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农政全书》与徐光启的科学方法
作者: 柯远斌   谷超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书   作物栽培   土地利用方式   《农政全书》   农政   古代农业   土地制度   农业生产   农业政策   兴修水利  
描述: 《农政全书》与徐光启的科学方法柯远斌,谷超作为我国明朝晚期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徐光启的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广阔,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成就,其中,他对农业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他所编著的《农政全书》,就集中了我国古代农业科技之大成。《农政全书》共60卷12门...
张国维和《农政全书》
作者: 游修龄   来源: 古今农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书   《农政全书》   礼部右侍郎   张国维   授时通考   《齐民要术》   明王朝   吴中水利全书   方岳贡   贾思勰  
描述: 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我国四大农书之一(其余三部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元王祯《农书》,清乾隆敕修《授时通考》),就其内容之丰富和详备而言,《农政全书》可认为是最完整的一部。通常,学者们都被《农政全书》的内容所吸引,较少注意到这部书产生的艰难背景,如果没有张国维和陈子龙的大力协助,这部举世闻名的巨著可能有被湮没佚失的危险。 徐光启(1562—1633年)和张国维(1595—1646年)是年龄相差一代的同时代的伟大历史人物。他们都生于明朝晚期那种政治日益腐化,民生日益困难,内忧外患日益加重,终于
古籍《齐民要术》中所记载的烹饪法
作者: 薛世平   来源: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书   入口即化   《齐民要术》   世界科学   齐民要术   藏瓜   农业科学   文化宝库   贾思勰   羊盘肠  
描述: 贾思勰撰写的农学名著《齐民要术》成书于北魏末年(约公元533—544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科学文化宝库中的珍贵典籍。它系统地总结了公元六世纪前我国北方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对后世农学影响很大。它在国外也备受赞誉,特别在日本更是受到重视。
《马首农言》中的“帚”与“下泽车”的考辨
作者: 宋芸   乔永刚   赵晓明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书   独帚   马首农言   京羽茅   人外   咸丰五年   山西中部   农业生产活动   中国农业出版社   朝阳芨芨草  
描述: 《马首农言》由祁罤藻(1793-1866)于道光十六年(1836)撰写,咸丰五年(1855)刊印问世。《马首农言》是记载山西中部地区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活动较为完整的一部农书。《马首农言》记载了许多当时晋中地区所使用的农具,由于作者在书中多直接使用晋中方言,语焉不详,除当地人外,大多数不知所云。本文依照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高恩广和胡辅华二位的《马首农言注释》,对"帚"与"下泽车"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
梁章钜的《农候杂占》
作者: 王永厚   来源: 中国农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书   江苏巡抚   同治十二年   福建长乐   清嘉庆   《农政全书》   八闽   农候杂占   秉公无私   夏小正通释  
描述: 梁章钜,字闳中,又字茝(chai)林,福建长乐人。清嘉庆十年(1802)进士,道光间官至江苏巡抚。在任内,他用人理财,多所策划,秉公无私,为江苏地方兴利除弊,“政绩彪炳”。梁氏博学多才,被称为“八闽硕彦”,著作有《夏小正通释》、《归田琐记》等60多种。《农候杂占》便是梁氏编撰的一部重要农书。
己丑史说养牛经
作者: 王永厚   来源: 中国畜禽种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书   秦川牛   千箱   牛耕   南阳牛   晋南牛   以农立国   农业生产   牛经   牛种  
描述: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牛是农耕的主角,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鲁迅曾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古人也有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
说猪——写在《中国养猪史》出版之际
作者: 游修龄   来源: 古今农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书   豳风广义   中国传统农业   杂物入目   养猪数量   跛足   猪品种   中国农学书录   动物性蛋白质   约克夏  
描述: 说猪——写在《中国养猪史》出版之际
《中国火灾大典》序
作者: 周谷城   来源: 浙江消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书   大贡   盛世修志   报刊资料   科技史   科学技术出版社   人火   治史   灾害史   军事史  
描述: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中国文化灿烂辉煌,曾长期居于前列。而今,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大踏步地迈向新的纪元。因而,清理与发掘我们的文化遗产,古为今用,便成为炎黄子孙的一项严肃而富有魅力的历史使命。 火灾与消防这个命题,古往今来,一直同人类的生
我国古代蝗虫防治方法简论
作者: 王政军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书   治蝗   古代社会   灭蝗   虫害防治   《农政全书》   载道   暴食性   古代中国   防治方法  
描述: 农业是一个多灾害产业,特别是对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每次大的灾害都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农业自然灾害,数千年来蝗灾肆孽在中华大地上,以其巨大的破坏性被称为"千年祸患"。蝗虫是暴食性昆虫,它们以禾本科的农作物为食,同时具有繁殖快、产卵多、食性广、迁飞能力强等特性,可给农牧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灾害。"飞蝗遍野,食稼殆尽"、"大蝗,绝收,人相食,饿殍载道"等记录不绝于史。由于蝗灾破坏性严
古代农田水利工程一瞥
作者: 王乃迪   来源: 农业工程实用技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书   江河湖泊   芳饵   灌溉农田   技术设施   提水工具   筒车   架槽   农田水利工程   在川  
描述: 戽斗、桔槔、辘轳、翻车和筒车等古代提水工具,都是通过人力、畜力将水从低处引至高处,或者从这端输向另端,改变水的存在形态和流动方向。如果水从高处引向低处,一般情况可以不用工具,采取某些技术设施,就能达到输引灌溉的目的。在这方面,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也是颇有创造的。实质上,这是古代农田水利方面的重要工程。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中记载:“灌溉之利大矣。江、淮、河、汉及所在川泽,皆可引而及田,以为沃饶之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江河湖泊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用途之一是可以用于灌溉农田。采用某些工具和设施,就能使水听从调遣,可上可下,能明能暗,足以充分发挥水源之利,夺得农业丰收。古代有哪些“挑浚而永赖其功”的好办法呢?大
< 1 2 3 4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