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传统水车研究
作者: 方立松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水车   农具史   农田灌溉  
描述: large-scale farming tool that can water continuously from the ground-surface water in the rivers, lakes, or pools, and is mainly applied to lifting water to the high ground or drain water in the low-lying farmland. Due to the reason that the traditional
全文:传统水车,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翻车”和“筒车”,是一种能从江湖河塘等地表水中不间断持续汲水的大型农业机具,主要用于高地提水、低田排水。由于某种程度上,传统农业是灌溉农业,所以车灌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我国南方稻作区,水车是家家必需之物。人们用它进行排灌,来调节和改变农田水分状况和区域水利条件,达到符合发展农业生产的要求。通过排灌,一方面扩大水田灌溉面积,实现增产,另一方面减轻水旱灾害损失,达到保产。传统水车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产生时间早。距今有一千八九百年,比西方水车早一千五百年。二是种类繁多,形制复杂,动力多样。为适应各地水文、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传统水车因地制宜发展、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翻车有手摇翻车、脚踏翻车、牛转翻车、水转翻车,筒车有水转筒车、驴转筒车、高转筒车、水转高车。动力除人力外,还有畜力、水力、风力。传统水车是中国传统灌溉器具的代表。三是应用广泛、推广力度大。不仅在南方稻作区普及,而且扩张到北方,还远播海外。四是经济效益显著。水车技术的进步,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巨大。 传统水车最早为东汉末年毕岚创制、三国马钧改良,时称翻车,为后世龙骨水车之前身。翻车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从江湖河渠中汲水的新纪元,预示着灌溉史上水车时代的到来。翻车随南迁的移民来到南方,成为南方水田排灌的重要器具。唐宋时期,随着南方经济中心的确立,翻车在南方日益普及,尤其在平原水乡大显身手,为南方稻作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筒车产生于唐代,是一种依靠水流转动的灌溉器具。水力的利用,是水车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宋以后,筒车开始兴盛,在南方一些山地丘陵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推广,成为山地灌溉之利器。宋元时期,传统水车经过不断演进、定型,渐成体系。明清时期,传统水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两极化现象:一种是小型化的拔车;一种是大型化的风力翻车和兰州水车。风力的出现把传统水车技术推向了第三个高峰。近代以来,传统水车发展停滞不前,在先进的新式排灌机具面前渐显颓势,虽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改良,性能有所改善,但终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被新动力排灌机械取而代之,于八九十年代渐渐消失在田间地头,垄断了近两千年农田排灌的水车时代就此终结。 传统水车内部结构复杂,制作工艺难度大,“关楗颇多,必用木匠可易成造”,它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造物智慧,内含深刻的古代中国人的设计思想,即随地所宜;工役俱省;善假于物,凭智巧先;一器多用。通过对传统水车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材料工艺、视觉设计等的解剖和分析,可以了解传统水车的技术信息,而对每一种水车的工作原理图、三视图、整体结构图、局部图等的大量绘制,则使水车形象更直观和具体。 传统水车是人们生产生活重要的汲水工具,用途广泛,它不仅普遍运用于灌溉与排涝等农业生产领域,而且在济漕保运、沿海制盐等非农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水车虽功效显著,但在实际应用中灌溉能力、灌溉效率存有差异。总体上,无论从能力还是效率上,筒车为最高,其次是风力翻车和畜力翻车,再次是脚踏翻车,最后是手摇翻车。 明清时期是传统水车推广力度最大、应用最普及的时期,这不仅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如蓄、引、提一体化;水车与各种水利设施紧密配合;水车作为灌溉过程的终端技术得到重视和应用;一些地方官把水车作为惠民措施积极推广等。这一时期传统水车分布区域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国东南、中南、西南、北方等广大区域里都有水车应用与推广的大量文献记载,特别在江浙、两湖、两广、四川等地,不仅各式水车都有用武之地,而且形成了区域特色。随着稻作区的扩大,水车在北方也得到了大力推广,尤以京津地区和西北兰州地区最为典型。传统水车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缩影,它在风力出现后并未进一步发展到机械动力,而长时期陷入停滞时期。用技术传播理论分析水车技术传播链中给体(木匠)、中介体(地方官员)、接收体(农户)三个主要环节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封建社会里三者关系中的先天性不足,即给体和接受体过于弱小,中介体过于强大。官强民弱使水车发展缺乏自身内在动力。 传统水车对社会与百姓生活的渗透与影响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水车所有权和水车资源调剂,反映了水车拥有权背后的农村社会阶层属性和传统社会的人际特征。关于水车的各种传说以及水车生活形成的种种习俗与禁忌,揭示了千百年来水车对百姓生活、信仰、价值观的影响,如稻作区广泛存在的水车崇拜是一种龙崇拜,反映了中国人世俗信仰和实用的价值观;在水车上的写字习俗寄托了农家对水车带来丰收的美好愿望;水车号子、女人车水、水车鼓是水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习俗,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江南农家特有的车水生活原貌。水车与文化的关系是互动的,一方面,水车对生产生活的渗透是深层次的,形成了特有的水车文化现象;另一方面,水车文化反映了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和价值取向。 从机械史角度来看,水车结构复杂,有连杆曲柄结构、轮轴齿轮机构、链结构、自动调节结构等,体现了中国古代机械的特点,反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和成就,主要表现在技术的创新性、综合性、互补性上;从动力上看,由人力、畜力逐渐上升到水力和风力自然能的应用,几乎达到我国古代动力应用的最高峰,代表了我国古代在动能利用上的卓越成就;在精耕细作农具体系中,水车作为水田农具体系之子系统,代表了中国古代灌溉器具的最高水平,难以替代,它与耕种等其他农具系列互相配合,发挥各自作用,共同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中国传统水车在属于它的那个时代,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是传统水车技术的发源地。唐以后水车不断外传,东传朝鲜、日本,南传东南亚,西传西方。传统水车的外传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是古代中国对世界农业文明的独特贡献,在中外科技交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传统水车原先的灌溉功能消失后,人们把它作为旅游景观来开发,把它当作农业时代的符号在现代媒介中显现,传统水车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重新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力,凸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 我们研究水车的目的,不是推崇传统水车体现的技术内涵和技术高度,不是返回到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状态下,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而是寻觅传统的历史遗产对于现代社会的有益启示,毕竟现代科技的进步已使它逐渐成为一道景观。这种启示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技术的进步只有结合自然环境才能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二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能源;三是传统水车的核心文化价值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明清黄河流域元宵灯俗的历史地理学考察
作者: 苗峰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九曲黄河灯会   黄河流域  
描述: The Jiuqu Yellow River Lantern Festival is one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in Yellow River Basin.
全文:九曲黄河灯会是盛行于我国黄河流域元宵节期间的一种民俗活动。从活动仪式来看,它弥漫着一种庄严、古朴的节日气息;从活动内涵来看,它包含有地理、军事、生育等方面的文化遗存;从地域分布来看,它明显受到黄河流域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影响。在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对历史风俗与社会心理地理学的概念以及研究现状等进行了论述和界定;然后以九曲黄河灯会的个案研究入手,分析了九曲黄河灯会的起源以及道教对灯会的影响和改造;通过灯会以及灯会里的宗教信仰的考察,可以考察明清时期九曲黄河灯会在黄河流域的传播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运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考察元宵灯俗的区域差异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分析了九曲黄河灯会的地理特性;最后,本文分析了九曲黄河灯会的本质属性,论述了九曲黄河灯会的现代意义。根据本文的研究,我认为,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社会群体对灯会的选择是九曲黄河灯会盛行的重要因素,民俗往往受到地理环境和特定区域社会群体选择的双重规范。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与艺术设计
作者: 张珍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迪   传统   现代设计   民间剪纸  
描述: sentative in art style,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in art style, with broad and popular support for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the arts, it provides a source of creation,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piritual wealth, Chinese paper-cutting is the mainstream of paper-cutting art, and drawing on the best genes of traditional folk paper-cut , combine closely the traditional folk paper-cut and modern design, to pursue better development of modern design.
全文:摘要: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民俗事象的载体,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之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艺术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创造的源泉,也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中国现代民族剪纸算是剪纸艺术的主流,我们应该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现代的民族剪纸艺术上,同时汲取传统民间剪纸中的优秀基因,把传统民间剪纸与现代设计密切的结合起来,以更好的发展现代设计。传统民间剪纸从它诞生开始,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本身民族性很强。其独特的造型、题材、表现形式等,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也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在强调设计民族化和本土化的今天,可以利用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演绎出不同的现代设计方法,使现代设计能够建立在传统文化的脉络上,从而在国际设计舞台上演绎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风采。当今的剪纸艺术是广泛的民族艺术,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开创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剪纸艺术,提倡发展中国现代民族剪纸,因为只有与时俱进的艺术才是最有恒久生命力的艺术。将传统民间剪纸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而且必须把握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开拓新的艺术语言。
民国时期临夏城镇生活研究
作者: 王萌萌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夏   城镇   生活   民国时期  
描述: Republican China period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zation.
全文:民国时期是近代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内,地处偏远而又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西部城镇临夏的发展状况值得深思。本文从临夏城镇生活入手来探讨民国时期具有地域及民族双重特色性的西部城镇临夏的现代化历程,以期弥补临夏城市史的空白,同时为今日临夏的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历史依据。 就具体研究框架而言,本论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是民国时期临夏城镇生活发展的背景。包括民国时期临夏城镇的行政建制与演变、民国时期临夏城镇的社会经济两部分。第三部分是民国时期临夏城镇物质生活,主要包括衣着、饮食、住房、交通四方面。第四部分是民国时期临夏城镇精神生活,主要包括教育、宗教、风俗、娱乐四方面。第五部分在总结民国时期临夏城镇生活的特点之基础上总结出:民国时期,在处处弥漫着宗教色彩的临夏城镇生活中,由于受当时军阀及社会名流的示范带动以及致力于地方建设的努力等影响,已经出现了现代化的曙光,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转型期。但军阀的作用是双重的,由他们引起的政局变动同时又束缚了临夏城镇生活现代化的进程。
藏族游牧文化与影视元素关系研究
作者: 周草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视元素   少数民族电影   藏族游牧题材电影   藏族游牧文化   有机结合  
描述: r film is a wonderful work in movie & TV art of ethnic minority.
全文: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影视艺术殿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藏族游牧题材电影又是少数民族影视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但目前,我国的藏族游牧题材电影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如何运用影视艺术这个当前最普及也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来充分挖掘、提炼藏族的游牧文化,从而在丰富我国影视艺术类型、满足观众多元化审美需求的同时,促进藏族游牧文化的传播、传承,是摆在影视创作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笔者在这篇论文中,首先阐述了青藏高原藏民族的游牧文化的内涵,它是由特殊的地理条件所孕育的一种极具动态性与变化性的生产及生活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积淀而成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藏传佛教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民情风俗等。接着分析了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及表现元素,其中影视最重要的美学特性也即它的魅力所在就是运动性,而这恰好与游牧文化内蕴的动态性相吻合。继而论述了如何运用影视艺术的视觉、听觉、运动三大表现元素提炼藏族的游牧文化,实现两者和谐、有机的高度结合,并具体分析了四部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游牧题材电影作品,探讨它们是如何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等方面提炼藏族的游牧文化的。最后针对我国藏族游牧题材电影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笔者以期通过这篇论文,能够对藏族游牧题材电影的创作、发展有所裨益。
酒泉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 伍小玲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酒泉市   特色农业产业   制约因素  
描述: stics of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Jiuquan City and, the situation of and constrai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eatured agricultural industry, aiming at seeking an approach to futher develop the featured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city of Jiuquan.
全文: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实践调查、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酒泉市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基本条件、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旨在探寻酒泉市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第一,酒泉市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加之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酒泉市具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条件。 第二,酒泉市坚持立足资源优势,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初步实现了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三,虽然酒泉市近几年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迅速,但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科技投入不足,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制度建设缓慢以及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等因素成为酒泉市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第四,提出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全面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等突破酒泉市特色农业产业瓶颈问题的建议。 希望本论文能够对酒泉市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为酒泉市特色农业产业的深入、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
作者: 熊帝兵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家   民生   农业史   传统文化  
描述: od of Warring States (475-221 B.C.), attracting scholars' attention and becoming one of important schools then. After Qin Dynasty, scholars determining to study agriculture carried forward good traditions of Non自is in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 enriched researching contents and fields, and enabled Non自is to develop in depth. In finial, those determining to study agriculture formed a group with researching agriculture as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 What the group researched included agricultural ideologies, techniques of farming and cropping, methods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fighting and preventing agricultural calamities. The whole group showed its own styles in valuing agriculture and concern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ose agricultural ideolog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s and spirits composed Nongjia's culture, the cream of which can afford us lessons to solve today's new problems.
全文:中国古代农家以农名派,战国时曾因与儒家论战而引人注目,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独特的主张和观点,并跻身于“九流十家”。秦以后有志于农者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农家的学术研究传统,逐步充实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使农家的学术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最终形成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群体,其研究内容涉及农学思想、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方法、防灾救灾措施等诸多方面;整个群体还表现出重农务本、关注民生的学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农家文化,其中精华部分在新时期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古代文献中,《汉书·艺文志》首述农家,并设“农家”类收录先秦及汉代农家著作。此后的史志、公私书目和大型丛书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分类方式,直至《四库全书》。历代学者对农家多有定义,一致肯定农家与农业技术研究有密切关系。有学者直接指称汉代以后的有志于农者为农家,也有学者自称农家,可见,农家发展的历史跨度不仅仅局限于先秦,而是一直延续至清中期。农家正式形成于战国,以许行为标志,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并参与了“儒农论战”。农家在先秦获得较大发展,其游学范围经历了由楚→宋→鲁→齐→秦的变化。两汉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出现了较多农家,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农家文化,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魏晋至唐末,农家虽然不多,但出现了划时代人物贾思勰,其在农家文化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隐士开始融入到农家群体之中。宋元时期,农家又一次集中出现于较短的历史时期,南方农业技术得到系统总结,而且出现了南北技术融合的趋势。史至明清,农家学者身份多样、研究成果卓著、研究内容广泛而深入,使古代农家文化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农家在研究农业生产的同时留下了丰富的著作。因农家学者身份复杂,有在朝的地方官员和朝廷要员,也有在野的隐士和平民,不同的身份使得他们研究农业技术的条件不同,撰写农书的方法、目的和农书的指导范围也有区别,因此,根据农家的身份把农书归为平民所撰农书、地方官员所撰农书和“高官”所撰农书三类具有一定意义。尽管农家身份背景各异,但他们撰著农书的主要动机大体相同:资政重本、总结农业技术和指导农业生产,只是所站的角度和高度不同而已。不同农家学者撰写农书时的资料来源也有共同之处,主要来自文献搜集、亲身实践和调查采访,但各有侧重,在朝为官的农家长于文献搜集;隐士和平民农家则更注重对自己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调查采访则是所有农家共同使用的方法。随着农家的发展,农家著作的内容逐步由单一趋向丰富,最终涵盖大农业的各个领域;农家著作的结构也由简单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众多农家著作主要以手抄和官颁的方式流传至近代,甚至流传至国外。近代以后,主要农家著作均得以整理和出版。 中国古代农家在研究农业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思想性。“三才”理论是农家的重要指导思想,“三才”思想中的“人地”关系和“人天”关系的地位随着农家的发展不断变化,其中的“人天”关系逐步得到强化,经历了“时至而作,渴时而止→趣时→顺天→盗天→合天→胜天”的变化过程。农时方面,农家在沿用常规指时方式的基础上,还以作物生长过程、土壤特征指时,并把多种指时方式综合运用,以更准确把握生产时机。农家所谓农时既包括农忙之时,也包括农闲之时,从总体上分为春耕、播种、中耕、秋收、冬藏“五时”,“五时”之下又细分上、中、下三时,形成了系统的农时内涵。农家还揭示出农时与农业收成、产品质量、灾害以及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土地用养结合思想和农业生产“三宜”原则也随着农家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在系统的农学思想指导下,农家更注重农业技术问题的研究,农业技术也是农家著作的主体内容;农家主要集中于总结土地利用、土壤耕作、作物栽培、林业园艺、蚕桑、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以及农具的改进与制造等诸多技术,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些贡献受到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在农业经营管理方面,农家强调重农务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财富之源,关系国家兴衰和社会稳定,对社会道德风尚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农家建议国家应注重农业政策性和导向性的宏观管理,地方政府保障和督促农业生产。农家特别强微观层面的农业家庭经营管理,主张在有限的规模上合理安排农事和劳动力从事多种集约经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效益,并总结了细致的家庭经济核算方法。各种农业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过程,农家长期把农业生产实践与研究相结合,能够从自然规律的本身认识农业灾害的概念、种类,相对准确地揭示出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所导致的严重危害。基于对农业灾害的科学认识,古代农家总结出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突出了水利防灾优势,在水利工程、用水技术和提水工具的运用方面多有总结。农家更强调以技术抗灾,总结出了一系列抗水旱灾害的农业生产技术;提倡以物理、生物或化学等手段防治农业生物灾害;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趋利避害以预防低温、风灾等。针对灾害频发的现实,农家还强调多种经营、储备节用,积极发掘备荒食物以减少灾年饿殍遍野之患。 古代农家在农业研究中始终秉承着民生关怀的传统和精神。竺可桢先生指出5000年历史中曾经历过四个寒冷期。其中后三个寒冷期,灾害频发、社会危机严重、民不聊生,农家也相应出现了三个活动高峰。就个体来看,大多数可考的农家都有过艰苦的生活经历,且都具丰厚的儒学背景,环境和个人因素的综合作用激发了农家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古代农家在农学著作和相关文集中以文、论、诗、画等不同方式记录着当时民生疾苦的状况,涉及对百姓生命的关注,对百姓负担沉重的慨叹和对百姓苦累的悲悯。实践上,为官的农家注重解决百姓生产和生活难题,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为官施政,并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有序进行;在野的农家囿于地位,只能著书传道,为民生艰难而呼号,并提出丰富的改善民生的措施和建议。古代农家的民生关怀精神和实践有的在当时就受到人民的肯定,有的则为后世学者所认可。在关注民生的过程中,农家逐渐形成了民生思想,关注焦点集中于民食、民利、民命、民财等方面。 随着历史的变迁,古代学者对农家的评价经历了“完全否定→逐渐认可→完全肯定”的过程,“农家”类在古籍中的排序也呈逐步上升趋势,这都反映出古代农家历史地位的上升。而近代学者对农家的认识却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给予客观评价。事实上,农家文化源远流长,农家与儒家、道家、医家等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重农务本,器道并重,关注民生则是农家文化的显著特色。农家文化中的用养结合、灾害防治、循环经营等技术经验对当前发展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农家文化中的农学思想、集约经营思想以及重农思想对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农家的治学目的、治学方法以及民生关怀精神对当前学术研究和学风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
作者: 熊帝兵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家   民生   农业史   传统文化  
描述: od of Warring States (475-221 B.C.), attracting scholars' attention and becoming one of important schools then. After Qin Dynasty, scholars determining to study agriculture carried forward good traditions of Non自is in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 enriched researching contents and fields, and enabled Non自is to develop in depth. In finial, those determining to study agriculture formed a group with researching agriculture as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 What the group researched included agricultural ideologies, techniques of farming and cropping, methods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fighting and preventing agricultural calamities. The whole group showed its own styles in valuing agriculture and concern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ose agricultural ideolog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s and spirits composed Nongjia's culture, the cream of which can afford us lessons to solve today's new problems.
全文:中国古代农家以农名派,战国时曾因与儒家论战而引人注目,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独特的主张和观点,并跻身于“九流十家”。秦以后有志于农者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农家的学术研究传统,逐步充实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使农家的学术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最终形成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群体,其研究内容涉及农学思想、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方法、防灾救灾措施等诸多方面;整个群体还表现出重农务本、关注民生的学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农家文化,其中精华部分在新时期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古代文献中,《汉书·艺文志》首述农家,并设“农家”类收录先秦及汉代农家著作。此后的史志、公私书目和大型丛书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分类方式,直至《四库全书》。历代学者对农家多有定义,一致肯定农家与农业技术研究有密切关系。有学者直接指称汉代以后的有志于农者为农家,也有学者自称农家,可见,农家发展的历史跨度不仅仅局限于先秦,而是一直延续至清中期。农家正式形成于战国,以许行为标志,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并参与了“儒农论战”。农家在先秦获得较大发展,其游学范围经历了由楚→宋→鲁→齐→秦的变化。两汉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出现了较多农家,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农家文化,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魏晋至唐末,农家虽然不多,但出现了划时代人物贾思勰,其在农家文化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隐士开始融入到农家群体之中。宋元时期,农家又一次集中出现于较短的历史时期,南方农业技术得到系统总结,而且出现了南北技术融合的趋势。史至明清,农家学者身份多样、研究成果卓著、研究内容广泛而深入,使古代农家文化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农家在研究农业生产的同时留下了丰富的著作。因农家学者身份复杂,有在朝的地方官员和朝廷要员,也有在野的隐士和平民,不同的身份使得他们研究农业技术的条件不同,撰写农书的方法、目的和农书的指导范围也有区别,因此,根据农家的身份把农书归为平民所撰农书、地方官员所撰农书和“高官”所撰农书三类具有一定意义。尽管农家身份背景各异,但他们撰著农书的主要动机大体相同:资政重本、总结农业技术和指导农业生产,只是所站的角度和高度不同而已。不同农家学者撰写农书时的资料来源也有共同之处,主要来自文献搜集、亲身实践和调查采访,但各有侧重,在朝为官的农家长于文献搜集;隐士和平民农家则更注重对自己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调查采访则是所有农家共同使用的方法。随着农家的发展,农家著作的内容逐步由单一趋向丰富,最终涵盖大农业的各个领域;农家著作的结构也由简单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众多农家著作主要以手抄和官颁的方式流传至近代,甚至流传至国外。近代以后,主要农家著作均得以整理和出版。 中国古代农家在研究农业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思想性。“三才”理论是农家的重要指导思想,“三才”思想中的“人地”关系和“人天”关系的地位随着农家的发展不断变化,其中的“人天”关系逐步得到强化,经历了“时至而作,渴时而止→趣时→顺天→盗天→合天→胜天”的变化过程。农时方面,农家在沿用常规指时方式的基础上,还以作物生长过程、土壤特征指时,并把多种指时方式综合运用,以更准确把握生产时机。农家所谓农时既包括农忙之时,也包括农闲之时,从总体上分为春耕、播种、中耕、秋收、冬藏“五时”,“五时”之下又细分上、中、下三时,形成了系统的农时内涵。农家还揭示出农时与农业收成、产品质量、灾害以及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土地用养结合思想和农业生产“三宜”原则也随着农家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在系统的农学思想指导下,农家更注重农业技术问题的研究,农业技术也是农家著作的主体内容;农家主要集中于总结土地利用、土壤耕作、作物栽培、林业园艺、蚕桑、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以及农具的改进与制造等诸多技术,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些贡献受到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在农业经营管理方面,农家强调重农务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财富之源,关系国家兴衰和社会稳定,对社会道德风尚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农家建议国家应注重农业政策性和导向性的宏观管理,地方政府保障和督促农业生产。农家特别强微观层面的农业家庭经营管理,主张在有限的规模上合理安排农事和劳动力从事多种集约经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效益,并总结了细致的家庭经济核算方法。各种农业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过程,农家长期把农业生产实践与研究相结合,能够从自然规律的本身认识农业灾害的概念、种类,相对准确地揭示出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所导致的严重危害。基于对农业灾害的科学认识,古代农家总结出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突出了水利防灾优势,在水利工程、用水技术和提水工具的运用方面多有总结。农家更强调以技术抗灾,总结出了一系列抗水旱灾害的农业生产技术;提倡以物理、生物或化学等手段防治农业生物灾害;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趋利避害以预防低温、风灾等。针对灾害频发的现实,农家还强调多种经营、储备节用,积极发掘备荒食物以减少灾年饿殍遍野之患。 古代农家在农业研究中始终秉承着民生关怀的传统和精神。竺可桢先生指出5000年历史中曾经历过四个寒冷期。其中后三个寒冷期,灾害频发、社会危机严重、民不聊生,农家也相应出现了三个活动高峰。就个体来看,大多数可考的农家都有过艰苦的生活经历,且都具丰厚的儒学背景,环境和个人因素的综合作用激发了农家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古代农家在农学著作和相关文集中以文、论、诗、画等不同方式记录着当时民生疾苦的状况,涉及对百姓生命的关注,对百姓负担沉重的慨叹和对百姓苦累的悲悯。实践上,为官的农家注重解决百姓生产和生活难题,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为官施政,并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有序进行;在野的农家囿于地位,只能著书传道,为民生艰难而呼号,并提出丰富的改善民生的措施和建议。古代农家的民生关怀精神和实践有的在当时就受到人民的肯定,有的则为后世学者所认可。在关注民生的过程中,农家逐渐形成了民生思想,关注焦点集中于民食、民利、民命、民财等方面。 随着历史的变迁,古代学者对农家的评价经历了“完全否定→逐渐认可→完全肯定”的过程,“农家”类在古籍中的排序也呈逐步上升趋势,这都反映出古代农家历史地位的上升。而近代学者对农家的认识却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给予客观评价。事实上,农家文化源远流长,农家与儒家、道家、医家等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重农务本,器道并重,关注民生则是农家文化的显著特色。农家文化中的用养结合、灾害防治、循环经营等技术经验对当前发展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农家文化中的农学思想、集约经营思想以及重农思想对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农家的治学目的、治学方法以及民生关怀精神对当前学术研究和学风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甘肃省孔庙遗存状况研究
作者: 刘袖瑕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甘肃   孔庙   文庙   孔庙遗存  
描述: of
全文:孔庙,又称文庙、夫子庙、至圣文宣王庙、先师庙等,是奉祀孔子及其门人的祭祀场所,是儒家文化的载体和象征。自第一座孔庙于公元前478年在山东曲阜发端起,历朝历代均有修建,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建筑数量不断增加,明清时期达到顶峰。经过清末社会动荡、民国时期的战乱频仍和新中国建设中的一系列破坏,现在还能保存完好的孔庙已经为数不多,绝大部分孔庙只是保留着其中一部分建筑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各地方也开始重视起对文物的保护工作,许多被曾占用的孔庙重新得以重视和保护,得到维护、修复。学术界对孔庙的研究探讨也相应增多,但是在对地方孔庙资料的整理方面进展略显落后。目前,学界对甘肃省孔庙的研究仍然是空白,本文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考虑,通过对甘肃省的各类方志、石刻资料、实地调查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的研究,将甘肃省现存孔庙及孔庙遗存的历史、现状及风貌尽可能完整而真实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在略述孔庙发展历史及孔庙功能后,本文着重介绍了甘肃省现存的武威文庙、会宁县文庙、秦安县文庙、兰州府文庙、甘谷县文庙、静宁县文庙、两当县文庙、皋兰县文庙、天水文庙、徽县文庙、礼县文庙、正宁县罗川文庙、镇原县文庙、陇西文庙(府文庙、县文庙)、临洮文庙、西和县文庙和灵台县文庙等十八所孔庙及孔庙遗存。此外,本文亦收录了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所收集到的部分甘肃省其它孔庙之情况,希望能有助于甘肃孔庙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能对我们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有所裨益。
地域性民俗文化对于当代陶艺创作的影响
作者: 高辉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陶艺创作   艺术创作   地域性彩陶文化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  
描述: he related aesthetic elements. The preliminary
全文:本文以地域性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进行地域文化以及相关的美学元素分析。初步分析得出真实的艺术是与人们当时的生活文化密切相关联的结论。第二部分着重讨论和分析甘肃彩陶的大致发展情况,文化序列。其中重点讨论和分析马家窑文化中彩陶作品中的美学因素。通过对古代彩陶作品的分析和借鉴。在原始彩陶图案中吸取艺术创作新的发展思路和美学元素。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则是通览当代陶艺的国际发展格局和各个国家地区的创作风格,试呈现出一个较为客观的当代陶艺发展现状。最后,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着重讨论有关当代陶艺创作中的一些问题,结合笔者自己的创作经验,艺术创作的实例,结合前文中对于地域民俗文化,甘肃地域民俗文化以马家窑古陶文化为例的一些实例分析,试总结出一条结合文化与自身修养与艺术创作中真实的表达的艺术创作的方法。并且用这种方法去指导和贯穿笔者今后的艺术创作,用实践将笔者的理论研究转换成为一种实在的艺术创作的状态和作品。 文章的主旨在于通过对比研究古代彩陶与当代陶艺之美学因素,通过实例试分析出一条当下进行陶艺创作的可行之路。这条创作之路是符合笔者的文化身份和能力范围,在所能进行的众多创作思维之中,能够引导并且贯穿于笔者今后的艺术创作之中,通过对文化的解读和寻根使得笔者对于自己今后的艺术创作有较为准确的认识和大体上的定位。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