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雍正朝西路军需补给研究
作者: 张连银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路   雍正朝   军需  
描述: 论文以清代西路军需作为研究对象,以粮食和牲畜为重点,运用历史学的实证法,兼以数据统计,考察雍正朝西路军需补给及河西驻军的军需补给。 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正文又包括六章。 绪论:界定研究对象“西路”、“军需”等概念,介绍了选题缘由及意义;回顾学术史;陈述运用的资料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全文:陕甘良好的气候条件为陕甘的粮食生产提供了便利,仓、市场、屯田构成了西路军需粮食的补给来源,屯田在军需补给所占的比重是逐渐增强的,由于军需石种类不同,具体的粮饷的补给区域不同;军需马驼的补给大多数由鄂尔多斯补给,部分由河南、山西、陕甘供给,而骡头的补给则全赖内地。
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作者: 吴宾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粮食安全   粮食流通、粮食仓储   农业生产   粮食政策  
描述: 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历朝历代无不把粮食问题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有“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之称,并在全社会形成了重农重储的观念和风尚。封建王朝从意识形态、农业生产、粮食仓储、流通、政策等领域加强粮食的供应和保障,积累和形成了相当丰富的有关
全文: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历朝历代无不把粮食问题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有“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之称,并在全社会形成了重农重储的观念和风尚。封建王朝从意识形态、农业生产、粮食仓储、流通、政策等领域加强粮食的供应和保障,积累和形成了相当丰富的有关粮食问题的思想、文化、制度。本文以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为视角,系统考察历史时期粮食生产、仓储、流通以及政策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影响古代粮食安全的自然社会因素,以期为现代粮食安全的保障提供历史借鉴。 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粮食安全存在着粮食的宏观的比较安全和粮食微观上的不安全的矛盾现象。粮食的宏观安全表现在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进步而带来的粮食供需平衡,而粮食微观不安全则成为古代社会出现粮食危机的关键所在,粮食生产的波动性、粮食分布的地域性和粮食分配上的不合理是产生粮食微观不安全的原因。重视农业以保证粮食供应,加强仓储以“熨平”粮食生产波动,组织和鼓励粮食流通以平衡粮食分布的地域差异是古代粮食安全的基本经验。而强化粮食分配的合理性和提高弱势群体粮食的获取能力是古代粮食安全对解决当代粮食问题的启迪所在。 首先,本文界定中国古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分析了古代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将古代粮食安全按照期影响范围和不同领域进行划分,分别提出宏观粮食安全、微观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仓储安全、流通安全的概念; 其次,梳理了古代粮食安全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古代粮食安全思想渗透到粮食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并形成思想体系:以重农思想为核心,从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强调粮食生产的重要;以储粮备荒和荒政思想为基础,强化抗灾救荒的能力;以漕运和民间贩运为粮食流通手段,调剂余缺,平衡价格;以粮食为中心的政策构建了粮食的保障机制。 第三,研究古代粮食生产安全问题,总结了历代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考察了历代粮食亩产量的变化。通过对古代粮食亩产量、人均粮食占有量、耕地面积和人口变迁以及粮食总的供需的数量分析,提出除了春秋战国和清代以外,其他时期粮食的供应比较充足,供需关系基本均衡,粮食宏观安全得以保证。而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不断成熟、耕地面积的扩大、作物新品种的引进以及水利工程的兴修等措施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是古代粮食生产安全的基本保障。 第四,深入分析古代粮食仓储的功能、形式和管理制度。粮食仓储靠以丰补歉的方式,从时间上抹平粮食生产在年度间的波动,是古代社会赈济灾荒的重要手段。历史时期的粮食仓储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并逐渐形成三个层次的仓储体系,其目的各不相同:一是政府组织经营的太仓和地方官仓,目的在于储存国家征收的田租赋税以供养官府军政;二是以平粜制度为基础设立的常平仓,是古代仓储制度的主体部分,通过“丰籴俭粜”实现稳定粮价、赈济灾荒的目的;三是设立官督民办的社仓、义仓,属于全民性的粮食赈济措施。古代粮食仓储的特征是举国重储、全民参与。储备专营、中央财政直接控制、严密的管理规定等构成古代粮食仓储的管理制度。 第五从历史时期的粮食流通的形式、体制以及政策等方面的演变入手,系统分析古代粮食流通在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古代粮食的区域差异性是产生粮食问题的主要因素,而粮食流通则可以实现粮食在空间分布上的平衡。在历史进程中,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交通事业的发展和粮食主产区的形成,隋唐以后南粮北调格局出现,粮食的市场化加快,缓解了粮食在空间上的供需矛盾。在粮食流通的体制上,形成从西周的官定粮价,到春秋战国的“平粜”,再到西汉、北宋一度出现的政府全面干预,复到近世较为平稳的政府市场互补的粮食流通体制。在流通形式上,漕运是政府进行粮食流通的主要形式,其目的主要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而以粮食商人参与的粮食贩运则具有市场化特征,其目的在于经济利润的需要。 第六,对古代粮食的分配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由于封建社会剥削制度而造成农民在粮食分配的不公是产生古代粮食微观不安全的关键原因。提高社会底层人群的粮食可获性是解决古代粮食安全的实质所在。 第七,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粮食安全的因素。从历史人口与物质生产关系、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危害、封建社会剥削制度等方面入手,提出农业生产水平与人口增长是产生宏观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矛盾,自然灾害成为宏观和微观粮食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粮食生产的波动性、粮食区域差异性以及社会制度的缺陷导致的粮食分配的不公等因素是影响微观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另外,对影响粮食安全的文化习俗、土地制度、社会变革等因素作简要阐述。 第八,对古代粮食政策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古代的荒政思想和赈济制度的功能和变化过程。认为比较健全的赈济制度缓解了古代粮食危机,对古代安全粮食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作用。古代赈济制度以三仓制度为核心,以国家、政府抗灾救荒行为为主,以民间自救为辅助手段,以储粮备荒和临灾施赈为基本方式,通过减少政府开支、整肃吏治、鼓励生育、减轻灾民负担等措施,来降低了古代粮食风险,形成了仓储救荒理论和灾荒预防理论。另外对古代国家粮食的相关政策如平准制度、土地税赋制度以及水利建设、屯田等方面展开论述。
中国北方现代人扩散与农业起源的环境考古学观察
作者: 吉笃学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对环境的响应   BP事件   新旧石器过渡   中晚期过渡   现代人起源   农业起源   新石器   末次盛冰期   7.2   6.4kyr  
描述: 环境考古学是通过环境和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来揭示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以缓解各种压力,从而实现规避风险保全自己的目的,为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一般采取两种策略:一是响应;二是适应。目前,现代人扩散和农业起源是了解和认识人类适应策略的最理想的案例。为
全文:的环境反应模式。结果发现: 1.在22kyr BP和21kyr BP左右的末次盛冰期,宁夏彭阳和甘肃秦安相继出现了与现代人有关的细石器制品,说明现代人已扩散到陇西黄土高原的腹地。 2.ZL005地点的黄土
《诗经》中生活习俗研究
作者: 王志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活习俗   考古发现   综合分析   《诗经》   文献记载  
描述: 《诗经》以其记载历史的真实性和记叙内容的丰富性,加之诗歌特有的简洁、凝练、含蓄的艺术性,激发着历代学者的研究热情。许多学者从民俗学角度关注其中的生活习俗,挖掘和探究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考古资料逐渐被引进《诗经》研究领域,推动了《诗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借助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
全文:、花椒等各种调料的运用,为烹调艺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先民运用凌阴冰和井底冷藏等方法储存食物。饪食器和饮酒器的系列化增加了饮食文化的丰富性。 七、居住习俗研究 在《诗经》所记载的比较长的时间跨度内
先秦诸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
作者: 赵麦茹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迪   生态阐释   先秦诸子   经济思想  
描述: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人类对于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关注空前加强,为了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人类对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西方自然观、逻辑思维与认知世界的行为等方面的范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环境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应运而生。伴随着这一过程的还有当代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
全文: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人类对于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关注空前加强,为了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人类对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西方自然观、逻辑思维与认知世界的行为等方面的范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环境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应运而生。伴随着这一过程的还有当代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伦理及思维方式的热捧、肯定与借鉴。其中,先秦时期以儒道为代表的各家学派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尤其受到众多学者的肯定,但比较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意识到先秦诸子的经济思想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因子。这样一来,一方面,在全球性生态危机之大前提下人类很有必要从生态角度对于包括先秦诸子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和深度挖掘,但是另一方面,在这种重新认识与深度挖掘的过程中,人类却忽视了先秦诸子经济思想这一领域,这两个因素是促使笔者致力于从生态角度对于先秦诸子之经济思想进行研究的根本原因。 儒家、道家、墨家、《管子》、法家是先秦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几家学派,笔者即以这五家的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有其渊源和学术背景,先秦诸子之经济思想也不例外。支撑着先秦诸子之经济思想的是先秦各家学派的哲学思想、逻辑思想、人性观理论、自然观理论以及历史观理论。由于先秦诸子的思想都秉承由夏商周三代文化发展沉淀下来的周文化,所以他们的思想根基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在自然观方面主张整体论、内因论与有机论,在逻辑思维范式中强调主客一体的整体思维方式,擅长于类比与串联式思维,在行为范式方面注重将人类的德性推广于整个自然界,强调合理取材、善待自然、知止知足。中国先哲思想根基的以上特点使得其思想充满了以“和”为贵的人文气息,这种人文气息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而且也深深地渗透于人与自然之间,其生态伦理思想是相当深刻的。 先秦诸子的这种生态伦理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其经济思想,具体表现为,在先秦诸子的生产观、消费观、赋税观和分配观等经济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因子:如对于农业生产活动,先秦诸子特别强调对于四季节气等天时因素的遵循,倡导人们依照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合理劳作,不妄为,不逆自然规律行事。在消费领域,先秦诸子又特别注重节俭消费,倡导人们在消费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消费自然资源时“知止”、“知足”。在赋税与分配领域,先秦诸子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和”思路,注重以章显“公平”(只是相对的公平)的薄税政策和上下兼顾的分配政策来保持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蕴藏在先秦诸子经济思想中的这些丰富的生态因子给身处生态困境中的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如我们应从道德境界的高度培养我们悲天悯物的生态情怀、从法律角度完善我们的各种环保政策与法律条文、在具体的行动方面切实落实环保政策等等。具体到我国,在现阶段从生态角度研究先秦诸子的经济思想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环境伦理学是旨在建立解决环境问题所需的生态伦理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国同样需要这门学科,而先秦诸子的整体思维模式无疑给这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解决环境问题同样需要从法律的角度制定生态道德的底线,在这一方面,先秦诸子注重以“圣王之制”的国家法制强制力量来保护自然资源的做法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先秦诸子从“天和”“人和”与“心和”三个角度落实其“和”思路的做法也给我们以深刻启迪;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当前我国政府又着力而为的一大政策,先秦诸子一方面注重上层统治者在节俭消费行为方面的示范作用,一方面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这种观点对于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人口与自然资源配给日益紧张的当代中国来说同样适用;建立环境道德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先秦儒家学者以“由内而外、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逻辑思路给予自然万物以关爱的做法也给主张承认自然内在价值的当代学者以深刻的启迪。
王祯《农书》农业生态思想研究
作者: 潘云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生态思想   《农书》   农业可持续发展   王祯  
描述: 随着现代环境恶化、资源匮乏和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发展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生存面临着重大的考验。为此,如何审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学者试图运用中国古代农业生态思想来解答这个问题。怎样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又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
全文:随着现代环境恶化、资源匮乏和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发展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生存面临着重大的考验。为此,如何审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学者试图运用中国古代农业生态思想来解答这个问题。怎样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又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看来,王祯《农书》中所蕴含的“三才论”思想、“尚中”思想和“保持地力常新”思想,愈来愈显其独特的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王祯《农书》为研究对象,论述王祯《农书》农业生态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和社会背景,探讨王祯《农书》中的农业生态思想的内容和特色,最后结合当代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探讨王祯《农书》农业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学术界对王祯《农书》中农业生态思想的研究状况;阐述本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论述王祯《农书》农业生态思想的形成背景。首先简要介绍了王祯本人和《农书》概况,然后分析了王祯《农书》农业生态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和社会背景。经过资料收集和分析,得出“元气论”、“阴阳五行说?、“尚中观”、“三才论”是王祯《农书》农业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而元代统治者“崇本抑末”、重视农业生产的社会环境,是王祯《农书》产生的直接动因。 第三部分论述了王祯《农书》农业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天时、地利、人和”的传统生态思想、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思想、农林牧综合经营的生态平衡思想和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第四部分分析了王祯《农书》农业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认为王祯《农书》中“尚中”思想、保持地力常新、加强农田水利管理、合理布局农林牧业等思想,对于实现农业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第五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地问题。
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作者: 刘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体系   规划设计   新农村   景观  
描述: 农村景观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综合体,具有生态、经济、文化、美学四大价值属性;相对于城市,农村受人类干扰强度较低、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较小,以面积较大的农业景观和田园化的生活方式为最大特征。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居民居住观念的改变带来了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全文:农村景观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综合体,具有生态、经济、文化、美学四大价值属性;相对于城市,农村受人类干扰强度较低、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较小,以面积较大的农业景观和田园化的生活方式为最大特征。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居民居住观念的改变带来了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本文以新农村景观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出发,总结归纳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分析传统聚落空间布局特点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农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农民观念的变化、农村景观格局的变化和农业景观的变化;针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口号提出后,在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的情况下,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新农村”的概念。从规划学、现代景观学和建筑学相结合的角度,构建了新农村景观环境体系框架,形成“点、线、环、廊、园、林”相结合的新农村景观环境网络体系,并且建立了农村绿地系统动态指标体系,以期能从宏观上控制农村空间形态的布局和发展,对村与村之间,镇与镇之间起到绿色生态绿廊的连通作用,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能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从空间上真正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系统。基于典型空间景观对农村景观意象形成的重要性考虑,本文分别对新农村景观意象起到重要作用的典型空间进行了景观规划设计的阐述。本论文沿着从宏观调控再到详细设计的规划设计思路进行论述,以期能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以解决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在景观环境理论方面的空白状态。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将规划学和现代景观学的设计理论与传统村落景观特色相结合,初步构建了新农村景观环境体系框架,建立了农村绿地系统动态指标体系,并将其运用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设计当中,改变以前村庄建设自发性的特点,营造既有新时代气息又有乡村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延续历史文脉的新农村景观,使广大农民既能享受现代生活,又能重温昔日优美的田园牧歌,使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优美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学观点的研究
作者: 左小航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价值   天人合一   天人二分   传统   科学发展观   生态伦理  
描述: 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作为一门着重研究生态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应抱什么样的道德态度的应用伦理学科,初步形成于20世纪中期,70年代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至今已是一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并被纳入联合国重大会议讨论的热门学科。可以这样说,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推动了生态伦理学的形成
全文: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作为一门着重研究生态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应抱什么样的道德态度的应用伦理学科,初步形成于20世纪中期,70年代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至今已是一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并被纳入联合国重大会议讨论的热门学科。可以这样说,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推动了生态伦理学的形成。 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和生态观,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良策。因此,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就成为当前生态伦理学研究的热点,其中有许多极有价值的思想值得我们去研究并加以借鉴。世界文明古国创造的伟大文明,惟独华夏文明独存,其他的文明都衰落了、消失了。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华夏农业文明中由于有生态文明的光辉,得以使这一农业文明延续下来,的确是毋庸质疑的。我们不妨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明看作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以延续的道德力量,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奇葩。 本文从逻辑和历史、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维原则出发,对“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中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梳理、诠释和剖析,对比研究了西方文化的“缺陷”和东方文化的“优势”,研究的落脚点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的现代价值。本文认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自己的生态伦理观基础,即人与自然相对的和谐、协调进化的生态自然观;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互补的生态价值观;物质满足和人文关怀相契合的生态实践观。只有这样才能支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摆脱传统的工业主义的现代化影响,才能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树立健全的思想,指导中国解决发展实践中的各种难题。可以说,中国传统以“天人合一”为典型象征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人类向新的绿色文明转向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于其哲学的、伦理的精神层面的合理思想,还在于其一脉相承的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实践层面的合理指导和启迪,在当代条件下这些优秀的传统生态思想经过合理的发展以后,必将指导人们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健康的发展。
《诗经》与先周部族文化
作者: 王培臣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周文化   祖先崇拜   宗教文化   《诗经》   农业文明  
描述: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受到历朝统治者和封建知识分子的重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学界对《诗经》的研究更趋深化,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新的研究角度和方向被引入到《诗经》的研究之中,这促使《诗经》研究进入到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新时
全文:《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受到历朝统治者和封建知识分子的重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学界对《诗经》的研究更趋深化,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新的研究角度和方向被引入到《诗经》的研究之中,这促使《诗经》研究进入到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新时期。本文试图从地域文化和部族文化的角度对《诗经》进行整体观照,通过对先周时期整体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和民俗情况的宏观把握来深刻挖掘和阐述《诗经》与先周部族文化的关系。 周族是较早进入农耕的民族,其文化本质上是农业文化,农业文明在《诗经》的周族史诗、颂诗中得到体现,并且这种农业文明从一开始就同周族对祖先神的崇拜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周族史诗、颂诗的双重主题。 古代先民普遍认同灵魂不死,周族认为人死后灵魂归天,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其神灵系统的构成,也促使周族别具一格的祭祀文化的形成;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都是周族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对此问题本文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阐发。 先周时期反映社会等级制度的礼渐趋完备,其饮食文化鲜明地表现出仪式化和等级化的特征,礼仪和酒文化逐步融入饮食习俗之中,成为上古文明的重要标志和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庆阳农耕文化与区域环境关系研究
作者: 苗红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庆阳   文化剖面   响应   农耕文化   环境影响  
描述: 文化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和综合表现。研究文化与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响应,探索文化在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下的形成过程是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庆阳农耕文化具有悠久性、多元性和连续性,是研究文化与环境响应的典型“剖面”。因此,本文选取庆阳农耕文化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的视
全文:农业及农耕文化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即本文的第三章:1)特殊的黄土结构、地理景观的边缘效应、围合与尺度效应以及隔离效应,从居所、食物获取和安全保障三个方面为人类提供了理想的长期定居条件,为农业和文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