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蚕丝文化符号对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的表达
作者: 蔡璐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集体意识   蚕丝文化符号   农耕社会  
描述: 蚕丝文化是基于养蚕缫丝纺织生产活动,以物质和非物质遗存为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价值观、情感和社会行为方式的总和。华夏文明孕育了蚕丝文化,养蚕、栽桑、缫丝、纺织成为中华农耕社会中重要的经济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蚕丝文化这个抽象概念被具体化,其中甲骨文、神话传说、先蚕礼、陶蚕蛹、玉蚕、蚕形刻划、蚕织图、十二
全文:社会心理形式。在中华农耕社会中,中华农耕社会形成男耕女织的分工模式,蚕丝文化符号的内涵是建立在经济结构基础之上,深植于农耕经济之中。耕与织、男与女二经济主体需要借助于集体意识,实现社会层面的有机团结
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
作者: 曾令香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义语法   农业词汇   隐喻认知   元代农书  
描述: 元朝是古代农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的变动,统治者的劝农政策,以及文人自身的原因等,元朝出现了大量的农学著作,是农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高峰期,但大多数农书都失传了。保存至今比较完备的有三大农书,即《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这三部农书都遵循了《齐民要术》大农业的结构框
全文:农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反映了以前的农业发展和社会状况,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语料。本文即以元代三大农书为语料,力图通过对其中农业词汇的研究,在共时描写的基础上,追溯其历时发展演变,勾勒出汉语农业
裕固族经济史
作者: 任正实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裕固族   游牧经济   经济史  
描述: 裕固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的回鹘汗国,由此又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丁零。研究裕固族经济史,丁零、高车、铁勒、回鹘经济研究是不可少的环节。从丁零到回纥汗国的建立,裕固族的祖先们经历了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家长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制社会的转变,但游牧经济一直是社会经济的主体部分。回鹘汗国内部实行封建性的赋税
全文:年代,西夏李氏政权进入鼎盛时期,切断了回鹘与中原的联系,这样回鹘在汉文的记载中,销声匿迹了近百年之久。直到蒙、时期,裕固族的祖先以“撒里畏吾儿”这个名称回到史籍记载中,到了明朝初期,由于明朝民族政策
论当代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及构建
作者: 董洪文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哲学基础   构建   生态文明  
描述: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越来越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摆脱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己成为当今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各国政府和社会民众开始积极地探求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于是,对文明发展的探讨开始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事实上,工业文
全文: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越来越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摆脱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己成为当今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各国政府和社会民众开始积极地探求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于是,对文明发展的探讨开始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事实上,工业文明衰败之日,正是生态文明兴起之时。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导力量,已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特别在中国,生态文明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流文明成分和主要推动力量,是人类在新时代面对深重的生态危机和对传统文明发展模式做出深刻反思之后所选择的一种新的文明发展模式。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生态文明正是以这样一种跨越时空的恢宏视角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和道德评价。因此,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将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轴心,通过对文明与自然关系的阐述,追溯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弊端,并在对其进行一系列反思的基础上,对人类文明的未来形态—生态文明的界定、内涵、特征和意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构建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从哲学世界观、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结合的视角深刻阐释了生态文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洞悉了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并分析了其对生态文明构建的现代价值;同时深入研究和反思了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学思想,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学思想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从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方式三个维度对如何构建生态文明,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唐代田园诗概观
作者: 王润格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实质   田园诗   唐代   思想内容  
描述: 尽管田园诗研究一直比较发达,但因未形成明确的概念界定而众说纷纭,导致出现不少问题和矛盾。农事诗、悯农诗、田家诗甚至某些山水诗被混为一谈。文章认为田园诗从产生之日起,就应专指那些讴歌宁静优美的农村生活的诗篇,其实质在于文人的娱情养心、平衡情感。 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田园诗的发展历史,在比较
全文:尽管田园诗研究一直比较发达,但因未形成明确的概念界定而众说纷纭,导致出现不少问题和矛盾。农事诗、悯农诗、田家诗甚至某些山水诗被混为一谈。文章认为田园诗从产生之日起,就应专指那些讴歌宁静优美的农村生活的诗篇,其实质在于文人的娱情养心、平衡情感。 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田园诗的发展历史,在比较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对此概念的内涵等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以史为线索,对唐代各期各家田园诗的思想内容等一一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提炼出了几个普遍的田园意象:竹篱茅舍、鸡鸣狗吠、菊花壶酒、渔樵耕读、牧童黄牛。进而指出唐“田园诗”实质上是唐代文人在仕途疲累之时,放眼农村,驰骋想象,用他们的诗人之眼,看他们愿意看的农村生活中美好的一面,然后创造出的一个怡心养神的精神家园。这座精神家园宛如纯美的空中楼阁,从现实的农村拔地而起,既矗立于文人的仕途之外,又矗立于文人脆弱的内心。它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平衡情感、怡情养心。但与陶渊明真纯朴野的田园诗相比,唐人的田园诗更像被化肥催出的大棚菜,虽枝壮叶肥,色泽鲜美,味道却差了很多。
中国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探析
作者: 彭洋平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资源循环利用   利用方式  
描述: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收获种子后留下的茎叶(穗)部分的总称。农作物秸秆最常见的有粮食作物小麦秸、水稻穰、玉米秆、薯类穰和油料作物棉花秆、花生穰和豆秆等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现今农作物秸秆一部分用于回收,大部分都被燃烧掉,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本文从
全文:秸秆是成熟农作物收获种子后留下的茎叶(穗)部分的总称。农作物秸秆最常见的有粮食作物小麦秸、水稻穰、玉米秆、薯类穰和油料作物棉花秆、花生穰和豆秆等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现今农作物秸秆一部分用于回收,大部分都被燃烧掉,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本文从所学学科背景出发,立足史料对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作了专门的讨论,期望从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中得到启发,找出更多适合现今的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达到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 古代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可用来作为燃料、肥料、在军事作战中也常常用到;秸秆具有吸湿干燥保温作用,生物方面的作用常用来作为保鲜、保温、干燥防虫,其燃烧后产生的草木灰可用来拌种子、作为洗涤剂;农作物秸秆还是很好的饲料;其柔软还常常用来编织;也是很好的建筑材料;从清代开始大规模用来治河,作为治河的软料之一;农作物秸秆就地取材方便,且含有一定的纤维,也用来造纸;在古代社会中秸秆也是赋税的一种;另外农作物秸秆及其由其燃烧而产生的草木灰是很好的医药用材,特别是在古代利用历史悠久和利用范围极广。 总结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中的优点和弊端,同时结合现代农业水平和社会状况,肯定古代农作物合理的利用方式,纠正其不利的方式,给现代秸秆的利用以启示,从而开发更多资源重复循环渠道,对环境保护做出一点点贡献。
先秦儒家思想的生态学启示
作者: 付智强   来源: 长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荀子   周易   论语   孟子   生态  
描述: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三大黄金时期,春秋晚期到西汉的四百年间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也称为“大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深化并逐渐向大一统迈进。这一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争芳斗艳、交相辉映,形成了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诸子十家,其可观
全文: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三大黄金时期,春秋晚期到西汉的四百年间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也称为“大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深化并逐渐向大一统迈进。这一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争芳斗艳、交相辉映,形成了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随着国家大一统的出现,思想界的统一也是顺势而生,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的以儒家为主体兼容百家的思想格局。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学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对于现代中国的各项事业也存在着重大的潜在影响。挖掘和整理传统儒家文化在当前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孟子和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论语》、《孟子》和《荀子》也都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研究儒家思想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这三部文献的,而之所以把《周易》列入研究范围是因为它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著作,诸子之学都与《易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汉朝就被列为五经之首,之后又冠居“十三经”之首。所以,研究《周易》的思想内涵能够探寻出中华文化的流变之源。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这四部文献的内容,从生态保护的角度重新认识了古典文献的思想内涵。 本文总共分为五大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缘起、意义及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正文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周易》的生态学启示。《周易》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先人对于大自然认识的经验总结,和自然界有着天然的联系。《系辞下传》中阐释六十四卦的名称虽然很小,但是代表的事物种类却很多,蕴含的意义也很深远,它们间接而中肯地表达了意思。所以,《周易》对自然地认识更多的是感性的、局部的、肤浅的,但它却是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的。所以,对于《周易》的生态学研究也是基于感性的理解,从宏观上把握其内容的思想内涵。《周易》认为太极是世界的本源,世间万物皆生于此。那么由此而产生的这一系统内部必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体,所以我们要注重生态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平衡。本章还从天人关系、自然之道、顺应自然等方面论述了《周易》的生态学启示,最后还总结了其哲学内涵。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论语》的生态学启示,孔子作为儒家的开创者,其思想言论手机在《论语》之中。系统第研究其内容,能够基本还原儒家思想的初始面目,更加直观地了解孔子的主张。本章首先阐述了孔子对天的认识,孔子提出“知天畏天”,这就表明了人在自然界所应该处的地位,同时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周易》思想内涵的继承和发展,包含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接着又论述了孔子的“仁”这一儒家核心思想,从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上扩展了仁的含义,也为之后孟子提出“人民而爱物”做了思想铺垫。孔子还对中庸十分推崇,并提倡把中庸作为一种处世方式。在对待自然方面就表现为一种适中平和的生活方式,对于自然资源不能过度开发利用。本章还探讨了孔子“和”的思想,举例论证了孔子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最后还表达出了对“生”的重视,既重视自然界中的生命,又赞美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之功。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孟子》一书的生态学启示。孟子是子思的学生,而子思又是孔子的孙子,孟子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以“大道”的传承者自居,以传承孔子的思想为己任,他对圣人学说的危境感到担忧,告诫世人要向古之圣贤学习,以避免大道的失坠。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重要学说,孟子的性善论为世人的行为处事指明了方向,劝告人们要保持本心,多做善事。同样,在人与自然界的交往过程中,人们也同样应该用良心来善待自然万物,如此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遵循着大自然自身的规律。在农业方面孟子主要提出了“时养”,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有其特定的时节,所以要使农业丰产就一定要特别注重时令。孟子还进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思考,提出索取自然资源不能过度,并且日常生活不能奢侈纵欲,要适当地节制欲望,如此既能节约生活资料的消耗,又能达到养心的目的。孟子还提出了“仁民而爱物”这一重要主张,他把对人的仁爱扩展到物,表现了一种更博大的胸怀,而孟子所指的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大自然界。这充分说明了孟子对于生命的关怀。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荀子》的生态学启示。荀子是“百家争鸣”的总结性人物,其思想主体属于儒家流派,但同时又提出了许多有独创性的观点。对于天的理解上,荀子首次明确提出了“天人之分”。荀子主要是从政治角度将人类社会的治乱同客观存在的天隔离起来,但并没有将天和人对立起来,而是在正确认识了天的自然性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人相参”的理论,辩证地论述了天人关系。荀子认为天使可以被认知的,但同时又反对以非理性的、反科学的方法来认知天。在认知天的基础上,荀子明确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更加肯定了天的自然属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荀子的思想具有很明显的现实性,提倡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然后再去顺势改造利用自然。荀子肯定了人们日常消费的合理性,反对禁欲主义,提出开源节流的主张。在具体措施方面荀子也提出了许多有借鉴意义的方法。 这些儒家经典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深入研究其生态学内涵既能够丰富对古典文献的研究,又能够拓展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农耕文化探讨研究
作者: 张庆新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典园林   景观类型   符号学   农耕文化  
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诞生于封建社会,其雏形阶段便具有农业生产功能,说明从初期开始农耕文化与古典园林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一方面农业景观可以提供生活物资,另一方面园林中创造的田园生活意境能够满足园居者亲耕务农的归隐情趣。具体如皇家园林艮岳中的西庄、圆明园中的北远山村等是有农业生产性质的景致,上林苑中的茧观
全文:中国古典园林诞生于封建社会,其雏形阶段便具有农业生产功能,说明从初期开始农耕文化与古典园林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一方面农业景观可以提供生活物资,另一方面园林中创造的田园生活意境能够满足园居者亲耕务农的归隐情趣。具体如皇家园林艮岳中的西庄、圆明园中的北远山村等是有农业生产性质的景致,上林苑中的茧观、西苑中的丰泽园等是与农事活动相关的祭祀场所,私家园林辋川别业、归田园等反映的是田园隐逸之意,这些都是蕴涵农耕文化的园林形式。由此可见,农耕文化渗透在古典园林之中。 本文拟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农耕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并探讨分析其园林表现。以农耕文明的起源为契机,阐述农耕文化对于园林形成的意义,然后从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蚕桑意象谈起,分析其在古典园林中具体应用。此外,试图寻求农耕文化与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隐逸思想之间的联系,剖析老庄的农业哲学观念和孔孟的重农思想对园林中农耕文化的影响;阐释田园文学浸润下隐逸思想的发展变化,文人雅士从最初的隐逸田园到隐于园。探析农耕文化思想对古代造园观念所起的作用,并利用古典园林的著作理论及现存园林实例,归纳整理与农耕文化相关的园林表现,总结其中蕴含的原则规律,同时借鉴符号学的研究方法,探求这些共同原则的文化渊源,研究相同意象主题在不同园林实例中的造景手法,以及表现农耕文化的不同景观类型。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古典园林,体验古典园林所带来的非凡感受,期望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杨屾农桑试验研究
作者: 刘伟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学   杨屾   蚕桑   理学  
描述: 杨屾生于康乾治世、列于关学谱系,一生从事农桑试验与推广,且《清史稿》无传,《续修陕西通志》和民国重修《兴平县志》等也只着重记述他在家乡推广桑蚕及其学术上的成就,较少涉及其他方面。本文以事写人,以杨屾农桑试验为节点,力图廓清一代关中学人的思想、实践及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勾勒清代前期一人、一地、一时之历
全文:杨屾生于康乾治世、列于关学谱系,一生从事农桑试验与推广,且《清史稿》无传,《续修陕西通志》和民国重修《兴平县志》等也只着重记述他在家乡推广桑蚕及其学术上的成就,较少涉及其他方面。本文以事写人,以杨屾农桑试验为节点,力图廓清一代关中学人的思想、实践及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勾勒清代前期一人、一地、一时之历史。 这一时期,我国气候在明末基础上继续转冷、达到顶峰,直至十八世纪初才开始转暖,至清中叶进入相对暖期。具体到杨屾生活的1687-1785年间,气温经历了一个由极低转向较低的变化过程。如此气候条件直接影响了农户作物品种的选择。与此同时,关中人口相对明末有了较大增长,这一方面为劳动密集型的精耕细作农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受到关中地权分散的影响,个体农户的生存压力有所增大,加之一定的气象灾害影响,使得个体定居农业生产要么选择从商或者移民转移富余劳动力,要么想方设法“与地争利”,加速推进精耕细作农业向纵深化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农业集约化、区域化生产加强,随之带来的是农产品商品化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户更加倾向于选择种植经济作物和高产作物。 杨屾深刻洞悉了这一趋势。他治学深受经世思潮影响,有着鲜明的现实旨归。他的理学以恢复五常伦理为初衷,他的农学则以佐治王道、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为己任。杨氏用理学解释农学,进而将农业生产方法高度理论化、抽象化,具体表现在以“五纯”解释农业生产和以五常规范农业生产两个方面。在从事理论研究的同时,杨屾还躬亲实践,大致于康熙末年开始了他的农桑试验。其试验场地主要集中在他所营造的养素园,试验内容包括耕稼、蚕桑、树艺和畜牧四个部分,而其中创见多在耕、桑二者。杨屾根据亲身实践,对传统农学进行了考证和选择,提出了一套符合关中风土物候的粮食生产规范。杨屾的农桑试验与他的教学活动相伴进行,可以说,杨屾农桑试验的理论和技术成果,既是他与弟子共同总结完成的,又通过教学和示范在其门生之中首先得以传播。杨氏著作广为流传,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业特别是蚕桑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杨屾农桑试验在技术上是成功的,但他在关中地区大兴植桑养蚕的愿望却终究没有实现。究其原因,在于作为传统种植耕作区的关中已经不能适应蚕桑业的集约化、区域化的生产要求。
中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 李恩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   人与自然和谐   农村生态文化  
描述: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繁爆发,并且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极端异常天气。这些异常情况,在我国也屡见不鲜。这些灾害性天气,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追求高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20世纪末,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绿色经典文库,在总序中吴国盛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高增长时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
全文: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繁爆发,并且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极端异常天气。这些异常情况,在我国也屡见不鲜。这些灾害性天气,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追求高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20世纪末,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绿色经典文库,在总序中吴国盛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高增长时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但有关调查却显示,我国公众和学界的环境意识均非常欠缺。我们深感,弘扬绿色意识、倡导绿色观念、确立绿色伦理,是我们走向新世纪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文化工程,中国的绿色事业任重而道远。”可直到今天,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追求财富的“企业家”们,对环境的关怀依然少见行动。一轮又一轮的自然灾害与恶劣气候,在反复地提示人们:要关爱地球,关爱自然,关爱万物。正如卡洛琳·麦茜特所描述,“有毒的废弃物、杀虫剂和除草剂,渗透到地下水、沼泽地、港湾和海洋里,污染着盖娅的循环系统。伐木者修剪盖娅的头发,于是热带雨林和北部古老的原始森林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植物和动物的物种每天都在灭绝。人类与地球之间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伙伴关系。”这是1990年环境关注者发出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整个星球的呼声,然而直到20年后的今天,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被真正地关注和重视。新一轮的自然报复行动再次提醒人们要重新审视追求财富增长的发展方式,让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2009年12月,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如何解决现有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和造成的严重的生态危机。这种追求高增长的生产方式已经对自然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空前的破坏,这种危机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之后,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首先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又必须对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为“三农”问题将关乎着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发展走向和人类的可持续性。在世界环境危机、生态危机频繁爆发的今天,我们必须回归理性来寻找导致这些危机的根源。在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们寻找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农业作为生态修复功能的产业时代已经终结,现在为了实现人类(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土地稀缺的发达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已经成为新的主要环境污染源,农业生产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寂静的春天》里所描述的景象既生动又深刻。美国五十年前所出现的危险景象正陆续发生在我国粮食主产区。过量施肥,滥用农药,大量喷洒除草剂,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显现,对人类的健康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这些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如此严重的破坏来自于农民自我生存的需要,来自于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也来自于农业农村落后现实的无奈。问题的解决,光靠技术进步无法实现,技术只能解决产量提高和资源利用效率问题,而无法解决如何利用资源和如何复活自然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光靠农民自身也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农民作为不完善的市场经济行为主体无法自觉地关注人类的持续发展而放弃现有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找存在极大风险的新的生存出路;问题的解决,光靠经济的方式也无法实现,经济的目标只关注利益,当一项新的选择没有更多的利益出现时,“理性”经济人不会选择这项新事物。所有这一切都需跳出传统的单向解决问题的思路,用更深层次的方式来寻求解决之道。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将为所有这一切问题的解决提供全新的思路和途径。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将包括导引方向的精神文化、秩序规范的制度文化和具体实践的物质文化。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人与自然本质统一的和谐思想,又要发挥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同时也要借鉴西方保护自然的环境伦理。并将马克思批判文化、中华传统主动适应文化和西方解决问题文化结合起来,建立起更具综合性的全新生态文化思想与发展战略,在理论与实践统合中努力前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生态文化就是人类按照生态规律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的内容。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质生态文化扭曲、制度生态文化建设缺失、精神生态文化建设空白。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生态文化建设的本质内涵,提出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及出路: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选择,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综合农协)作为完善农村制度建设的有效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既实现了创建初期的经济功能,更起到了农村社会大发展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文化作为农村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只有全体成员懂得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的精神,才能真正发挥建设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建设中国农村生态文化,还要国家实行与这些路径相配套的保障措施才能确保其实现。确保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国家责任,缩小城乡差距;培养塑造生态化农民,保障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主体的自觉行动;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由家庭向自然地建设生态文化;追求文化自觉,保障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实现;协同推进新农村建设,优化农村综合环境是吸引优秀人才逆向流动的必然选择,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福利是一个有效选择。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是单一的经济研究可解,也不是单一的社会学研究可解,既不是单一的金融学研究可解,也不是单一的管理学可解,既不是单一的技术进步可解,也不是单一的哲学思维可解,必须将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研究。而农村生态文化作为一项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次内容的建设,可以涵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视域,作为一项系统研究,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初步给出了我国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