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唐代关中农田水利、水利管理及立法研究
作者: 陈雨梅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代关中   水利法规   农田水利   水利管理  
描述: onstruction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of dynasty.
全文: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农田水利建设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存亡。关中是唐朝都城所在地,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更是受到统治者的关注。唐王朝不仅建立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而且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这时期确立的管理体制及水利法规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来研究唐代关中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管理及立法问题,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唐代关中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管理与立法问题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唐代关中农田水利建设的五大方面,即郑白渠、六门堰、渭南地区水利建设、华阴水利建设、同州水利建设,探讨这些水利在唐代的维修与发展,理清关中水利的脉络。第三部分介绍唐代水利管理机构设置,以《高陵县令刘君遗爱碑》中刘仁师整治泾渠事例为例,探讨水利管理层面的中央及地方水利机构设置及具体职责分工,利用文献资料探讨水利管理权力主体在唐代的变化。第四部分探讨唐代水利法规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从唐代的《水部式》、《唐律疏议》、《营缮令》、《沙州敦煌县行用水施行细则》中的水利条文出发,欲窥唐代水利法规的全貌。唐代水利法规对后世影响深远,通过西夏《天盛律令》及李好文的《长安志图》中相关水利法规探讨对唐水利法规的继承性。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与水相关的几个问题,以泾河上的碾硙为例,探讨水利具体执行过程与水利法规上的冲突;唐代关中水利在唐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唐代关中名胜古迹与水的关系;关中农田水利对生态的影响。
论陕北民间剪纸对当地区域性平面设计的影响
作者: 加纯华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区域性文化   陕北民间剪纸   民族化   区域性视觉设计  
描述: I’ he folk paper-cutting in China is rich in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全文:民间剪纸艺术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从民众的衣食住行、礼仪、信仰禁忌和节日习俗等社会生活中都能够看到剪纸的痕迹,剪纸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生活中最纯朴的艺术语言与艺术思想。 陕北民间剪纸是黄土高原上剪纸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民间剪纸体现着本地区域性的文化特征和思想内涵。在造型和审美上,陕北民间剪纸的创作由原来的实用性目的逐渐转变为实用和审美的结合。陕北民间剪纸是一面“镜子”,它表现的不仅是民族性格,时代精神,社会思想等等的产物,更重要的是它是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思想灵魂的反射,将其运用在设计中能映衬出陕北人民的民族性格、时代精神、社会思想。 本文从陕北剪纸的艺术形式、特征、造型和内涵入手,试图从陕北经济发展出发,寻求陕北设计发展中的文化内涵。对陕北剪纸高度简洁的造型语言、构图方式以及丰富的题材、意象文化和创作思维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探索陕北剪纸艺术对其区域性设计所能提供的启示,发现陕北设计与本地民间文化的结合逐步完善的过程,并希望以陕北剪纸对区域性设计的影响为例,对全国区域性视觉设计的发展提供一个借鉴。最终,在我国设计国际化的同时发掘本民族的视觉语言,为中国特征设计回归民族本源提供更多的设计文化背景和新形式。
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墓道埋人现象初步研究
作者: 朱芸芸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齐家文化   殉人   磨沟墓地   多次葬  
描述: 甘肃省临潭县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作为200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其偏室墓墓葬结构的复杂性和多人多次合葬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以该墓地偏室墓墓道中的葬人现象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墓道葬人现象不仅葬式和分布位置较为多样化,而其形成原因也较为复杂,与墓道葬人过程和偏室
全文:甘肃省临潭县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作为200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其偏室墓墓葬结构的复杂性和多人多次合葬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以该墓地偏室墓墓道中的葬人现象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墓道葬人现象不仅葬式和分布位置较为多样化,而其形成原因也较为复杂,与墓道葬人过程和偏室的使用过程密切相关。通过葬式、随葬品及其他埋葬现象的综合统计分析,将葬人现象分为两类,即殉人类和非殉人类,其中前者占绝大多数。本文就两类葬人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出各种假设,并通过实证材料逐一检验。本文重新审视以往关于成年男女合葬墓中女子为殉人的论断,提出即便葬人皆为一次葬的形式,女子也未必是在男子死后随之殉葬的,因为多人多次合葬也有可能形成这样的结果,故以往关于女子作为妻妾殉葬的论证不甚严密。 本文认为磨沟齐家文化殉人现象已不能单纯用男尊女卑或墓葬等级观念来解释,殉人类现象存在的原因可能与战争有关。殉人的普遍出现说明在齐家文化,人群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社会发展阶段也进入到一个更为复杂的层次。
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周静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分期   齐家文化   磨沟墓地   分区  
描述: Qijia culture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provides a new way, and the cemetery in the transition to the Siwa Culture Remains found was Qijia cul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wa culture provide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We will Qijia 2008 Mogou based on newly discovered tomb, the tomb
全文:磨沟墓地的发现,丰富了甘青地区齐家文化研究的资料,为深入探讨齐家文化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提供了新材料,而该墓地中向寺洼文化过渡遗存的发现,为齐家文化与寺洼文化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将以2008年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新发现为基础资料,对磨沟墓地的分期、分区及过渡性遗存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全文包括六部分: 一:绪论。归纳齐家文化发现与研究概况,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2008年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发掘概况。重点阐述墓葬叠压打破关系、随葬陶器组合与分类。 三: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分期研究。通过典型陶器分类与型式划分,确定典型陶器型式演变与组合特点,进而通过典型陶器演变规律确定整个墓地的分期。 四: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分区研究。首先分析整个墓地的墓葬排列顺序及规律,确定整个墓地的布局特征;然后通过每一期陶器组合的差异确定墓地的区域特点。 五: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时代与特征。根据典型随葬陶器的早晚演变,通过已发现的同类器物分析磨沟墓地的年代上下限;然后通过分期分区的结果探讨磨沟墓地的文化特征。 六:相关问题讨论。根据分期分区研究的结论,探讨磨沟墓地对齐家文化研究的作用,进而讨论齐家文化与相关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秦汉简牍所见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张东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简牍   社会保障   秦汉  
描述: t Chinese social security lde 迁︸﹄U system review design can not research on China's new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change the system replaced with the role and si加ficance.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big
全文:社会保障是由人类历史以来各社会形态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对中国古代存在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回顾和研究,对当前我国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设计和变革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中国是一个有着“大政府”传统的国度,很早就强调了政府对社会弱者的责任,历代统治者都自觉地将救助社会弱者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由于秦汉时期的制度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通过考察史料,对“大政府”确立的秦汉时期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考察和研究,追溯我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发端时的本来面目,对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史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历史上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秦汉时期大范围的中央集权政府的形成,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的社会保障思想和制度萌芽逐渐发育成我们国家历史上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对以秦汉简牍为主的出土文献中的法律、诏令、制度内容的研究,能够勾勒出秦汉时期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轮廓。秦汉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相对成熟,覆盖人群很广,并且受到这个时期的种种社会、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以维护当时普遍道德和社会稳定的,制度化、法律化、体系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社会、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并对后世影响颇深。
仰韶文化二次合葬墓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朱忠华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次合葬   社会结构   葬俗   仰韶文化  
描述: r is constituted by two or more graves.Th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orms of human skeletons which lie in the graves, Secondary Joint Burial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Straight limb-like, piled up and
全文:本文首先依据墓葬形制的不同把二次合葬墓分为两大类:单坑式二次合葬墓、大坑套小坑的复合式二次合葬墓;然后再依据二次合葬墓内人骨的处理摆放方式,进一步把单坑式、复合式二次合葬墓分为仰身直肢状、错位叠放、集中堆置、乱葬、瓮棺葬。单坑式二次合葬墓分为五类,复合式二次合葬墓分为四类。通过地层关系及出土器物的对比,确定各类墓葬之间的早晚关系,梳理出二次合葬墓的演变序列。在搞清楚二次合葬墓埋葬特点及发展演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二次合葬墓发生及演变的社会背景。 本文通过对包含二次合葬墓的墓地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有多种墓地结构。仰韶文化早期有三级墓地结构:墓群——墓区——墓地。史家墓地、姜寨二期上层墓地、下王岗二期东北墓地的显著特征是:二次合葬墓广泛盛行,墓葬集中分布,墓地无墓区之分。此时,仰韶文化早期的三级墓地结构转变为二次合葬墓——墓地两级墓地结构。阎村类型瓮棺合葬墓地的结构更加松散。 随着二次合葬习俗的发展,墓地结构越来越松散。二次合葬习俗的发展过程,就是合葬墓所代表的家族组织从氏族中萌芽、发展壮大,并最终完全取代氏族组织的全过程。相关问题研究部分讨论了二次合葬习俗的起源、传播。认为二次合葬习俗于裴李岗文化晚期阶段起源于淮河上游地区,续而持续西进,从秦岭南麓沿丹江、汉水进入陕西地区,在仰韶文化早期阶段得到大发展,并于仰韶文化中期从关中地区退缩到豫西地区。最后探讨了墓葬二层台的产生及作用;并对人骨扰乱葬、俯身葬、割体葬等习俗进行辨析。
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学初步研究
作者: 何抚顺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环境考古研究   河套地区   新石器时代  
描述: o stud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between Longshan era and Yangshao era's archeology .Sought in the region of the
全文:本文以包括陕西北部及内蒙古中南部的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约距今7000~4000年)为研究的时空范围,力图通过对这一区域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演变过程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来探讨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本文首先依据历年来的考古资料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起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其次依据各典型遗址或样品采集地点地层的对应关系,建立可与考古学文化对比的环境考古地层堆积序列。最后,分析探讨考古学文化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河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段,位置恰好在半湿润、半干旱区的过渡带上,因此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敏感。研究全新世以来环境气候的变迁,是我们深刻理解这一区域新石器时代乃至以后的历史时期人类文化变化及其时代特征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是仰韶时代河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主要受大暖期黄河中游仰韶时代诸文化的大扩张影响。其中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出现与大暖期仰韶文化的北进和后岗一期文化向西北迁徙密切相关;仰韶时代中、晚期文化的发展也与关中地区仰韶中、晚期文化一次次的北进导致的文化交流与影响有关。 三是龙山时代的降温事件,导致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变化与空间分布格局的改变。陕北地区龙山时代遗址数的激增和河套地区石城聚落的出现均与降温事件造成不同地区人类文化的迁徙、文化的冲突有关。此外,石城带空间分布的变化与气候的变化而导致的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的移动密切相关。
多元文明聚落中的河湟回民社会交往特点研究
作者: 马进虎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河湟地区   回汉藏文明交往  
描述: 河湟(黄河、湟水谷地)地处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代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南端,属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汉族农耕区和藏族游牧区的分界线,同时,从唐代开始,河湟地区渐渐地向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三教鼎立”的局面演化。到元朝时,那种八个民族世居(藏、汉、回、撒拉、土、蒙古、东乡和保安),三种
全文:河湟(黄河、湟水谷地)地处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代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南端,属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汉族农耕区和藏族游牧区的分界线,同时,从唐代开始,河湟地区渐渐地向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三教鼎立”的局面演化。到元朝时,那种八个民族世居(藏、汉、回、撒拉、土、蒙古、东乡和保安),三种文化共存的局面基本形成了。 从宗教交往的角度看,儒家、佛教和伊斯兰教三者关系的特点,就是“和而不同”。和就是三方相互尊重,相安无事:不同就是存异,不强求一致。因为三者的教义理念既有相互补充的一面,也有差异较大的一面,总的看,差异大于共性。儒家的仁礼和合,佛教的慈悲情怀:伊斯兰教的清洁精神,理论上二者之间并无本质的利害冲突,可以相互益济,也可以彼此欣赏(美人之美),加上三者共处一地,这是和的基础,但从文明的载体看,三者的悬殊极大,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要尊重不同。 河湟地区回汉、回藏的交往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河湟回汉藏在经济方面的交往特点是互补共荣,互补就是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相互补充,互通有无,共荣就是合作赢利,利益均沾。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因素,数百年来,河湟地区逐渐形成一种汉族、土族务劳农业,藏族、蒙古族草原游牧,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经营工商业的这样一种即分工又合作的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 河湟回汉藏在政治方面的交往特点是:政教分离,其实就是理顺政教的关系,即宗教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根据历史经验,如何处理好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清代中后期回民起义的爆发以及近代诸马军阀家族的崛起都与此有关。 河湟回汉藏在文化方面的交往特点是相互理解,理解的媒介有“花儿”、“匾联”和“纲常” 河湟回汉藏在民间方面的交往特点是平等团结。
临潭磨沟遗址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存研究
作者: 张士轩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家窑文化   早期遗存   磨沟遗址  
描述: 马家窑文化是主要分布于甘青地区的仰韶时代晚期遗存,其起源问题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一般认为甘青地区的仰韶文化中期经由石岭下类型发展为马家窑文化。但是,经过发掘的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址不仅数量少,而且在一些地区尚存在空白,阻碍了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201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
全文:马家窑文化是主要分布于甘青地区的仰韶时代晚期遗存,其起源问题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一般认为甘青地区的仰韶文化中期经由石岭下类型发展为马家窑文化。但是,经过发掘的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址不仅数量少,而且在一些地区尚存在空白,阻碍了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201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对磨沟遗址进行正式发掘。磨沟遗址发掘面积约700平方米,出土遗物丰富,而且地处洮河上游地区,对认识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存的特征、分布范围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在系统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出土陶器器型和彩陶纹饰的类型学研究,将遗址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并通过与周边遗址的比较分析,确定遗存的年代和文化属性。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对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存的分布及其与仰韶文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讨论。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东天山地区聚落遗址研究
作者: 习通源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游牧   东天山   半农半牧   聚落遗址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  
描述: 公元前二千纪开始,在我国新疆东天山地区开始出现以经营农业为主的人群,这些人群同时兼营一定程度的畜牧业、狩猎业和采集业,属于半农半牧经济模式。这一时期,哈密盆地绿洲地带和巴里坤的河湖地带都分布着许多农业聚落遗址。在公元前一千纪左右,欧亚大陆大部分区域进入了青铜时代晚期和早期铁器时代,随着气候的剧变,经
全文:公元前二千纪开始,在我国新疆东天山地区开始出现以经营农业为主的人群,这些人群同时兼营一定程度的畜牧业、狩猎业和采集业,属于半农半牧经济模式。这一时期,哈密盆地绿洲地带和巴里坤的河湖地带都分布着许多农业聚落遗址。在公元前一千纪左右,欧亚大陆大部分区域进入了青铜时代晚期和早期铁器时代,随着气候的剧变,经济模式的改变,游牧经济和游牧民族开始逐渐出现。东天山地区作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地带,也在同时期逐渐进入游牧经济时代,出现了游牧民族,在东天山两麓出现了大量的游牧聚落遗址。这个时期这种经济模式的转变,给古代东天山地区的文化面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目前对于这一时期东天山地区从半农半牧经济向游牧经济转变的过程和游牧聚落遗址特征的研究很少。作者希望通过自身从2005年以来在东天山地区所做的调查、发掘工作掌握的基础资料出发,结合以往历年来的工作成果,对东天山地区公元前二千纪以来聚落遗址的变迁进行初步的研究。 本文共分八章。在第一章绪论部分,作者首先划定了文章研究的时空范围,总结了以往对东天山地区古代遗存的相关研究情况,分析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论文中使用的理论研究方法。在第二章,详细描述了东天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以及全新世以来气候变迁的环境背景。第三章针根据已有的考古发掘、调查资料,对东天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进行了文化因素分析,并根据其考古学文化特征,结合年代学分析结果把这些遗存划分为五组不同类别的文化遗存,在此基础上将东天山地区的半农半牧经济模式向游牧经济模式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认为该地区在公元前1800~前1600年之间部分人群因气候、人口压力或绿洲承载能力的原因越过东天山到达巴里坤湖湖畔开始定居。公元前1200年左右气候的又一次干冷化时期,东天山地区开始出现早期的游牧活动,并一直延续到公元前一千纪晚期。第四章对分布于哈密盆地绿洲地区和巴里坤湖畔的两种以农业为主的半农半牧经济模式的聚落遗址选址、等级、聚落形态、经济形态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分布于东天山南北两麓的游牧聚落遗址因不同功能造成的选址、布局特征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比。东天山北麓以大中型聚落遗址为主,少见小型聚落遗址,反映了这种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是古代游牧民族在夏季牧场的统治中心。南麓同样分布有少量大型聚落遗址,但以中小型聚落遗址为主,其选址布局都是以保证人畜度过酷寒的冬季为前提的,是游牧民族的冬季营地。此外还对大中型遗址周边具有军事防御性质的遗址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六章对公元前一千纪的农业聚落遗址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的农业聚落遗址延续了前期的传统,其分布、布局和等级等特征变化不大,体现了农业经济的稳定性。在第七章限于资料的缺乏,对公元元年左右进入东天山地区的外来草原游牧文化进行了简单的探讨。这一时期的聚落遗址中居住遗迹比较少见,主要为墓葬遗存,说明此时已经完全进入了游牧文化时代。第八章在前文各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东天山地区分布的农业聚落遗址和游牧聚落遗址进行了对比分析,推演了从半农半牧经济向游牧经济演变的过程,最后分析了东天山地区聚落形态变化与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的关系。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