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道教农业史——农业思想初探
作者: 赵文杰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学   道家   农业   道教   思想  
描述: he civilization of agriculture of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全文: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鲁迅先生曾在《致徐寿裳信》中指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中国的农业文明源远流长,道家、道教思想根植于这种农业文明,反映了一定的农业思想。中国的科学技术在道家、道教中获得了思想根源,而且也在道教中获得了实质性发展。近几百年来,学术界对于道家、道教的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关于道教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恩师姜生先生的《中国道教科技史》做出了诸多的贡献。在道教研究界,对于化学、医学、养生学、天文学以及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都已取得了重要成果,而对于道教中的农学思想却关注较少,论文的写作缘由也正基于此,以期丰富使道教科技史研究。 论文首先论证了农业史中哪些内容可属于道家、道教的范畴,以及道教中所包含农业理论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发掘先秦道家中的贵农思想,注意到《道德经》中即有重生、贵农的思想根源,这对于道教的影响是极大的。《吕氏春秋》中《上农》等四篇充满了浓厚的道家色彩,其所包含的农学思想是中国农业史库中的瑰宝,文章分析了其中的农学思想并指出了它对于后来道教中的农业思想的影响。作为黄老道经典的《淮南子》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农学理论和农业物候等内容,比较直观地体现了道家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的产生与发展时期。《太平经》作为早期道教经典,其中的农学理论涉及到“三急”、“地养说”、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内容,是道教经典中第一部对于农事活动予以关注的著作。其后的诸多道教学者在其著作中都涉及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农学思想。葛洪作为东晋著名的道教学者就主张“农道合修”,所作《抱朴子》中关于重农的记载值得后人研究。北齐的道教著作《刘子》专门以“贵农”为篇名,明确提出道教的“贵农”,“重农”思想。 至隋唐五代,道教逐渐发展成熟、壮大昌盛起来。《洞灵真经》又以“农道”为篇名,系统论证了农业作为治国之根本的重要性,其精髓在于提出了关乎农耕之道的“耕道”,这更是旗帜鲜明地表示了道教对于农业的重视。虽然其中内容多似《吕氏春秋》中的农学理论,但也不乏道教学者的独到理解和发挥。五代道士谭峭《化书》中的“食化”篇,延承《太平经》中“三急”学说,进一步论证了衣食作为生存之根本的重要性,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经过隋唐五代的发展,道教完成了其内在化,从外丹修炼逐渐转向内丹证道,及至宋元明清时期,道教主要的著作多是内丹和伦理学说。然此时出现了全真道农业学者陈旉,陈旉以其《农书》彪炳史册,《农书》在农业史上的地位和意义都是无可比拟的。《农书》记载了长江流域的水稻农业生产技术,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农学思想。“地可以治”,“地力常新壮”等理论是极其精彩的,反驳了以往地力逐渐衰竭的说法,肯定了人作为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其以“十二宜”为篇名,注重各个生产要素的相资相利,也是农业史上第一部将耕牛和养蚕作为农书的一部分,并以专门篇章论述的农学著作。《长春真人西游记》不仅在地理堪舆学上有重要贡献,其中记载的西域地区的农业状况也是我们了解西域农业的重要资料。 纵观整个道教史,以农证道是其一大特色,农道兼修也是很多道士所选择的修仙之道。文章对于散落于其他道书中的农学思想也作了分析,力图做到少有遗漏。通过研究发现,道家、道教作为中国重要的思想流派,其对于农业科学技术层面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合理地发掘其中的农学理论,对于完善道教研究和指导现代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明清医学专科目录研究
作者: 张晓丽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专科目录   医学   明清   文献价值  
描述: medical books. The medical literatures was very abundance in ancient China ,it were noted in the synthesis ogue.
全文:

专科目录是将某一专门学科的书籍编制起来的一种目录,医学专科目录是著录医学书籍的专门目录。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丰富,综合性目录中著录医籍很多,明清时期医学与目录学比较发达,产生很多医学专科目录,大多已佚失,现存明清时期较有价值的医学专科目录有四部,即明代殷仲春著《医藏目录》清代曹禾著《医学读书志》,凌奂著《医学薪传》,丁福保著《历代医学书目提要》,其分类体系与体制结构具有独到的目录学价值,本文利用中医文献资料,运用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从目录学角度研究明清时期医学专科目录的成书编撰、分类体系、体制结构,探究其文献价值,总结其发展变化特点,分析其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探究明清医学专科目录的目录学价值,揭示医学目录的发展与明清社会思想文化变迁的关系。 本文主要内容分六章,第一章概述古代医学文献从先秦到明清的发展概况,介绍我国古典目录如官藏目录、私家目录、史志目录等关于医学文献的著录与分类情况,阐述我国古代医学专科目录的产生发展概况。第二章主要阐述《医藏目录》的著者生平、成书经过、著录分类体系、医学文献与目录学的价值,论述《医藏目录》以佛教名词分类的特点,论述目录分类中体现的佛教医药观思想。第三章阐述曹禾与《医学读书志》的编撰及目录文献价值,主要研究《医学读书志》著录提要方面的特色,提要记述作者事迹,考辨诸医书源流,记述作者事迹,评论其书,颇有价值。第四章阐述晚清凌奂著《医学薪传》的编撰、分类著录与文献价值,研究其分类与导读书目的特性,为初学医者入门读书指导门径,从著录的西医译著,分析近代西医东传的时代影响。第五章介绍清末民国时期医学家、学者丁福保的生平以及主要著述,阐述他在译述西方医籍,传播西医知识方面的贡献;论述丁福保著《历代医学书目提要》的著录分类情况,概述其著录的特点与分类特色,揭示近代西学东渐背景下医学目录的变化特点。第六章概括分析明清时期医学专科目录的特点与学术价值,探究专科目录的发展与学科发展、学术思想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明清医学专科目录的系统研究,概括总结医学专科目录的特点价值。明清医学目录对图书分类的专业化倾向显著,医书的分类包括如医经、伤寒、本草方书、脉经诊法、针灸、临证各科、养生等类。医学目录类目设置专业化,体现医学的专业性,并根据医学学科发展与时代需要,设置新的类目,设立医学丛书、医案医话等类目。医学目录分类更细,划分二级类目,形成子目,一级类目增多,类目的扩充,使医学书籍在目录中的分类更加专业合理。 明清医学专科目录著录医书范围广泛,方法多样,著录从先秦到清代的历代医学书籍,反映历代医籍的发展概况;著录医籍内容有新的拓展,如著录外国人的医学著述,及民间流传的医籍,反映时代变化与医学文献的发展;著录医书的类型多样,有医学杂志、教材、译著,及医疗歌诀、医学入门普及书籍等,体现明清时期医学文献的丰富多样性;目录的著录方法有不同,在著录撰人方面有以人类书与以书类人两种,反映医学目录的发展水平。 明清医学专科目录著录项目简明,包括书名、卷数、著者,少数著录版本,反映医书基本信息。目录有些还作有提要、小序,注文,考订图书源流真伪,记载作者的生平事迹,反映历代医学书籍基本概况。 明清时期医学专科目录具有图书导读的功能,反映对于目录指引读书治学门径功能的重视。医学专科目录的分类著录等方面反映出很强的导读倾向,有利于促进医学入门教育,起到传播普及医学知识的重要作用。 明清医学专科目录作为现存中医学专科目录,在医学文献的保存、了解、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目录保存大量医学人物、医学文献书目的资料,对于医学史、医学文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受明清考据学的影响,医学专科目录对医学文献真伪、作者生平等进行考证,撰述者在书目中提出自己的医学学术见解,运用书目弘扬中医学术,具有可贵的医学思想价值。 明清时期医学专科目录虽并不完善,然而具有重要的目录学价值。专科目录的发展与专科文献、学科发展、社会变迁关系密切,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发展,古籍考订整理蔚然成风,科技文献尤其是医学文献受到重视,促进医学专科目录的产生发展,医学专科目录有利于医学专业的教育与读书治学的需要。总体来看,明清医学专科目录集中体现明清时期我国医学文献的发展与医学目录的发展水平,反映历代医学书籍发展概况,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医文献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光绪朝(1875-1908)灾荒研究
作者: 张高臣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义赈   光绪朝自然灾害   灾荒观   社会影响   荒政  
描述: cal changes took place in China. In the wars lunched against China by France, Japan
全文:光绪朝34年间,正处在中国封建统治崩溃的前夜,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一个时期:通过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的势力步步深入,中国社会迅速向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转化。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日暮穷途,中国社会内部相继发生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与这些跌宕起伏的政治表象同步,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史所少见的重大灾害,如1877-1878年惨绝人寰的“丁戊奇荒”、1879年甘肃里氏8级大地震、1882-1890年黄河连续9年漫决、1889年的全国性大水灾、19世纪末叶连年发生的顺直水灾、戊戌维新时期以潦为主的全国灾荒、义和团运动时期以早为主的全国灾荒等等,无不在中国灾荒史上写下了令人怵目惊心的一页。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处于穷途末路的封建王朝是如何应对的?效果如何?民间社会对救荒问题又有什么反应?重灾频发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时社会各阶层对灾荒问题又是如何认识的?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既有助于深化对光绪朝历史的研究,又可为我国当前的防灾救荒事业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要正确分析和评价上述问题,首先要对光绪朝灾况有一个宏观的认知。论文依据大量的档案资料,并借鉴近人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统计分析和比较的方法,通过对光绪朝自然灾害的种类和频次,光绪朝自然灾害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光绪朝自然灾害的破坏强度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光绪时期,大洪水、大地震、大旱灾、大瘟疫、大风、奇寒汇聚在一起,交相并发,危害奇重,是中国近代社会中自然灾害发生极为频繁,自然灾害打击面极广,自然灾害破坏程度极为严重的一个时期,“茫茫浩劫,亘古未闻,历观廿一史所载,灾荒无此惨酷”①,就是对整个光绪朝灾况的恰当总结。 频发的严重自然灾害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固然是深重的灾难,对于封建统治阶级亦是严重的威胁。从自身的利益和安危出发,光绪朝仿行前代采取了诸多荒政举措。论文在对清代前中期形成的荒政制度进行简要叙述的基础上,以大量的第一手档案资料为依据,着力对光绪朝的荒政举措、荒政效果及荒政实施的制度性缺陷展开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光绪年间,朝廷和一些地方大员为防灾救荒付出了不少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防灾救荒实效,对此应予以肯定。然而就荒政的整体后果来看,整个国家范围内出现的水利失修、仓储制度衰败、灾赈过程中弊窦丛生、灾害发生后饥荒严重等现象,表明当时看似完整有效的荒政机制实质已处于失控状态。造成这种失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一,中央集权的政治权力日渐衰微,封建朝廷再也无法利用自身的政治权威组织起全社会的力量进行有效的防灾、抗灾和救灾斗争了。其二,国家财政状况的好坏和防灾、救灾投入的多寡直接影响着政府荒政的实际效果。然而,由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掠,光绪年间的国家财政异常匮乏,经常项目下的防灾支出额度被不断地压缩,临时性支出则非到万不得已时不予拨款,这无疑又加大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灾害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其三,光绪年间的官场腐败极其严重,救灾钱粮受到多方侵渔,更是严重影响着荒政的实际效果。多方面因素的交织,决定了光绪年间的政府荒政渐趋颓废。 然而,政府荒政的日渐颓废,尤其是灾害发生后“官赈”能力的不足,客观上为近代“义赈”的兴起提供了发展空间。近代义赈是指与官方主持的灾赈——“官赈”相区别的,由民间自行组织劝赈、自行募集经费,并自行向灾民直接散发救灾物资的活动。尽管近代义赈实质上仍是一种民间救灾行为,但它与传统的民间捐赀助赈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对传统民间捐赀助赈的一种继承,更是一种超越。近代义赈的兴起是当时社会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产物:其一,官赈不力客观上为近代义赈的兴起让出了活动空间:其二,以善堂为代表的传统慈善机构赈灾功能的传承;其三,近代“江南善士网络”和东南地缘经济共同体的形成,为近代义赈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组织和经济基础;其四,西方传教士的对华赈灾活动对具有爱国热情的慈善人士的影响和刺激;其五,一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参与;其六,报纸、电报等近代传播媒介在救灾领域的介入。所有这些,促成了近代义赈的兴起。尽管近代义赈兴起后,受到众多的非议和阻挠,但其以新生事物特有的顽强生命力,不断冲破阻碍向前发展,且由于救灾效果显著而逐渐得到地方大员和朝廷的认同,并在救灾方法和救灾形式上对传统的国家救荒机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促成了官赈向义赈倾斜的“官义合办”救灾形式的出现。 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不能不对光绪朝社会产生强烈的冲击。论文选取了光绪朝自然灾害与人口变迁,光绪朝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光绪朝自然灾害与社会冲突三个方面展开了集中的分析阐述: 关于光绪朝自然灾害与人口变迁。论文分析指出,频繁、严重的灾荒造成了巨量的人口死亡,减缓了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光绪朝人口增长缓慢的一个主因。同时,每次大灾均造成天文数字的灾民以不同的流动形态和流向逃荒外流。这种灾民流动,既带有传统社会的一般特点,又反映出了光绪朝社会变迁的一些基本特征。与以上两点相联系,大量人口的死亡和外流,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灾区,甚至整个社会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的失衡,并对灾民的身体素质和思想意识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关于光绪朝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光绪朝大灾频发对社会经济影响极大:其一,灾害发生后,“减负”和赈济政策的实施,既减少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又增加了其财政支出,不可避免地使财政收支失衡的局面愈加恶化。其二,重灾频发严重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无情地摧毁了农民生存、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它既造成了广大农民物质财富的巨大损失,又导致了劳动力和农用生产工具的大量缺失及大片耕地的荒芜;灾荒年间地价的大跌和粮价的暴涨,又使农村生产关系和灾民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各方面因素共同对灾区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严重障碍。其三,中国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决定了,大灾荒发生,必然导致出口贸易额急遽下降。与此同时,作为进口商品主要消费者的广大民众,因受自然灾害打击而购买力锐减,也会导致商品进口额的大幅降低,从而使整个贸易状况陷入萧条。然而,粮食进口却是例外。光绪年间中国成为粮食进口大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是自然条件以及国内外经济、政治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否认西方列强入侵导致商品性农业畸形发展的影响;也不能否认国际粮商对中国的粮食倾销活动的影响;更不能忽视生齿日繁的压力。但是,如果完全否认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一味地强调上述因素,也有失偏颇。因为,光绪年间大规模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且每一次都引起了粮食的大量进口,如果对此忽略不计,是很难说得通的。 关于光绪朝自然灾害与社会冲突。光绪年间,尽管朝廷和各地方大员对灾荒引发社会冲突事宜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然而,由于救灾不力,因灾引发的社会冲突持续不断。这些因灾引发的社会冲突事件可以大体概括为:因水利纠纷引发的社会冲突;灾民请愿求赈的和平斗争;灾民抢米索食的原始性斗争;灾民为保卫合法劳动果实而掀起的抗捐、抗税、抗粮斗争;因灾引发的反洋教斗争;由灾害引起的“匪患”;会党及革命党人利用灾民起事等七种类型。这些由灾害引发的各种类型的社会冲突,互相交织,此伏彼起,连绵不断,自内而外,严重动摇着清王朝的统治,加快了清王朝覆灭的速度。 面对不断爆发的大灾奇荒,对光绪朝社会具有重要影响的清流派、洋务派、戊戌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政治派别均从民生角度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由于所处时代特征的差异和各自立场的不同,他们的灾荒观中既存在共性,又各具特色。其中,清流派的灾荒思想具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修补式”特点;洋务派的灾荒观则具有明显的“师夷”特色;戊戌维新派的灾荒观表现出了较为清晰的“维新”特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灾荒观则表现出“标本兼治”的革命特色。当然,他们的灾荒观中或多或少都强调了“天象示警”问题,说明他们从某种程度上还没有脱出“天象示警”的传统灾荒观的藩篱,反映了其在灾荒问题认识上的局限性。
论陕北民间剪纸对当地区域性平面设计的影响
作者: 加纯华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区域性文化   陕北民间剪纸   民族化   区域性视觉设计  
描述: I’ he folk paper-cutting in China is rich in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全文:民间剪纸艺术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从民众的衣食住行、礼仪、信仰禁忌和节日习俗等社会生活中都能够看到剪纸的痕迹,剪纸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生活中最纯朴的艺术语言与艺术思想。 陕北民间剪纸是黄土高原上剪纸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民间剪纸体现着本地区域性的文化特征和思想内涵。在造型和审美上,陕北民间剪纸的创作由原来的实用性目的逐渐转变为实用和审美的结合。陕北民间剪纸是一面“镜子”,它表现的不仅是民族性格,时代精神,社会思想等等的产物,更重要的是它是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思想灵魂的反射,将其运用在设计中能映衬出陕北人民的民族性格、时代精神、社会思想。 本文从陕北剪纸的艺术形式、特征、造型和内涵入手,试图从陕北经济发展出发,寻求陕北设计发展中的文化内涵。对陕北剪纸高度简洁的造型语言、构图方式以及丰富的题材、意象文化和创作思维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探索陕北剪纸艺术对其区域性设计所能提供的启示,发现陕北设计与本地民间文化的结合逐步完善的过程,并希望以陕北剪纸对区域性设计的影响为例,对全国区域性视觉设计的发展提供一个借鉴。最终,在我国设计国际化的同时发掘本民族的视觉语言,为中国特征设计回归民族本源提供更多的设计文化背景和新形式。
服务质量与服务满意度关系实证研究
作者: 李文忠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休闲农业   服务质量   服务满意  
描述: us society in the overall situation. With the sustained and steady growth of China's
全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历史使命。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回归自然”意识的不断增强,以休闲、旅游、观光、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农业消费,正成为人们新的需求。 休闲农业,是当今国内外休闲产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逐渐成长为人们休闲消费的一个新热点。国外的休闲农业给我国的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多借鉴经验。在我国,休闲农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繁荣的发展历程,然而,我国休闲农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没有达到最高发展阶段——租赁。伴随着发展,休闲农业也面临着一系列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管理人才缺乏,管理不规范,企业规模小等,减缓了休闲农业的发展速度。 本文试图通过调查随州市休闲农业消费者体验休闲农业后的服务质量感知情况得出服务质量和服务满意两者间的关系,来找出提高休闲农业服务满意度,达到壮大休闲农业行业的目的。运用SPSS软件分析了相关调查数据,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笔者认为这对我国实现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山丹马场休闲农业资源与休闲游憩活动规划研究
作者: 刘松杨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休闲农业资源   活动规划   山丹马场   休闲游憩活动  
描述: Leisure agriculture in China is now developing gradually and the benefit has increased every year.
全文:活动、硬件设施、旅游行程进行休闲游憩活动的规划。主要结论如下: (1)休闲农业资源是所有能够投入休闲活动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业生态等要素的总和,它具有生产性和季节性、地域性、知识性、生态性、审美性
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
作者: 刘玉静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科技文化   农业   交流   明清时期  
描述: r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China introduced some
全文:明清时期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之地位与影响。一方面,这一时期我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农学著作要超过之前所有农学著作的总和,农学思想也日臻完善。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经验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在繁荣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明王朝为了宣扬国威,使众多小国来“天朝大国”朝贡,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更为频繁,这也为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契机。传统的中日、中朝以及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交流在这一时期又有了新的内容。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引进大量高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园艺作物,通时很多优秀的中国作物传到了美洲。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也随之传来,而中国传统的农学著作也被介绍到了西方国家。这一时期对外交流的内容、方式和特点等都与明清以前的朝代有很大区别,中外文化科技交流发生了逆转,中国由输出国变为输入国,其交流规模之大、影响之大是空前的,因此是全局的、整体的。而中西文化是两种异质文化,西方农业科技之发展也为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本文主要是从农业史之角度来研究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其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言。主要从中外农业科技交流的背景入手,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可创新之处。 第二章: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基础和背景。各时期的文化交流都是与本时期的经济形势,社会形势和国际形势有关。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农业科技也发展到了顶点。但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人均生活水平仍然没有多少变化,新增的粮食产量被新增的人口所抵消,所以引进新的物种和先进的技术势在必行。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飞速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也有一些波折,但仍然阻挡不了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进行。 第三章:与东亚诸国的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在明代以前陆上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将中国与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逐渐增多,海上丝路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海上丝路中国得以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甚至欧洲的国家进行科技文化交流。日本和朝鲜是中国的邻国,在这一时期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大量的农书传至日本朝鲜,这一时期中日、中朝朝贡贸易仍然是主流,但民间贸易,如貂皮、水獭皮、鞍马等其他农产品的贸易在边境也很繁荣。 第四章:美洲作物的引进。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通过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等引进了大量的高产粮食作物,如玉米、番薯等,还引进了很多经济作物,如花生、棉花和烟草等,以及其他的一些农作物。这些作物的引进使中国的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产量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民的饮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五章:中西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多。西方一大批传教士,主要是耶稣会士,来到中国来传教。他们带了大量的书籍,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茶文化,儒家思想也传到了欧洲。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对中国和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第六章:整体认识。这一时期的对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与以往的有所不同。在明代以前中国对外交流主要以零星的产品的输出为主。这一时期的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是大规模的引进,如美洲作物的引进,西方最新科技文化知识的引进等,因此具有整体性和输入性的特征。这对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教育等等都是不无裨益的。但也有缺憾:这一时期的中国没有和日本一样借着西方工业革命的东风走向现代化,即李约瑟先生所提出的难题。这是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反思从中以求得到启迪。
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
作者: 刘玉静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科技文化   农业   交流   明清时期  
描述: r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China introduced some
全文:明清时期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之地位与影响。一方面,这一时期我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农学著作要超过之前所有农学著作的总和,农学思想也日臻完善。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经验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在繁荣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明王朝为了宣扬国威,使众多小国来“天朝大国”朝贡,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更为频繁,这也为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契机。传统的中日、中朝以及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交流在这一时期又有了新的内容。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引进大量高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园艺作物,通时很多优秀的中国作物传到了美洲。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也随之传来,而中国传统的农学著作也被介绍到了西方国家。这一时期对外交流的内容、方式和特点等都与明清以前的朝代有很大区别,中外文化科技交流发生了逆转,中国由输出国变为输入国,其交流规模之大、影响之大是空前的,因此是全局的、整体的。而中西文化是两种异质文化,西方农业科技之发展也为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本文主要是从农业史之角度来研究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其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言。主要从中外农业科技交流的背景入手,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可创新之处。 第二章: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基础和背景。各时期的文化交流都是与本时期的经济形势,社会形势和国际形势有关。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农业科技也发展到了顶点。但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人均生活水平仍然没有多少变化,新增的粮食产量被新增的人口所抵消,所以引进新的物种和先进的技术势在必行。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飞速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也有一些波折,但仍然阻挡不了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进行。 第三章:与东亚诸国的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在明代以前陆上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将中国与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逐渐增多,海上丝路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海上丝路中国得以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甚至欧洲的国家进行科技文化交流。日本和朝鲜是中国的邻国,在这一时期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大量的农书传至日本朝鲜,这一时期中日、中朝朝贡贸易仍然是主流,但民间贸易,如貂皮、水獭皮、鞍马等其他农产品的贸易在边境也很繁荣。 第四章:美洲作物的引进。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通过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等引进了大量的高产粮食作物,如玉米、番薯等,还引进了很多经济作物,如花生、棉花和烟草等,以及其他的一些农作物。这些作物的引进使中国的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产量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民的饮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五章:中西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多。西方一大批传教士,主要是耶稣会士,来到中国来传教。他们带了大量的书籍,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茶文化,儒家思想也传到了欧洲。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对中国和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第六章:整体认识。这一时期的对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与以往的有所不同。在明代以前中国对外交流主要以零星的产品的输出为主。这一时期的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是大规模的引进,如美洲作物的引进,西方最新科技文化知识的引进等,因此具有整体性和输入性的特征。这对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教育等等都是不无裨益的。但也有缺憾:这一时期的中国没有和日本一样借着西方工业革命的东风走向现代化,即李约瑟先生所提出的难题。这是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反思从中以求得到启迪。
震后重建中村落生产—生活空间的整治模式研究
作者: 王懿娜   来源: 天津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震后重建   村落   产业结构   空间布局   防灾减灾  
描述: isasters in China, the earthquake caused the largest number of deaths accounted for 54
全文:中国是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据统计,中国因各类自然灾害的死亡人口中,地震造成的损失最大,死亡人数占总数的54%,而我国80-90%的地震发生在农村地区。我国农村地区范围广、人口多、、基础建设差、抗灾能力低等因素,致使地震的侵袭给农村带来及其严重的危害。为了在震后快速有效地进行农村地区震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震后农村地区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同时提升震后村落的防灾能力,就需要在震后重建中对村落重建进行相关研究。 论文首先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对国内外发生地震情况的认知以及震后重建工作的学习,吸取国内外震后重建的宝贵经验教训。论文主要分三部分对村落生产-生活空间模式进行研究——“生产”发展、“生活”保障、“生命”安全。 首先从“生产发展”入手,亦即是村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对村落震前震后的人口、就业情况、收入、用地等进行数据分析,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及震后工作给农村地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游客和知名度等),然后进行综合分析,预测震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同时也会对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相应的村落管理模式提出一些建议。 其次是“生活保障”,主要是指村落的空间布局。从村落的整体结构开始,一直研究到住宅区的布置形式以及商业的布置形式,再细化到建筑的组合形式乃至建筑的单体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影响规划设计的各种因素(其中不乏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分析,再综合得出各层面设计的规划建议。同时结合考虑村落的公共服务中心设置以及绿化开敞空间规划,得出一个总的规划建议。 第三是“生命安全”,即村落的防灾减灾规划。结合农村地区的特色以及村落空间布局的特性,为村落重建中防灾减灾规划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包括硬件上的设施建设以及政策和意识上的提升。同时这些规划措施也会反过来对村落空间产生一定的指导和影响,会反馈在村落空间布局上,甚至对产业的发展也会提出一定的要求。 最后,在对村落空间模式研究进行理论分析后,将以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村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结合实际工程阐述理论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希望通过对灾后重建村落空间的模式研究,为防震减灾以及震后重建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同时也增强人们对防震减灾的认识,从防震减灾中吸取经验教训,提升村落乃至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为抵御未知的自然灾害做好理论及实践的准备。
小麦蓝矮病植原体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分离、序列分析与致病性测定
作者: 张珏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致病性   1   植物病毒表达载体   β   4   原核表达   小麦蓝矮病植原体   内切葡聚糖酶  
描述: Northwest China, this disease was transmitted by Psammotettix striatus in a distinct way.
全文:持久方式专化性传播。表现病症的叶片多为黄化,植株矮缩,叶片厚硬,造成减产,严重时全田发病绝收,极大威胁小麦产量。因此,小麦蓝矮病的研究和防治意义重大。β-1,4-内切葡聚糖酶(FrvX)是一类由真菌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