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代甘肃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
作者: 刘维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农业技术   土地制度   甘肃黄土高原   土地资源  
描述: ainly chooses three aspect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farmland, the land system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o analysis the fact that the land system, the land utilization patterns and the selec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re constrained by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and resources, accordingly reveal the main-land relationship which is influenced by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全文: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探讨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和土地制度的关系。通过对甘肃黄土高原清代土地数量、质量和类型、土地制度以及农业技术选择的认识,分析说明了土地制度、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农业技术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要受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的制约,从而揭示出自然环境影响下的人地关系。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了甘肃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基础。首先,从自然地理范围和行政区划两方面,对本文的研究区域作一界定,并对该区清代行政建置的变化作了说明;其次,从地貌、土质、气候等方面,阐述了本区土地利用的自然地理条件,并简要分析了这种条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第二部分论述甘肃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类型。本文采用以纳税亩为单位的土地统计数字,来反映耕地数量变化的趋势,通过列表统计,可以得知,本区清代的土地数量具有阶段性特征:清初,土地数量较少,时至乾嘉时期,这一数字达到高峰值,再到同治年间,土地出现骤减的现象,后来在经济恢复政策的引导下,光绪时期又有所回升。然后,对人口与土地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嘉庆末年该区的人口和耕地数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人稠地狭的矛盾极为突出;光绪时期的土地数和人口数均有所下降,但人均耕地数较高,表现出地旷人稀的特征。之后,分阶段讨论了致使土地数量增加的主导因素——垦荒政策。此外,本节内容还涉及了土地类型的问题,分别从土地所有权和征税标准两种分类依据,进行了阐述。 第三部分对本区土地制度的特点予以分析。土地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多,本文主要选取了土地所有权制、永佃制以及耕作制度三个方面。土地占有关系的调整,使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得以发展,从而刺激了土地买卖关系的发展,但受其土地资源特性的限制,本区土地买卖的发展相对迟缓,土地交易形式也较为传统。清初的垦荒政策,刺激了永佃制的发展,使得永佃权在本区得以承认,对佃农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在清代的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并非普遍现象,而且当地农民获得永佃权的方式以垦荒为主,较为单一。有关耕作制度的特点,本文是从作物构成和复种制度两个方面说明的,由于水热条件的限制,本区农作物以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而且农作物的生长期往往较长,因此在正常年份,大都是一年一熟。 第四部分论述了本区清代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清代中期,该地出现了人稠地狭的矛盾,再加上土地质量较差的现实,要解决口粮不足的问题,唯有依靠农业技术的改进,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进而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由于该区雨泽稀少、土质易旱,所以出现了撞田法、砂田法的土地利用方式,以此来补给口粮,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弊端,因此要深入解决人地矛盾,还须依靠水利技术的提高,于是引灌渠道得以兴修,水车也进一步得到了推广,这大大改善了本区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使得水浇地的面积得以扩大。
金农书法研究
作者: 刘秀伟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书体成因   书法   金农   艺术观   风格渊源  
描述: d the fame of being the master to prose, poem and draw in the history.
全文:金农,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名噪一时的“扬州八怪”之一,其无论是学识、艺术修养、书画造诣,皆当推为翘楚。以前,对于金农的研究大多涵括于“扬州八怪”的研究之中,且多集中在诗词和绘画方面,而对于其书法方面的研究则比较零散,也不够系统全面。因此,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金农诗集和题跋中关于书法方面的论述,从金农生平经历、艺术观、书法风格及渊源、书体成因和书法影响五个方面,对其书法进行全面细致地探讨。 第一部分介绍金农的生平经历。金农的人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少年求学时期。金农少时才华横溢,从而得到了书家前辈们的鼓励和支持,使他的人生道路和书画创作有了很高的起点。第二阶段是中年漫游时期。有着高起点的金农并没有能像其他士人一样走上科举仕途之路,而是选择了遍走大江南北,投身于鉴赏收藏、诗书绘画等艺术爱好之中。近二十年的阅历使他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同时也为他的书画创作积累了很好的素材。第三阶段是晚年寓居时期。金农五十岁后逐渐结束了远程的南北漫游,过上了寓居扬州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此时,他的思想更为稳健和成熟,因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部分介绍金农的艺术观。金农的艺术观主要包括“不趋时流,不干名誉”、“师法造化,意造其妙”、“返璞归真,以拙为妍”等三个方面。“不趋时流,不干名誉”体现了他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的独特个性;“师法造化,意造其妙”体现了金农追求自然的朴素审美思想;“返璞归真,以拙为妍”则体现了金农内心世界的“率真”以及他为人为艺的质朴。 第三部分介绍金农的书体风格及渊源。金农一生的书法,大致可分为“渴笔八分”、行草、隶书、写经体楷书、楷隶混合体等五大类。金农大胆吸收汉简倒薤笔法并将其发挥,再加上他多年八分书及飞白书的创作变革,从而形成“渴笔八分”的奇特风貌;金农抛弃二王行书,转而师法北齐石刻文字,形成了其行草古朴苍茫的独特风格;金农的隶书最初以临习汉《华山庙碑》为原型,而后发展变化出多种形态;金农的写经体楷书,是其“耻向书家作奴婢”的变革产物;金农的楷隶混合体在用笔趣味上特意追求木版雕刻的“版味”,使字体趋于美术化,有一种亦隶亦楷的特殊韵味。 第四部分介绍金农书体成因。金农书体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与自身性格、清初书风、广泛交游、扬州八怪、扬州商人以及禅宗的影响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因素对金农书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自身性格”是金农书体形成的重要原因,正因为他具有别人认为的“狂”、“怪”性格,才使得他在书法创作中能大胆创新,别具一格,真正做到了“字如其人”。“清初书风”则影响了金农书体的发展方向。“广泛交游”使得金农眼界更加开阔,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受到了影响,又因为他取舍得当,从而对其书体的形成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扬州八怪”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对金农书体的形成影响深远。“禅宗”对金农书体及艺术风格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能在书画中找到一种心灵的慰藉,大大丰富了金农的艺术观。“扬州商人”为金农的书画带来了经济效益,并为金农及在扬州的其他书画家营造了艺术氛围。“扬州商人”的欣赏水平及喜好影响着金农书体的取向。 第五部分介绍金农书法的影响。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金农“怪异”的书风,不仅要学其奇怪的外形,也要懂得其追求“怪异”的深层原因和入古出新的创新精神。其次,金农书法独标一格,清新自然,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清代碑学乍兴到碑派书法兴盛并最终取代帖学的过程中,金农书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敦煌五兆卜法文献校录研究
作者: 王祥伟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易占   五行   五兆卜法   敦煌   龟卜  
描述: "Five-signs",a phrase referring to divination by tortoise-shell or that related with it, occurs frequently in traditional literatures.
全文:虽然“五兆”一词频繁见诸于传统文献之中,但传统文献中的“五兆”一般是指龟卜或与龟卜有关之事。目前所见文献中明确谈及五兆卜法的时间是在唐代,唐代文献的记载表明,五兆卜法在唐初已经甚为盛行,且与龟卜、易占、式占被唐代官方列为四大卜筮正术,足见其在占卜术中的地位之高。但是作为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占卜术,关于其书籍古已佚失,又由于在传统文献中对五兆卜法的记载非常匮乏,这使得我们无从了解这种占卜术的具体情况。直至敦煌五兆卜法文献面世以后,学界才开始注意到这种占卜术,人们对这种卜筮正术才逐渐有所了解。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五兆卜法文献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与研究。 五兆卜法不仅在唐代甚为流行,在宋代依然存在,但是五兆卜法从产生以后就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唐代后期,这种占卜术就已经发生了变异而与最初的五兆卜法有所不同,至宋代更加简化,大约在南宋以后,五兆卜法最终走向了消亡。但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造就了敦煌这个较为封闭的特殊环境,五兆卜法不但在唐末宋初的敦煌地区流通使用,而且依然较好地保持着其原始性。五兆卜法中的“五兆”一词最早是龟卜中术语,是指烧灼龟甲而出现的裂纹,即所谓“象”,而这些“象”后来依据其特征分别以五行命之,称之为金木水火土五兆,五兆卜法中的五兆正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兆,故“五兆”一词本来就是来源于龟卜。而随着五行理论和术数文化的发展,五行理论与龟卜和易占逐渐结合了起来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龟卜和易占之间以五行理论作为理论桥梁而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龟卜与五行易在分宫法、龟卜兆象的分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致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西汉末期以后,龟卜逐渐走向了五行易化的道路。在龟卜易占化的过程当中,大约在北朝时期,五兆卜法从龟卜中分化出来而作为一种新型的占卜术诞生了。正是由于五兆卜法是在龟卜五行易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故五兆卜法与易占和龟卜均有密切联系。五兆卜法不但揲蓍法同易占相似,同时还在内容上应用有关八卦学说,而五兆卜法文献与《潜虚》、《五行占》等均成了术数史上以五行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五行生成数构建自己结构体系而模仿《周易》筮法的筮法类文献的代表。同时,五兆卜法又在占卦方法及术语、内容等方面均受到龟卜的影响或有龟卜的孑遗,甚至某些内容与传世龟卜文献一致。当然,在术数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占卜术出现了彼此学习、融合的现象,故五兆卜法不但与龟卜、易占有密切联系,而且还受到其它术数门类如式占、星占等的影响。由于占卜术的实用性,五兆卜法所涉及到的占卜事项很多,但由于五兆卜法是以五行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故其主要的占卜事项如占盗、占行人、占病等均主要是通过五行学说来构建自己的占卜原理的,而这些占卜事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五行理论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及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信仰等精神世界。
清代甘肃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
作者: 刘维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农业技术   土地制度   甘肃黄土高原   土地资源  
描述: ainly chooses three aspect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farmland, the land system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o analysis the fact that the land system, the land utilization patterns and the selec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re constrained by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and resources, accordingly reveal the main-land relationship which is influenced by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全文: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探讨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和土地制度的关系。通过对甘肃黄土高原清代土地数量、质量和类型、土地制度以及农业技术选择的认识,分析说明了土地制度、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农业技术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要受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的制约,从而揭示出自然环境影响下的人地关系。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了甘肃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基础。首先,从自然地理范围和行政区划两方面,对本文的研究区域作一界定,并对该区清代行政建置的变化作了说明;其次,从地貌、土质、气候等方面,阐述了本区土地利用的自然地理条件,并简要分析了这种条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第二部分论述甘肃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类型。本文采用以纳税亩为单位的土地统计数字,来反映耕地数量变化的趋势,通过列表统计,可以得知,本区清代的土地数量具有阶段性特征:清初,土地数量较少,时至乾嘉时期,这一数字达到高峰值,再到同治年间,土地出现骤减的现象,后来在经济恢复政策的引导下,光绪时期又有所回升。然后,对人口与土地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嘉庆末年该区的人口和耕地数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人稠地狭的矛盾极为突出;光绪时期的土地数和人口数均有所下降,但人均耕地数较高,表现出地旷人稀的特征。之后,分阶段讨论了致使土地数量增加的主导因素——垦荒政策。此外,本节内容还涉及了土地类型的问题,分别从土地所有权和征税标准两种分类依据,进行了阐述。 第三部分对本区土地制度的特点予以分析。土地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多,本文主要选取了土地所有权制、永佃制以及耕作制度三个方面。土地占有关系的调整,使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得以发展,从而刺激了土地买卖关系的发展,但受其土地资源特性的限制,本区土地买卖的发展相对迟缓,土地交易形式也较为传统。清初的垦荒政策,刺激了永佃制的发展,使得永佃权在本区得以承认,对佃农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在清代的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并非普遍现象,而且当地农民获得永佃权的方式以垦荒为主,较为单一。有关耕作制度的特点,本文是从作物构成和复种制度两个方面说明的,由于水热条件的限制,本区农作物以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而且农作物的生长期往往较长,因此在正常年份,大都是一年一熟。 第四部分论述了本区清代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清代中期,该地出现了人稠地狭的矛盾,再加上土地质量较差的现实,要解决口粮不足的问题,唯有依靠农业技术的改进,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进而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由于该区雨泽稀少、土质易旱,所以出现了撞田法、砂田法的土地利用方式,以此来补给口粮,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弊端,因此要深入解决人地矛盾,还须依靠水利技术的提高,于是引灌渠道得以兴修,水车也进一步得到了推广,这大大改善了本区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使得水浇地的面积得以扩大。
论裕固族民间文学及其文化的多元化
作者: 聂莹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裕固族   多元文化   民间文学   民族变迁  
描述: ough the analysis of multi-culture } we can get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literary style, literary features and literary direction of Yugur folk literature.
全文:裕固族的民间文学,伴随着裕固族的形成而产生,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学作品,记载着该民族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本文分别从裕固族的民族、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对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及其文化多元化给予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多元文化的分析达到透析该民族民间文学的文学样式、文学特征和文学发展的目的。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对裕固族民间文学及其多元文化的研究意义,目前有关裕固族研究的状况,以及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比较法、历史文献法、实地调查法。从世界文化的格局来看,全球文化呈现出多极并存、多元互补的发展态势。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对裕固族这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和其中包含的多元文化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在宏观层面对我国整体民族文化的研究,也有利于对裕固族文学和文化的弘扬及该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简要介绍了裕固族的民族文化概况。裕固族源于古代回鹘,由于历史上的外族入侵、族内政变和宗教异化而经历了漫长的民族迁徙过程。语言文字方面,裕固族主要操三种语言: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和汉语。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回鹘文字的裕固族,如今已经没有了本民族的文字,而普遍使用汉字。裕固族先民曾先后信仰过萨满教、袄教、摩尼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最后他们选择了藏传佛教作为整个民族的共同信仰。这种集多种成分为一体的混合型宗教文化是裕固族宗教信仰的显著特征。 第三章:主要对裕固族民间文学的形成和特征以及该民族文化的内容作了介绍和分析。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叙事诗、民歌、谚语、格言、童话等等。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具有传承历史、教育后代的功能,在浓厚的游牧文化氛围中也隐含着悲剧色彩和救世主观念。裕固族先民曾与古代蒙古族、藏族、汉族等民族相互接触、杂居,最终使得原本纯粹的古代回鹘文化吸收、融合了古蒙古文化、藏文化和汉文化等因素,而形成了今天具有多元性的裕固族文化。 第四章:从神话、故事传说、叙事诗、民歌、格言和谚语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其中,神话和民间故事传说反映了古代裕固人的智慧和对世界的认知;叙事诗、民歌则叙述了裕固族的历史、习俗和生活等情况;谚语、格言、童话等民间文学是裕固人长期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分析,总结出裕固族在各个历史时期其民族文化的形成条件和原因,而这些文化因素的形成和加入又为裕固族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五章:概括了裕固族民间文学研究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法。裕固族文学的研究主观上存在研究方法不足、研究角度偏离等问题,而客观上则有地理条件恶劣、民族语言遗失及传承的中断等困境。应对这些困难与问题的方法也要从主客两方面着手,加强研究队伍、加大研究力度,及时有效的进行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都是现实可行的方法。 结语部分,总结了裕固族民间文学的特色,多样性的文本形式中包含着浓重的宗教因素,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裕固人的思想意识。其民间文学中蕴含的多民族文学因子,表现出裕固族包容、宽大的民族品格,而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正是裕固族文学个性的表现。
唐宋隐逸词史论
作者: 徐拥军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和战之争   清空说   党争   心路历程   唐宋词   隐逸  
描述: reclusion in "The Book of Odes", the earliest Chinese poetries .Hereafter, reclusion has become an
全文:隐逸与文学的结缘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便有几首写到隐逸的作品,此后,隐逸成为历代文人抒写的重要题材。隐逸与词的结合在早期的敦煌词中就已出现,中唐时在文人词体制确立过程中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并最终形成了隐逸词这一大词的门类。本文将对唐宋隐逸词史进行勾勒叙述,展现不同阶段隐逸词的风貌。 第一章主要论述唐五代北宋前期隐逸词。第一节对唐五代的隐逸词进行梳理,并分析唐五代隐逸词的创作特点。第二节论述北宋前期隐逸词的创作概况,重点论述柳永的隐逸词。羁旅行役和贬谪是隐逸词创作的诱导因素,失意的词人脱离了歌宴酒席的环境,使他们完成了温柔乡向水云乡的转变,柳永的创作是这种转变的标本。 第二章论述北宋中后期的隐逸词。北宋中后期社会矛盾开始激化,为缓解社会矛盾,有志之士开始进行社会变革,但不幸的是这种改革却陷入了士大夫之间的意气之争,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党争。畏祸及身的心理使他们开始主动寻求解脱,隐逸或对隐逸的向往是对仕途厌倦的愿望表达。在这种背景之下,隐逸词的创作开始兴盛起来。另外,此时的宋词在创作观念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苏轼拿起以诗为词的武器,引导了词的新一轮改革,这也是北宋中后期隐逸词兴盛的原因之一。这一时期苏轼和晁补之的隐逸词是这个时期创作的代表,清旷是苏轼隐逸词的主要特色,晁补之一方面发展了苏轼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将内心的愤激之情掺入其中,成为苏辛之间的桥梁。另外黄庭坚等人也创作了不少隐逸词。 第三章论述南渡时期的隐逸词。金人的入侵将歌舞升平的士大夫们推向了流离失所的灾难生活当中,有志之士们纷纷投入战斗以求取得抗敌救国的胜利,但是随着形势稍有好转,统治者们便抱定坐稳半壁江山的决心,以求和换取苟且的安定。抗战的斗士们被主和派纷纷排挤出朝,或贬或害;还有一部分干脆做起隐士来,过着眼不见心不烦的逍遥自在的生活,于是隐逸便成了他们的精神避难所。这时期的隐逸词人有朱敦儒,叶梦得、中兴四大词人,张孝祥等人。朱敦儒以其创作使隐逸词的创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潇洒闲适,语言浅近的希真体是朱敦儒的隐逸词的主导风格。另外一部分词人继续着苏轼的风格。 第四章论述南宋中后期的隐逸词。这一时期隐逸词创作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是东坡风与希真风的流衍,文中归纳了这两种现象,并探析了个中的原因。另外,这一个时期和战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陆游和辛弃疾两位隐逸词创作的大家,便是这种斗争下的悲剧性的人物。陆游的隐逸词有沉郁逋峭和闲适淡然两种风格,这与他徘徊在儒道之间的思想个性有关;辛弃疾的隐逸词则表现为悲慨苍凉下的超旷放达,这与他的英雄心态与谪居心态有关。 第五章继续论述南宋中后期的隐逸词。这一时期的隐逸词有些是对前一阶段隐逸词的延续,吴潜、刘克庄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基本上继承的是辛词的风格,却又表现出诸多不同。另外值得重视的是寒士词人的隐逸词,他们表现出不同于仕宦词的隐逸心态和审美风貌。当然最有特色的词家是姜夔,他的隐逸性格与词风生成关系密切,直接导致了他清空淡远的词境和高洁的词品。 第六章论述南宋遗民词人的隐逸词。这个时期的隐逸词颇代表了遗民的心态,在抒写隐逸之时难以忘却的是对故国的深情,以及表现出来的对于人生价值失落的无奈、对历史的反思和责任的消解的重新选择,他们希望构建一个清雅的隐居环境来安顿自己的心灵。张炎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他的隐逸词体现了他的清空的审美思想,“伤痕与追忆:超越的沉重”、“还乡与重构:精神的栖居”是他隐逸词的两个重要主题。张炎的《词源》可看作宋词的理论终结,其中的“清空”说与隐逸文化密不可分,文中通过考察解释清空的“古雅峭拔”一词的含义,发现张炎此语不仅通于论词也通于论乐和论画,因而找到了“清空”说与文人画“逸”格的内在关联,从而使张炎对唐宋诸词家的评价问题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农业的统一性研究
作者: 余保鹏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  
描述: People's commune", then later "the agrarian management revolution",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Accordingly, each transformation has also had the enormous influence to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Each correct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全文:新中国成立之后,从“土地革命”到“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再到后来的“包干到户”,农业经营制度经过了种种变革。相应的,各种变革对农业生产发展都对产生了巨大影响。每一次农业经营制度的正确调整,都显著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了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尽可能的在世界广角下探讨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现状等问题,进而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现代农业涉及的是农业发展方式问题,即多方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农业二者之间没有矛盾,是可以而且能够贯通统一起来的。其路径在于:坚持、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和政府激励引导作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丰富流转方式,建立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的制度体系,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借鉴国内外先进经营,因地制宜,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加强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早日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惠及八亿农民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本文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技术层面到体制层面的思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与实践、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农业的统一性等方面,联系个体实践成效,对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进行剖析与总结,对未来农业路径进行探索与研究,为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进行理论探讨。 除引言外,本文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对本文涉及的理论进行概括的阐述。 第二部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用比较的眼光对国内外对现代农业的探索进行了回顾,指出了小农经济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区别。 第三部分阐述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状况,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市场、工业化、社会支持以及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部分从横向比较阐述了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农地改革的经验及其对我国农地改革的重要启示。 第五部分以河南省农村改革综合实验区信阳市的实证经验对我国农地改革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第六部分阐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集群体智慧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路径形式。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农业并不矛盾,两者具有统一性,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完全可能的。 总之本文在大量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农业的统一性可行性,解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路径下不能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疑虑,解读了如何科学地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进行理论探讨。
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问题研究
作者: 贾先文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供给机制   农村公共服务   居民参与   社区化  
描述: "three rural issues".
全文:“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公共服务是“三农”的“短板”。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明显,而且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流失非常严重。这既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悖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关键原因在于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和机制存在问题,作为公共服务消费者的农村居民参与不足,没有发挥农村社区应有的作用。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有利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破解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论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从理论视角论述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上存在着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即两极失范),使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处于两难境地,社区作为政府与市场的结合体,又融合了社区社会资本,将之引入到公共服务供给中,部分矫正了公共服务的两极失范,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实践视角论证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政府与市场失灵状况,剖析了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所实行的“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的“准”社区化实践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认为还不是真正的社区化。 接着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条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创造了宏观环境。农村社区雄厚的社会资本、不断壮大的社区组织、不断增加的农村社区精英以及新型农民的出现使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在微观上具备的内在条件。 论文着重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路径选择。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社区居民参与决策、监督、管理、评估,多方参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公共服务社区化运作机制;发挥社区整合资源、整合组织、整合消费者、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构筑公共服务的社区共有产权和重塑社区公共权威以利于居民的参与、遏制“免费搭车”、减少交易费用。 在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培育农村社区社会资本、搞好农村社区规划、动员农村社区居民参与、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增加社区投入、创建利于社区居民因公共服务供给状况而流动的机制、合理划分政府与社区的权力边界等等,以促进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实现。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首先,社区是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农村社区的道德机制、社区社会资本等对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具有重要作用。社区化是减少交易成本、破解集体行动困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能起到矫正公共服务的政府与市场两极失范、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的作用。其次,我国农村在宏观和微观上初步具备了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条件。再次,有效实现公共服务社区化,必须以社区为平台,重构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运作机制;发挥社区的整合作用,发挥社区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构筑公共服务的社区共有产权和重塑社区公共权威,促进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实施。同时,在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过程中要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界定政府的权力边界,以利于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实施。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打破了以往公共服务的“二分法”,引入“社区机制”来配置资源,开创了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新方式,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突破。论文提出以公共服务社区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思想,将公共服务社区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连接了起来,在研究视角上有一定的创新。论文将社区融入到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之中,能升华其学科的内涵,是对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学科的丰富和发展。它将在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清末农业新政研究
作者: 苑朋欣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政   农业   地方政府   清政府   清末  
描述: 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清末新政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其间,清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改良和发展农业的新政策、新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对中央的这些政策和措施一般也能比较认真地贯彻实施,中国传统农业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发展和变化。这自然会促进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既反映了中
全文: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清末新政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其间,清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改良和发展农业的新政策、新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对中央的这些政策和措施一般也能比较认真地贯彻实施,中国传统农业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发展和变化。这自然会促进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既反映了中国农业领域内在的变革要求,又是国人在新形势下对农业重要地位重新认识并在实践上进行改进探索的结果。 本文旨在对清末农业新政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专题考察(这在以前尚未见有)。绪论部分对选题立意、学术前史以及基本思路和观点予以概要交待,作为全篇的必要铺垫。以下分为十章。 第一章审视清末农业新政的历史背景。揭示出清末新政时期所以在农业领域推行变革,是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历史背景原因的。它并非一个孤立领域的改革,而是当时全局性新政的一部分,与其他方面的新政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而从关联尤为直接的社会经济层面的背景条件看,清末农业困境的迫使、西方的经济冲击、重农舆论的推动都是重要因素。 第二章至第六章可以视为一个单元。主要是对农业新政的相关组织机构进行考察,将农业行政机关的创设和运行、农会组织的出现及其角色、农业教育机构的设立和施教状况、农业试验机构的开办与农业科研的起步、农业公司的诞生及其新质,分别置为一章。揭示出:中央农业行政机关和地方各级农业行政机关的设立,使农业管理初步走上了专门化和职能化的轨道,在组织管理农务,特别是在领导农业改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清末农会是以研究农学、讲求农务、推动农业发展为主旨的新式社会团体,它们在组织设置、会员任职条件、会议制度、职责权限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特点。这些新组织成立以后,大都积极开展活动,对推动各地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各类农业教育机构的建立,使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教学方法和教育制度,有机会被借鉴采择,为以后农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给传统的小农社会注入了新科学的活力。但其局限性的存在,也使当时的农业教育在改进农业生产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试验机构的兴办与发展,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农业科学试验的发端,揭开了中国近代农业试验与科研史的第一页。清末农业公司的建立,是我国农业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清末农村的浸润和延伸,对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有着一定作用和意义的。 重视发展农林种植业,也是清末重要的新政事项。第七章至第九章作为一个单元,对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这些传统的农务事项的趋新发展进行了考察。认为:清末经济作物棉花生产有明显起色,经改进种植技术和引进美国优良棉种,棉花生产无论在产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所提高。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农产品茶叶,在清末经历了剧烈的盛衰变化,通过组织茶叶公司、讲求近代茶学、推广新法制茶、改良栽培技术等,掀起了一场茶业改良和振兴运动,促进了我国传统茶业向近代茶业的转变。各地官绅在提倡和推广蚕桑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桑蚕业和柞蚕业都有了较快发展,蚕桑技术的改良也很有成效可观。植树造林受到上上下下的普遍重视,发展林业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已为不少人所认识,大多数地方官吏和新成立的社会团体都大力倡导植树造林,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在清末造成了不小的声势,并取得了相当成绩。 最后的第十章,在以上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清末农业新政成效进行了总结,并对制约农业新政成效的诸因素进行了剖析。指出了不同地区间农业新政成效的差异及不同层面农业的变化。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农业新政成效的取得,清末各级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周井田制新探
作者: 张勋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族公社   西周土地宗族说   井田制  
描述: 井田制问题由来已久,自孟子起已两千余载,至今仍是扑朔迷离,列代大圣高贤都有宝贵箴言,研究成果粲然丰硕。但前人提及井田制,多有否认井田制者,认为井田多是孟子基于现实的理想化制度。因为关于井田制度的历史记载多有冲突,如《孟子》与《周礼》记载不符,且即使是《周礼》本身记载也是自相矛盾,后世的记载更是与这两
全文:井田制问题由来已久,自孟子起已两千余载,至今仍是扑朔迷离,列代大圣高贤都有宝贵箴言,研究成果粲然丰硕。但前人提及井田制,多有否认井田制者,认为井田多是孟子基于现实的理想化制度。因为关于井田制度的历史记载多有冲突,如《孟子》与《周礼》记载不符,且即使是《周礼》本身记载也是自相矛盾,后世的记载更是与这两者颇有不同,实为貌合实离,故人多非之。西周土地是“田里不鬻”的,这就使得井田的公私田一说尤为可疑。而《诗经》多处记载农业为集体劳作,加之其生产水平有限,实现个体家庭生产似乎是微乎其微,而我们知道井田的存在必须是个体家庭生产为基础的。 本文即从此出发,试论述井田制存在的合理性及其特征,明确本文的观点:西周井田制确是历史的实存。我们仔细对比发现两汉以前的井田制记述分为两大类系统,一类为《孟子》系,一类为《周礼》系,前者就是持八家共井说,存在私田和公田的差异,后者则是分两种情况:《小司徒》指得是赋役单位,《遂人》记得却是行政体系组织。到了汉代,这两大系统融合了,《汉书.食货志》,何休《公羊解诂》都能体现出来;到郑玄以《孟子》注《周礼.考工记》,赵岐以《周礼.小司徒》注《孟子》,这两大系统则完全混杂在一起,赋役编制混合,这当与汉代经学的今古文合流有很大关系。 本文的主旨在于以宗族土地制度为工具,大胆地尝试性阐述井田制存在的合理性,即是说通过对宗族土地本身特性的分析讨论,进而试探索在这种特性下的土地制度及其公社既有特点,这些特点如能与井田制特点相吻合,即达到了我们的目的。我们首先释义宗族含义,阐述宗族土地两重性,西周王室土地所有制在一家一姓的统治者集团内部的共财制,对统治者一家的私有,论证土地王有制,在法律上的王族集体所有制,经济上的多层宗族所有制表现出来的公私田的两重性的概念。在对宗族公社的论述中,首先释疑宗族公社这一概念,然后论述公社存在形态,释解宗族公社,作为原始公社制的遗留,分析在公私田上的劳作及赋税什一问题,我们重点论述土地定期打乱重分的概念,对宗族公社和农村公社的异同简单比较,说明周属和隶属公社的存在。接着论证了井田制下的个体家庭个体生产的可能性,论述了个体家庭实际耕占土地数,继而论述西周农业生产工具,证明个体生产的能力足以脱离集体生产的桎梏。这样,一切又回归到本文观点,井田制确实是历史的实存。尾声中,本文通过对历史上一再出现井田制的“复活”事件一一回顾,从侧面折射出井田制的存在;同时就井田与宗族的内在关系,笔者也尝试性的进行了一个探讨。
< 1 2 3 ... 26 27 28 2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