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 李恩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   人与自然和谐   农村生态文化  
描述: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繁爆发,并且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极端异常天气。这些异常情况,在我国也屡见不鲜。这些灾害性天气,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追求高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20世纪末,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绿色经典文库,在总序中吴国盛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高增长时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
全文: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繁爆发,并且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极端异常天气。这些异常情况,在我国也屡见不鲜。这些灾害性天气,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追求高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20世纪末,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绿色经典文库,在总序中吴国盛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高增长时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但有关调查却显示,我国公众和学界的环境意识均非常欠缺。我们深感,弘扬绿色意识、倡导绿色观念、确立绿色伦理,是我们走向新世纪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文化工程,中国的绿色事业任重而道远。”可直到今天,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追求财富的“企业家”们,对环境的关怀依然少见行动。一轮又一轮的自然灾害与恶劣气候,在反复地提示人们:要关爱地球,关爱自然,关爱万物。正如卡洛琳·麦茜特所描述,“有毒的废弃物、杀虫剂和除草剂,渗透到地下水、沼泽地、港湾和海洋里,污染着盖娅的循环系统。伐木者修剪盖娅的头发,于是热带雨林和北部古老的原始森林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植物和动物的物种每天都在灭绝。人类与地球之间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伙伴关系。”这是1990年环境关注者发出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整个星球的呼声,然而直到20年后的今天,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被真正地关注和重视。新一轮的自然报复行动再次提醒人们要重新审视追求财富增长的发展方式,让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2009年12月,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如何解决现有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和造成的严重的生态危机。这种追求高增长的生产方式已经对自然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空前的破坏,这种危机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之后,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首先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又必须对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为“三农”问题将关乎着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发展走向和人类的可持续性。在世界环境危机、生态危机频繁爆发的今天,我们必须回归理性来寻找导致这些危机的根源。在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们寻找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农业作为生态修复功能的产业时代已经终结,现在为了实现人类(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土地稀缺的发达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已经成为新的主要环境污染源,农业生产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寂静的春天》里所描述的景象既生动又深刻。美国五十年前所出现的危险景象正陆续发生在我国粮食主产区。过量施肥,滥用农药,大量喷洒除草剂,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显现,对人类的健康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这些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如此严重的破坏来自于农民自我生存的需要,来自于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也来自于农业农村落后现实的无奈。问题的解决,光靠技术进步无法实现,技术只能解决产量提高和资源利用效率问题,而无法解决如何利用资源和如何复活自然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光靠农民自身也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农民作为不完善的市场经济行为主体无法自觉地关注人类的持续发展而放弃现有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找存在极大风险的新的生存出路;问题的解决,光靠经济的方式也无法实现,经济的目标只关注利益,当一项新的选择没有更多的利益出现时,“理性”经济人不会选择这项新事物。所有这一切都需跳出传统的单向解决问题的思路,用更深层次的方式来寻求解决之道。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将为所有这一切问题的解决提供全新的思路和途径。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将包括导引方向的精神文化、秩序规范的制度文化和具体实践的物质文化。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人与自然本质统一的和谐思想,又要发挥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同时也要借鉴西方保护自然的环境伦理。并将马克思批判文化、中华传统主动适应文化和西方解决问题文化结合起来,建立起更具综合性的全新生态文化思想与发展战略,在理论与实践统合中努力前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生态文化就是人类按照生态规律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的内容。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质生态文化扭曲、制度生态文化建设缺失、精神生态文化建设空白。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生态文化建设的本质内涵,提出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及出路: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选择,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综合农协)作为完善农村制度建设的有效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既实现了创建初期的经济功能,更起到了农村社会大发展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文化作为农村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只有全体成员懂得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的精神,才能真正发挥建设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建设中国农村生态文化,还要国家实行与这些路径相配套的保障措施才能确保其实现。确保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国家责任,缩小城乡差距;培养塑造生态化农民,保障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主体的自觉行动;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由家庭向自然地建设生态文化;追求文化自觉,保障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实现;协同推进新农村建设,优化农村综合环境是吸引优秀人才逆向流动的必然选择,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福利是一个有效选择。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是单一的经济研究可解,也不是单一的社会学研究可解,既不是单一的金融学研究可解,也不是单一的管理学可解,既不是单一的技术进步可解,也不是单一的哲学思维可解,必须将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研究。而农村生态文化作为一项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次内容的建设,可以涵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视域,作为一项系统研究,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初步给出了我国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
现代生态农林园景观资源开发研究
作者: 蒋艺芳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景观评价   生态农林园   景观资源   开发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在逐步的发展和壮大。尤其在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开发也越来越受重视,各种类型的休闲农业园开始迅速发展。生态农林园是我国农业新的发展形式,其结合了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和科技农业,成为一个综合性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园区。为提升农业品质、农业经济、解决“三
全文:生态农林园得到更有力的发展。 本文以景观保护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游憩学理论、园林美学理论为指导,对生态农林园的景观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价和开发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 (1)归纳总结了生态农林园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农耕文化探讨研究
作者: 张庆新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典园林   景观类型   符号学   农耕文化  
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诞生于封建社会,其雏形阶段便具有农业生产功能,说明从初期开始农耕文化与古典园林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一方面农业景观可以提供生活物资,另一方面园林中创造的田园生活意境能够满足园居者亲耕务农的归隐情趣。具体如皇家园林艮岳中的西庄、圆明园中的北远山村等是有农业生产性质的景致,上林苑中的茧观
全文:中国古典园林诞生于封建社会,其雏形阶段便具有农业生产功能,说明从初期开始农耕文化与古典园林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一方面农业景观可以提供生活物资,另一方面园林中创造的田园生活意境能够满足园居者亲耕务农的归隐情趣。具体如皇家园林艮岳中的西庄、圆明园中的北远山村等是有农业生产性质的景致,上林苑中的茧观、西苑中的丰泽园等是与农事活动相关的祭祀场所,私家园林辋川别业、归田园等反映的是田园隐逸之意,这些都是蕴涵农耕文化的园林形式。由此可见,农耕文化渗透在古典园林之中。 本文拟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农耕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并探讨分析其园林表现。以农耕文明的起源为契机,阐述农耕文化对于园林形成的意义,然后从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蚕桑意象谈起,分析其在古典园林中具体应用。此外,试图寻求农耕文化与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隐逸思想之间的联系,剖析老庄的农业哲学观念和孔孟的重农思想对园林中农耕文化的影响;阐释田园文学浸润下隐逸思想的发展变化,文人雅士从最初的隐逸田园到隐于园。探析农耕文化思想对古代造园观念所起的作用,并利用古典园林的著作理论及现存园林实例,归纳整理与农耕文化相关的园林表现,总结其中蕴含的原则规律,同时借鉴符号学的研究方法,探求这些共同原则的文化渊源,研究相同意象主题在不同园林实例中的造景手法,以及表现农耕文化的不同景观类型。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古典园林,体验古典园林所带来的非凡感受,期望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诗经》农事诗与西周农业社会
作者: 耿静静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藉田礼   农奴   西周   《诗经》农事诗   劳役地租  
描述: 周民族以农业立国,其发达的农业经济是维持西周王朝强盛的物质基础。《诗经》中的一些诗篇,生动地记录了西周劳动人民盛大的耕作场面,这部分诗篇即被称之为《诗经》农事诗。通过对《诗经》农事诗的深入研究可以得知,西周农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周人所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已十分丰富,所采
全文:周民族以农业立国,其发达的农业经济是维持西周王朝强盛的物质基础。《诗经》中的一些诗篇,生动地记录了西周劳动人民盛大的耕作场面,这部分诗篇即被称之为《诗经》农事诗。通过对《诗经》农事诗的深入研究可以得知,西周农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周人所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已十分丰富,所采用的生产方式以耦耕为主,且已广泛采用了菑、新、畲的垦耕方式。从农事诗中可以看出,西周主要农业生产者就是封建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还要为贵族负担繁重的杂役,但他们有自己的生活资料,保持了一定的生产积极性。西周统治者主要依靠“籍”的方式剥削压榨农奴,迫使农奴在贵族的土地上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据此可见西周农奴所受的主要是劳役地租的剥削。农事诗还完整地记录了当时与农事有关的诸如藉田礼、社祭、稷祭、蜡祭、寒祭等一些祭祀活动,这不仅再现了西周礼制的繁盛,也为研究当时的典章制度、祭祀文化等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史料。
秦、豳风诗与近楚风诗的比较研究
作者: 赵璐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风》   《诗经》   文化背景   近楚风诗   《豳风》  
描述: 《诗经》之中没有设“楚风”,但江汉一带的一些姬姓小国和陈国因地理位置与楚相邻,又屡次为楚侵伐,并先后被并入楚国,受到楚地文化的影响。产生于这一地域的二《南》及《陈风》反映了楚地的自然风貌与民风民俗,具有楚歌独特的风情和韵味,因此可以将这些作品称为“近楚风诗”。江汉一带的姬姓小国,民风民俗与楚相似,但
全文:《诗经》之中没有设“楚风”,但江汉一带的一些姬姓小国和陈国因地理位置与楚相邻,又屡次为楚侵伐,并先后被并入楚国,受到楚地文化的影响。产生于这一地域的二《南》及《陈风》反映了楚地的自然风貌与民风民俗,具有楚歌独特的风情和韵味,因此可以将这些作品称为“近楚风诗”。江汉一带的姬姓小国,民风民俗与楚相似,但他们是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因此在二《南》中也反映出周礼文化的特征。陈本是东夷后裔,东夷民族有崇巫信鬼的民族特色,陈国又与同样好祭祀的楚相邻,其开国夫人大姬亦“好巫觋祷祈鬼神歌舞之乐”。春秋时期陈国统治者荒淫无道,上行下效,陈国巫鬼之风盛行,《陈风》中就多表现苦恋情结的爱情诗,体现出自由浪漫的诗歌风格。 《豳风》是周人早期居地岐豳一带的作品,产生时代较早,表现了周人早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以及周初的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周人的农本思想。西周末年,秦襄公“将兵救周”,并护送平王东迁。周平王封其为诸侯,与诸侯通聘享之礼。秦文公收复岐豳之地,“收周余民而有之”,融合了周人文化。秦人是东夷族的一支,早期从东方迁往陇右,与戎狄杂居,好射猎游牧,时常与西戎之间发生战争。西周末年秦人势力逐渐强盛,向东发展,周礼西渐,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周文化。因此秦文化的构成显得比较复杂,既包括本民族的文化因素,又融合了戎狄文化与周文化的因子。《秦风》中反映了秦文化的多元性,其中既有反映周礼乐制度的诗歌,又带有尚武的民族特性。《秦风》与《豳风》这两组诗歌因产生地域上有部分重合,自然地理风貌亦相差无几,因此在诗歌主题上具有相似性。但又因产生时代及所依托的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豳风》产生较早,时值周人一边经营农耕产业,一边谋求发展,因此《豳风》敦朴务本;《秦风》产生于西周末、春秋初,时局动荡,秦人又好武,因此《秦风》体现出悲慨豪迈的特征。 二《南》、《陈风》与《秦风》、《豳风》因地理环境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但在诗歌产生过程中均受到周礼文化的影响,反映了先秦时代“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 全文共四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秦、楚关系与“楚风阙如”的原因,并提出“近楚风诗”的概念。第一章从文化特征与诗歌主题两方面论述二《南》与《陈风》,着重以二《南》中的婚恋诗与《陈风》爱情诗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楚地佚诗加以比较。第二章主要介绍《秦风》与《豳风》的主题及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第三章从文化特征与主题两方面对近楚风诗和秦、豳风诗进行比较。 本文是在《国风》地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因此侧重于探讨各风诗产生的文化背景,并结合作品进行诗歌主题的分析。
宋代香药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时华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香药贸易   宋代   政府香药经营   香药消费   民间香药经营  
描述: 宋代香药进口贸易、贩运、加工生产、销售,直至香药消费,已形成一个重要的香药业经济。本文从宋代香药朝贡贸易和民间海外香药贸易、政府对香药的禁榷经营、民间香药销售和生产加工经营、香药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宋代社会的香药消费等方面对宋代香药业经济作了考察。 在北宋前期,统治者出于树立国威的政治需求而积极鼓励
全文:宋代香药进口贸易、贩运、加工生产、销售,直至香药消费,已形成一个重要的香药业经济。本文从宋代香药朝贡贸易和民间海外香药贸易、政府对香药的禁榷经营、民间香药销售和生产加工经营、香药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宋代社会的香药消费等方面对宋代香药业经济作了考察。 在北宋前期,统治者出于树立国威的政治需求而积极鼓励朝贡贸易,香药朝贡贸易获得较快发展。北宋中期以后,由于财政困难,宋朝政府不得不以务实的态度对待香药朝贡贸易,实行估价回赐制度,控制朝贡贸易规模和成本,注重自身贸易利益。南宋时,香药朝贡贸易由原来的估价回赐为主转变为抽解和买为主估价回赐为辅。因此,海外诸国朝贡贸易积极性大为减少,香药朝贡贸易也由繁盛渐趋衰落。此外,北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乳香为主的香药贸易承唐代繁荣之余绪,再度繁盛,并没有衰落,贸易规模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唐代,只是与当时海上香药贸易相比,略显逊色而已。 宋代民间海外香药贸易比较发达。大食、三佛齐等国外海商及国内海商大多实力雄厚,经营海外香药蕃货贸易,规模庞大。同时,许多沿海中小商人、船户船员以及部分官僚贵族也直接或间接参与海外香药蕃货贸易活动。为了解决海外香药贸易资金问题以及共同抵御贸易风险,宋代海商采取了资本与资本的合伙经营以及资本与劳动的合伙经营制度,这无疑是一种较好的制度选择,有利于当时海外香药贸易的发展。另外,丰厚利润驱使、东南亚诸国与宋代之间经济差异互补、市舶抽解博买过重、沿海地区地缘特点等诸因素也使得宋代海外香药走私贸易一直持续不衰。 宋代政府香药禁榷经营。一方面接受海外和西域诸国的香药朝贡贸易;另一方面市舶抽解博买香药,由此专门设置香药库,并由榷货务批发香药和直接销售香药,获得的收入甚厚,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率高达2-3%左右。香药收入在缓解宋代政府财政困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宋代政府在当时整个香药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角色,并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但宋代政府在香药禁榷经营过程中也出现了强买强卖、经营成本费用极高和效率低下、挤占民间香药业发展空间等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病。 在宋代香药业经济中,政府实行与工商业者共利的经营机制,商人和手工业者获得较大的香药经营空间。宋代民间香药业经济的发展给当时经济社会产生重要的作用:一是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和活跃了宋代社会商品流通的市场,增强了商品经济的力量,促进了宋代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二是为民众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三是增加了政府的商税收入。 宋代香药业经济具有很高的关联度。宋代香药不仅自身在香品、用香器具、香药面脂妆粉等加工生产方面已形成一个很大的产业,而且还运用于宋代饮食业、酿酒业、制墨业、制茶业、制药业、陶瓷业、建筑业、器具制作等诸多产业的加工生产,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这些产业的内容,为这些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鲜的活力,促进了这些产业经济的发展。 香药消费既是宋代香药业经济的终点,又是起点。宋代香药除上层社会官僚贵族奢侈消费外,也开始大量进入下层社会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消费使用。宋代政府公务活动、医疗保健、佛道宗教生活等都离不开香药消费。香药消费在宋代社会生活中已成为大众化的消费,社会消费需求巨大,成为宋代社会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巨大的香药消费为宋代香药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宋代香药业经济是仅次于盐业、茶业、酒业等之外的一大产业经济,是宋代社会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宋代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田园诗概观
作者: 王润格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实质   田园诗   唐代   思想内容  
描述: 尽管田园诗研究一直比较发达,但因未形成明确的概念界定而众说纷纭,导致出现不少问题和矛盾。农事诗、悯农诗、田家诗甚至某些山水诗被混为一谈。文章认为田园诗从产生之日起,就应专指那些讴歌宁静优美的农村生活的诗篇,其实质在于文人的娱情养心、平衡情感。 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田园诗的发展历史,在比较
全文:尽管田园诗研究一直比较发达,但因未形成明确的概念界定而众说纷纭,导致出现不少问题和矛盾。农事诗、悯农诗、田家诗甚至某些山水诗被混为一谈。文章认为田园诗从产生之日起,就应专指那些讴歌宁静优美的农村生活的诗篇,其实质在于文人的娱情养心、平衡情感。 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田园诗的发展历史,在比较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对此概念的内涵等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以史为线索,对唐代各期各家田园诗的思想内容等一一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提炼出了几个普遍的田园意象:竹篱茅舍、鸡鸣狗吠、菊花壶酒、渔樵耕读、牧童黄牛。进而指出唐“田园诗”实质上是唐代文人在仕途疲累之时,放眼农村,驰骋想象,用他们的诗人之眼,看他们愿意看的农村生活中美好的一面,然后创造出的一个怡心养神的精神家园。这座精神家园宛如纯美的空中楼阁,从现实的农村拔地而起,既矗立于文人的仕途之外,又矗立于文人脆弱的内心。它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平衡情感、怡情养心。但与陶渊明真纯朴野的田园诗相比,唐人的田园诗更像被化肥催出的大棚菜,虽枝壮叶肥,色泽鲜美,味道却差了很多。
休闲与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意义生成
作者: 余翠萍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   山水田园诗   休闲   盛唐  
描述: 休闲是人类永恒的精神现象,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休闲首先意味着人们终于脱离繁重的体力劳动的束缚,在现实生活的基本需求满足之余,转向在精神层面的追求,意味着人们开始从有限的、单一的发展转向全面地发展自己。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休闲”与审美创造之间也有着不容质疑的紧密联系。本文试图将盛唐山水田园诗放入休闲文化
全文:休闲是人类永恒的精神现象,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休闲首先意味着人们终于脱离繁重的体力劳动的束缚,在现实生活的基本需求满足之余,转向在精神层面的追求,意味着人们开始从有限的、单一的发展转向全面地发展自己。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休闲”与审美创造之间也有着不容质疑的紧密联系。本文试图将盛唐山水田园诗放入休闲文化的大视野下,将其与人类精神永恒的休闲需求联系起来,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看作文人休闲人生的自觉创造,将山水田园诗的繁荣与当时的休闲文化土壤联系起来,与文人士子的休闲心态、娱乐需求联系起来,考察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传播发展过程中,休闲精神所体现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通过强调休闲确实对审美创造产生影响,以当代视野和休闲美学的理论话语回望中国古典美学,探求中国古代文人徜徉于山水田园之间与走进休闲状态的关系,以及这样一种休闲对他们的文学艺术创造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山水田园诗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另一方面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以及文学艺术实践中汲取思想资源,重新审视文学休闲这一休闲方式,挖掘古代文人休闲人生中蕴含的传统审美文化精神,以此来鉴照现代人的休闲生活。
从劝农文看宋朝乡村社会问题
作者: 于芹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劝农文   宋朝乡村   社会问题  
描述: 近年来伴随研究视角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自下而上”的历史观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关注历史和现实中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等“三农”问题。宋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转型期,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特别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乡村社会中的人、财、物产生了抽离作用,进而影响到了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乡村
全文:近年来伴随研究视角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自下而上”的历史观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关注历史和现实中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等“三农”问题。宋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转型期,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特别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乡村社会中的人、财、物产生了抽离作用,进而影响到了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乡村社会中传统人际关系的发展等方面。这一时期较之于相对平静发展的其它社会历史历程,更容易出现某些与传统道德要求相悖的社会现象,因而也更容易看到其社会的剧烈变动,更容易了解其社会的“反常”现象。加之宋政府“不抑兼并”土地政策的推波助澜,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而不受限制,进一步加剧了宋朝乡村社会中土地的集中和流转,伴随土地频繁流转而来的是贫富分化的加剧以及乡村社会中阶层的频繁变动。“千年田换八百主”,财产的不稳定性,加重了宋人的不安全感,而当古人们举目无助的时候往往会求之于未知的超自然力量,因此致使宋朝巫术等神秘主义信仰活跃。商品经济的极大发展和宋朝政府统治政策的推动作用,使得宋朝社会呈现了一股重利之风,乡村社会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到了这场风波之中。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同居共财的大家庭(族)的减少,以至于其零星点缀般的存在于宋朝社会中,小家庭增加并且成为宋朝社会家庭形式的主流,传统大家庭(族)家长权力、威望等减弱,意味着其对本来应该为同居共财的大家庭(族)控制力减弱,如此一来传统大家庭(族)分散成为若干既有共财又有私财而松散的联系在一起的新家庭(族),后来的家庭(族)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参与经济活动等的方式,已与传统的大家庭(族)大不相同。鉴于宋朝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里我们所考虑的是:在这一背景下,宋朝乡村社会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宋朝乡村社会关系又出现了哪些新变化?而宋朝地方官员的“劝农文”是观察宋朝地方社会极好的窗口和资料切入点。因此,我们打算以“劝农文”为起点,结合《夷坚志》《明公书判清明集》等史料并结合已有研究,对宋朝乡村社会问题加以力所能及的探讨,试图通过解读“劝农文”中的相关信息,对宋朝乡村社会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系统而又准确的认识,进而解读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宋朝乡村社会问题。宋朝统治者对于当时乡村社会中新出现的某些现象持排斥态度,力图改变之并致力于重构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希望在当时的农村建立一个传统伦理下的“和谐”社会。那么,宋朝统治者都进行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有没有起作用?到底产生了怎样的效果?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和说明的问题。我们打算通过对宋朝乡村社会问题的解读,从中总结出社会大变动下的宋朝乡村社会情形,进而发掘宋朝中央政府及地方官员面对这种变化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这对我们今天的乡村社会转型研究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全文拟分为绪论、正文和小结三个部分。 绪论中,我们主要论述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对文中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设定了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目标。 正文分为四个部分论述的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从劝农文看宋朝乡村的家庭(族)关系问题:相对于传统家庭(族)以义礼为纽带而维持的方式,随着宋朝商品经济的极大发展,经济利益在人们心目中地位日益提高,宋朝家庭(族)成员间因为经济利益的分配与争夺而降低了传统义礼的地位,进而影响到了传统家庭(族)的向心力和家庭(族)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家庭(族)中家长的威信下跌,家庭(族)成员关系相对于宋代以前处于失调而紧张的境地。这不仅给家庭(族)成员相互之间的友好相处带来了障碍和危害,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乡村的稳定、良性发展制造了阻力。 第二,从劝农文看宋朝乡村的邻里关系问题:邻里之间因为经济利益而产生摩擦的可能性比以前更大了,摩擦的产生造成了两种结果:一方面,传统的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体系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对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的维持与继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因为经济的原因,宋代地缘互助的可能性相比前代增加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地缘互助的增加是对传统乡村社会中互助体系的另类继续。比之前代,此时的地缘互助更多是建立在经济利益基础之上的互助体系,是在以互惠为原则而建立起来的互助体系,虽然也许它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名称。 第三,从劝农文看宋朝乡村的信仰问题:经济利益的突出,影响了宋朝乡村社会民间信仰的发展模式,乡村信仰中各类神灵的经济功能开始凸显,神灵具有了通报市场信息以及指导人们的求利方向和行为等的功能,人们开始花费更多的钱财用于缘事斋筵,以求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第四,劝农文对宋朝乡村社会秩序重建的影响:面对宋朝乡村社会中的种种与统治者意志相违背的现象,宋朝地方官们致力于乡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力图建立一个传统社会下的和谐社会,他们的努力虽然有时候收效甚微,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小结部分,主要是针对对本文正文部分而做的总结和归纳,以及问题反思,以期对本文的写作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深刻的认识。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