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唐宋隐逸词史论
作者: 徐拥军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和战之争   清空说   党争   心路历程   唐宋词   隐逸  
描述: reclusion in "The Book of Odes", the earliest Chinese poetries .Hereafter, reclusion has become an
全文:隐逸与文学的结缘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便有几首写到隐逸的作品,此后,隐逸成为历代文人抒写的重要题材。隐逸与词的结合在早期的敦煌词中就已出现,中唐时在文人词体制确立过程中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并最终形成了隐逸词这一大词的门类。本文将对唐宋隐逸词史进行勾勒叙述,展现不同阶段隐逸词的风貌。 第一章主要论述唐五代北宋前期隐逸词。第一节对唐五代的隐逸词进行梳理,并分析唐五代隐逸词的创作特点。第二节论述北宋前期隐逸词的创作概况,重点论述柳永的隐逸词。羁旅行役和贬谪是隐逸词创作的诱导因素,失意的词人脱离了歌宴酒席的环境,使他们完成了温柔乡向水云乡的转变,柳永的创作是这种转变的标本。 第二章论述北宋中后期的隐逸词。北宋中后期社会矛盾开始激化,为缓解社会矛盾,有志之士开始进行社会变革,但不幸的是这种改革却陷入了士大夫之间的意气之争,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党争。畏祸及身的心理使他们开始主动寻求解脱,隐逸或对隐逸的向往是对仕途厌倦的愿望表达。在这种背景之下,隐逸词的创作开始兴盛起来。另外,此时的宋词在创作观念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苏轼拿起以诗为词的武器,引导了词的新一轮改革,这也是北宋中后期隐逸词兴盛的原因之一。这一时期苏轼和晁补之的隐逸词是这个时期创作的代表,清旷是苏轼隐逸词的主要特色,晁补之一方面发展了苏轼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将内心的愤激之情掺入其中,成为苏辛之间的桥梁。另外黄庭坚等人也创作了不少隐逸词。 第三章论述南渡时期的隐逸词。金人的入侵将歌舞升平的士大夫们推向了流离失所的灾难生活当中,有志之士们纷纷投入战斗以求取得抗敌救国的胜利,但是随着形势稍有好转,统治者们便抱定坐稳半壁江山的决心,以求和换取苟且的安定。抗战的斗士们被主和派纷纷排挤出朝,或贬或害;还有一部分干脆做起隐士来,过着眼不见心不烦的逍遥自在的生活,于是隐逸便成了他们的精神避难所。这时期的隐逸词人有朱敦儒,叶梦得、中兴四大词人,张孝祥等人。朱敦儒以其创作使隐逸词的创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潇洒闲适,语言浅近的希真体是朱敦儒的隐逸词的主导风格。另外一部分词人继续着苏轼的风格。 第四章论述南宋中后期的隐逸词。这一时期隐逸词创作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是东坡风与希真风的流衍,文中归纳了这两种现象,并探析了个中的原因。另外,这一个时期和战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陆游和辛弃疾两位隐逸词创作的大家,便是这种斗争下的悲剧性的人物。陆游的隐逸词有沉郁逋峭和闲适淡然两种风格,这与他徘徊在儒道之间的思想个性有关;辛弃疾的隐逸词则表现为悲慨苍凉下的超旷放达,这与他的英雄心态与谪居心态有关。 第五章继续论述南宋中后期的隐逸词。这一时期的隐逸词有些是对前一阶段隐逸词的延续,吴潜、刘克庄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基本上继承的是辛词的风格,却又表现出诸多不同。另外值得重视的是寒士词人的隐逸词,他们表现出不同于仕宦词的隐逸心态和审美风貌。当然最有特色的词家是姜夔,他的隐逸性格与词风生成关系密切,直接导致了他清空淡远的词境和高洁的词品。 第六章论述南宋遗民词人的隐逸词。这个时期的隐逸词颇代表了遗民的心态,在抒写隐逸之时难以忘却的是对故国的深情,以及表现出来的对于人生价值失落的无奈、对历史的反思和责任的消解的重新选择,他们希望构建一个清雅的隐居环境来安顿自己的心灵。张炎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他的隐逸词体现了他的清空的审美思想,“伤痕与追忆:超越的沉重”、“还乡与重构:精神的栖居”是他隐逸词的两个重要主题。张炎的《词源》可看作宋词的理论终结,其中的“清空”说与隐逸文化密不可分,文中通过考察解释清空的“古雅峭拔”一词的含义,发现张炎此语不仅通于论词也通于论乐和论画,因而找到了“清空”说与文人画“逸”格的内在关联,从而使张炎对唐宋诸词家的评价问题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农业的统一性研究
作者: 余保鹏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  
描述: People's commune", then later "the agrarian management revolution",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Accordingly, each transformation has also had the enormous influence to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Each correct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全文:新中国成立之后,从“土地革命”到“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再到后来的“包干到户”,农业经营制度经过了种种变革。相应的,各种变革对农业生产发展都对产生了巨大影响。每一次农业经营制度的正确调整,都显著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了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尽可能的在世界广角下探讨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现状等问题,进而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现代农业涉及的是农业发展方式问题,即多方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农业二者之间没有矛盾,是可以而且能够贯通统一起来的。其路径在于:坚持、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和政府激励引导作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丰富流转方式,建立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的制度体系,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借鉴国内外先进经营,因地制宜,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加强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早日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惠及八亿农民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本文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技术层面到体制层面的思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与实践、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农业的统一性等方面,联系个体实践成效,对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进行剖析与总结,对未来农业路径进行探索与研究,为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进行理论探讨。 除引言外,本文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对本文涉及的理论进行概括的阐述。 第二部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用比较的眼光对国内外对现代农业的探索进行了回顾,指出了小农经济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区别。 第三部分阐述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状况,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市场、工业化、社会支持以及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部分从横向比较阐述了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农地改革的经验及其对我国农地改革的重要启示。 第五部分以河南省农村改革综合实验区信阳市的实证经验对我国农地改革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第六部分阐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集群体智慧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路径形式。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农业并不矛盾,两者具有统一性,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完全可能的。 总之本文在大量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农业的统一性可行性,解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路径下不能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疑虑,解读了如何科学地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进行理论探讨。
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问题研究
作者: 贾先文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供给机制   农村公共服务   居民参与   社区化  
描述: "three rural issues".
全文:“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公共服务是“三农”的“短板”。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明显,而且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流失非常严重。这既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悖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关键原因在于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和机制存在问题,作为公共服务消费者的农村居民参与不足,没有发挥农村社区应有的作用。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有利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破解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论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从理论视角论述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上存在着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即两极失范),使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处于两难境地,社区作为政府与市场的结合体,又融合了社区社会资本,将之引入到公共服务供给中,部分矫正了公共服务的两极失范,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实践视角论证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政府与市场失灵状况,剖析了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所实行的“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的“准”社区化实践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认为还不是真正的社区化。 接着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条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创造了宏观环境。农村社区雄厚的社会资本、不断壮大的社区组织、不断增加的农村社区精英以及新型农民的出现使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在微观上具备的内在条件。 论文着重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路径选择。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社区居民参与决策、监督、管理、评估,多方参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公共服务社区化运作机制;发挥社区整合资源、整合组织、整合消费者、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构筑公共服务的社区共有产权和重塑社区公共权威以利于居民的参与、遏制“免费搭车”、减少交易费用。 在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培育农村社区社会资本、搞好农村社区规划、动员农村社区居民参与、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增加社区投入、创建利于社区居民因公共服务供给状况而流动的机制、合理划分政府与社区的权力边界等等,以促进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实现。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首先,社区是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农村社区的道德机制、社区社会资本等对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具有重要作用。社区化是减少交易成本、破解集体行动困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能起到矫正公共服务的政府与市场两极失范、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的作用。其次,我国农村在宏观和微观上初步具备了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条件。再次,有效实现公共服务社区化,必须以社区为平台,重构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运作机制;发挥社区的整合作用,发挥社区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构筑公共服务的社区共有产权和重塑社区公共权威,促进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实施。同时,在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过程中要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界定政府的权力边界,以利于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实施。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打破了以往公共服务的“二分法”,引入“社区机制”来配置资源,开创了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新方式,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突破。论文提出以公共服务社区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思想,将公共服务社区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连接了起来,在研究视角上有一定的创新。论文将社区融入到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之中,能升华其学科的内涵,是对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学科的丰富和发展。它将在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研究(1644—1911)
作者: 石彦君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林业思想   清代   科学技术   林业  
描述: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中国的森林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将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林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亦将有力的支撑和推动21世纪中华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认真研究和总结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的成就和成果,吸取和借鉴清代林业
全文:有关中国林业科学技术的专著和文章。同时,我国也开始了对西方林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编辑出版了一批关于林业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推动了我国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通过对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和思考:(1)实验型
清末农业新政研究
作者: 苑朋欣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政   农业   地方政府   清政府   清末  
描述: 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清末新政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其间,清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改良和发展农业的新政策、新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对中央的这些政策和措施一般也能比较认真地贯彻实施,中国传统农业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发展和变化。这自然会促进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既反映了中
全文: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清末新政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其间,清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改良和发展农业的新政策、新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对中央的这些政策和措施一般也能比较认真地贯彻实施,中国传统农业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发展和变化。这自然会促进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既反映了中国农业领域内在的变革要求,又是国人在新形势下对农业重要地位重新认识并在实践上进行改进探索的结果。 本文旨在对清末农业新政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专题考察(这在以前尚未见有)。绪论部分对选题立意、学术前史以及基本思路和观点予以概要交待,作为全篇的必要铺垫。以下分为十章。 第一章审视清末农业新政的历史背景。揭示出清末新政时期所以在农业领域推行变革,是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历史背景原因的。它并非一个孤立领域的改革,而是当时全局性新政的一部分,与其他方面的新政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而从关联尤为直接的社会经济层面的背景条件看,清末农业困境的迫使、西方的经济冲击、重农舆论的推动都是重要因素。 第二章至第六章可以视为一个单元。主要是对农业新政的相关组织机构进行考察,将农业行政机关的创设和运行、农会组织的出现及其角色、农业教育机构的设立和施教状况、农业试验机构的开办与农业科研的起步、农业公司的诞生及其新质,分别置为一章。揭示出:中央农业行政机关和地方各级农业行政机关的设立,使农业管理初步走上了专门化和职能化的轨道,在组织管理农务,特别是在领导农业改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清末农会是以研究农学、讲求农务、推动农业发展为主旨的新式社会团体,它们在组织设置、会员任职条件、会议制度、职责权限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特点。这些新组织成立以后,大都积极开展活动,对推动各地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各类农业教育机构的建立,使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教学方法和教育制度,有机会被借鉴采择,为以后农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给传统的小农社会注入了新科学的活力。但其局限性的存在,也使当时的农业教育在改进农业生产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试验机构的兴办与发展,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农业科学试验的发端,揭开了中国近代农业试验与科研史的第一页。清末农业公司的建立,是我国农业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清末农村的浸润和延伸,对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有着一定作用和意义的。 重视发展农林种植业,也是清末重要的新政事项。第七章至第九章作为一个单元,对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这些传统的农务事项的趋新发展进行了考察。认为:清末经济作物棉花生产有明显起色,经改进种植技术和引进美国优良棉种,棉花生产无论在产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所提高。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农产品茶叶,在清末经历了剧烈的盛衰变化,通过组织茶叶公司、讲求近代茶学、推广新法制茶、改良栽培技术等,掀起了一场茶业改良和振兴运动,促进了我国传统茶业向近代茶业的转变。各地官绅在提倡和推广蚕桑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桑蚕业和柞蚕业都有了较快发展,蚕桑技术的改良也很有成效可观。植树造林受到上上下下的普遍重视,发展林业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已为不少人所认识,大多数地方官吏和新成立的社会团体都大力倡导植树造林,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在清末造成了不小的声势,并取得了相当成绩。 最后的第十章,在以上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清末农业新政成效进行了总结,并对制约农业新政成效的诸因素进行了剖析。指出了不同地区间农业新政成效的差异及不同层面农业的变化。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农业新政成效的取得,清末各级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周井田制新探
作者: 张勋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族公社   西周土地宗族说   井田制  
描述: 井田制问题由来已久,自孟子起已两千余载,至今仍是扑朔迷离,列代大圣高贤都有宝贵箴言,研究成果粲然丰硕。但前人提及井田制,多有否认井田制者,认为井田多是孟子基于现实的理想化制度。因为关于井田制度的历史记载多有冲突,如《孟子》与《周礼》记载不符,且即使是《周礼》本身记载也是自相矛盾,后世的记载更是与这两
全文:井田制问题由来已久,自孟子起已两千余载,至今仍是扑朔迷离,列代大圣高贤都有宝贵箴言,研究成果粲然丰硕。但前人提及井田制,多有否认井田制者,认为井田多是孟子基于现实的理想化制度。因为关于井田制度的历史记载多有冲突,如《孟子》与《周礼》记载不符,且即使是《周礼》本身记载也是自相矛盾,后世的记载更是与这两者颇有不同,实为貌合实离,故人多非之。西周土地是“田里不鬻”的,这就使得井田的公私田一说尤为可疑。而《诗经》多处记载农业为集体劳作,加之其生产水平有限,实现个体家庭生产似乎是微乎其微,而我们知道井田的存在必须是个体家庭生产为基础的。 本文即从此出发,试论述井田制存在的合理性及其特征,明确本文的观点:西周井田制确是历史的实存。我们仔细对比发现两汉以前的井田制记述分为两大类系统,一类为《孟子》系,一类为《周礼》系,前者就是持八家共井说,存在私田和公田的差异,后者则是分两种情况:《小司徒》指得是赋役单位,《遂人》记得却是行政体系组织。到了汉代,这两大系统融合了,《汉书.食货志》,何休《公羊解诂》都能体现出来;到郑玄以《孟子》注《周礼.考工记》,赵岐以《周礼.小司徒》注《孟子》,这两大系统则完全混杂在一起,赋役编制混合,这当与汉代经学的今古文合流有很大关系。 本文的主旨在于以宗族土地制度为工具,大胆地尝试性阐述井田制存在的合理性,即是说通过对宗族土地本身特性的分析讨论,进而试探索在这种特性下的土地制度及其公社既有特点,这些特点如能与井田制特点相吻合,即达到了我们的目的。我们首先释义宗族含义,阐述宗族土地两重性,西周王室土地所有制在一家一姓的统治者集团内部的共财制,对统治者一家的私有,论证土地王有制,在法律上的王族集体所有制,经济上的多层宗族所有制表现出来的公私田的两重性的概念。在对宗族公社的论述中,首先释疑宗族公社这一概念,然后论述公社存在形态,释解宗族公社,作为原始公社制的遗留,分析在公私田上的劳作及赋税什一问题,我们重点论述土地定期打乱重分的概念,对宗族公社和农村公社的异同简单比较,说明周属和隶属公社的存在。接着论证了井田制下的个体家庭个体生产的可能性,论述了个体家庭实际耕占土地数,继而论述西周农业生产工具,证明个体生产的能力足以脱离集体生产的桎梏。这样,一切又回归到本文观点,井田制确实是历史的实存。尾声中,本文通过对历史上一再出现井田制的“复活”事件一一回顾,从侧面折射出井田制的存在;同时就井田与宗族的内在关系,笔者也尝试性的进行了一个探讨。
渭北旱原地膜小麦肥水规律与技术决策研究
作者: 任广鑫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渭北旱原   栽培技术   地膜小麦   施肥模型  
描述: 论文题目:渭北旱原地膜小麦肥水规律与技术决策研究 作者简介:任广鑫,男,1969年生,1998年从师于杨改河教授,于2001年毕业于生态学专业并获理学硕士学位。 渭北旱原是陕西省农业生产发展潜力最大的中产区,也是重要的畜产品、果品基地和能源化工基地。该区水资源缺乏,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产业化程度不
全文:的中产区,也是重要的畜产品、果品基地和能源化工基地。该区水资源缺乏,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人均收入较低。该区冬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占陕西省小麦总面积的1/3,由于水分限制使光温生产潜力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庆阳农耕文化与区域环境关系研究
作者: 苗红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庆阳   文化剖面   响应   农耕文化   环境影响  
描述: 文化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和综合表现。研究文化与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响应,探索文化在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下的形成过程是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庆阳农耕文化具有悠久性、多元性和连续性,是研究文化与环境响应的典型“剖面”。因此,本文选取庆阳农耕文化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的视
全文:农业及农耕文化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即本文的第三章:1)特殊的黄土结构、地理景观的边缘效应、围合与尺度效应以及隔离效应,从居所、食物获取和安全保障三个方面为人类提供了理想的长期定居条件,为农业和文
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研究初探
作者: 赵维真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可持续性旅游   农业文化遗产景观   保护与开发   文化遗产  
描述: 当今世界在经历了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经济快速增长之后,步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科学研究飞速发展,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新生学科应接不暇…..近百年来地球人近乎疯狂地改天换地,把自己原本十分美好的家园弄得面目全非。空前的繁华掩盖不了隐藏着的巨大危机,物种灭绝、灾难频繁、环
全文:当今世界在经历了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经济快速增长之后,步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科学研究飞速发展,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新生学科应接不暇…..近百年来地球人近乎疯狂地改天换地,把自己原本十分美好的家园弄得面目全非。空前的繁华掩盖不了隐藏着的巨大危机,物种灭绝、灾难频繁、环境愈发恶劣等等现象似乎告诉人们:索取多少就必然会付出多少,大自然正在对人类的掠夺给予毫不客气的报复。暮然回首,人们才突然发现已经失去了自己原本美好的家园!面对严酷的现实人类有些不知所措,迫使惊慌之余的人们开始认真反思自身的行为。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揭开了人类社会新的一页,也迎来了整个世界发展进步的新时代。“资源、环境、开发、保护”等等问题提上了议程。人们正在进行种种努力,试图找回本来属于自己的对“地球之家”的信任感与稳定感。 在此背景之下,本文通过广泛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在总结归纳提炼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试图从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景观、旅游业的发展等诸方面的关系与可持续性发展上进行初步探讨。力求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以达到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的目的。总的可概括为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的保护开发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多概念,辨析了它与农业文化遗产之间的异同,在此基础之上又对它们广义与狭义两方面的概念进行了论述与分析探讨,指出了农业文化遗产与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接着对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的类型与各自不同的特点、特征进行了对比,引证国内外多处著名农业文化遗产景观,进行深入分析,从起源到背景以及现状娓娓道来,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生态环境、不同人文条件下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的演变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暴露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重保护、慎开发、谋发展的整体思路;然后,对农业文化遗产景观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把可持续性发展思想大胆引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了保护发展中应当注重的诸多建议;同时就农业文化遗产景观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论述,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对二者进行了具体分析,探讨了遗产与旅游、保护与发展的理论与举措,以期丰富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的保护开发与传承的内涵,进而不断完善理论体系;文章还对农业文化遗产景观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思考与期望。本文最后根据笔者参与的设计案例,结合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的理论研究,在与实践的结合方面进行了进一步阐述,为本文的可操作性作了尝试性探讨。 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理论是一个严肃的理论体系,是导师根据当前我国国情,经过反复思考,综合多家之言,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的一个理论体系,笔者只是在导师严格指导之下,对有关资料进行了初步整理和粗浅分析。其中的观点和结论难免有失偏颇,这个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开放型、创新型的理论,本文如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启发我们的思路,激发热心人士的兴趣,引发业内专业人士的积极回应,进行共同探讨与商榷,即达到本文之目的,亦不负作者之初衷了。
陆游农事诗研究
作者: 姜春霞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游   重农思想   农事诗   艺术特色  
描述: 陆游(1125-1209)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我国古代存诗最多的诗人,在其诗集《剑南诗稿》中现存诗9300余首,其中有大约500首记述了诗人熟知的农事生产活动、农业生产状况、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民们的生活场景等内容。学界对于这些诗歌的研究,大多仅停留在农业史料的角度进行分析,而从文学角度进
全文:,大约为从乾二年(1166)诗人第一次罢归山阴至诗人去世的嘉定二年(1209)。 第二部分为陆游农事诗分类研究:陆游的农事诗作大约500首,从思想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农家乐诗、农家苦诗、租税赋税诗
< 1 2 3 ... 22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