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陕北地区的岁时节日习俗研究
作者: 于辉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节日   陕北地区   民俗  
描述: onment and human environment makes Shan Rei retaine a lo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全文:陕北,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得陕北当地保留了很多原汁原味、自然淳朴的文化,当地的岁时节日风俗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近年来,随着对陕北文化研究的升温,陕北当地的很多民俗事项受到了广泛地关注。目前民俗学界对陕北当地习俗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内容涉及到婚丧嫁娶、饮食民居等诸多方面。相对来说,对陕北当地节日习俗的研究还较少,有的也只是针对单个节日来进行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 本课题试以陕北当地的志书、陕北民歌为学术资源,以当地的岁时节日习俗为研究对象,做多视点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分为“陕北地区的定义”、“研究对象范围及内容”、“相关情况综述”和“研究方法和课题研究”四个部分,定义了本文研究的对象,梳理了陕北地区节日生活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章,陕北地区的岁时节日研究上篇。这一部分包括了对陕北地区元旦、元宵节在内的五个岁时节日的研究。 第三章,陕北地区的岁时节日研究下篇。这一部分包括了对陕北当地端午节、七夕节等的五个节日习俗的研究,试图比较全面的展示当地的岁时节日面貌。 第四章,陕北地区的岁时节日与狂欢。这一章包括无等级性、宣泄性、颠覆性、大众性这四大部分。本章从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和狂欢诗学理论的角度入手,剖析岁时节日背后所反映的狂欢精神。 第五章,陕北地区岁时节日习俗的社会价值与传承。本章对陕北地区岁时习俗的节日保护状况做了研究,并希望能够为陕北地区岁时习俗的节日的保护奉献绵薄之力。 陕北地区的岁时节日习俗,是陕北地区重要的民俗事项,也是陕北地区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存。因此,借助陕北地方史志和陕北民歌对陕北地区的岁时节日习俗进行研究,对于保护和开发陕北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有重要的意义。
明清黄河流域元宵灯俗的历史地理学考察
作者: 苗峰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九曲黄河灯会   黄河流域  
描述: The Jiuqu Yellow River Lantern Festival is one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in Yellow River Basin.
全文:九曲黄河灯会是盛行于我国黄河流域元宵节期间的一种民俗活动。从活动仪式来看,它弥漫着一种庄严、古朴的节日气息;从活动内涵来看,它包含有地理、军事、生育等方面的文化遗存;从地域分布来看,它明显受到黄河流域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影响。在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对历史风俗与社会心理地理学的概念以及研究现状等进行了论述和界定;然后以九曲黄河灯会的个案研究入手,分析了九曲黄河灯会的起源以及道教对灯会的影响和改造;通过灯会以及灯会里的宗教信仰的考察,可以考察明清时期九曲黄河灯会在黄河流域的传播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运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考察元宵灯俗的区域差异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分析了九曲黄河灯会的地理特性;最后,本文分析了九曲黄河灯会的本质属性,论述了九曲黄河灯会的现代意义。根据本文的研究,我认为,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社会群体对灯会的选择是九曲黄河灯会盛行的重要因素,民俗往往受到地理环境和特定区域社会群体选择的双重规范。
论玉树马术文化及其特点
作者: 索南求着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术文化   玉树藏族   特点  
描述: 在玉树现代社会当中,马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玉树人民生活情趣的提高而逐渐发展和变化的,在玉树人民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依然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在玉树人民心目当中,传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使绿草如茵的原野也因为“马”的存在而变成了“奔腾”的草原盛会。 玉树马术文化从客观上反映了玉树藏
全文:在玉树现代社会当中,马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玉树人民生活情趣的提高而逐渐发展和变化的,在玉树人民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依然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在玉树人民心目当中,传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使绿草如茵的原野也因为“马”的存在而变成了“奔腾”的草原盛会。 玉树马术文化从客观上反映了玉树藏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远古苏毗部落到吐蕃时期的苏波茹在军事上对战马的需要到后弘期以宗教为主的祭祀活动中马的作用,都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马术文化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和价值。玉树人民在现代社会变迁中,对马术文化仍保留着传统性、虽然马在人们现在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及价值远不如以前,但是在表现内容方面也突破了原有的宗教、祭祀内容的局限,更多地表现出了玉树藏族人民的生活景象和精神风貌,以及对自身娱乐的一种需求,突显了对生活的讴歌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演形式上,在传统竞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娱乐性,这种娱乐性不仅蕴涵了骑手的愉悦观念,而且陶冶了观众的生活情趣。公元581年松赞干布继承王位,开始统一藏族诸部落,虽然此时马在生产中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更主要的用途还是作为军事之需。1447年在江孜开始举行祭祀法会,江孜法王绕丹贡桑帕的祖父帕巴白桑布去世后,他的弟子每年做祭祀,以示纪念,后就形成其江孜赛马节,当时江孜作为苏毗部落的主要重镇,江孜的这种赛马习俗在玉树得到了很大的广泛和流传,从1949年10月,青海省人民解放军军政委员会驻玉树特派员办公处成立,宣告玉树地区已完全由人民政府行使管理职能。1951年12月25日成立玉树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自此开始在玉树州扎西科草原上开始进行规模较小的以祭祀为主的小型赛马会,并设立茶叶和哈达作为赛马中获胜者的奖项,由此在玉树产生了比较广泛的马文化特点,即娱乐性、健身性等还同时保留和继承着传统文化下的各种马上竞技项目,即传统性、如跑马速度赛、走马速度赛以及骑马射击和骑马拾哈达还有最为精彩的马上杂耍等项目,并由此产生了传统文化中的部落之间的赛马活动和现如今的各村落或各区域之间的赛马活动,赛马活动显的异常丰富精彩。在玉树还有专门的赛马组织机构,规定赛马时间、地点以及赛马活动的项目和奖励措施等等,并在现代生活当中产生了各种社会功能,比如休闲娱乐文化传承以及经贸交流等等。本文以这样的角度去分析玉树的马文化,虽然没有得到完整的记述,但是都以客观事实作为本论文的主要理论依据,使得玉树乃至整个藏区的马文化在科学技术发展时代的进步和演变中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发展。玉树马文化创造了新思维,打破旧观念,开拓创新,树立利用文化、旅游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观念,将藏民族传统文化的各区域性表现出来,并传达着玉树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马在藏民族生活当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历史意义的艺术色彩,后来在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展开,并且在统一的民族文化领域里,形成了玉树的马文化,这就说明了在生活水平日渐增长的社会当中,其表现出来的艺术特点,以及分析出现代人的审美观,以及马文化的价值观。一个文化的价值是一个民族现状的一种表现手法,玉树人民的风俗和文化越完善就越有前进的动力,马文化是一个带有浓重审美韵味的一种艺术文化,在这个文化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在当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交加的社会中,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再者就是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马文化在玉树是不能遗失的一种文化,因为玉树人民对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寄托了很多的追求。
宝鸡陈仓黑社火调查研究
作者: 姚欣杰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内涵   艺术形态   文化背景   黑社火  
描述: is a unique variety in are many types of Baoji Social and fire.
全文:黑社火,是一种在夜间耍闹的社火,主要流传于宝鸡陈仓西山地区,是宝鸡众多社火种类中的一个独特品种。本文以黑社火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为基础,从黑社火的生存背景、历史源流、传承载体、组织程序、表演过程、节目类型、曲调来源、音乐形态分析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对黑社火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黑社火文化背景考察。首先对黑社火的生存背景从自然环境、建制沿革、文化生态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于当地的文化生态,又着重从农林交贸、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包括居住、饮食、婚丧、节日)四个角度进行了逐一阐述;其次以社火的起源和发展为切入点,梳理出了黑社火的历史源流及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兴衰历程。 第二章:黑社火概貌。主要包括黑社火的组织机构、组织程序、表演过程、节目类型四个方面。笔者首先介绍了黑社火的传承载体——社火会,包括社火会的人员构成、任务和活动等;其次详细介绍了黑社火从参神、请社火、耍社火、沿门逐疫到谢将的整个组织程序;再次介绍了黑社火从开场到结束的整个表演过程:最后介绍了黑社火中垫场曲、文场、武场三种节目类型及常用剧目。 第三章:艺术形态。包括黑社火中歌、舞、乐三种表演形式的艺术形态。笔者首先论述了黑社火中歌(包括引言歌、小曲子、大曲子)的曲调来源;其次对黑社火中歌和乐做了详细的音乐形态分析,包括唱腔的调式音阶、结构特征、旋法特征、节奏节拍,伴奏的伴奏乐器和伴奏形式;最后对黑社火中三种不同节目类型中的舞蹈形态,从服饰道具和基本舞步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一论述。 第四章:文化内涵。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黑社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挖掘。首先论述了黑社火的社会功能,包括宗教祭祀、娱乐、教育、调节凝聚四个方面;其次分别论述了黑社火中所包含和体现的傩文化层、亚戏曲文化层、戏曲文化层及现代文化层四个文化层面;最后,由于黑社火表演中包含了不同种类的唱腔、舞蹈和伴奏形式,笔者最终将其归结为不同种类歌、舞、乐完美结合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性别语境中的土族民间叙事研究
作者: 白晓霞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语境   民间叙事   土族  
描述: lk narratives in the gender context is performed. The term "gender context" refers to a cultural context that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social gender".
全文:了如下的文化动向: 1、民间叙事中女性现代性意识的集体萌生与个体的初步突围。 八十年代,随着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的整体改变,在社会角色的扮演、家庭文化的传承方面,土族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性觉醒
唐五代宋初敦煌农业民俗考论
作者: 王欢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   敦煌文书   唐五代宋初   民俗  
描述: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olk-custom; There are massive materials that reflect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stom of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and Earily Song Dynasties in Dunhuang, which is valuable for researching the Dunhuang area and eve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ancient northwest area.
全文:农业生产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物质生产方式,随之农业生产民俗的传承,也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敦煌遗书和壁画中保存有大量反映唐五代宋初时期敦煌农业生产民俗的资料,为研究敦煌地区,乃至我国西北古代农业生产民俗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相关农业生产民俗资料的进一步整理发现,这一时期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民俗内容极其广泛、表现形态也非常丰富多彩。敦煌农业生产民俗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农业生产完全按时序节令来安排形成的习俗及其相关的祭祀风俗;二是存在大量经验的占卜天象以预测农事的习俗;三是有关农业生产禁忌习俗;四是祭祀各类主宰农事神灵;五是欢庆丰收感谢天地神灵的赐福等。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风调雨顺,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的政府和民众都积极参与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祭祀活动。主要祭祀活动有各类农业生产节令祭祀、农业生产神灵祭祀、风雨山川河流水神等自然崇拜祭祀。各类农业信仰祭祀贯穿于一年之中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具有较为完备而系统的的体系。 这一时期,敦煌地区农业生产民俗盛行,是敦煌地区民众对自然现象作出的积极反映,表明了在当时自然经济环境下,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同时农业生产民俗又深受佛教、道教、祆教等宗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传承性、变异性、社会性、多样性的特点,体现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宗教色彩和本土色彩。
新疆乌孜别克族民间信仰研究
作者: 刘烨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乌孜别克族   新疆   民间信仰  
描述: The Uzbek people is one of the ethnic group lived in Xinjiang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全文:乌孜别克族是世居新疆的民族之一,从历史上看,乌孜别克族是由古代中亚众多的隶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居民经过长期融合而成的。虽然乌孜别克族现在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但在其民族发展历史上也信奉过多种宗教。而且这些宗教信仰在乌孜别克族民间影响甚大,构成了乌孜别克族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 文章的第一部分对乌孜别克族形成过程与现状进行了研究。乌孜别克族的祖先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从锡尔河以北金帐汗国境内迁来的游牧民,他们带来了“乌孜别克”这个称呼;二是中亚河中地区的原有农业定居民。然后分析了乌孜别克族宗教演变的情况。 文章的第二部分研究了乌孜别克族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物的崇拜与禁忌,对原始神祗的信仰,繁杂的鬼灵观念,对英雄祖先的崇拜,节日庆典的仪式习俗、人生重大阶段仪式中原始信仰的遗存以及受萨满文化影响颇深的宇宙观与世界观等具体的民间信仰。并提出乌孜别克族的民间信仰是在万物有灵观念基础上产生的受萨满教与伊斯兰教影响颇深的自然崇拜、鬼灵信仰的综合体,包括在这些信仰基础上产生的以巫术为基本逻辑的禁忌、占卜等活动。 文章的第三部分总结出乌孜别克族民间信仰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功利性,信仰神祗的多元性以及组织上的自发性和松散性。并且其民间信仰具有一定的宗教性,具有较为松散的组织体系,是区别于正式宗教的一种较低层次的信仰方式。此外,乌孜别克族的民间信仰通过与伊斯兰教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汇,说明宗教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和排斥,而是可以相互和谐共处的。 文章的第四部分对乌孜别克族民间信仰与乌孜别克族社会日常生活的关系进行研究,说明乌孜别克族民间信仰在其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以便从中最大程度地挖掘其深层涵义与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正面价值。由于民间信仰广泛渗透到社会底层的每一个角落和广大民众的头脑里,因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容忽视的大众文化资源。在研究中国宗教现象和研究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时,必须给予民间信仰极大的关注。要对其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并趋利除弊,使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努力使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可以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
作者: 李秋香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控制   文化认同   功能变迁   秦汉   民间信仰  
描述: le's understanding and regarding for the universe and the life at that time.
全文:秦汉时期的民间信仰,作为秦汉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民众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理解及认识。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民俗学、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和地域文化史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所谓秦汉民间信仰,它的信仰者不仅仅包括处于社会基层的广大民众,而且包括一些地方官吏和皇室上层。秦汉民间信仰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即稳定的农业经济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大一统的政治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秦汉民间信仰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即传统神祇与新造神灵并存;信仰对象等级性限制的减弱与世俗化特征的加强;神灵地域性特色的相对减弱与一统性特色的凸显;异地神灵与宗教神灵影响的逐渐扩大等。 民间信仰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而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便是其文化功能的重要体现。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文化认同是文化控制的前提,而文化控制是文化认同的结果,两者又都是民间信仰所发挥的文化作用之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民间信仰在大一统的文化背景下,在主流文化的强烈渗透下,其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是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也就是说,民间信仰在促进文化认同、加强文化控制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秦汉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地域文化认同、族群文化认同、历史文化认同和异地文化认同。首先,秦汉时期,基层民众以所在地域的基层社神、两个或多个地域的民众以所在地的跨地域人神为信仰对象,围绕着此信仰对象的物化象征,通过对此类神灵的祭献及外在的仪式等群体活动,从而找到了人群的身份归属即实现了彼此的文化认同。此即民间信仰所发挥的地域文化认同功能。其次,秦汉时期的华夏—汉族群以始祖神为共同的信奉对象,围绕着信仰对象的物化形式,通过流播有关祖先的创世伟业等神话传说,从而实现了本族群的文化认同。此即民间信仰所发挥的族群文化认同功能。复次,秦汉时期的多个社会阶层以古圣贤为信仰对象,围绕着信仰对象的物化象征,通过对古圣贤事迹的重新构建和传播,从而实现了共同的历史文化认同。此即民间信仰所发挥的历史文化认同功能。最后,秦汉时期的各社会阶层对西王母这位来自异地的神灵不断进行加工改造,为我所用,随着信仰圈的扩大,西王母成为大家共同的信仰对象,成为正式宗教在中原诞生或普及之前对民众影响最大的一位民间信仰神灵,或者说西王母被异于自身的文化所接受和改造。此为民间信仰的异地文化认同功能。 秦汉民间信仰的文化控制类型主要分为禁忌类、巫术类、儒家伦理类、宗教类等四大部分。它们分别在解除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感、维护家庭和谐、保护个体生命及其身体健康、减缓社会矛盾、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合不同社会阶层地位的差异、明确家庭尊卑长幼的名分、实现对信仰群体的控制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秦汉时期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此时期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功能变迁总体上呈现出地域文化认同的由强变弱及族群文化认同和历史文化认同功能的渐趋增强等方面。民间信仰文化控制功能的变迁主要表现为:从先秦到秦汉之际,巫术类和禁忌类在文化控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西汉中期后,儒家伦理类文化所发挥的控制功能逐渐增强。随着西汉末东汉初佛教的东传和东汉末年原始道教的创立,宗教类文化控制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逐渐突出。但新的文化控制手段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有的文化控制手段的迅速消失。相反,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生交融与整合,从而对民众的日常行为及精神世界发挥着强有力的文化控制作用。而国家政策法令的干预和主流文化的影响、人的社会化途径的多重作用、自然迫力的持续及生存危机感的出现、文化交流尤其是异文化对本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等,是导致秦汉民间信仰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等文化功能发生变迁的主要动因。 简言之,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是秦汉民间信仰文化功能的重要体现,民间信仰的多种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功能不仅体现为共时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而导致变迁的动因则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汉族移民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作者: 冯霞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循化县   家庭类型   乡村治理   汉族移民   街村   人类学理论   乡村发展   婚姻自由   社会文化变迁   民族关系  
描述: grates to the minority districts in Qinghai province; it analyses and researches their economic life, marriage and family, social relationship, religions, moral values,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the true sit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minority nations, so we could draw a whole picture of the Han nation's traditional country society which lives in minority districts, and be convinced of their vicissitude in history progress.
全文:本论文是运用人类学的视角对农村社会的个案研究,通过对迁居青海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族移民所组成的社区的研究,剖析他们的经济生活、婚姻与家庭、社会关系、宗教信仰、道德价值观、乡村治理及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关系的真实状态,从而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族传统乡土社会在历史进程中的变迁。 本论文第一章作为绪论首先就我国人类学和其他社会学科在汉族研究的主要领域及成果进行了回顾,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对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概念进行了解释,并就研究的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作出了说明。 本论文第二章就研究对象-东街村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描述。主要包括的内容即它所处的外部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东街村的人口来源、居住格局、生活方式、语言使用情况、教育状况、节日风俗及艺术等基本形态。 本论文第三章对东街村的经济生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它的生计方式的变迁进行了深入讨论,针对该村的支出结构提出了影响支出的主要原因,并对它所面临的经济困境进行了分析。 本论文第四章是关于东街村的婚姻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对它的婚姻变迁进行了分析;针对该汉族村庄的婚姻禁忌与藏族的婚姻禁忌进行对比研究,并对跨民族婚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本论文第五章就东街村的家庭与社会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它的家庭结构变迁进行了研究,针对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对当地的分家制度和家族变迁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当地社会关系的变迁进行了分析。 本论文第六章对东街村的宗教信仰和道德价值观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针对东街村的所处的复杂的宗教环境提出了它的宗教信仰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同时对该村庄人们的道德价值观的变迁进行了分析。 本论文第七章就东街村的政治生活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村庄的乡村治理进行了历史回顾和变迁历程,并提出了目前存在问题;其次对它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 结语中分析了东街村的社会文化变迁轨迹及变迁的原因。
青海藏族阿柔部落社会历史文化研究
作者: 王云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宁玛派   五世达赖   阿柔   百户   藏族人   河南县   安多政教史   祁连县   嘉措   扎乡  
描述: 本论文以青海藏族土著游牧部落阿柔部落为研究对象,以祁连县阿柔部落为研究重点,对其历史、宗教、社会和文化首次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探究我国新时期藏族部落的沉潜与其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用历史文献法研究了该部落的族源与早期发展、分裂与迁徙以及阿柔三部的最终形成,厘清了其地理分布;对
全文:本论文以青海藏族土著游牧部落阿柔部落为研究对象,以祁连县阿柔部落为研究重点,对其历史、宗教、社会和文化首次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探究我国新时期藏族部落的沉潜与其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用历史文献法研究了该部落的族源与早期发展、分裂与迁徙以及阿柔三部的最终形成,厘清了其地理分布;对比研究了阿柔三部嵌入现游牧区域后的变迁。上部阿柔虽然由于迁入四川石渠县年代久远而逐渐融入了康巴文化,但该地区单一的民族人文环境使其传统文化保存完好,其宁玛派寺院阿日扎寺在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部阿柔部落成为河南亲王属民后采用了蒙古族赞格制度,但同时也催化了该地区“蒙族藏化”的进程;祁连下部阿柔在与回、汉、蒙古、裕固、撒拉等民族的杂居环境中表现出了更高的汉化程度,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论文追溯了阿柔部落与八思巴、达赖喇嘛以及班禅大师之间的法缘及该部落高僧创建过的多座著名藏传佛教寺院;解读了其民间信仰和神山信仰中的原始遗留;以宁玛派寺院集团阿日扎寺和格鲁派帐房寺院阿柔大寺的创建与发展、寺院结构与学经制度、建寺模式与办寺理念为切入点,分析了寺院在我国现阶段所发挥的社会文化功能;对比研究了上部阿柔寺院教育的繁盛与学校教育的萧条以及下部阿柔的相反情况,两种教育模式之间的博弈表现出我国藏区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用民族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阿柔部落传统与现代的社会结构。我国部落制度于上世纪50年代废除后,部落实体表现出更多的社会与文化属性,与乡村制度的行政属性互为补充,形成现阶段我国藏区社会结构的二元特点。阿柔部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传统草原部落游牧经济到半定居半游牧的社会转型将在2009年新一轮五年期集中定居项目中进一步深化,这将彻底改变其千百年来的生存方式和家居模式。 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田野调查法和口述史研究了阿柔部落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遗留与变迁。研究发现,其传统藏装正在趋于汉化,饮食结构趋于多元,交通工具摩托化,家居模式从游牧时期的离散到半定居时期的聚合,新时期多处定居点的分散形成聚合中的离散特点;其婚俗、丧葬习俗与民间禁忌来源于其古老的民间信仰与藏传佛教。 以上研究突破了我国藏学界研究藏族部落只偏重历史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手段的单一性,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该部落的社会转型以及保存至今的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中原始遗留的研究在学术界尚属首次,构成一部完整的阿柔部落民族志。
< 1 2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