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历史时期西部基本农区的变迁研究
作者: 蔡泉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历史时期   农区变迁  
描述: 本文所谓西部,是现代划分法,包括了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渝等十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农业发源地之一。由于其重要的军事意义,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秦时期,内地王朝已开始以关中为核心农区,对广阔的西部疆域进行拓边、开发,其间历经几起几落。本文从农区衍变的角度出发,引用生态经济学和历史地理学的
全文:,进而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性,为本地区在今之“西部大开发”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历史的启迪和根据。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1.历史时期的西部农区开发,呈现出时间上的不连续性和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农区与牧区不断迭
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研究
作者: 杨海莹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响   域外引种作物   本土化  
描述: 目前,学术界研究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较多,但关于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的研究几乎近于空白。对此,本文界定了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的基本概念,认为本土化就是引进的域外作物逐渐适应我国的生存环境,并且受到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影响,而形成具有我国特色新品种的过程。本文所强调的“本土”体现出域外作物在我国的积淀及其对
全文:目前,学术界研究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较多,但关于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的研究几乎近于空白。对此,本文界定了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的基本概念,认为本土化就是引进的域外作物逐渐适应我国的生存环境,并且受到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影响,而形成具有我国特色新品种的过程。本文所强调的“本土”体现出域外作物在我国的积淀及其对它的包容性,“化”则体现出域外作物的一个动态转化过程。可见,本土化是一个双向过程,既是域外作物适应本土的过程,也是本土作物受域外作物影响自我更新的过程,二者殊途同归,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本文以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域外引种作物的本土化历程,把握我国从域外引进作物在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研究的进一步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了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 首先,通过介绍我国古代三次域外引种作物的高潮,清晰地梳理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引种作物阶段性特征,以期对我国古代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发展历史过程有一个比较系统和整体的认知。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农业科技水平、饮食风俗习惯对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的影响,得出结论:即引种需要选取适当的方法和方式,又要符合我国已有的科技水平,还要关注当时我国社会之需,并能接纳吸收它。从整体来看,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然而,也有一些个别作物在引进后得到快速的本土化发展,如烟草在较短时间内风行全国,这和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及其经济效益有关。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引种作物并没有完全取代我国本土的作物。 其次,论述了引种作物本土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重大影响。其中,重点分析了引种作物本土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本文内容上的创新之处。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不但增加了我国作物的种类,而且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我国缺粮问题的解决,使人口压力有所缓和,也使我国粮食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不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对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的进步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总结得出域外引种作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域外引种作物的本土化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本土化必须要有先进的农业科技水平提供技术保障,并且是和农业工具、交通运输、社会认识、政府经济政策、粮食供给、市场化程度等社会各方面的能力、水平相适应的。但是域外作物引进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人口压力下为了扩大种植面积,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环。域外高产作物虽解决了人们吃饭的问题,但经营方式又刺激了人口的不断增长,造成恶性循环。对历史教训要有个清醒地认识,为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借鉴作用。
唐代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作者: 贺茹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交流   回流性   丝绸之路   游牧民族   唐代  
描述: 唐五代时期,中古先民们通过丝绸之路同周边及以远地区的各民族进行了频繁的物质、精神文化交流,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的第二个鼎盛时期。本文从唐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角度切入这一历史性课题,系统全面地展示和分析了唐代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各主要方面。论文主要内容如下:导言主要从唐朝历史以及丝绸之路中外交
全文:唐五代时期,中古先民们通过丝绸之路同周边及以远地区的各民族进行了频繁的物质、精神文化交流,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的第二个鼎盛时期。本文从唐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角度切入这一历史性课题,系统全面地展示和分析了唐代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各主要方面。论文主要内容如下:导言主要从唐朝历史以及丝绸之路中外交流史研究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其次,从唐代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动力与基础展开。唐朝历史上丝绸之路出现了“大规模、长距离”交流的鼎盛局面,是经济繁荣、政治强大、北方少数民族的努力和交通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论述了唐代丝绸之路运行的动力后,主要对唐代丝绸之路得以发展的媒介手段进行了叙述。早在唐以前,中古先民就通过各种途径同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发生了往来交流;唐以后,则更为频繁,就沟通媒介而言,通过书籍、战争、北方少数民族等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的趋势,以多种媒介为基础,先进的科技艺术文化大规模地输出,与此同时异域先进文化也广泛在中国传播并产生了强劲的冲击力,使中原大陆的宗教文化、艺术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趋向性变化。随后,针对唐代丝绸之路上的中国文化、异域文化彼此交流内容进行了概述。通过文献学、考古学的研究,揭示了唐代中原内陆文化与丝绸之路各国文化交流内容;分类阐述了唐代丝绸之路对外彼此文化内容的渊源关系;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文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古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的深层关系。最后一部分,作为本文的重点,主要对唐代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内容的特点进行阐述及概括。丝绸之路是中西文化往来的最主要通道之一,沿着这一通道,中西文化交流得以继续并顺利的发展,而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其主要的特点:一方面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双向性特点,中原各种科学技术、动植物物种以及先进的礼俗文化传入西域诸地,另一方面,异域文化也在中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一直以来对于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都是以中国为主体,事实上,异域文化对塑造中国内陆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民俗话特点和本土化特点,通过丝绸之路中原大规模引入了外来植物、动物以及宗教,在彼此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的影响下,经过长时期的磨合,异域文化在中国扎根结果出现了本土化和民俗化的特点,外来物质文化和异域艺术、宗教的本土化与民俗化对丰富中华文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作用与影响;第三就是其在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渐进性特点,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渐进性的特点多表现为由近距离逐渐向远距离地区和国家发展,并通过渐进式分段式递传,维持了丝绸之路发展,同时也使中国与来自世界各地民族国家保持了往来,通过彼此往来中的渐进性,丝绸之路上中国文明就先后融入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以及欧洲基督教文化。最后,就是中国对外传播的物质文化内容,经过另一种文化同化后,新的文化高潮有了机会产生,经过外国及周边少数民族的发展再回馈给中国,产生了新的物质、精神文化内容的回流性特点。丝路文化的回流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对消除不同文化间的隔膜,加强中国与进贡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回流性特点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深究。
魏晋南北朝隐士田园文化研究
作者: 李蓉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园文化   隐士   和谐相处   自然  
描述: 本文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隐士相关的史料进行整理、归纳,让人们看到隐逸生活积极向上的一面,并唤起人们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研究的内容包括:对于田园文化、隐士含义的界定;历史时期隐士群体概况、魏晋南北朝时期隐士概况;从隐士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统计归纳,得出他们中存在的共性,即
全文:本文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隐士相关的史料进行整理、归纳,让人们看到隐逸生活积极向上的一面,并唤起人们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研究的内容包括:对于田园文化、隐士含义的界定;历史时期隐士群体概况、魏晋南北朝时期隐士概况;从隐士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统计归纳,得出他们中存在的共性,即当中蕴藏着浓厚的田园文化气息;以魏晋南北朝名隐士为代表,分析隐士选择隐居生活的原因多为仕途坎坷、忧国忧民、志向坚贞、向往自然;从生活形式、生活环境、饮食起居、言行社交、生产劳作、闲情逸致六方面展现隐士们的田园生活;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发展新气象,即士人园林及寺观园林的出现,田园山水园林发展的新气象;通过研习陶渊明、谢灵运作品,复原上京园林及始宁别业的山水布局及园林景观和气候条件,综合其他隐士论作、记载,研究隐士生活园林环境,包含植被、山林、建筑、水滨各项指标;研究隐士的田园文化活动,包含田园之游、学术交流、探寻自然真趣等等;赏析魏晋南北朝隐士的文学艺术作品,归纳、总结他们作品中含有的田园景观(田园动植物景观、田园耕作景观、田园山水景观)、田园生活(村舍庭院景观、田园农事活动、田园邻里生活)。通过上述种种研究,得出研究的田园文化精髓:即肯定自然客观存在、肯定自然规律存在、肯定自然与人平等的崇尚自然的思想;亦耕亦读的耕读思想;肯定万物平等、尊重生命的思想;追求适度、和谐的思想。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出魏晋南北朝田园文化形成,受动荡社会政局、腐败官场生活、新的审美角度、玄学理论发展、农本思想等多方因素影响。继而得出魏晋南北朝田园文化发展之历史借鉴意义。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对田园文化内涵及定义的确定,将隐士物质生活,如:衣、食、住、行各方面,以及精神生活,如:文学创作、园林营建思想、精神节操等方面统统算作广义田园文化的一部分。通过纵向、横向两条研究主线,立体、多层次再现魏晋南北朝隐士这一特殊群体的隐逸生活和精神世界。
陕西农业干旱灾害评估及影响因子分析研究
作者: 雷治平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响因子   评估模型   指标   干旱灾害  
描述: 本文利用陕西省降水、气温资料以及主要农作物旱灾受灾和成灾资料,分析陕西省干旱特征,建立了一套陕西干旱灾害评估的指标体系,即:干旱等级指标、农业旱灾指标、粮食减产评估指标,基于信息扩散理论构建了陕西干旱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分析表明,陕西地区50a来,干旱以90年代最严重,70年代次之,农业旱灾以重大旱灾
全文:本文利用陕西省降水、气温资料以及主要农作物旱灾受灾和成灾资料,分析陕西省干旱特征,建立了一套陕西干旱灾害评估的指标体系,即:干旱等级指标、农业旱灾指标、粮食减产评估指标,基于信息扩散理论构建了陕西干旱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分析表明,陕西地区50a来,干旱以90年代最严重,70年代次之,农业旱灾以重大旱灾事件为主,而且旱灾有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有南少北多的特点,干旱指数与农业粮食减产量成正比关系。风险评估表明,陕西农业旱灾成灾风险较小,受灾风险较大,空间分布上呈南少北多,陕北旱灾和成灾风险较大,陕南旱灾风险较小。采用谐波和功率谱,分析了陕西旱涝变化周期并进行陕西干旱及粮食产量拟合预测,结果表明:陕西地区21世纪前十年的干旱灾害有所减缓。简要对比分析了陕西干旱灾害的影响因子,如降水及气温、厄尔尼诺事件、南方涛动指数、太阳黑子、地表径流等与陕西干旱的关系。这些研究对陕西地区各部门预防和预测旱灾,减轻干旱灾害损失有重要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六章,现分述如下: 第一章 导言。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并对可能创新之处作了说明。 第二章 陕西农业气候概况。介绍了陕西农业气候资源、气候的形成,以及农业气候灾害,归纳了陕西农业气候特征。 第三章 干旱灾害评估指标。对干旱作了简单的介绍,建立了陕西干旱灾害评估的指标体系,即:干旱等级指标、农业旱灾指标、粮食干旱减产评估指标等。 第四章 陕西干旱灾害历史评估。通过分析陕西干旱和农业旱灾面积历史资料,得出陕西干旱特征是:干旱发生率为40%,干旱平均2.5a一遇;其中大旱平均3.8a一遇,发生率为26%;重旱平均10a一遇,发生率为10%。干旱趋势是90
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
作者: 卜风贤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秦汉晋   减灾方略   农业灾害   历史研究  
描述: 农业灾害的历史与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始终。在古代社会,中国农业灾害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和破坏。在现代灾害学昌兴的新的历史形势下,农业灾害史的研究需要汲取灾害学的理论成果,重新审视古代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农业减灾的措施和成效。为此,本文研究了周秦汉晋时期的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全文由三
全文:。 针对历史农业灾害史料处理中存在的法则零乱问题,本文提出了灾害史料灾度等级量化办法,根据现代灾害学中的灾度理论,确立了1度灾害的基准线,在此基础上,依据历史灾害资料的有关信息,以灾区大小、灾情状况和灾期
陕北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及其效益评价
作者: 王军强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评价   陕北黄土高原   效益   小流域治理  
描述: 本文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陕北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进行了调查,根据项目要求共选择了十一条典型小流域(试区),并按试区治理的特点划分为五种治理模式,系统总结了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经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适用的小流域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治理模式和各条小流域
全文:本文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陕北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进行了调查,根据项目要求共选择了十一条典型小流域(试区),并按试区治理的特点划分为五种治理模式,系统总结了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经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适用的小流域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治理模式和各条小流域进行了效益评价,并用分层聚类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从而为今后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提供了决策依据。 通过基础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得到了十一个试区的综合治理资料。这些资料有小流域的基础资料,也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方面的资料,还有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采用半结构式的调查方法,通过与农户座谈,进行开放式提问,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提高了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总结了各地近年来出现的水土保持新方法,主要有大垄沟种植法、地膜覆盖、混农林业(椒粮间作、地埂花椒、果粮农间作、粮桐间作等模式)、苹果开发、舍饲养羊、移民搬迁等方法。 结合实际情况和参考资料,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适用的小流域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综合专家打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该方法是比较科学、可行的。 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五种治理模式和十一个试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混农林业模式、经济林(作物)模式、生态农业模式和林草模式生态效益都比较好,传统农业模式生态效益最差;混农林业模式经济效益最好,经济林(作物)模式、生态农业模式次之,林草模式较差,传统农业模式最差,混农林业模式社会效益最好,经济林(作物)模式次之,生态农业模式中除了纸坊沟试区社会效益较好之外,泉家沟和韩家沟试区社会效益最差,林草模式社会效益一般,传统农业模式较差,混农林业模式综合效益最好,经济林(作物)模式、生态农业模式,林草模式次之,传统农业模式综合效益最差。 应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十一个试区进行分层聚类,在0.5水平之上可划分为三类:泥河沟试区、纸坊沟试区和沆水试区为一类,柳花峪试区单独为一类,其余七个试区为一类。这与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结果基本一致,泥河沟试区、纸坊沟试区和沆水试区为治理效益较好的试区,柳花峪试区为治理效益较差的试区,其余七个试区治理效益一般。 建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因地制宜采用混农林业模式、经济林(作物)模式、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治理,从而加快治理速度,减少治理投资,提高治理水平和效益。
黄土高原地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肥力评价研究
作者: 高义民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评价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性   村级尺度  
描述: 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具有普遍性。开展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农田施肥方案,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促进变量施肥技术的发展,实现精确施肥都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田块级小尺度或县乡级大尺度,而对村级尺度下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很少。村级单位是
全文: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具有普遍性。开展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农田施肥方案,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促进变量施肥技术的发展,实现精确施肥都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田块级小尺度或县乡级大尺度,而对村级尺度下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很少。村级单位是我国农业生产管理的最基本单位,许多农艺措施(如施肥、灌溉、种植结构、品种引进等)都以村为单位组织实施,因此研究村级尺度下的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在我国更具有实际意义。 本研究选择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省新集村为研究对象,在219hm2耕地上用网格法(采样间距为粮食作物70×70m,果园50×50m,蔬菜地30×30m)结合GPS技术采集364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并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法)测定了土壤的pH、有机质和速效养分(N,P,K,Ca,Mg,S、B、Fe、Mn、Zn、Cu)共13个养分指标项目。 常规统计结果表明,除有效K外,试验区土壤养分指标高低顺序为:大棚蔬菜地>果园>农田,其中,水浇地>非水浇地,而有效K含量顺序为:水浇地>大棚蔬菜>非水浇地。ASI法评价结果显示,试验区土壤有效N、P、K、Fe和Zn处于临界值以下的土样数占全部土样总数的比例分别为98.9%、4.4%、11.5%、95.3%和55.5%,这表明该村农田养分亏缺程度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N>Fe>Zn>K>P。地统计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区,土壤pH、有效P、K、Ca、Mg、Fe、Mn、Zn、Cu的理论半方差模型符合线性有基台模型,而有机质(OM)和有效态N、S、B的理论半方差模型则符合线性模型。从空间相关程度看,除有效Fe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外,其余观测指标(pH值,有机质,有效P、K、Ca、Mg、S、B、Mn、Zn、Cu)均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程度大小依次为:Fe>pH>Cu>P>OM>Mn>Ca>K>Mg>Zn>B>N>S。不同观测指标空间最大相关距离在148 m~1853 m之间,其排列顺序为:N>OM=S=B>Cu>Mg>P>Ca>K>Zn>Mn>Fe>pH。 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该村土壤养分分布状况极不均匀,耕作习惯、水分管理、作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均对土壤养分分布构成影响,主要是由于施肥所致。建议在该试验村对土壤K、P养分进行分区管理,N肥采用同一标准,均量管理,同时增施微量元素Fe、Zn肥料,从而达到养分平衡管理的目标。采用这一养分管理模式选择葡萄、猕猴桃进行田间试验,取得较好的产量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黄土高原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酶活性研究
作者: 樊军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性   土壤酶动力学   微生物量碳氮   长期定位试验  
描述: 本论文对设在黄土高原旱地农田上的两个长期定位试验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包括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结合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等性质对旱地农田的土壤酶活性进行综合研究,探索旱地长期施肥与轮作等农业措施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特别是酶活性影响的实质原因,并用酶活性综合评价土
全文:离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占总酶活性的1%左右,结合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证实:旱地土壤酶活性主要是累积在土壤中酶的活性,它与土壤有机无机胶体紧密结合,受其保护,稳定性很高;对土壤0~200cm剖面酶活性
黄土沟壑区不同下垫面条件对农田降雨入渗及产流关系影响的研究
作者: 宋孝玉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降雨入渗产流   黄土沟壑区   不同下垫面   数值模拟   农田  
描述: 水土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这使人们认识到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必须加强农田水土资源的管理和生态系统重建的研究,处理好水资源利用和生态重建之间的关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雨水资源利用技术,以水资源作为主要约束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
全文:—入渗—产流关系的数学模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本论文野外试验是在中国科学院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室内实验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进行。在对试验区的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水分常数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