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代储粮方式的考古学观察
作者: 张玮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筑类储粮设施   储粮环节   汉代   容器类贮粮器  
描述: 本文着眼于汉代仓储遗址和汉墓中出土的仓储模型明器和画像砖石,从汉代储粮环节上对贮粮设施和器具进行分类讨论,从粮食收割入仓到厨房炊煮,研究每个阶段相应的贮粮方式和器具,力图更加贴近汉代人的饮食生活,将汉代人日常贮粮的一整个环节展现出来。 汉代储粮设施的发现主要有仓储遗址、画像上的仓储形象和仓储模型明器
全文:),每个环节都有模型明器和画像对应。入仓环节结合第二章建筑类储粮设施的分类,总结出四类入仓方式:1、从正面仓门进粮;2、从顶下开的方窗进粮;3、从顶部进粮;4、窖窦的入仓方式。对于有些地区没有发现“粮罐
秦石鼓文与渔猎文化研究
作者: 苏海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   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   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互动关系   历史地理学   考古学  
描述: 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考古发掘表明,本区保存有丰富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文章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流域和文化板块为单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本区原始经济形态、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以及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该区地处关陇交通枢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末
全文: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考古发掘表明,本区保存有丰富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文章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流域和文化板块为单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本区原始经济形态、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以及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该区地处关陇交通枢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成为陇右文化交汇的中心。其地形、地貌、气候、植物区系也具有多元交汇的特征。 旧石器时代晚期,本区出现采猎经济。它们主要出现在更新世末期气候相对适宜时期,大多位于水热条件和植被条件优越、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黄土沟谷中。 新石器时代早期(8200aBP-6900aBP),以种植黍、粟和油菜,饲养鸡、羊和狗为标志的原始农业经济兴起。这一时期的考古遗址呈散点状分布于河谷阶地。适宜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以采猎为主、农耕为辅的原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本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经济尚处于“刀耕火种”农业的初级阶段,它仅仅是农业起源中的一个环节,可能不具备农业独立起源的特点。但从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考古资料看,这里应该是中国早作农业文明的传播中心之一 仰韶文化时期(6900aBP-4900aBP),因为气候适宜、植被茂密,故农业经济的规模和空间不断扩大,至仰韶文化晚期(5500aBP-4900aBP)“刀耕火种”农业达到鼎盛。在仰韶文化中、晚期气候波动的背景下,农业开发重心逐渐由渭河干流以北的今庄浪县境内向渭河干流以南迁移,社会文明因素也加速形成,文化分异开始。“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也使局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加速了该地区的土壤侵蚀。 龙山文化时期(4900aBP-3900aBP),本区原始农业经济由“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向锄耕农业转变,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衰落期(4800aBP-4200aBP)、再度繁荣期(4200aBP-4000aBP)、再度衰落和消亡期(3900aBP以后)。由于气候相对暖干和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趋于劣化,从而导致了4800±100aBP-4200aBP期间“刀耕火种”农业的衰落和经济重心的转移。齐家文化中期和后期早段(4200aBP-4000aBP),锄耕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土质疏松、气候温凉干燥的渭河干流以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增长速度最快。4000aBP前后,气候快速向干凉发展,受强烈干旱的打击,齐家文化衰落并消失,经济形态也由农业经济向半农半牧转变。此后北方游牧文化南下,侵入本区渭河以北地区;同时文化分异加速。
饮水器具的符号发展演变研究
作者: 张明山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材料   饮水器具   符号  
描述: 饮水器具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产生过大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形式和作品,作为传统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表现出深远的艺术、文化和社会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符号学的相关理论,把饮水器具符号化为“饮水符号”。综合西方几种符号理论的分类方法,把“饮水符号”分为:动作性饮水符号、图像性饮水
全文:饮水器具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产生过大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形式和作品,作为传统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表现出深远的艺术、文化和社会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符号学的相关理论,把饮水器具符号化为“饮水符号”。综合西方几种符号理论的分类方法,把“饮水符号”分为:动作性饮水符号、图像性饮水符号、指示性饮水符号、象征性饮水符号。以饮水器具使用的材料为主线,把饮水符号的动态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原始本能期、自我意识觉醒期、自我意识发展期,分别解析各个阶段的特点,从中梳理出饮水符号发展的主要历史脉络。在以上两部分的基础上,以典型饮水符号的演变为切入点,从外部动力、内在动力两个方面探索其发展演变的原因与规律。将外在动力概括为生产、生活内容的变化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等内容;将内部动力概括为人们处理各种复杂信息的能力的提高,知识、经验和想象力的丰富等。 以饮水器具为对象研究传统造物,丰富了传统造物研究的方法。把符号学认识论与方法论运用到中国传统造物的研究中,为中国传统设计理论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监利竹编农具形态设计研究
作者: 陈彬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图案   监利竹编农具   形态设计   造型  
描述: 长期以来,人们对竹编农具认识不足,资料较少,主要是由于普遍认为竹编农具在编织技术上比竹编工艺品粗陋,造型上普遍不及竹编工艺品美观,但它自身所具有的朴素情趣和接近自然的审美韵味,在中国的竹编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多的研究以浙江、四川、福建、安徽等地的竹编工艺品居多,我们不可否认这些地方具有地理优势
全文:长期以来,人们对竹编农具认识不足,资料较少,主要是由于普遍认为竹编农具在编织技术上比竹编工艺品粗陋,造型上普遍不及竹编工艺品美观,但它自身所具有的朴素情趣和接近自然的审美韵味,在中国的竹编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多的研究以浙江、四川、福建、安徽等地的竹编工艺品居多,我们不可否认这些地方具有地理优势性,可谈到竹编农具笔者认为是不分地域的,因为竹编农具以农耕为基础,它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正如《王祯农书》所载:“田非器不成”,而农耕的存在和竹编农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监利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监利竹编农具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着独特的楚文化特色,无论是从它的造型特征、设色特点,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对监利竹编农具的考察、收集、整理和研究,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以及监利竹编农具实例,真实而全面的围绕形态设计的两大层面即宏观(人文因素、环境因素、能源因素)、微观(造型、编织图案、设色),对监利竹编农具进行归纳和分析。
铧式犁的分类简介
作者: 金桂香   来源: 农机使用与维修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层耕作   铧式犁   耕犁   心土犁   双向犁   机引犁   键式犁   犁体   区分方法   主要工作部件  
描述: 犁是一种耕地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翻土和碎土。以犁铧为主要工作部件的犁称为铧式犁。长期以来耕地所用的主要工具就是铧式犁。铧式犁历史最早,数量最多,使用最广泛,每年耗用的数量也比任何机械多。铧式犁种类甚多,可以从各个方面区分成若干不同的体系。同一台犁又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分方法给以不同的名称。由于铧式犁种类繁多,许多犁兼有几种性质,例如心土犁按其用途也称为松土犁;果园犁也是翻土犁等。此外,还有把一般用途的犁称为普通犁,把在特定条件下使用的犁(如果园犁、偏置犁等)称作特种犁的。
耒耜类农具的命名及相关问题探究
作者: 陈昱文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具   歧头两金      
描述: 耒耜的形制及作用等问题,一直是聚讼之府,历代学者根据自己的观点定义农器,后人不加辨别加以引用,造成诸多舛误。根据历史文献及相关的考古资料,笔者以为,耒与耜初为不同的农具,随着铁器应用以及在农具刃部套嵌金属刀做法的普及,传统的耒、耜已消失不存,一种新出现的"歧头两金"农具,继承了耒、耜的形制及特点,因"歧头"具有耒的特点,套嵌的"金"与耜相似,这种农具便被附会为"耒耜"。耒耜虽在魏晋已逐步消亡,但作为上古农业代表,享有了极高的地位。
水稻插秧器具莳梧考——兼论秧马
作者: 曾雄生   来源: 中国农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插秧机   莳扶   莳梧   秧马  
描述: 始载于清代文献中的莳梧,是一种并不多见的水稻插秧器具,却启发了现代水稻插秧机的发明。然迄今不见有对莳梧的研究。作者通过对莳梧的名称、分布、工作原理,及与之相关的秧马问题,结合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进行了考证。文章认为中国最早的水稻插秧器具不是秧马,而是莳梧。莳梧主要流行于清代至20世纪50年代的江苏南通一带农村。流行过程中,有音无字,故有莳梧、莳扶、莳芴、莳武和莳物等多种写法。本文以"莳梧"为题,从其溯也。同时本文还提供了一条秧马用途的新证据。
中国古代的石耜
作者: 刘壮已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考古界   石犁   石铲   史前文化   古代社会   石耜   青墩遗址   石斧   考古发掘   石锄  
描述: 生产工具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要认识古代社会的经济形态,就必须研究其劳动手段的遗物——生产工具的发生,发展和使用的情况。石耜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在史前文化遗址中经常出现。但是,长期以来考古界对它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在其定名、分类、演变和使用方式上也没有一致的意见。在考古发掘中,由于缺乏明确的判断标准,对石耜的称谓相当混乱,常将它与石铲、石斧、石锄、石犁等不同的器物混为一谈,造成许多研究上的困难。
周耜略议
作者: 王宏武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颂   西周晚期   西周初年   百谷   既庭   南亩   覃耜   豳风   三十里   小雅  
描述: “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周又是一个靠农业兴起的民族。在《诗经》周代农事诗中,许多篇都曾谈到耜这种农具,例如西周初年诗《周颂·载芟》:“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良耜》篇:“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噫嘻》篇;“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灭商前后诗《豳风·七月》说:“三之日,于耜。”西周晚期诗《小雅·大田》也提到耜:“以我覃耜,
耒耜的起原和发展
作者: 孙常叙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雨人   殷代   横木   胡厚宣   牛耕   东北师范大学   伊洛   魁人   掘土   尖足布  
描述: 壹耒是从尖头木棒发展来的一我国传说里的原始农具——尖头木棒我国最古的耒是从原始农具——尖头木棒发展来的。这种原始农具,直到现时还没有从地下发现,只有在古传说里还可以约略地看到一点点残余的痕迹。为了便于说明这一点残余的跡象,这里先说一说伊洛魁人所用的尖头木棒作个
< 1 2 3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