行综合研究,探索旱地长期施肥与轮作等农业措施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特别是酶活性影响的实质原因,并用酶活性综合评价土
全文:离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占总酶活性的1%左右,结合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证实:旱地土壤酶活性主要是累积在土壤中酶的活性,它与土壤有机无机胶体紧密结合,受其保护,稳定性很高;对土壤0~200cm剖面酶活性
黄土高原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生态效应研究
作者: 杨凯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耕作模式   黄土高原   坡耕地   生态效应  
描述: teau the seeding season is cold and little rainfall. Soil temperature,moisture and fertiliz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crop yield. So in this area dissemination conservation tillage of importance. Most of former researches in comparison between conservation tillage and conventional tillage. This experimentation compare with sereval conservation tillage's difference. Through this comparison, wind-water eros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s and application of a reasonable choice of different measur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of farming with a view to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is study, selection of test sites in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China typical wind-water erosion area Shenmu, a no-tillage, straw mulch, plastic film mulching, mulching ridge, ridge of the five kinds of different measure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experiment, observe ground temperature,soil nutrients,soil moisture,yeild and soil and water loss.
全文: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小区的耕作层地温和土壤养分以及0-100cm土壤含水量进行了连续测定,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 (1)在一天当中,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每层土壤的地温平均值逐渐降低并且地温的变化幅度逐渐
黄土旱塬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的演变与模拟
作者: 郭胜利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演变与模拟   农田土壤   施肥措施   种植措施   黄土旱塬   土壤有机碳、氮  
描述: 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地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有机质在改善土壤结构、保持水分、防止土壤侵蚀和退化、提供植物养分特别是氮素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黄土高原是我国主要生态脆弱区,了解这一地区管理措施对有机质周转影响,分析该地区土地生产潜力是调控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基础。本文以中国科学院长武试验站的长期试验(始于1985
全文:周转的模拟模型。其主要新进展如下: (1)在黄土旱塬区,禾本科连作能够保持土壤有机碳、氮的含量(6.50gkg~(-1)、0.82gkg~(-1);禾本科与豆科作物轮作土壤有机碳、氮积累略有提高;小麦
黄土沟壑区不同下垫面条件对农田降雨入渗及产流关系影响的研究
作者: 宋孝玉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降雨入渗产流   黄土沟壑区   不同下垫面   数值模拟   农田  
描述: 水土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这使人们认识到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必须加强农田水土资源的管理和生态系统重建的研究,处理好水资源利用和生态重建之间的关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雨水资源利用技术,以水资源作为主要约束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
全文:—入渗—产流关系的数学模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本论文野外试验是在中国科学院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室内实验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进行。在对试验区的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水分常数
黄土高原地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肥力评价研究
作者: 高义民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评价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性   村级尺度  
描述: 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具有普遍性。开展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农田施肥方案,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促进变量施肥技术的发展,实现精确施肥都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田块级小尺度或县乡级大尺度,而对村级尺度下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很少。村级单位是
全文: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具有普遍性。开展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农田施肥方案,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促进变量施肥技术的发展,实现精确施肥都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田块级小尺度或县乡级大尺度,而对村级尺度下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很少。村级单位是我国农业生产管理的最基本单位,许多农艺措施(如施肥、灌溉、种植结构、品种引进等)都以村为单位组织实施,因此研究村级尺度下的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在我国更具有实际意义。 本研究选择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省新集村为研究对象,在219hm2耕地上用网格法(采样间距为粮食作物70×70m,果园50×50m,蔬菜地30×30m)结合GPS技术采集364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并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法)测定了土壤的pH、有机质和速效养分(N,P,K,Ca,Mg,S、B、Fe、Mn、Zn、Cu)共13个养分指标项目。 常规统计结果表明,除有效K外,试验区土壤养分指标高低顺序为:大棚蔬菜地>果园>农田,其中,水浇地>非水浇地,而有效K含量顺序为:水浇地>大棚蔬菜>非水浇地。ASI法评价结果显示,试验区土壤有效N、P、K、Fe和Zn处于临界值以下的土样数占全部土样总数的比例分别为98.9%、4.4%、11.5%、95.3%和55.5%,这表明该村农田养分亏缺程度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N>Fe>Zn>K>P。地统计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区,土壤pH、有效P、K、Ca、Mg、Fe、Mn、Zn、Cu的理论半方差模型符合线性有基台模型,而有机质(OM)和有效态N、S、B的理论半方差模型则符合线性模型。从空间相关程度看,除有效Fe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外,其余观测指标(pH值,有机质,有效P、K、Ca、Mg、S、B、Mn、Zn、Cu)均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程度大小依次为:Fe>pH>Cu>P>OM>Mn>Ca>K>Mg>Zn>B>N>S。不同观测指标空间最大相关距离在148 m~1853 m之间,其排列顺序为:N>OM=S=B>Cu>Mg>P>Ca>K>Zn>Mn>Fe>pH。 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该村土壤养分分布状况极不均匀,耕作习惯、水分管理、作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均对土壤养分分布构成影响,主要是由于施肥所致。建议在该试验村对土壤K、P养分进行分区管理,N肥采用同一标准,均量管理,同时增施微量元素Fe、Zn肥料,从而达到养分平衡管理的目标。采用这一养分管理模式选择葡萄、猕猴桃进行田间试验,取得较好的产量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宁南旱区应变型种植制度的机理与技术体系构建
作者: 王龙昌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机理   应变型种植制度   决策系统   技术体系-   干早   旱区农业  
描述: 旱地农业在我国和世界农业生产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人口增长,人类面临的食 物短缺、水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的形势更加严峻,旱地农业发展受到广大旱区国家高度重视, 并在早区农作制度研究方面取得许多重大进展。 宁南旱区地处黄土高原西北端,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旱作农田占总耕地面积的 90%。该区气
全文:的改进败学们型.研究姑果表明,宁南早区不 一柯作物伪东分生态邀应性、多年主收审好于二牢坐作物/汐赐作而好于贾丽僳物,1类作物叨 于谷炎作物.从降水条件看,丰水年份的作物水分生态适应应效高,而于早年
新疆棉区棉花铃库特征的研究
作者: 勾玲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产量   不同棉区   气象因子   棉铃   品质  
描述: 气象因子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揭示了新疆棉区棉花高产、优质的原因。结果表明: 1.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棉
全文:气象因子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揭示了新疆棉区棉花高产、优质的原因。结果表明: 1.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棉区种植生育期的变化表现为,北疆自育早熟品种在黄淮海棉区种植生育期缩短8~18天,黄淮海棉区的中早熟
陕西省潼关县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
作者: 王爽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作物   潼关   污染评价   重金属   土壤  
描述: 陕西省潼关县作为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矿业活动一直较为频繁。频繁的矿业活动既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也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本文对潼关县北部农业生产区内农田土壤和主要农作物受Hg、Cd、Pb、Cu、Zn、As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与评价,并对常见的野生优势植物中Hg、Cd
全文:能为区域环境治理、农田土壤修复、保证农产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如下: (1)研究区内堆放的矿渣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对比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除了As并未超标以外,Hg、Cd、Pb、Cu
小麦蓝矮病植原体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分离、序列分析与致病性测定
作者: 张珏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致病性   1   植物病毒表达载体   β   4   原核表达   小麦蓝矮病植原体   内切葡聚糖酶  
描述: Northwest China, this disease was transmitted by Psammotettix striatus in a distinct way.
全文:持久方式专化性传播。表现病症的叶片多为黄化,植株矮缩,叶片厚硬,造成减产,严重时全田发病绝收,极大威胁小麦产量。因此,小麦蓝矮病的研究和防治意义重大。β-1,4-内切葡聚糖酶(FrvX)是一类由真菌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