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一侧面
作者: 于春龙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日文化交流   文献学价值   大金得胜陀颂碑  
描述: hen Characters on the back side, commemorating the victory of Jin Kingdom over Liao kingdom led by Wanyan Aguda.
全文:大金得胜陀颂碑立石于1185年(金大定25年)7月28日,碑通高3米20,龙首龟趺。正面汉字,碑阴女真文,为追念完颜阿骨打于此地誓师反辽获胜建金而立。它不仅是女真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北方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国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此碑在中外著作中多有著录,但关于此碑的研究工作做的并不多。由于日久年深,拓制拓片相当困难,拓本大多模糊不清。研究者往往根据自己的揣摩,对金碑碑文进行著录,各家摹本差异很大,使研究者无所适从。这是大金得胜陀颂碑的研究工作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到目前为止,中外已有提及、介绍和研究大金得胜陀颂碑的文著五十余种,其中以日本学者的研究著作居多。日本学者的文著材料收集较广,考察记录详尽,同时个别学者还录有早期的金碑照片及碑文的拓片,这为此后对于金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资料。拙论中,笔者将在对大金得胜陀颂碑进行实物考察的基础之上,对中日两国关于大金得胜陀颂碑的研究著作进行归纳总结,从学术客观的角度出发,探究两国学者关于金碑资料相互参考及研究借鉴的积极意义。这将对于今后的研究工作及中日两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拙论的具体构成如下。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叙述本论文的写作动机。 第二部分介绍大金得胜陀颂碑的概况和研究价值。 第三部分对中日两国学者关于大金得胜陀颂碑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并对比。 第四部分从学术客观的角度出发,归纳日本学者的研究文著及数据资料在金碑考证研究中的学术价值。 第五部分为结论,对前文论述进行总结。
古代中国与斯里兰卡的文化交流研究
作者: 索毕德   sobhitha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佛教   文化交流   佛牙   比丘尼   斯里兰卡   中国   僧人  
描述: pects of exchanges. Buddhism played a prominent and decisive role in establishing cultu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main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wo countries
全文:古代中国和斯里兰卡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着频繁的交往,其中文化交流在两国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这种文化交流主要是以佛教文化为中心的。在中、斯文化友好交流中,僧尼以及佛教艺术、典籍、佛牙等重要载体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斯里兰卡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南端印度洋上的岛国,中国古书中零星记载斯里兰卡的名称有30多个。中国与斯里兰卡虽远隔重洋,但自古以来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就源远流长。 汉时,中国人就已到达斯里兰卡,开始了探索性的使节外交。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快速发展,两国使节往来频繁。中国与斯里兰卡正式开始了文化上的交流,尤其在佛教文化方面。唐朝政治高度发展、经济文化繁荣,受到斯里兰卡国王的格外关注。在公元7、8两个世纪,斯里兰卡国王曾先后六次派遣大使去唐朝访问。这一时期中、斯之间贸易十分频繁。元朝时,政府继续发展同斯里兰卡的友好关系,积极拓展海外贸易。元朝商人海外贸易十分活跃,这一时期中、斯交往也较为密切。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更进一步推进了中、斯之间的文化交流。 以法显、求那跋摩、僧伽跋摩、玄奘、不空等为代表的中外高僧通过佛教文化的传播,丰富着中、斯之间的友好往来,为两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斯里兰卡的比丘尼也来到中国传播佛教文化,也是中、斯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远洋贸易与佛教交流的重要载体,商人在推动两国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官方使节的互访也是中、斯两国友好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佛教典籍、佛教艺术是中、斯佛教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媒介。佛牙本身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在中、斯佛教文化交流中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关于佛牙的巡礼和交流已经成为两国友好往来的重要缩影。中国僧人远赴斯里兰卡朝拜佛牙,瞻仰佛礼,实际上已成为两国人民彼此理解、沟通的有效方式。 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来,印度一直是中国众僧西去取经、朝拜的最向往、最崇敬的佛教圣地。而佛教自传入斯里兰卡后,即得到国王的大力提倡,发展十分迅速,很快成为斯里兰卡的国教。后来,随着佛教在印度逐渐衰落,斯里兰卡一跃成为南传佛教的中心。同时,古代中国的一些帝王也对于佛教的引入青睐有加。因此,佛教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中、斯文化交流中的重中之重。 中、斯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的友好关系和深厚友谊。一方面,斯里兰卡向中国学习,深受其惠;另一方面,古代中国也在对外友好交流开放中,吸取了斯里兰卡的优秀经济、文化成果,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这种文化交流是双向、共赢的,两国在相互借鉴中携手进步、共同发展。
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研究
作者: 张士伟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津工商学院   大学区制   勤工俭学运动   中法大学   中法高等教育交流  
描述: There were three channels concerning modern Sino-French higher education exchange.
全文: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有三种渠道:第一种是法国天主教会组织的高等教育交流,主要以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为媒介,以天津工商学院和上海震旦大学为依托,以法国近代科学为内容,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校园文化、发展规划、管理机构乃至管理理念、规章制度诸多方面直接引进法国的教育模式。 第二种渠道是中国的民间人士、教育界精英李石曾、吴稚晖、蔡元培等组织的高等教育交流。他们在法国耳濡目染其教育成就,产生将法国高等教育引入中国的理念,并付诸实践,从组织赴法华工教育开始,历经俭学会、勤工俭学运动,直至建立私立中法大学。 第三种是中法两国政府组织的高等教育交流。它既包括中国政府选派的留法生教育,也包括两国政府在中国境内和法国境内合作建立的一些高等院校,如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大学中国学院、上海中法工学院等。天主教会、两国政府和民间人士为促进中法高等教育交流而互相援助和促进。 1927年,蔡元培以法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为参照,主持实施了大学区制和大学院制。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在管理体制上、资金投入上、教育模式上都有独特之处。研究中法高等教育交流的历史轨迹,总结中国近代教育家汲取法国先进教育、改变传统教育、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体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分析法国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所起的作用,探讨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的最佳模式,必将为当今中国与外国进行高等教育交流提供一个吸纳与扬弃的参考样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中外高等教育交流提供可资借鉴和利用的资源。
20世纪西北地区古代中外工艺美术交流研究的回顾
作者: 马万宏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回顾   古代中外美术交流研究  
描述: 20世纪以来,国内外考古工作者在我国西北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反映古代中外美术交流的工艺品遗物,如金银器、纺织品、玻璃器、陶瓷等。学者们从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史等不同的角度,对这些带有中外文化交流印记的工艺品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并陆续著书立说,产生了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专著、译著、学术论文、考
全文:20世纪以来,国内外考古工作者在我国西北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反映古代中外美术交流的工艺品遗物,如金银器、纺织品、玻璃器、陶瓷等。学者们从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史等不同的角度,对这些带有中外文化交流印记的工艺品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并陆续著书立说,产生了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专著、译著、学术论文、考古报道和专业学术刊物等等。不少有分量的论著着眼于中外美术交流研究,并就此问题从新的观点、新的视角加以展示、分析、研究和阐述。回顾西北地区古代中外工艺美术交流的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许多成果在各个方面凸显了西北地域文化特色,推动了西北美术的发展,同时也构成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回顾历史,可以反思现状并展望未来。本文在对西北地区古代中外工艺美术交流历史做一简略梳理的基础上,全面回顾20世纪以来中外学术界对西北地区古代中外工艺美术交流研究的成果,考察其研究的特质及发展脉络。并进一步深入剖析其研究的起伏、冷热特点,寻找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推动西北地域美术交流研究提供基础性文献参考。
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
作者: 刘玉静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科技文化   农业   交流   明清时期  
描述: r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China introduced some of the new species, new technology and new knowledge from the West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全文:明清时期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之地位与影响。一方面,这一时期我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农学著作要超过之前所有农学著作的总和,农学思想也日臻完善。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经验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在繁荣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明王朝为了宣扬国威,使众多小国来“天朝大国”朝贡,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更为频繁,这也为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契机。传统的中日、中朝以及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交流在这一时期又有了新的内容。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引进大量高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园艺作物,通时很多优秀的中国作物传到了美洲。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也随之传来,而中国传统的农学著作也被介绍到了西方国家。这一时期对外交流的内容、方式和特点等都与明清以前的朝代有很大区别,中外文化科技交流发生了逆转,中国由输出国变为输入国,其交流规模之大、影响之大是空前的,因此是全局的、整体的。而中西文化是两种异质文化,西方农业科技之发展也为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本文主要是从农业史之角度来研究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其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言。主要从中外农业科技交流的背景入手,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可创新之处。 第二章: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基础和背景。各时期的文化交流都是与本时期的经济形势,社会形势和国际形势有关。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农业科技也发展到了顶点。但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人均生活水平仍然没有多少变化,新增的粮食产量被新增的人口所抵消,所以引进新的物种和先进的技术势在必行。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飞速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也有一些波折,但仍然阻挡不了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进行。 第三章:与东亚诸国的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在明代以前陆上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将中国与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逐渐增多,海上丝路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海上丝路中国得以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甚至欧洲的国家进行科技文化交流。日本和朝鲜是中国的邻国,在这一时期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大量的农书传至日本朝鲜,这一时期中日、中朝朝贡贸易仍然是主流,但民间贸易,如貂皮、水獭皮、鞍马等其他农产品的贸易在边境也很繁荣。 第四章:美洲作物的引进。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通过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等引进了大量的高产粮食作物,如玉米、番薯等,还引进了很多经济作物,如花生、棉花和烟草等,以及其他的一些农作物。这些作物的引进使中国的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产量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民的饮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五章:中西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多。西方一大批传教士,主要是耶稣会士,来到中国来传教。他们带了大量的书籍,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茶文化,儒家思想也传到了欧洲。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对中国和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第六章:整体认识。这一时期的对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与以往的有所不同。在明代以前中国对外交流主要以零星的产品的输出为主。这一时期的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是大规模的引进,如美洲作物的引进,西方最新科技文化知识的引进等,因此具有整体性和输入性的特征。这对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教育等等都是不无裨益的。但也有缺憾:这一时期的中国没有和日本一样借着西方工业革命的东风走向现代化,即李约瑟先生所提出的难题。这是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反思从中以求得到启迪。
唐代丝绸之路演变与西北市场格局的变动
作者: 袁黎明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市场   丝绸之路   军事   环境   商业  
描述: 丝绸之路横贯东西,绵亘数千里,是古代东西方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中国古代人民与西方各国通商、通使友好往来的贸易之路,它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盛世时代,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自信的中国人以博大的胸襟、开放的姿态与
全文:丝绸之路横贯东西,绵亘数千里,是古代东西方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中国古代人民与西方各国通商、通使友好往来的贸易之路,它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盛世时代,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自信的中国人以博大的胸襟、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往来,此时丝绸之路也达到其鼎盛时期,沿线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商业贸易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近年来,随着丝绸之路申遗工作的展开与进行,学术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不断深化,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丝绸之路路线的考察研究、沿线遗址的保护开发等方面,虽也有不少论述丝绸之路沿线经济的著作,总体来说,人们对丝绸之路沿线商业尤其是市场的研究还有所欠缺。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古籍、出土文书和遗存古迹的分析调查,来复原唐代西北丝路沿线地区的市场分布状况,探讨其贸易的性质、类型、对象,以此来考察唐朝前后期西北地区市场格局的变动情况,并分析其原因、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以期有用于世人。 区域研究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定的区域因为其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经常把研究地域分成若干区域,以突出其独特性和典型性,本文在绪论中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时间、空间)做了界定,明确了研究的内容和意义,分析了前人研究现状,并根据资料特征,找到文章的思路和切入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一个地区赖以发展的基础,因此,本文在第一章中介绍了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社会环境,以此来分析丝绸之路沿线市场发展的环境基础;并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将唐代丝绸之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丝绸之路的交通路线,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后文的论述。根据区域典型性和独特性原则,本文将唐代西北地区划分为丝绸之路东段、西域、关内道三个区域,分别对其商业市场发展状况进行论述,分析了其贸易的对象、类型及市场分布状况,以区域商业中心为切入点探讨了丝路沿线市场变化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并以此得出全文的结论。 根据对丝绸之路东段、西域、关内道三个区域的分析,笔者认为唐代丝绸之路沿线市场的在唐代前后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从总体上看,在安史之乱以前,唐代丝绸之路全线畅通,东西方贸易频繁,丝路沿线的市场也得到很大发展,沿线的州县治所多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城镇。在隋朝和唐初,沙州和甘州是河陇地区著名的商业中心,长安年间以后,凉州逐渐崛起,取代甘州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国际都会;西域地区西州成为当地的商贸中心;关内道地区原州的商业和市场贸易超过了其他州县。安史之乱后,传统丝路中断,回鹘道和灵州道成为中西交通的主干线,原来的凉州、西州、原州等由于吐蕃的占领和侵扰,市场贸易逐渐衰落,而丝路新道沿线的灵州和庭州等地贸易日渐兴盛,逐渐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贸都会。 纵观唐代丝绸之路的演变与西北市场格局的变动,其市场发展有几个特点:首先,丝路东段、西域、关内道三个地区的市场相对独立,其贸易的对象和类型各不相同。其次,丝绸之路的变动是唐代西北市场变动的重要因素,路线的变动决定了市场的兴衰。第三,唐代西北地区出现商业中心、军政中心合一的现象。第四,军事因素在唐代西北地区市场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五,唐代西北地区的市场贸易多为过境贸易,虽然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并没有改变丝路沿线的农牧业和手工业结构布局。
两汉至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青海道对西平地区的文化影响
作者: 李永翎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影响   西平   历史时期   交通  
描述: mpared with the Silk main road. With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全文:在古代丝绸之路的研究中,对丝绸之路青海道的研究重视不足,无论从研究数量,还是研究成果,都无法与丝绸之路主干道相比较。而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及生态意识的出现,丝绸之路在通畅阶段对沿途地区的环境及生态的负面影响在学术界引起了争鸣。客观、公正地评价丝绸之路,在不回避丝绸之路确有消极作用的同时,肯定它对沿途地区的的积极影响应该是我们对丝绸之路的基本态度。 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和现代考古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认为自汉武开疆扩土,丝绸之路青海道既是汉军进兵主要路线,羌族逼迫撤离西平湟中地区的逃离路线,也成为了汉族迁徙进入河湟地区的主要通道。汉族进入西平湟中地区,改变了过去地区单一民族的状况,出现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汉族移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成熟的农耕技术,带来了富有经验和技能的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中原注重仁义礼仪的儒家文化。统治者的重视、私塾的盛行、官办学校的出现、文化大儒的出现,使得在中原战乱、局势难平的混乱时期,河西地区的文化却因相对稳定的地区局势而大受其益。大批高官显贵、俊儒奇才陆续前来避难,河西地区在成为中原文化的寄宿地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河西文化的形成。而移居西平的大家族,在相对稳定的西平湟中地区得到了发展壮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积极参与河西地区的政治角逐,影响着该地区的政治走向和区域稳定。秃发鲜卑自河西走廊迁居西平湟中地区以来,对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影响深远。来自东西方的商旅僧侣带来了佛教,而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使得西平地区成为佛教重要的传播地区。 研究以确凿的事实证明,在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通畅的丝绸之路青海道不仅促进了西平地区的民族融合、文化整合,而且促进了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研究表明交通条件在地区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这有助于强化我们对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而在早期开发中,出现的民族矛盾、文化冲突现象,对我们今后开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及区域移民将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历史教训。
变迁、互动与交融
作者: 李洁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变迁   新疆汉族移民   民族关系  
描述: been a large-scale of government-led Han migration. After living with the Uygurs in
全文:新疆自汉代起已有汉族迁入,迁移活动一直持续至今,尤其是1949年以后,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汉族移民在迁移人口的数量与空间分布上都是空前的。1949年以后迁入新疆的汉族移民,在同新疆其他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共同生活的几十年里,为了适应当地社会,在生计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变迁,在与当地维吾尔族群众的长期交往中实现了民族间的互动与交融。本论文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的园艺村和阔纳协海尔村为主要考察对象,以村落中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典型性来说明新疆南疆农村汉族移民的文化变迁过程,以村落中维汉民族交融的代表性来反映新疆南疆农村维汉民族关系的整体状况,同时将两个村落做一比较,以说明以园艺村和阔纳协海尔村为代表的新疆南疆农村汉族移民文化变迁以及与维吾尔族民众交融的共性与个性。 论文共计七章内容。 “绪论”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及意义作以说明,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本研究的相关概念、个案选择及研究过程作了阐释与界定。第一章“新疆汉族移民概况”对本研究的主体——新疆汉族移民从汉代至今的迁移活动轨迹作追述与研究,详细论述了迁移行为的原因、类型、特点及影响。第二章对本研究的区域范围内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汉族移民的迁移活动、所选个案的村落概况、村落中的汉族移民及其生产与生活进行阐述。以上是本研究的整体背景部分。 第三章至第六章为田野资料的分析部分,也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从汉族移民的生计方式、语言、风俗习惯、房屋建筑风格等四方面详细探讨了其文化变迁,并对文化变迁中的村落差异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分析了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特点、作用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汉族文化影响下的维吾尔族文化变迁,对汉族移民文化的代际差异与族群认同以及发展趋势作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汉族移民文化处于回归汉族传统文化的进程中;第五章主要选取了居住格局、语言交流、社会交往、族际通婚、观念意识以及子女教育等六个衡量指标对调查村落的维汉民族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不同村落民族交融的差异作了论述;第六章从上述六项衡量指标出发,综合分析了调查村落维汉民族关系的融合与冲突,提出促进维汉民族关系交融的途径,并根据两个村落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维汉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是本论文的总结与进一步深化研究部分。在本章中,分别对移民、移民文化及民族关系等三个问题进行再思考。在移民问题上对移民意愿与移民效果、非自愿性移民的风险以及新疆南疆农村汉族移民的可容纳性作了分析;移民文化方面,肯定了影响移民文化变迁的环境因素,在研究文化变迁的基础上对移民的文化适应与分层问题进行论述;在维汉民族关系方面,对新疆维汉民族关系的南北疆差异与城乡差异作了简要探讨,分析了民族关系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并指出经济利益是制约新疆民族关系的最重要因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后果研究
作者: 张文政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社会流动   后果   西北   乡村  
描述: n the minority areas of the Northwest
全文:社会流动是重要的一种社会现象,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的移动。当前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主要表征为劳动力的外出务工经商等非农性就业行为。就流动的量而言,呈现出汹涌之势;就流动的质来看,尚存诸多不合理之处。频繁的社会流动也产生了许多的影响,研究社会流动的后果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特别是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后果的研究,有助于引导该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合理、有序运行和实现区域乃至城乡协调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本论文以甘青宁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民族地区的乡村社会流动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运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和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乡村社会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产生的经济后果、政治后果、文化后果和社会后果。在分析中,试图扭转许多对于乡村社会流动的偏见,客观、辩证地分析其正向和负向后果、显性和隐性后果。 研究认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内社会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巨大推力的同时,也造成流出地农业从业群体弱化、新农村建设主体萎缩等问题;在外出流动中,农村劳动力在见识增长、能力提高的同时,因自身素质的比较劣势和社会固有的制度壁垒,造成政治利益难以保障、身份地位转化滞后等问题;社会流动过程中,多元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使得乡村社会成员的婚姻家庭及教育等观念的变迁加快,同时也因主体蚀化使得传统文化承继问题凸现;流动劳动力因生活的不确定,很难产生对城市社区的认同。诸多方面显示,对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乡村社会流动是一把双刃剑,引导社会合理、有序进行是必要且重要的,其合理的取向应定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上来。
元末明初隐逸研究
作者: 李方   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末明初   隐逸   思想   行为  
描述: 隐逸是一种针对仕宦而产生的概念与行为,它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士人乃至整个民族的心理都有着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以元明鼎革及明初刑法苛严等为背景,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对该时期的隐逸发展状况进行大致勾画并做出粗浅的分析,以期更加深刻的了解元末明初士人的生存状况,拓展这一时期的
全文:隐逸是一种针对仕宦而产生的概念与行为,它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士人乃至整个民族的心理都有着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以元明鼎革及明初刑法苛严等为背景,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对该时期的隐逸发展状况进行大致勾画并做出粗浅的分析,以期更加深刻的了解元末明初士人的生存状况,拓展这一时期的研究视野。 本论文绪论部分考察了历代隐逸的流变轨迹,分阶段、分层次地展示不同历史阶段隐逸呈现出的不同风貌,揭橥不同风貌下隐逸的文化蕴涵及其历史动因;梳理了近现代以来有关隐逸的研究;指出了对元末明初隐逸进行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第一章着重探讨了元末明初隐逸兴盛的背景。首先,元末兵戈扰攘的时局和明初以猛治国、刑用重典的政策是这一时期隐逸盛行的社会原因;其次,士人以道自任的精神传统是元末明初隐逸兴盛的思想原因;最后,元政府对文化思想的控制较为松弛和明初尚无系统的文化政策是该时段隐逸兴盛的文化原因。 第二章集中论述了元末明初的隐逸思想。根据士人心性趣味、人生经历等不同,这一时期的隐逸思想大致可分为:“待时而隐”、“抱道以隐”和“适意之隐”三种类型。通过对以上三种类型思想的具体阐述,本章力图展现当时的隐逸思想风貌。 第三章从书画创作、文会雅集、著述讲学和参禅悟道等几方面关注元末明初士人的隐逸行为和活动,以期更完整的论析这一时期隐逸的内蕴。
< 1 2 3 ... 5 6 7
Rss订阅